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重生之我是劉邦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8章 鴻門之宴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28章 鴻門之宴1

鯫生,是一個儒學世家裡的人。甚至也可以這樣說,他是真真正正的家學淵源。他的父親就是當地的一位非常有名的大儒,非常有學問,可是,卻在秦始皇的焚書坑儒的運動之中,被那殘暴的秦始皇給殺掉了。

自從秦始皇的焚書坑儒運動之後,便很少再有人支援讓自己的子女們讀書識字了,都認為那是喪家之學。人們都很清楚的看到,那些自以為了不起的儒生們,說起來是頭頭是道,誇誇其談,可是,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會招致災禍的到來。正所謂的“禍從口出,”說的就是這一種道理。

雖然如此,可是,那鯫生的母親卻是一個目光非常長遠的婦人。雖然,他的丈夫在那秦始皇的焚書坑儒的運動之中,被殺死了,可是,她卻一直都認為,這讀書永遠是十分正確的事情。而且,她也是有意識的,想透過讓孩子讀書,來寄託自己對於自己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就是這樣,那鯫生便在這樣的一種環境裡成長起來了。當然了,由於環境所限制,那鯫生讀之書,也都是自己家裡所偷偷藏起來的那幾本書。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那鯫生覺得光自己家裡所藏著的那幾本書,已經遠遠地不足以讓他再長見識了,所以,他便又想方設法地透過其他的各種渠道,弄了很多的書來研究。終於,在他成年之後,也像他的父親那樣,成為一當地的一位十分有名的儒生。

由於,那種璺學儒學從本質上來看,是一種入世的學問,所以,那鯫生早在青少年的學習時期,便決定:日後條件一旦成熟了,他一定會用自己所學到的那些知識,去實現自己的宏偉抱負和理想,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來。可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鯫生的這種想法卻被眼前的那種黑暗的現實條件所粉碎了。那秦朝的黑暗,讓鯫生感到自己的理想要想得以實現,居然是那麼地艱難。

鯫生就這樣,懷著一種入世的想法,還有一種復仇的心思,在平時努力攻讀儒家著作,並學以致用,在周圍倒是有著一定的不錯的口碑。後來,秦始皇病死在出巡的路上,而秦二世又被那趙高逼死,整個大秦王朝,一時間陷入到了大廈將傾的危險之中。

而在這個時候,那鯫生自然是感到了一種復仇的快感,儘管,並不是他親手殺死了那個秦始皇。不過,作為一個熱血青年人,那鯫生正處在想幹一番大事業的時候,自然不會滿足於那一丁點兒的快感。於是,他便想再一次大幹一番,真正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而要這樣,則自然需要一種機遇,一種條件。而現在,他聽說那劉邦的義軍攻下了咸陽之城,而且,這個劉邦十分地寬厚仁愛,這也很符合自己所奉行的那種儒家學說的精神。於是,那鯫生,便選擇了劉山河。

“嗯,看來,自己實現理想的時候到了。這個人,應該就是自己所想要跟隨的人。不過,自己想要去他那裡,自然也得拿出一點什麼東西來,不然的話,那裡也不會白白地給自己一個好位置的。不過,自己想要去他那裡,自然也得拿出一點什麼東西來,不然的話,那裡也不會白白地給自己一個好位置的。”那鯫生還算是有一些腦筋了。為了能夠在劉山河的面前獲取一個好的印象,爭取一次成功,他還是做了比較充分的準備的。

一方面,他仔細分析了劉山河此時所面臨著情況。他知道,要給劉山河送一個他最需要的東西,這樣的話,也才會引起那劉山河的重視,讓他得以認可自己;而第二方面,自然就是時機了。

那鯫生看到其他的那些人,大都是白天去拜訪劉山河的,於是,那鯫生便想道:“白天都到劉公那裡去,自然不得以說到一些實質性的話。而且,自己也不願意跟那些人同流合汙,因為他憑藉的可是自己的真才實學,而不是花架子。他鯫生可不像是某些人,說起來是誇誇其談,可是實質上卻只是一個胸無點墨之輩。白天都到劉公那裡去,自然不得以說到一些實質性的話。而且,自己也不願意跟那些人同流合汙,因為他憑藉的可是自己的真才實學,而不是花架子。他鯫生可不像是某些人,說起來是誇誇其談,可是實質上卻只是一個胸無點墨之輩。他一定得選擇一個好的機會,把自己的想法跟那劉邦好好的談一談。只有這樣,才可以一舉讓其被打動。”

而要想說動那劉邦,必須得有一些真正能夠打動他的東西才行啊。所以,那鯫生便覺得,自己有必要,要好好地分析一下當前的天下之大勢。嗯,當前來看,那個大秦王朝,看來已經是難以再回到當初的那個鼎盛時期了。而當今天下,是一個英雄百出的時代。正所謂的“亂世出英雄”。而數天下的這些英雄們,雖然是多如牛毛,可是,真正具有著一定的實力的,卻也就是那麼幾個人。從實力上來看,項羽、劉邦二人,無疑是最具有實力的幾個人。而這兩個人,那鯫生也是進行過一番反覆的比較和分析的。

從硬實力上來看,當前來說,那項羽的實力無疑是最為強大的。本來,那楚軍便是他們項氏的天下,是項羽、項梁叔侄二人一手拉起來的。後來分兵北上和西進之時,二者的戰力情況也是大不一樣。應該說,那一支由宋義和項羽所率領著的北上抗擊章邯的部隊,基本上集中了那楚軍的主力。想來這下是很正常的,很自然的。因為畢竟來說,那章邯的實力可是擺在那裡的。沒有一隻實力強大的部隊的話,那是說什麼也不行的。所以,那項羽所率領著的那一隻部隊,自然是最具有戰鬥力的部隊了。

而相對來說,劉山河的那一支部隊,那一支西進的部隊,戰鬥力則明顯的差強人意。不過,這也是有情可原的。畢竟,這西進之路上的艱險要少一些,所遇到的敵軍的實力也不那麼強大。這樣的話,沒有給劉山河分配足夠強大的兵力,自然也是很正常的。

特別是後來,後來當那項羽在那鉅鹿之城大敗章邯之後,那項羽軍的實力不但沒有削減,反而更加地強大起來。這當然主要歸功於士氣的提升。而士氣,對於一支軍隊來說,確確實實是相當的重要的。再後來,那章邯率領著他手下的那二十多萬部隊,舉軍向著那項羽投降,這更進一步提高了那項羽的實力。由此看來,那項羽的實力,確確實實是比著那劉邦的實力要強上不止幾倍的問題。而士氣,對於一支軍隊來說,確確實實是相當的重要的。再後來,那章邯率領著他手下的那二十多萬部隊,舉軍向著那項羽投降,這更進一步提高了那項羽的實力。由此看來,那項羽的實力,確確實實是比著那劉邦的實力要強上不止幾倍的問題。

而那劉邦,雖然實力不濟,可是,畢竟也有著項羽所不具備的優勢,那就是寬厚仁愛,深得民心。這樣以來,這種軟實力便也比著那項羽強多了。可是,眼前馬上就要面臨著一個問題是,那項羽已經率領著包括章邯的部隊在內的四五十萬人馬,正在向著這咸陽之城進軍的路上。而一旦那項羽率領著他的那四五十萬人馬來到咸陽城下的時候,肯定會跟那劉山河的部隊發生一些矛盾。嗯,現在,那劉邦所想的,一定就是這個事情吧!如果自己給他出一個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案的話,那麼,便一定會得到那劉邦的依賴,自己日後再行繼續發展,便也有了一塊基石了。

可是,自己應該給那劉邦出一個什麼樣的方案才合適呢?這個問題,才是真正的問題的實質啊!想到了這裡之後,那鯫生也確確實實是動了一番心思的。不過,真正的高人與偽高人之間的區別,也往往就在對一些著急事情的處理上,一下子就看出來了。

“想這關中可是一處寶地啊,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人口眾多,是最適合屯兵的。自古就有‘得關中者得天下’之說。嗯,當前來年,面對著那項羽的大軍的到來,那劉邦肯定會面臨著兩個選擇:一個是放棄那關中之地,將這關中拱手送給那項羽;第二,就是堅守這關中之地,憑藉著關中之中的險要與項羽決以死戰。而這兩個方案,究竟哪一個才是最好的呢?”隨著時間的推移,那鯫生也逐漸地把問題想到了最為關鍵的地方上去了。

“嗯,雖然那項羽當前的實力比著這劉邦強大得多,可是,這個關中之地,實實在在是一個好地方,如果就這樣放棄的話,那也實在是太可惜了。嗯,實在是太可惜了。可以讓那劉邦死守此地,憑藉著那關中之地的富饒與豐足,還有那眾多的人口,這樣的話,無論是兵源,還是軍餉,便都不會成問題了。這樣的話,在這裡便可以經營一段時間,等到兵多將廣,實力發展起來之後,再跟那項羽進行決戰,便大事可定唉!

也正是抱著這樣的一個思路,那鯫生這才深夜來訪。不過,那鯫生也深諳說服之道,並沒有直接說到問題上面去,而是先反覆地說了一些善於劉山河來到關中之後,關中的民眾是如何如何的愛戴劉山河的那些話。

“大王既來,簡直就如同是上天派下來的救命之人,是聖人啊!現在,無論是咸陽之城裡,還是咸陽之城周圍的那些地方,所有的百姓們,對於大王的仁德是交口稱讚,大王的恩澤,也是遍佈大街小巷……現在,無論是咸陽之城裡,還是咸陽之城周圍的那些地方,所有的百姓們,對於大王的仁德是交口稱讚,大王的恩澤,也是遍佈大街小巷……”那鯫生的一番話,把劉山河說得是暈暈乎乎,覺得非常地受用。

“嗯,不錯,不錯,看來這,這個鯫生還真是會說話啊,還真是會說話。雖然這些事情,都是一些事實,也都已經被白天來拜訪自己的那些人說了不知道究竟有多少遍了,可是,從這一位鯫生的嘴裡再一次說出來的話,卻讓自己感到了一種別樣的滋味……”劉山河對於那鯫生的印象,自然也就更好了。

而劉山河只所以會被那鯫生感動,就是因為這鯫生的說辭之中,不僅僅只是阿諛奉迎,而是帶有著一種真誠,一種坦率,一種交根交底的真誠。而這一點,也正是劉山河所最為看重的。

見時機差不多了,那鯫生不由得又把話鋒一轉,道:“現在唯一能夠給大王你造成威脅的力量,也就是項羽的那一支義軍了。現在,那項羽正在路途之中,不久之後,便會來到咸陽之城。不知道,那項羽率領大軍入關之後,大王將如何去面對啊?”

可以說,那鯫生所說,還真是說出了劉山河心裡的心事。是的,究竟該如何面對那項羽入關之後自己所面臨著的情況,這還真是他劉山河現在所最為擔心的。

“嗯,依先生之見,不知道季該何去何從呢?”劉山河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從諫如流的豁達大度之人,一聽到那鯫生的話裡有話的樣子,不由得一下子來了精神。

“嗯,其實,擺在大王面前的道理,無非只有兩條,一條就是將自己的勢力撤出那關中寶地,將這裡拱手讓給那項羽;而第二條路,便是堅守這關中寶地,跟那項羽決以死戰。

“在下以為,這關中寶地,那可是大王費盡了心血,受盡了苦難之後,才得到的!就這樣拱手讓給別人,只怕是大王也不願意吧!而且,據鯫生所知,早在出兵之前,懷王便有‘先入關者先稱王’的約定。現在,大王比那項羽早入關,而且親手接受了那秦王子嬰的投降,這樣的話,這關中之王,也理應屬於大王的。就這樣拱手讓給別人,只怕是大王也不願意吧!而且,據鯫生所知,早在出兵之前,懷王便有‘先入關者先稱王’的約定。現在,大王比那項羽早入關,而且親手接受了那秦王子嬰的投降,這樣的話,這關中之王,也理應屬於大王的。

“而既然這樣的話,如果大王將這一塊好不容易才得來的寶地,拱手讓於別人的話,那麼,大王的心裡會情願嗎?我想那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雖然,大王現在的實力還不是很強,可是,要知道,這關中之地,那可是相當的富饒的,人口又如此眾多。而且,還有最為重要的一點兒,那就是,大王深受這秦地百姓的愛戴,這方圓幾十裡地之內的百姓,對於大王的仁德,那可都是交口稱讚的。

“常言說的好,得民心者得天下。這話可是說得十分正確的。想那項羽,雖然現在擁有著很強大的兵馬,可是,那項羽卻是嗜殺成性,殺人如麻。這樣以來,自然不會得到百姓們的擁戴和支援的。而大王卻正好跟那項羽相反。這樣的話,如果大王牢牢地駐於此寶地,憑藉著這裡的豐富的物產,還有那眾多的人口,一定會很快就發展起來的。

“而當大王的實力發展起來之後,實力變得強大了,那麼,再跟那項羽進行決戰,肯定會一舉取勝。另外,咱們這裡還有著那函谷關的天險可以依靠,所以,前景一定是不錯的。”那鯫生一看到時機成熟,便一股腦兒,將自己的想法全部地都說給了劉山河聽。直把那劉山河說得是不停地點頭稱是。

“先生所言極是,先生所言極是啊!本來,我劉邦正為這事犯愁呢!今天晚上聽先生席話,那可真是勝讀十年書,勝讀十年書啊!嗯,好,好,下一步,就按照先生所說的去辦。今天晚上,咱們說得十分的投機,先生的那一席話,也是讓劉邦茅塞頓開,茅塞頓開啊!來人啊,擺酒,我要跟鯫先生開懷痛飲,不醉不休!”劉山河一聽,那鯫生的話,一一地將自己心頭之事給解脫掉了,不由得覺得心底如釋重負一般,變得十分的輕鬆起來,便令人擺下酒宴,跟那鯫生開懷暢飲。並且一邊飲酒,兩個人一邊還不停地繼續著剛才的那一個話題。

“嗯,大王,大王的到來,那可是為關中的所有的百姓們甩擁戴之極的啊!關中的老百姓們,都曾經極為迫切的盼望著一位德高望重的賢君來,現在,他們可算是終於盼了來了!”那鯫生仍然繼續著剛才的話題。而那劉山河,則越聽越美,臉上簡直就像是開了一朵花兒一般。

“不過,不瞞大王說啊,現在關中的百姓們之中,可是流傳著一個傳言,說是那項羽正率領著四十萬大軍,向著這關中之地趕來。他們,他們,他們怕是,等到那項羽過來之後,大王便不會再在這裡了。他們好不容易盼來的一個賢君,很有可能就這樣被迫離開,所以,民間現在對於大王的去留,很是關注啊!”那鯫生眼睛一直都緊緊地盯著那劉山河說道。而那鯫生的這一番話,也是深深地說到了劉山河的心裡去了。是啊,自己到底是去,還是留呢?

剛才,那鯫生的一席話,已經說得很很透徹了,自己也是覺得十分的有道理。想自己明明才是合法的關中之王,可是,面對著那項羽的四十萬大軍,自己的這一個所謂“合法”的關中之王,能不能真正做趕來,那還真是很難說的事情。

最後,一股雄心壯志,還是激勵著那劉山河抖膽放言道:“罷罷罷,老子豁出去了!他項羽憑什麼來跟老子來爭這個關中王的位置啊?他憑什麼啊?按照當初懷王的約定,先入關者為關中王。他就因為他有那麼四十多萬的大軍,就可以為所欲為了?真是欺人太甚!不行,老子這口氣一定得爭!來人,把樊噲將軍叫來!”

劉山河現在也是仗著酒勁兒,因而也是壯了他的英雄之膽了。不久之後,樊噲揉著惺忪的睡眼過來了,看他的那種樣子,簡直就是跟在夢遊一般。

“主公,這大半夜的,喚我過來幹什麼啊?有什麼緊急的任務啊?”那樊噲看上去十分的不情願的樣子。

“嗯,樊噲,我來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咸陽之城裡有名的鯫生先生。如果不是鯫先生的一番話,我心裡的那一個結,可就還真的解不開了!”說著,那劉山河伸手向著鯫生一指。

而那樊噲自然明白那劉山河的意思,雖然他是一百個不願意,可是,礙著劉山河的面子,卻也不好說什麼,黑著個臉,向著那鯫生一抱拳,道:“樊噲見過先生。”

好在,那位鯫生很有氣量,並沒有在意什麼,也是抱拳向著那樊噲打拱還禮。

“嗯,樊噲,你現在馬上帶著一支兵馬,向函谷關進發,並在那裡進行堅守。無論是什麼人,一概不準隨便出入函谷關,不然的話,斬首示眾!”劉山河的聲音聽起來十分的乾脆,似乎是沒有一點兒的可以商量的餘地。

而作為跟隨了劉山河多年的一員戰鬥,那樊噲自然也是知道那劉山河的脾氣的,話既然已經都說到了這個份上了,那自然也就沒有什麼好說的了。於是,樊噲便也來了精神,眼睛也睜得圓了:“是,沛公,末將馬上出發!嘿嘿,嘿嘿,只要是讓我去打仗,我就願意。嗯,這把守關口,雖然不如那征戰來得更痛快些,可是,也比在這裡軍營裡面閒待著張多了是,沛公,末將馬上出發!嘿嘿,嘿嘿,只要是讓我去打仗,我就願意。嗯,這把守關口,雖然不如那征戰來得更痛快些,可是,也比在這裡軍營裡面閒待著張多了”!說著,那樊噲便出帳引軍前往那函谷關駐守去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接下來,二人便都十分高興地飲起酒來,二人都感覺到是相見恨晚的感覺。對於劉山河來說,正是因為那鯫生的到來,解決了自己多日以來所擔憂的問題,自己的心裡自然便也是寬鬆了許多了,如同是一塊石頭終於落到了地上。同時,自己又慶幸得到了這樣的位謀士,自然對於自己以後帶來的發展是大有好處的。所以,劉山河的心裡是十分的高興,喝起酒來,自然便也是酣暢之極。

而對於那鯫生來說,自己初出茅廬,所提的一個建議便得到了認可和重視,這對於自己日後的發展來說,無疑也是十分重要的。是的,對於像他們這些謀士來說,能夠遇上一位明主,特別是那種看好自己的建議的明主,那自然是十分之重要的。

就這樣,二人是越說越投機,酒也是喝得越來越多,趕到夜深方罷。可是,劉山河此時卻並不知道,那鯫生的這一個自以為十分高明的主張,卻幾乎把劉山河推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

――――――

話說那項羽,此時正率領著四十萬大軍,號稱百萬大軍,正衝在奔向咸陽的路上。那四十萬大軍,浩浩蕩蕩,首尾不見,漫卷黃塵,真的是氣勢非凡。

而當項羽率領著他的四十萬大軍,行至那新鄉的時候,章邯的一部分的降卒,因為不滿於項羽的不公平對待那些降卒,而發起了一場叛亂。結果,很快便遭到了那項羽的鎮壓。而且,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日後還會再次發生,項羽把心一橫,命令將那二十多萬的降卒全部都活埋掉。章邯的一部分的降卒,因為不滿於項羽的不公平對待那些降卒,而發起了一場叛亂。結果,很快便遭到了那項羽的鎮壓。而且,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日後還會再次發生,項羽把心一橫,命令將那二十多萬的降卒全部都活埋掉。

當夜,項羽抽調出了十萬人,在新野的郊外荒處,掘出了一條寬三里,長幾十裡,深達三人的大坑。僅僅用了兩天的工夫,那一條大坑便被挖掘完畢了。於是,項羽挑了一個月明之夜,將那章邯的二十多萬人的降卒,二十多萬人,都捆綁起來,然後便把他們押送到了那一條大坑處。

月光清冷,北風呼嘯。到處都是燃燒著的火把,把那一條大坑照得是亮如白晝。按照著那項羽的吩咐,每一個楚兵,負責押送著兩名章邯的降卒。不久之後,只聽得項羽一聲令下,只見,那些負責押送的楚兵兵士們,一腳便將那兩名降卒給踹到了前面的那一個深坑裡去了。三人深的大坑,剛開始的時候,那些降卒們被推進去之後,還根本看不見影子。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那一條大坑慢慢的便被填滿了活人,那些被反綁著手的章邯的降卒。

那一個大坑裡,各種各樣的咒罵之聲不絕於耳,看上去整個就是一副人間地獄的現場。

“埋!”項羽接下來僅僅只是那麼一個字,於是,那二十萬的降卒,二十萬條生命,便在那漫天的塵土飛揚之中,在那寒冷的月光裡,飄逝而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