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於火紅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8章 蘇俄式問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78章 蘇俄式問題

楊老心情有些複雜的看著自己的女婿,他是老革命,經歷過血與火的戰爭,有幾次差點死在戰場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建國之後,他又身處高位多年,見過的有才幹的人數不勝數,但是他還是有些看不透自己的女婿,眼前的這本《大國崛起》內部版就是證明,這樣的見識太過不可思議了,他才多大呀。

《大國崛起》分為公開版和內部版兩本書,前者有過刪節,準備面向整個華國出版,意圖在這個思想迷茫期,給華國人掃掃盲,讓他們可以增長點見識。

但是內部版本則是完全不一樣,只有中高層才有機會閱讀,孫祖傑和無數專家對主要大國的崛起過程進行分析的同時,也對他們很多現狀進行了分析,具有非常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對於歐美,孫祖傑很多說法雖然比較新穎,但是很多東西領導層還是看得到的,也陸陸續續聽說過。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高層大佬們是有心理準備的。

但是孫祖傑對於蘇俄的看法則讓很多人震驚,甚至是憂慮不已。雖然兩國已經鬧到兵戎相見,華國恨不得蘇俄立刻去死,但是內心深處華國高層對於蘇俄的感情十分復雜,而上一次質詢和這一次與專家的討論,孫祖傑都公開赤裸裸的表示他很不看好蘇俄的未來。

孫祖傑這一次分析的角度很特別,也很新穎,他是從工業人口角度分析了為什麼他不看好蘇俄。

歷次工業革命,需要的工業人口越來越多,到了二戰結束後的第三次工業工業革命,真正的強國只有美蘇兩家了。

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幾乎同時發現,他們憑藉自己的工業人口已經不能夠鋪滿所有的工業門類,所以要想在冷戰的競爭中取得勝利,只有一條路儘可能獲得最多的工業人口。

孫祖傑舉了一個很簡單的例子,蘇俄支援埃及,他們可以提供幾百萬噸煤,無數的機械和武器,可是卻不能滿足埃及總統一個十分簡單的要求,給兒子騎的玩具腳踏車,因為他們的小弟大波波不生產。

孫祖傑基於這一點,他十分肯定的認為,與華國分道揚鑣的那一刻起,就決定了蘇俄冷戰必敗的歷史命運。

孫祖傑接著認為,蘇俄工業人口不夠,只能全力發展重工業,沒辦法顧及輕工業和農業的後果就是,蘇俄很有可能在有大量飛機大炮的時候,他們甚至沒辦法解決老百姓的吃穿問題。

對於這一點華國是有切身體會的,華國的生產力不如蘇俄,但是蘇俄的問題華國同樣有,要不然就不會想著改革開放了。

除此之外,孫祖傑還提到華國一個從來沒有注意到的問題,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蘇俄式經濟管理笑話。

蘇俄在勳章控時代為了安撫老百姓,彌合國內矛盾,採取的是十分簡單粗暴的方式,那就是不斷的給老百姓漲工資。

與此同時蘇俄國內卻一直在壓縮工業企業的產品價格,想法是好的,希望用這種方式迫使工業企業提高經濟效率。

但是沒有大量的技術革新和投資,經濟效率根本不可能有迅速的提高,但是現在錢都用來搞軍備競賽和收買人心去了,這樣一來老毛子的工業企業肯定存在著大量虧損。

而企業一旦虧損,他們進行工業生產的興趣自然就會減弱,再加上老毛子工業品的質量之差舉世皆知。所以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生產力水平不能滿足老百姓日益增長的需求在俄國很有可能更加嚴重。

在70年代油價大漲,蘇俄透過大量出口石油,然後進口國外產品可以滿足老百姓的生活需求,可是一旦油價大跌,進口產品減少,這些問題很可能立刻就暴露出來。

到時候會出現一種匪夷所思的狀況。一邊老百姓手裡的錢多的花不掉,一邊工業企業不斷虧損,死活不願意生產,而一旦形成了這種局面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吃得消。

但是要如何改變這種不斷惡化的局面,卻非常考驗領導人掌控全國的能力,偏偏這時候的蘇俄高層也肯定會出問題。

蘇俄在勳章控時期,最高領導層長期沒有換血,同時在地方上高級官員也長久穩定不動,這樣一來必然產生大量的利益集團。

孫祖傑認為蘇俄就算是要改革,也要等到新一代領導人上臺後才會改革。

但是看看他們的領導層吧,一個個都是病秧子,所以孫祖傑認為他們的高層更替至少要折騰幾年,等新領導層上臺,很可能問題就會積重難返。

而此時地方上偏偏擁有一大堆長期經營的地方勢力,到時候中央地方矛盾,民族矛盾,部門矛盾等等交纏在一起,就有熱鬧好看了。

第一次看到孫祖傑分析這個問題時,很多華國高層只覺得頭皮發麻。

因為在華國,除了國內沒有強大的利益集團以外,孫祖傑提到的這些蘇俄問題,華國同樣存在,只是程度有的輕,有的重罷了。

此時華國國有企業虧損的問題同樣觸目驚心,而且這段時間華國也在漲工資呀。

同時此時的華國也是石油出口國,石油是華國目前外匯最主要的來源之一。

另外華國高層的年齡問題,好吧,這個問題比較敏感,大家心裡有數就好了。

我的老天,孫祖傑提到的問題除了地方做大這一點我們哪一樣似乎都有,這還讓不讓人活了。

事實上這個問題在所有的紅色國家都同樣具有,某種意義上屬於體制問題,但是在蘇俄身上顯得尤其突出。

除此之外,孫祖傑還提到了一點,新一代科技革命也就是電子產業的突飛猛進已經開始,孫祖傑以自己從事該行業的經歷明確表示,計劃經濟體制沒辦法保證在這個關鍵領域進行及時的跟蹤。

所以孫祖傑認為蘇俄很有可能會在這一次科技革命中落後,而這樣的落後意味著蘇俄很可能在技術制高點輸掉冷戰。

孫祖傑有個說法非常有意思,那就是蘇俄民族性格的問題,太毛躁了,所以他們不擅長撤退,所以冷戰一旦失敗,蘇俄的全球收縮到底會怎麼走,會不會由撤退變成全面潰敗,一切皆有可能呀!

而對於蘇美冷戰攻守轉折的時間點,孫祖傑的看法就是看油價,油價一跌,極有可能蘇聯就要收縮。

在1980年,蘇俄氣勢正囂張,在蘇俄已經完全佔領阿富汗,就要飲馬印度洋的情況下,孫祖傑提出老毛子快不行了,這一點還是讓很多領導人覺得不可思議,心裡很難以接受。

頭上頂著一個北極熊,誰也受不了,可是北極熊一旦不行了,華國也同樣不能接受,畢竟兩家同出一源。

問題是孫祖傑的說法能夠自洽其說,而高層得到的資訊遠比孫祖傑可以收集的要多,他們之前可能並不在意,沒有將資訊串聯起來。可是現在聽孫祖傑這麼一說,又仔細一分析,他們知道孫祖傑說的在理,這就不由他們不擔心。

但是在恐慌的同時,華國高層同樣也有一份竊喜,原來華國巨大的人口還有這樣的用處,並不僅僅是負擔。

華國擁有最多的工業人口,雖然華國工業落後,但是產業鏈卻是相當完善的,也許非常落後,也許不同領域與國際水平的差異很大,但是確實很完善。

不僅僅如此,華國還有大量剩餘的工業人口,要不然華國怎麼會想到計劃生育,那是活活被逼成這樣。

所以楊老就得到了一個任務,你回去問問自己的女婿,你看到了這麼多問題,有沒有解決的辦法。另外咱們這麼多的工業人口,怎麼能夠充分的利用起來。

孫祖傑聽完之後,笑著說道,“我們現在正在做的不就是在解決這些問題嗎?我們是個大國,只能走自己的路。

只要小心謹慎,一步步來,不斷實踐,不斷總結,同時避免犯這些國家已經犯過的錯誤,就可以摸著這麼多國家的石頭慢慢往前走。”

“就這麼簡單?難道就沒有可以學習的物件嗎?”

孫祖傑想了想,“大道至簡,現在這樣才是對的。

理論永遠只是對過去現象的總結和解釋,我們沒有一條成熟的理論,也許是好事,這樣我們就沒有條條框框。

如果您說一定要有,我覺得倭國就是咱們學習的物件,同樣是東方國家,他們的成功之處最值得我們借鑑。”

聽孫祖傑這麼說,楊老不由得想起了孫祖傑的大國崛起倭國篇,這個倭國篇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對二戰後倭國崛起的經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