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回永樂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章 殖民帝國 第三六節 四下西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章 殖民帝國 第三六節 四下西洋

永樂十一年(141)二月初二,在大明朝官府多次對貴州土司用兵之後,以及在當地兩州(思州和思南)宣慰使司運作成熟的情況下,永樂下旨設貴州布政使司。將思州、思南之地分為八府(思州地設思州、新化、黎平、石阡四府,思南地設思南、鎮寧、銅仁、烏羅四府)、四州(鎮遠、安順、永寧、普安),以貴州布政使司總轄之,其布政使司官員俱有流官,府以下官員參用土官。以行人蔣廷瓚、河南左參政孟驥俱為右布政使,改河南右參政陳俊名為右參政,山西左參議王理、河南按察司副使張翥、江英俱為左參議,副使鄒銳、僉事丘陵、進士用宗保俱為右參議,授進士崔彥俊、王恭等為府、州長官。從此貴州為大明內地行省之一,田氏兩宣慰使則廢。

貴州設省,大明朝離暹羅國更近了,這可以說也是王動跟著鄭和下西洋造成的影響。早先暹羅國南掌國佔城國真臘國與大明朝的聯絡並不是很緊。鄭和下西洋之後,王動為大明朝大做生意。這使得邊境的少數民族和周邊的小國都切實感覺到了大明朝的實力,慢慢開始向大明中央政府靠攏。皇上也越來越多的對疆域產生了興趣,眼光看的更遠了。

永樂十一年(141)二月十五日,成祖決定巡幸北京。皇太孫隨從,尚蹇義、學士黃淮、諭德楊溥輔佐皇太子監國。十六日,車駕由南京出發。十八日,到達鳳陽,謁皇陵。四月初一,車駕到北京,在奉天殿受朝賀。

永樂帝伐全國之木修北京城,遷數省之民實北京。王動早就對鄭和和解縉說過,皇上其實更喜歡北京,所以早晚會有一天要遷都北京的。開始鄭和和解縉都不大相信,畢竟遷都一事事關重大。可這些年看起來,皇上真的是有那個意思,特別是對北邊蒙古人發動的征戰。事實證明,只有永樂帝本人才是最好的將軍。

前大理寺丞王高、劉端因釋放方孝孺子而被殺。方孝孺似乎是永樂裡心中的刺,只要撥到就會疼。已經有官員士子因為收藏方孝孺的文集而被殺,這次又有人中招。

朱棣在徵完蒙古人之後,蒙古人中最強的兩支為韃靼的阿魯臺和瓦剌馬哈木,其實還有一支,就是東邊的朵顏三衛。朱棣一直在有意識的分化著蒙古人,在永樂十一年,朱棣封阿魯臺為和寧王,還簽定了朝貢的貿易協定。雖然也往瓦剌派了使臣,但卻沒有提封王一事,這讓馬哈木非常的生氣。於是拘留明朝使臣,又以甘肅、寧夏歸附韃靼的大多是其親戚為理由,請明朝令其歸還。

阿哈木沒有想到的是,這其實是朱棣有意識的行為,他打蒙古人還沒打過癮,一直想找藉口再度北征。年初朱棣到北京視察其實就是在佈置這事,年中的時候,整個大明朝似乎都在為鄭和再一次下西洋而忙碌著,殊不知,國家機器中主要的後勤和軍事機構已經開始著手朱棣的御駕親征瓦剌。

王動集團下的軍工企業一直在不停的生產著軍械,王動集團影響下的企業如漕幫的物流集團一直在不停的運送著糧草和軍械去大同周邊的衛所,而且現在漕轉物運已經開始承擔著水路用船,陸路用車的方式幫著朝庭運兵,王動集團控下的西洋商團也一直在往天津港運送糧食和草藥。

十一月初六,瓦剌馬哈木犯邊。擁兵飲馬河(克魯倫河)準備入侵,並揚言要襲擊阿魯臺。阿魯臺向明朝告警,成祖命開平(今內蒙多倫)守將嚴陣以待。初八日,詔令寧陽候陳懋、都督譚青、馬聚、朱崇巡視寧夏、大同、山西邊防。又命陝西、山西及潼關等五衛軍隊駐紮宣府(今河北宣化),中都、遼東、河南三都指揮使司及武平等四衛軍隊在北京會合,並準備親征瓦剌。

永樂十一年(141)冬,鄭和奉命第四次出使西洋。此次西洋之行的最終目的地定為天方國。途中除了一些多年的友好國家外,還會去蘭丹(今馬來西亞的吉蘭丹)、彭亨(今馬來西亞的彭亨)。另外忽魯謨斯也被列為了中轉站之一,那裡的國王早早就遞了訊息過來,想與大明朝發生友好關係。這次鄭和出行帶的人數又是兩萬六千多人,規模龐大。

知道鄭和過來,張浩已經從渤泥國趕回了佔城國,那裡不出意外又是鄭和的第一站。佔城國因為有仙娘郡主和親一事,與大明朝的關係越發的好了,更別說,現在占城與大明朝已經正式成了鄰國。

大明朝的交趾行省西北諸府軍權在沐家手上,東部諸府的軍權在張輔系人馬手上,而南邊的最靠近佔城國的軍權在一個據說是張輔系的將軍手上,這位將軍就是莊天龍。莊天龍是怎麼從湖廣調到交趾的,已經說不清楚了,但他與大明朝在佔城國境內的龍山衛的指揮使張衛的關係不錯,現在莊天龍的兒子莊豹可是在張衛手下做事。據傳莊天龍和張衛兩人私下經常在邊境的小鎮喝喝酒。據說也有人看到過莊天龍出現在佔城的新州的明寨裡,也有人看到過張衛到交趾宣化順化遊玩。

大明朝從軍事集團來說,除了鄭和節制的水師自成一體外,其他厲害的也就是沐家在西南的軍事集團,張輔這些年在安南打出來的派系和北京看似團結在趙王身邊的集團。沐家在西南是水潑不進,張輔弟弟是錦衣衛指揮同知,張家人對朱棣的忠誠是天下共知的。隨著莊天龍的小兒子進了王動的圈子,以及張浩當初幫著張輔打安南。另外西洋商人、王動旗下的軍械作坊和漕幫物運,有心之人,已經發覺到王動已經透過張輔、鄭和與後勤打入了大明朝的軍方。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王動集團對大明朝經濟的影響已經不用懷疑了,好在他還是皇商,每年為內府、宗人府和戶口部都賺不少錢。難得的是,此人看上去對皇上也是忠心耿耿,有意思的是,朝中大員個個都對他有所維護,特別是三個王爺。

去年年底皇上從北京回來之後,對太子系的人馬進行了打擊,關的關殺的殺,這是漢王奪嫡的一重大成果。讓人意外的事情還有,皇上居然當著太子的面說,若不是看在你媳婦的面子上,早把你這個太子給換了,這話在不同的人耳朵裡聽出了不同的含意。

王動早就知道,朱棣自進了南京城之後就不舉了。王動的懷疑可能是靖難時,朱棣壓力太大,四年的征戰,真的讓他不行了。後來朝鮮進貢的妃子事件,加上太監暗示王動弄犀牛角和東葛阿里,王動更加證實了自己的判斷。皇上不行了,但卻要求的更多,紀綱已經兩次為永樂選美了,現在王動府上還有紀綱送來的美女。朝鮮那邊每年都進貢“白紙”過來,白紙可都是15左右的處女。

太子體肥如球,幾步便喘,瘸一腿,需兩人扶行,朱棣怎麼看怎麼不喜。開始還是太子夫妻一起接受父皇的訓話,後來因為太子妃美慧,當初徐後還健在的時候,這個太子妃便經常去探視母後,在皇后病重的時候,更是衣不解帶的在一邊服侍。現在,太子妃也經常單獨被永樂召見,據說是問太子起居,也命她好好的督促和輔助東宮太子。

永樂十一(141)年冬,王動從歐洲回到了亞洲,在龍城新加坡等待在鄭和的到來。王動的控制的地盤,直屬的是龍城、夷洲和蘇門達剌國,直接控制的是舊港,渤泥國、琉球國、多拉克,直接影響的是真臘、占城、暹羅、丁加奴、彭亨、吉蘭、滿剌加、爪哇、伊利安島、錫蘭山。正在開發的是澳洲、馬達加斯加島和格什姆島。

鄭和一直都與王動保持著聯絡,王動只是把他去歐洲的事情與鄭和大概說了說,另外還有就是真臘和暹羅的戰事,琉球三國的統一,以及渤泥國發生的事。僅此而已,王動有些地方都是點到為止,鄭和也是聰明人,大致知道怎麼回事也知道王動的意思。王動是怕鄭和腦子裡的愚忠會壞事,而鄭和也是擔心,王動在海外做的太過火,總有一天皇上會翻臉。

鄭和欣慰的是,王動一直做的還不錯,一直在為大明朝在賺錢,支撐著下西洋和徵蒙古。

艦隊從長樂出發,近三百條船浩浩蕩蕩發往南海。

經過瓊州外的獨豬山時,船隊靠停。這裡已經成了一個很繁榮的港口城市,主要就是依靠來往的商船。在這裡鄭和居然看到了阿拉伯白人和古裡黑人,上一次他經過此地的時候,只能補水而已,沒想到多年之後,這裡已經是各色人等都有。

離了獨豬山只兩天的海程,便遇上了佔城國的船。占城方面也知道大明朝天國上使再一次下西洋,所以早早就對下海的船隻釋出了這一訊息,一旦有船在海上遇到了大明朝的寶船,第一時間要回來通報。

就在鄭和的船隊跟著佔城國的船離了南北主航道,而往佔城國去的時候。前哨回報,遇到了一支不明船隊,同樣也是帆船,但船的式樣沒有見過,象是以前在古裡國見過的阿拉伯人的船的樣子,但又有不同,而且比阿拉伯人的船大了很多。

鄭和等人還在吃驚的時候,占城方面的人卻過來告知,那是龍城的新式帆,據說是仿製了極西之國的帆船,此船速度更快。(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