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回永樂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章 運籌帷幄 第二一節 暹羅好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章 運籌帷幄 第二一節 暹羅好戰

姚廣孝到了大城後,生了場病,船上的醫官只是說熱火之毒,藥開了不少,吃了沒什麼反應。王動建議姚大人多休息,另外,雖然住到了驛館裡,伙食還是自己人去弄好些,熱火之毒,說起來可以是辛勞,也可說是水土不服,姚廣孝倒是很不在意,四季有序,偏南一隅,東土北風凜冽,此地尤為酷熱,內熱外熱相交,自然熱火毒旺。

不要鄭和吩咐,王動把陳四給派了過去,要求是做點京師口味的菜,帶的食材不少,陳四也是悉心施展,降溫敗火清涼解暑的藥膳湯水調弄了不少,姚廣孝雖然在病中,失了大半的胃口,也嘖嘖稱奇,允諾,下回要搶了楚王的美食班頭名號,去做廚師比賽的評判。

而且趙大娘那裡也選了兩個丫頭送了過去,服侍一下姚大人,這弄的姚大人倒有點不好意思,他在京城裡,皇上賜的美女都是還了回去的,自己起居在寺廟都是小和尚照顧,鄭和在船上給他安排的是小宦官,這會突然換著了美婢,不大習慣不大適應,人是退了回去,但趙大娘這個人名,他記住了。

姚廣孝這一病,鄭和把在暹羅的時間又放寬到了二十天,姚大人覺得影響了鄭和的行程,十分慚愧。

鄭和到了大城之後,本來就想多花點時間到華州去看看,這可是大明朝在海外建的第一個大城,聽了蔣武和王動的彙報之後,鄭和這天帶著一幫人親自去華州看了一下。

一看不要緊,真可把他嚇了一跳。船隊到大城的時候,從湄南河上經過華州,只是看到城牆,覺得有氣勢。這次進到裡面一看,鄭和開始擔心了。這雖說比京師要小,但要比皇城大,而且京師都沒大量用水泥,華州城裡路全是水泥的,不會有人說逾制吧!

華州城裡最牛的還不是水泥,而是排水,路邊排水的陰溝全都用水泥板蓋上了,那溝裡可以下去一個人走,起初都覺得沒必要,但老大王動堅持。事實證明,這個排水系統很有效,陰溝的水走地下河去直通湄南河,華州不管再強的暴雨,城裡都不會積水。

“靜之,這城用了多少磚了?”鄭和問。

“我也不大清楚,那邊的磚瓦場已經挖出十多個大魚塘了。”

“暹羅王那邊有什麼意見嗎?”

“沒有吧。有些親王都過來看過地了,想要幾間房子。”

“他們要這裡面的房子?呵呵,怕是看中這裡面的集市了吧。”

“漢人大多會從大城裡遷過來,商輔定然不少,這又離著海近,以後定然會旺起來。”

“靜之,城裡寺廟一定要蓋多幾座。”

“有蓋,也預留下地方,等以後的景教拜火教有人信了之後,好有地方給他們修廟。”

鄭和很滿意,沒在華州過夜,直接回了大城,說實話,華州也沒地方可以讓鄭和大人住。

第二天華州收到一批苦力,交趾戰場送過來的,這批苦力過來之後,搶了不少暹羅當地人的飯碗,弄的地方上有些怨言。不過勞動力多了之後,相應的生活用品的需求又多了,又變向的扶持了當地的發展。

暹羅國的右相頻頻的宴請王動,弄的王動很不好意思了,宴請是小事,右相還主動提出要支援王動的商行在暹羅國找礦,王動聽了很高興,好事。

暹羅國、真臘國與佔城國一樣,想要明朝軍隊所有的兵器,其中又以槍炮最為關注。明朝軍隊的槍已經換裝了,火繩槍已經進博物館了,大量置軍的是燧發槍,換下來的火繩槍有五千支被帶到了西洋。

佔城國那邊已經知道了明朝軍隊以火槍對付交趾象兵的戰例,所以特別關注火槍,最後,姚廣孝和鄭和賣了一千支五百支火槍給他們,真臘國只買了五百支,真臘國更多的是買了床弩和投槍。相比之下,暹羅人要的最多的是弓箭,由於中國的鍊鐵技術好過暹羅,制出來的弓箭射程比暹羅的遠,加上中國已經開始流水線標準化生產了,兵器質量穩定。火槍暹羅買了三百支配置給國王親衛。

不過暹羅人居然提到了王動護衛的連弩,下面去議事的送了這個呈條上來時,鄭和也不知這個東西,這使得鄭和意外了一下。王動的護衛很強,在鄭和眼裡也就是個遊俠兒那種,單個沒的話說,但要是打仗的話,鄭和以為,遊俠還是不能與正規軍隊比的。所以鄭和對王動護衛置備的連弩產生了好奇,王動沒辦法,只能送了一把給鄭和,並提請舅父大人幫個忙,這件事可不能入檔。

鄭和兵器販賣也是有策略的,大量的兵器是準備給日本戰場的。而其他的主要物件一是以暹羅、真臘、占城和滿剌加四國,這裡暹羅實力最強,可能的動亂主使者也是他。軍火的另一個需求方來自舊港和蘇門達剌,這兩個國家有個強大的對手在邊上,爪哇國。

暹羅是明朝人的天堂,淫風就不必多提了,漢人到了大城之後,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調養身體,要不停的進補。

哈三特別奇怪,暹羅如此佛國,為什麼民間淫風如此熾盛。王動問他回回教義裡都可以娶幾個老婆,道士也有研究採戰之術,佛應該與淫不牴觸的,只是看你怎麼去修行。東家王動總是有些歪理。

不象王動第一次下西洋,這如今是第二次了,很多事變的很順手了,只是可惜,原來那幫護衛很多人都不在身邊了。成長起來的護衛們都被充實到軍隊裡了,現在跟在身邊的舊人不多,其他都是新招募的。這些新人,王動就對他們不大熟悉了,而護衛裡舊人則時不時的吹噓,當年和東家怎麼怎麼樣,東家帶著大家如何如何,與神機營的將軍們如何如何。當然,吹這些除了自己多些顏面以外,到了暹羅,最重要的是,舊人們要學著當年吳朝幹等人的行徑,帶著新人們到處走走玩玩闖闖。

護著道士郎中們四處採集標本和探礦無疑是最愜意的事情,與上次不同的是,暹羅國王命令軍隊保護他們四處去查探,名為保護,實際上是監視,王動還是不以為意,反正是要從你這裡花錢買的,又不是偷偷開採。

鐵槍廟裡,吳朝幹用過的那杆槍已經有人供了起來,豬難敵和難敵豬的故事,已經成了傳說,肖敬原先只是個普通的護衛,最多也就是吳朝幹的跟班這種角色,不過他跟的較遠,所以沒被留在夷洲,這天他帶著兩個護衛,保護著一個茅山道長和一位郎中北上去尋礦。同行的還有一個二十人的暹羅衛隊和一位通譯,通譯是個暹羅人,在中國商人家裡做僕人多年,得了個漢名阿三。

他們的目的地是一座最近被大家認為可能有鐵礦的山,暹羅的衛隊一直非常小心的保護著漢人不被土人侵擾,而阿三則抱怨,國王的兵看的他們太死了,這一路上本來能弄到很多好吃的,結果現在只能自己去獵取;明明有直路或是大路不走,偏偏要走小路。肖敬心裡想的是,走小路反更好,可能真的會有意外的收穫。

所以說,有的時候很多東西越是想掩飾,反越是掩飾不住。休息時,肖敬帶著阿三去打獵,暹羅軍士不許,這下把肖敬給搞毛了,前幾天都可以為什麼今天不行,根本不理他們帶上阿三就走了。肖敬他們是騎馬,暹羅人是兩條腿跑,一會他們兩就跑的沒個影子了。

肖敬也不知道他自己看到的東西,有多重要,開始根本沒在意,只是回到大城之後。無意中說起,往北去經過了鐵槍廟,那個地方是當年吳朝幹和王陳留名的地方,如今兩人都抱得西番婆娘回,還升為軍官了,與以前不同的是,上次紮營的附近山裡,野味少了,根本看不到什麼野豬,但卻多了幾十個軍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幾十個軍營?”王動把肖敬抓來問,“大致有多少士兵?”

“這可沒數,營盤小過京師的神策營的,人數倒是不少,怕是有一萬人吧,離不遠還有馬營,馬不多,小矮馬,只有幾百匹的樣子吧。”

“幾百?一也是幾,九百也是幾!”

“噢,兩三百吧。”

“何九錫說暹羅新建了四大營,肖敬所及之軍營顯然不在四大營之中,大城衛師,事變後重建,算是國王禁軍,至少也有兩萬人。”

“兩萬人,有那麼多嗎?城裡的衛師應該不足五千。”

“舅父,城外還有,東南西三處小營,各五千人。”

“如此算來,不算地方酋長的兵,暹羅王備下了十萬的常備軍。”

“舅父,這十萬還沒算上邊軍。”

“邊軍有多少?”

“鄭家說有十萬,何九錫說有八萬,不過這些邊軍真正能調動的不足五萬”王動手上的資料比鄭和還多,“舅父,那些兵器什麼時候可以交付給暹羅人。”

“其實就在船上,不過想走的時候才給,至少是半個月後吧。”

“可否馬上交給暹羅人呢?”

兩人眼睛都一亮。

兩萬付弓五十萬支箭,王動換回了整船的寶石和玉,其中大量的還都是原石,直接從那礦山上炸下來的石頭,裡面有多少寶石,誰也不知,所以相對價錢便宜。雙贏,王動那邊設在龍城的寶石作坊有事做了,暹羅國這邊的戰備速度加快了。

為了指導暹羅人裝配箭,王動還派了兩個瀟湘學堂出來的鐵匠過去做老師,講解一下箭的組裝、保養和運輸,因為軍需官那保管的箭,箭簇和箭桿是分開的。

暹羅人當然不會簡單的只要他們去講怎麼用,還想要指點一下怎麼造,這兩人也不含糊,還真的在暹羅人簡陋的鐵匠輔裡動手打了些箭頭,但是箭桿怎麼弄的他們就不會了。於是右相又宴請王動,王動倒也幫忙,又讓阮靖隨便抓了個家人去,阮家的人二話不說,找了竹子來削。最後為了那箭上的尾羽,右相又宴請王動,這下王動派了個高手親自過去了,阮靖親自出馬。掌管著箭的生產的,阮靖是總管,另一個大拿是張浩,總設計師自然是王動。

阮靖出馬,那是有意安排的,他到那邊之後,大吹特吹一通,從鐵匠輔的箭頭講起,比如你別小看那個模,箭桿是鑽入箭頭的,箭頭裡有內螺紋。比如箭桿,那天篾匠自然是削了不少箭桿,不過大明朝的箭桿粗細長短是有定製的,不然你裝不上。比如那尾羽,用的是鴨翅翎,一隻鴨可選用的也十二支而已,僅可用來制三箭。還有箭桿旋入時,要用粘膠,這個膠的配方是XXX,配方裡有幾味料是XXX。

通譯傳話有點失真,但意思大致能聽懂,暹羅人得出一個結論就是,這個箭自己造不出來。這叫一個鬱悶呀,明朝人的弓配暹羅的箭,射程打折不說,箭射起來飄。暹羅人聊以自慰的是,弓貴箭便宜,事實上,暹羅人得了這些弓之後,裝備到了禁衛軍裡,只裝備了一萬付弓,僅與真臘一戰就消耗完了五十萬支箭,這批弓箭,讓王動和大明朝賺了十幾年。

暹羅這邊基本上就是等姚廣孝康復,半個月裡,交趾的戰俘又有送到華州的,等王動到了龍城的時候,張浩按捺不住押船過來了,又送了戰俘過來,整個龍城接收了八千戰俘,送到州和唐城的戰俘也有八千,另還有送舊港的。

一問才知,張輔已經被召回了南京,交趾只有沐晟在忙事,大大小小又打了幾回,陳季擴稱降已是定局,永樂還是把北元放在第一位,所以也就準了。王動聽了這訊息心裡開心不已,陳季擴還是會反的,他還會有廉價勞動力。

王動一幫人在龍城最最擔心的事是姚廣孝會不會到龍城走一趟。而事實上是,姚廣孝來了,真的來了。王動到龍城忙了五天,鄭和的船隊就到了,大船又是泊在了龍牙門島外。姚廣孝執意要住到島上過夜,鄭和也陪著一起上了岸,王動一個頭兩個大。(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