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於火紅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7章 意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77章 意義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孫祖傑當然知道這個道理,可是他還是把這些話說出來,他需要留給薩達姆一個印象,等過段日子,薩達姆發現戰場上的情況跟他想的不同,不那麼躊躇滿志時,他會想起這一切的。

所以這一次對於伊拉克的訪問也就達成了寥寥無幾的幾個協議。首先是華國專家幫助培訓伊拉克的相關人員,從事人類基因的研究。薩達姆在一塊願意花錢,讓老薩為人類做一些貢獻,孫祖傑覺得還是很有必要的。

華國去參觀一些武器裝備,薩達姆是同意的,小意思,讓華國那群土豹子見識一下伊拉克的強大也好,當然那個法國買來的反應堆不行。

至於一些民生領域的合作,薩達姆欣然同意了,給誰不是給,只要華國東西過得去,就買下來,總要給華國一些好處,要不然關於飛機戰術的問題可就不那麼好談了。

另外孫祖傑也藉著薩達姆的關係,見到了沙隆巴斯的一位王子,雙方友好的交換了名片,孫祖傑笑著介紹了華國的一款教練機,初教6,都已經出口美帝了,是一款十分安全的初級教練機,從來沒有出現過事故,如果王子們有需求,我們可以提供。

沙隆巴斯有錢,當然瞧不起華國的東西,可是初教六號稱都出口美帝了,他們就有些奇怪,真的假的,華國也有好東西?

孫祖傑笑著說道,“華國的好東西多的很,只是缺乏欣賞的人。我們最厲害的是導彈,無論是美帝還是蘇俄都能夠得著,加上核彈頭,嘣的一聲。”

說完,孫祖傑做了一個誇張的動作,然後笑著說道,“我們用了二十多年搞出了這些,所以我們腰桿子才硬的起來,常規武器先進當然好,但是沒有支撐家門的東西,就算有億萬家當,也不一定守得住呀!”

孫祖傑說完,意味深長的朝著王子笑了笑。孫祖傑不知道王子能不能聽的明白他的話,反正點到就好,等王子碰了壁,會找到華國的。

孫祖傑回到京師彙報了一番,路已經鋪好了,下面就等著收割了。這不,伊拉克的代表團已經快要過來了。

領導聽完,點了點頭,“辦的不錯,”

說完這句話,領導卻提到了另外一個話題,“小孫,你那個大國崛起系列文章我們都看過了,有些說法讓人耳目一新。

你既然回來了,也別閒著,中央剛好召集了一些社科院的專家教授在探討你的文章,你可以與他們交流交流。”

孫祖傑聽完有些吃驚,也有些釋然,他吃驚的是竟然要和專家教授一起討論。他這些文章有價值嗎確實有價值,但是時代不一樣,資訊並不怎麼流暢,所以楊希和他能夠收集的資料有限,可以肯定他這些文章相比於前世,論據的充實性是有很多不足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另外孫祖傑的大國崛起與前世還有很大的差異,雖然他保留了前世那些文章的核心內容,但是他這十多年在華國體制內部也不是白混的,考慮到時代的差異,他對很多內容按照國家能夠接受的程度進行了一些刪減。

孫祖傑非常清楚,這些文章的學術價值並不高,裡面摻雜了不少他的私貨,但是即便如此,《大國崛起》系列文章還是在體制內產生了巨大的轟動,因為它出現的時間點太過特殊了。

開國三十年,華國人也差不多被封鎖了三十年,雖然很多高層能夠收聽外國訊息,見聞世界變遷,但所謂眼見為實,沒有見過很多東西是不瞭解的。

從二戰到現在的巨大變遷,為什麼會如此,能說出一番自己道理的人並不多。他們的精力絕大部分放在國內,剩餘的都放在幾個大國或者與華國利益相關的國家身上,而對於世上大部分國家華國的高層根本顧不上來。

所以一旦國際上出現了什麼事情,他們只是見招拆招,聽取下級的意見,然後憑藉自己的經驗和政治智慧做出決策,一般來說,都是保守,打醬油的多。

如果涉及到華國,也是儘可能維護華國的利益為先,坦率的說,能夠做到這一步已經很不錯了,世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是這麼過來的。

而華國的普通人很多人連世上有哪幾個重要國家存在,怕也是懵懂無知的,即使在體制內,很多人也是如此。所以在這個時代,孫祖傑在後世看到的,聽到的信息量之大,絕對遠遠超過了所有人。

所以他寫的大國崛起幾乎是領著華國上下一起開眼看世界,不只看世界的現在,還在回憶過去,展望未來。

這會兒正處在八十年代第一年,全會召開後的第二年,於思想界和文藝界而言,無疑是“文藝復興”的頭兩年,全社會都處在思想空白的年代,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過去那條路線是不能再繼續下去了,可是未來怎麼走,誰也不知道。

更可怕的是,不管是聽到的,還是看到的,都表明華國不僅僅比不上歐美倭這些發達國家,甚至連東南亞的生活水平都遠在華國之上。要不然李家坡來訪,華國能那麼重視嗎?

這種宣傳與現實的反差,對剛剛開眼看世界的華國人的衝擊,此時他們內心的複雜和迷茫,是後世人難以體會的。

所以由此產生的極度不自信,才會出現種種匪夷所思的笑話,才會有河殤這樣公然否定本國輝煌歷史的紀錄片堂而皇之的出現在電視上。而《大國崛起》在此時應運而生,無異於清末嚴復作《天演論》,有點開天闢地的味道。

所以高層在看到大國崛起的相關稿件之後,立刻就意識到這些講稿的價值,下令全部影印下來,然後整個高層傳閱,又找來了一堆專家學者,讓他們對於講稿的說法進行論證。

此時華國專家學者中不乏出色的人才,但是如同孫祖傑這樣能夠站在一定的高度對於歷史,現在和未來指指點點,他們不論是思想還是思維習慣上都有些力所不能及,所以第一次看到這本講稿時,很多人都吃驚的不得了。

研究的結果當然是孫祖傑的文章對於華國有巨大的指導意義。比如他的不列第亞篇,就對於不列第亞攪屎棍進行了詳細的論述。

除了不列第亞怎麼折騰歐洲之外,孫祖傑重點提及了不列第亞一旦撤走,總是在當地留下一大頓麻煩。

比如在南亞次大陸的噁心做法,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高層立刻就想到了,即將到來的港島未來談判,恐怕也會有不少麻煩。

所以當孫祖傑出現在諸多的專家學者面前時,他吃驚的發現眾多專家學者竟然如此的謙虛,甚至是以學生的姿態詢問他,他有些懵掉了,這個逼似乎裝的有點大呀,有沒有搞錯呀,你們這麼尊重我,我哪裡敢當。

當然孫祖傑倉促寫出來的東西肯定有不少漏洞,這些專家學者也同樣毫不客氣提出了異議,孫祖傑也都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對於他知道的,能夠自圓其說的,他也就解釋了一番;對於他不知道的,就老老實實說不知道,咱們想辦法共同研究一番吧。

在這個過程中,孫祖傑對於一些人比較教條化的思想同樣也進行了強烈的反擊,而就在這樣的思想碰撞中,《大國崛起》慢慢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