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於火紅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1章 幹線支線之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51章 幹線支線之爭

從閉門造車到合作研究之後的變化,有的時候真是出乎意料的大。比如現在,當孫祖傑問起,下一步華投應該怎麼做之後,包括馬奉山在內,所有的華飛高層態度都是合作,堅定的與麥道合作,理由很簡單,差距實在太大了。

按照三步走方案,下一次就是華國提供大部分配件,自行組裝一架飛機。md82只有微不足道的百分之二十來自於華國,孫祖傑記得未來的md90,幾個飛機廠聯手拿下了百分之七十,雖然最後虧得底掉,但是也有很大的好處,透過這一次合作,華航工業學會了怎麼控制供應鏈,也因此建立了美式研發體系。

孫祖傑想了想,“老馬,你是首席專家,集團各單位全面普及麥道生產研發體系,需要多久?”

“我們只有上飛參與了組裝飛機,另外只有寥寥無幾的幾個單位獲得麥道的補償貿易訂單,畢竟這架飛機的零部件基本都是從美帝運過來的。”

孫祖傑立刻明白了老馬的潛臺詞,看來他必須去美帝一趟,與麥道談判,加大md80 的國產化,讓其他的廠子與麥道標準對接,幫他們代工零配件,就算虧錢也值得。

另外要用鞭子抽這些單位,坐等看不行,你們得想辦法去國外各大飛機廠發動機廠等等找訂單,就算代工也能學會很多東西,看來對他們還是太好了。

孫祖傑想了想,“老李,你安排一下,讓集團下屬各單位的領導分批來魔都,我需要聽一聽他們的工作匯報。

現在大家都忙著做汽車配件,主業造飛機這一塊他們有什麼打算,他們必須有一個說法。

這樣吧,老李,你辛苦一下,現在就去通知其他在滬的幾個單位領導層,明天一早,我就開始聽他們的彙報。”

這是雷厲風行,還是突然襲擊呢,在場的眾人都沒有說話,卻在心裡默默想著。

李勝利答應了一聲,然後出去打電話了。李勝利雖然只管後勤,對於飛機設計和生產這一塊雖然不是太瞭解,但看的久了,也看明白了不少,航空系統裡面同樣問題多多,尤其是魔都這些家。

改制過程中他就發現魔都好些位眼高於頂,又不斷鑽空子,所以很多改制流於表面,與華夏汽車相比,差得很多。當然上滬人嘛,實在是太精明了,要不然他的頭髮也不會掉得那麼快。

這也是孫祖傑要求太著急了,大家夥只能先把架子搭起來,下面就是財務部和調查部盯著,在實踐中逐漸解決問題。

現在真正的吃人老虎過來了,李勝利心裡暗想,我倒要看看還有什麼招數扛過去。孫祖傑見李勝利離開後,接著問了起來,“老武,消化麥道提供的資料,你們做得怎麼樣?”

隨著一些刺頭被請走,武新施日子好過了不少,這個兩千多人的大項目組開始實實在在的分門別類的學習麥道的飛機設計,生產和試飛經驗。

但是很多東西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為什麼這麼做,裡面的道理在哪裡,限於經驗不足,大家只能先記住。

孫祖傑笑著說道,“老馬,你們這些經驗豐富的老專家該出馬了,教一教年輕人,如果還有吃不透的,我想辦法去美帝邀請專家諮詢。”

美帝的民機製造業原來不僅僅只有波音麥道兩家,還有很多被淘汰的企業,華投人力資源部也正在幫忙蒐集這些轉行或者退休的專家,等人過來了,你們很多問題可以請教他們。

馬奉山含笑點點頭,這是他們早就商量好的。孫祖傑接著說道,“我們組裝麥道,學習麥道,最終目的是為了製造自己的飛機。

走一步看三步,麥道82專案進展順利,等這四十架飛機組裝完,怎麼也該進入九十年代了,我想那個時候我們應該學到不少東西了,可以一邊繼續與麥道合作,一邊試著練一練手,大家都說說看怎麼造自己的飛機。”

上飛廠的廠長立刻就說道,“孫總,造一架新飛機可不便宜,以現在的物價水平,做到試飛這一步,怎麼著也得有十個億吧。”

孫祖傑點點頭,“錢的問題你們不要擔心,你們的飛機就算現在開始弄,怎麼著也需要五到十年才能試飛,不要說十個億,就是二十個億,華投都能撐得住。”

嚓,有錢人就是不一樣,這句話一出,下面這些人立馬感覺不一樣了。事實上孫祖傑也是在吹牛,大飛機專案需要用到舉國之力,不過這個需要高層下決心才行,他的身板還真不一定做得到,但是也不是說一定不行,畢竟有偉哥撐著。

在座的人不知道孫祖傑的想法,不過不妨礙他們的高興。雖然說這個東家兇悍了一些,但是確實有錢。

麥道專案,兩個汽車專案,發動機國產化專案,另外那八家三線工廠的搬遷,這零零碎碎算起來也有十多億華元了,也不知道孫祖傑是哪裡搞來這麼多錢,但是不妨礙華夏飛機成為受益者。

華飛的副總經理,原來上滬飛機的老劉第一個說話,他是目前華飛實際的管理者,畢竟孫祖傑只把握大局,李勝利只負責後勤,他這個副手反而變成了事實上的總經理。

之所以形成這種格局,大家也都知道是怎麼回事,說到底孫祖傑是硬壓著他們,所以才搞成這樣擰巴的局面。

“我們透過與麥道的學習,讓我們大開眼界,我們也確實學到了很多東西。對於什麼時候開發下一代飛機,我們有一個共識,越早啟動越好。

但是對造什麼樣的飛機,還有一些爭議。目前主要有兩種方案,一種先從支線飛機練手,另一種是直接從幹線飛機做起。”

孫祖傑聽完,“你仔細說一說。”

與麥道合作之後,華飛才猛然明白他們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所以先組裝後練手,大家都基本認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且md82的專利都給了,咱們吸收之後造一款新飛機還是有一定可能的。但是md82還是太大了,很多人因為運十的教訓心裡沒底,所以一部分人認為還是小一點好,搞成70-100座,這樣穩妥一些。

另外一幫子人認為咱們運十不管怎麼樣,都飛起來了,總不能走回頭路搞支線飛機吧,所以他們覺得還有要搞幹線飛機。兩路人爭得比較厲害,所以現在皮球踢到孫祖傑腳下,他想一會,問道,“搞支線也好,幹線也好,只要能拿到適航證我都沒有意見,既然有兩種意見,那就給我兩份可行性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