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於火紅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0章 統一機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50章 統一機型

孫祖傑來到上滬之後,第一件事就是來到了md82的組裝現場,第一架md82正在檢查,按照麥道公司22個月的時間表,它將於今年年底開始試飛。

孫祖傑被簇擁在人群中,他耐心地聽著武新施的介紹,不斷提著一些問題。張震中先生則站在他的旁邊,用眼角的餘光默默打量著三十多歲的年輕人。

過去半年,華國民航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華國民航局的局長被撤職,而新局長一反常態,在適航證問題上非常配合,成立了適航司,正在faa的幫助下,建立華國的適航標準。

而與此同時,華國對於機場進行了空前的大整改,現在他往返於華美之間,在機場上最大的感覺就是華國人雖然落後了一些,但是他們確實在全力與國際接軌。機場有了安檢措施,飛機上也不再可以喝酒,不再可以抽菸等等。

張震中先生知道這些巨大的變化都是眼前這個年輕人引發的。這個人的能量實在太大了,而正在這個人負責華國的民用飛機製造業,而他同時還掌握著一個汽車公司,一個電子公司還有一個食品公司,而種種訊息顯示,其他三個公司都是他一手發展起來的。

這樣一個能量極大的商業奇才真的就看不出來麥道的打算嗎?不太可能吧,張震中先生內心深處油然而生出一種感覺,那就是他們的打算極有可能會落空。

他仔細的想了想華國人的做法,華國人確實將大批老專家閒置,據說因為與孫祖傑激烈的矛盾,這些專家基本都回到了西京,在華國另一個運輸飛機基地工作,而不再出現在上滬。

這應該是好事,可是他們組建的那個設計研究院竟然有兩千多人,這麼多人現在的工作就是研究麥道送過來的那麼多資料。

華國人是如此的好學,要是把這些資料研究透了,再給這些人練手的機會,不,華國人應該沒有這麼有遠見。

張震中先生立刻否定了這個結論,他是親眼看著華國人拆毀生產線的,只為了組裝md82,就毀掉了他們已經取得的巨大成就,他們已經墮落了,墮落了!

孫祖傑意識到張震中先生盯著他看,所以他轉過身體笑著問道,“張先生,聯合航空即將成立,您應該知道了吧。”

張震中先生點點頭,孫祖傑說道,“這是我為了麥道82的未來準備的!我知道產量上不去,第一批二十五架組裝飛機的成本一定會高於進口飛機。

但是為了支援咱們這一個專案,為了華飛與麥道的傳統友誼,以後聯合航空只會裝備麥道飛機!”

張震中聞言大喜,“孫總,您的決定真是太明智了。您能統一機隊,以後聯航的維護成本將會大大降低,我將向董事會申請給您提供足夠的優惠。”

孫祖傑點點頭,“以華投目前的實力,我可以輕而易舉的建立起一家航空公司,但是對怎麼運營我卻是一竅不通,所以我覺得聽取專業人士的意見非常有必要。

我聽說您以前在公司實習過,您能給我講一講航空公司到底應該怎麼運營,有哪些注意事項。”

張震中非常讚賞孫祖傑這一點,他非常清楚的自己的不足,而且願意去學習,這是相當難能可貴的,畢竟他才三十多歲,而且少年得志。

所以張震中就給孫祖傑說了說他當年在道格拉斯公司實習的經歷。當時張震中就模擬自己是計劃司長,瞭解他的機隊在哪裡,他的航線在哪裡,跑道在哪裡,飛機的載重量多大,怎麼分配機隊的航線,飛行班次應當怎麼安排......

在實習中,張震中看到航空公司每天的一項主要工作就是在計算機上評估航空公司的運營形勢,看看怎麼調整航線以及在哪條航線上做些價格變動等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因為這樣做很可能不僅會影響到美帝乃至全球整個航空運輸市場,也關係到航空公司的生存,充分體現了航空公司之間競爭的激烈性。

張震中最後說道,“這次實習對於我以後參與民用飛機的管理十分重要,使我對航空公司根據自己的航線結構挑選最合適的飛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可惜,華國的航空企業好像從來沒有這種培訓。

培訓結束後,我還組織一些人,從dc-3,dc-8/dc-9/dc-10,以及還在計劃中的dc-11、dc-12/13/14每一個專案,仔細分析道格拉斯公司民用飛機發展歷程的經驗和教訓。”

孫祖傑聽完立刻說道,“張先生,如果您有空閒的話,能不能給我們上一上課,或者您協助我們邀請這方面的資深專家來給我們上課,說一說這方面的內容。

華夏飛機和聯合航空才剛剛起步,非常需要您的幫助。當然了,按照國際慣例,我們會為您的額外勞動支付相應的報酬。”

張震中愉快的接受了孫祖傑的請求,他發現眼前這個人是真正的明白人,知道管理和運營的重要性,華國這一塊的落後遠大於技術的差距,看來華國這一次是真的用對了人。

作為一個美籍華人,張震中為了所服務公司的利益,他也許會使用這樣那樣的手段,但是他也同樣明白,他已經到了事業的天花板,所以保住他目前的高薪職務才是最重要的。

有些東西如果上報對公司有利,而對他不利,他絕不會上報,這也是他的利益使然,比如他這段時間的一些發現,他就絕不會上報。

孫祖傑視察完組裝生產線之後,在華夏飛機總部召開了一次會議,討論了一下華夏飛機未來的發展問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麥道專案目前進展順利,只要完成了第一批二十五架飛機和後續的十五架飛機,投資就可以完全賺回來,所以孫祖傑責成華夏飛機進出口公司與麥道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談判,將意向合同變成正式協議。

“孫總,這麼大的合同,我們應該聽取民航局的意見吧,要是他們不要飛機了,咱們的損失就大了。”

“不就十五架飛機嗎,要是他們不要,聯航會接下來,實在沒辦法我賣到國外去。要是只生產二十五架飛機,華飛肯定要虧本,虧本的事情決不能做。”

華飛進出口的總經理立刻就閉嘴不說了,孫祖傑去年的整頓太嚴厲了,要是不按照他的指示來做,鬼知道他會怎麼處理自己。不就是十五架飛機嗎,吹牛容易,到時候看你怎麼處理。

孫祖傑接著說道,“我跟張震中先生說的話不是扯淡,民航局怎麼管是他們的事情。聯航需要統一機隊,所以即使我們有其他機型的需要,也只購買麥道的相應機型。”

馬奉山就奇怪了,口口聲聲說麥道不安全的是你,現在又全部要買麥道的飛機,這是為什麼呀。

所以面對馬奉山的疑問,孫祖傑毫不猶豫的說道,“因為這是華夏飛機組裝的飛機,聯航只飛自己的飛機,就算差一點,也是自己的飛機。”

事實上孫祖傑考慮的另外一點,飛機不僅僅是飛上去就能解決問題,還得維護,統一機型,除了成本問題,在整個過程中,也是對飛機摸索熟悉的過程。

而如果聯航這麼鐵桿擁護麥道,麥道有些東西就會大方不少。等到這批八九十年代的麥道飛機不行了,華飛自己的飛機也該試飛了,這中間的空擋正好補得上,前提是華飛自己的飛機能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