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回永樂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章 運籌帷幄 第二二節 南洋基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章 運籌帷幄 第二二節 南洋基地

姚鄭兩位大人沒去淡馬錫河,那大船進不去,只能在龍牙門島外泊船,大船隊把整個海灣塞得滿滿的,連夜往船上補充淡水、蔬菜和水果。王動一到龍城就讓丘彥誠準備補給,上次已經做過,這次很順。

島上的士兵大多已經移到淡馬錫大島上去了,姚鄭兩位大人很敏銳的發現到了這裡是個兵營,沒辦法,很多能看到的東西,都是碼的整整齊齊一絲不苟,只有兵營才能做到這點。

晚上丘彥誠作為除龍城宣慰司使過來做述職報告,開會之前,先搭個香案,皇上的聖旨拿出來讀一讀,丘彥誠的“除龍城宣慰司使”的“除”字去掉了。賜了詔書,宣慰司使的金印,一大堆文書。

丘彥誠百感交集,上回去南京覲見皇上,他得了泰山大人再三的關照,西洋的地方勢力被明朝皇帝扶的扶,打的打,施正卿提醒他女婿要察顏觀色,多聽少說,不要牴觸大明朝庭的意思。他岳父真的是如願擦償的坐到了舊港宣慰司使的位置,沒想到一年之後,因為結交了王動,自己已經和岳父平起平坐了,丘家終於可在南中國海諸國中抬起頭來了。

姚廣孝把丘彥誠喊過來,詳細的問了,龍城有多大,治下多少人丁,漢人多少,番人多少,此地有何物產。同樣的問題,又問了舊港,及周邊幾個國家,問完之後也沒多說什麼。

“鄭大人以為如何,龍城與舊港?此兩地乃翁婿,在此咽喉要充,立一方諸侯?”

“大明朝不立,也會有人稱權此地,與其讓番人作主,不如讓漢民稱王。”

“化外棄民,不服管教則如何。”

“此處離東土我朝十萬裡,番國治下人丁最多萬戶,產出有限,倒是不足為慮。”

“呵呵,鄭大人的船隊煌煌不可及,靜之有言,得海得洋得天下,倒是比我等老夫子看的遠些。”

“姚大人是想把某家綁了去斬是吧,這可是大明朝的船隊,大明朝的水師。”

“太孫孝悌寬仁,如今由靜之與鄭大人一起使西洋,還好說些,此前戶部可是本子遞不停,每言及下西洋都是徒靡財糧,去年剛剛持平,若不是有船有銀借與靜之多些入項還是虧空,今年應該能把各地船場的虧空填上了。”

“此事還謝姚大人周旋,某家也是兩難,只是跑腿之人,卻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靜之卻有管仲之財,如不是西洋之行有些錢進來,兵部戶部諸位大人個個要跳腳了,處處要用錢呀。”

“商賈行於廟堂,夫子們更多非議。”

“龍城有船五十,軍士八千,呵呵。此地還有海匪嗎?”

“有!大股也只六七條船,以龍城之力足矣。”

關於龍城的概念沒幾天以被顛覆了,舊港,另一個明朝在西洋番國的代言人,在那裡,姚廣孝和鄭和聽到了不和協的聲音。

施正卿的兒子,對姐夫頗有微辭,本來在舊港已經定下了,宣慰司使的位置要傳給他姐姐施大娘,而這個姐夫又領有龍城一地,雖然不大,但已經成了西洋諸國中的商貿中心。舊港漢民多有遷移,不止是舊港,真臘,蘇祿,爪哇的漢人都往龍城湧,在此地,漢人意味著財富。

他還特別誇大了龍城兩次戰事,以為是透過當地武裝干預商事,特別是護衛著商船的水師戰船都駛到中國去了,越來越的商人搶了舊港的生意。

姚與鄭兩位大人對生意之類的事不太關心,但提到軍隊就不一樣了。於是又詳細的問了施正卿周邊國家的情況及此地的風俗,還特別把施大娘召來見了一下,結果兩位大人,你看我我看你,施大娘女中豪傑,進退有禮,言辭有度,這能耐比丘彥誠都不差,比她弟弟不知強哪裡去了。而且龍城的武裝與他們的生意能量來看,好象也不為過,但有一點,那就是龍城在此地坐大是早晚的事。

兩位大人本來還擔心龍城與舊港會不會統一起來,如今看來是鐵板釘釘的事了,他們對施家大娘的印象非常之深,假以時日,這施大娘可能又是一位女主。

施正卿已經是甩手老大了,事務交由姐弟兩人去管,而這個兒子吃吃喝喝,倒沒什麼惡劣行徑,人也知禮,問題是,扶不上牆。相反,這個女兒以不一樣,當初施正卿還沒有做大的時候,女兒早早以幫著父親處理事務,上上下下對她還都很服氣,最讓姚廣孝和鄭和吃驚的是,施家的這個女兒與當地番人打成一片,這還是旁人介紹或是她本人自吹,是兩位大人看到的。

第二日鄭和與施正卿主持一個清真寺的開幕,以德服人,以教度人,一直是鄭和的外交策略之一,蘇門達剌和爪哇島正是伊斯蘭教熱播的時候,作為一個穆斯林鄭和當然積極支持。姚廣孝以不用多說了,拜道士為師的和尚,一個慫恿別人造反的和尚,對他來說根本沒什麼信仰的,所以也去捧場。

到那清真寺,大家把鞋一脫,齊齊進去靜坐,聽阿訇講經,施大娘在民間的威望可見一斑。番漢民眾知施大娘而不知他爹施大人,跑過來向著施大娘磕頭施禮的人排成了隊,如果說開始的時候施大娘的形象還與施正卿刻意扶持有關,後來就不一樣了。

姚鄭問了通譯,結果回的話,這個是因為施大娘施米,那個是施藥,還有的是施大娘提供房子給傳經的阿訇,還有出錢修橋修田。施大娘其實年齡不大,三十不到,穿布而非衣錦,若是有人要對她磕頭,她總是搶前一步去扶,別人施禮,她也是馬了回禮,全然不會在意對方是老是小是髒是乾淨。兩位大人看了也是連連點頭,沒的話講。

今日開壇講經的阿訇是去過天方國的,講完經之後。跟著王動過來的哈三和這位阿訇交流了一下,那位阿訇對鄭和大人懂阿拉伯語已經很吃驚了,沒想到還有人懂,居然對《可蘭經》還頗有心得,很是吃驚。在他印象中,中國大明朝也是有人去過聖城朝拜的,不過那裡佛教盛行,回回不入大堂呀。

王動現在已經習慣躲在別人身後了,當官的人前人後,大家簇擁著,他從龍城把他的班底全帶到了舊港,在姚廣孝和鄭和大人接見過一幫海外華人商家之後。他們坐下來看會,這會的陳澤、楊剛等人在西洋諸國講話比很多國家的國王都響了,且這兩人在西洋沒回國,與當地的商人也都熟悉了。

中華總商會在舊港開第二次股東會,王動也是吃驚,這才離開半年,走的時候開會也以十人左右,現在已經有十五人了,也以是說,有新的勢力加了進來。一介紹是泥渤國(汶萊和東馬來西亞)和蘇祿國(菲律賓)的商家。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龍城和夷洲(澎湖)的瓷器已經在西洋諸國熱銷了,加上中華總商會裡王動這個大股東從大明朝源源不斷的把中國貨運了出來,這個力量太驚人了。前些年明朝官府派鄭和下西洋,大大打擊了走私貿易,這讓西洋諸國的商人非常吃驚,沒想到才過了一年,王動居然隨著鄭和大人一起,大做生意,暹羅的吳和鄭以前都是不入流的家族,搭了這班車後,馬上躍升為鉅富,如果此時自家還不趕快搭便車那一定會被遠遠的拋下。

兩年的貿易,中華總商會累積了六十多萬兩白銀的收入,其他的還賺大大小小四十多條船,還與龍城地方官府養起了一支兩萬人的陸軍和六十條戰船的海軍。此次更是按地區和行業在商會內部重新區隔,王動的要求是區域化和行業化。比如舊港王家主營是大米,那以後種水稻、大米的貿易、酒的生產貿易,交給王家,各地所出第一考慮出糶給王家;舊港林家主營是木材,那各地優先考慮把木料賣給林家,由林家出面與外國商家打交道。

這個提議在股東會上原則透過,至於哪家讓出什麼產業,多了哪個市場,則由後面的會議慢慢協調。會上的重中之重是明朝徵北元的糧草問題,蔣武已經把這個資訊散到了各地,這次過來以是看準備情況如何。

結果非常輕鬆的以湊足了兩百萬擔,也就是說糧不是問題,關鍵是怎麼運,運到哪,這事一定王動心裡大安,賺多少錢在那幫夫子眼裡都是細枝末節,但糧草實實在在的運到了皇上的手上,那才是最關鍵的。

作為代表,舊港王家的家主王國忠推為代表,押糧去中國。為了這糧草,鄭和還特別從他的船隊裡調了一支船條,大大小小二十條船一千人護衛。這支隊伍在舊港舉行了一個盛大的出港啟程儀式,然後起錨往東而去。沿途他們會彙集從另外幾個國家過來的糧船,在瓊州集合後,前往澎湖,然後再從澎湖往天津和京城兩地,一路沿大運河北天津,在那裡再改陸路送往大同府。

忙完這些,王動留下張浩跟著姚和鄭的大部隊,他本人而是帶著手下的一幫商人去蘇門達剌,他可是名義上的國王,那裡是他唯一真正合法的領地,他要象經營龍城一樣好好的規劃發展一下。

蘇門達剌國自王后嫁給王動之後,迎來了新的變化,國家各處城市應該說是村寨有了很多漢人的身影,這些漢人到這各地之後,開始上山或進林子,挖石頭鋸木頭採草藥。過後不久,王城那邊派了很多人過來,重新登記人口,丈量土地。接下來,更有意思的是,各地的酋長被要求到王城集中,國王和王后回來了。

王動手上的蘇門達剌國人口滿打滿算不到三十萬人,其中的二十多萬集中在一百六十多個村寨,這一百多個村寨又有十三個碼頭,有二十六個在河邊,十個在山谷較大,人數過千,除了原來的礦藏之外,另有七個很偏的村寨被發現有重要的礦產資源硫磺和鐵。

種植業不用多說,胡椒、水稻、橡膠(王動力主)、水果,作坊以造船、火藥、鍊鐵為主。王動帶著大家過來,也就是要大家出錢,龍城的形勢,他不想多對別人說,那畢竟太顯眼,龍城完全呈現到中國皇帝面前,就是他們完全脫離中國的時候,永樂不可能會同意有一個發達強盛超過大明朝的漢人政權的存在。所以註定那裡一時間只能作為了個貿易中心,別的還是能藏就藏些。

阿里也沒有想到,一個漢人國王會這樣盡心盡力的為當地人著想,會大力在當地發展農耕漁業。王動這個國王與前任國王相比,真是月亮比星星,阿里總算是知道,富饒的大明朝是怎麼樣建起來的了。

與龍城的漢人一比,阿里也發現了,本國人太過懶閒。他在龍城的時候,看到的天沒亮很多作坊點燈開始準備做生意,月亮都出來了,碼頭上還是光亮如白天一般,很多人在忙碌,很多小船在穿梭。

現在終於有個機會,可以讓蘇門達剌這個小國家也能有那樣的繁榮,阿里感嘆,自己臨到老了,居然還遇上了國家的興盛。

者米蘭和王動高高的坐在一個塔椅之上,穿著當地的衣服,王冠、權杖、佩金刀,高高在上的看著他們的臣民。酋長們在點到名後,領著家裡人挨次序走過去,上前給國王和王后行禮,者米蘭則向王動介紹他們身份,然後是由王動籤一個東西給他們,阿里則大聲讀出那紙上寫的內容,也就是賜什麼禮給他們,封他們什麼稱號。

這幫酋長可算是開了眼了,他們來的時候,很多都算是盛裝到王城的,這些所謂的盛裝光屁股用個樹葉扎住檔部的都有,也有是穿了衣服的,只有在碼頭和王城的官員貴族才有穿布或是絲綢的。

更重要的是,今天晚上的場面,諾大個廣場,整整齊齊的搭著成排的桌子,所有的桌子上輔著白布,桌上瓷器盤子放著吃食,粗大的圓木砍著木橔做成凳子。另一邊搭的棚子更大,棚子裡堆著瓷器、絲綢已經分成一分一分的,吃完飯之後,大家都有份。吃到一半的時候,煙花燃放,這下蘇門達剌國的人算是開了眼了,更多的人是被雷倒了,此後,蘇門達剌國開始有造像供國王和王后的傳統,且在國王和王后面前有任何粗話打鬥被視為對國王和王后的不敬。

者米蘭的兒子鎖丹這次沒有回來,他被留在了南京,與他一起留下的還有西洋那些漢人商家的孩子們,基於此,蘇門達剌國開始在王城建官學,給各地酋長名額,子弟可以免費入學。開的課包括漢文,可蘭經和蘇門達剌國情三樣。

怕是鄭和和姚廣孝都不會想到,他們兩人為龍城和舊港的變化籌劃,這兩個地方在王動現在的計劃中只是冰山一角,蘇門達剌隱在水面以下,而這個蘇門達剌會是他征服整個爪哇島和東南亞的基地。(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