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永樂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二章 要好好利用宗室(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二章 要好好利用宗室(上)

享受完含飴弄孫的樂趣後,朱棣便帶著朱高熾往宗人府而去。

當朱棣等人抵達宗人府時,宗人府裡正熱鬧得象菜市場一樣。

按照禮制,新皇登基後,藩王理應入朝晉見皇帝。眾藩王抵京之後卻發現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朱棣居然下詔讓鎮國將軍、輔國將軍之類的遠親宗室也同時入京晉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幾乎將皇室屠戮一空的瘋狂皇帝,因此,個別神經過於敏感的宗室不免惶恐不安。直到正月辛卯,朱棣大祀天地於南郊,復周王橚、齊王榑、代王桂、岷王楩舊封,這種恐慌的情緒才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深深的迷惑:當今皇上為什麼連鎮國將軍、奉國將軍這種低銜宗室也要召入京城?

宗室們奉詔齊聚宗人府後,便忍不住相互詢問打聽,可是問來問去卻發現,誰也不知道當今皇上召齊宗室究竟有什麼用意。

沒能解開心中的疑問,但閒著也是閒著,一眾宗室便相互聊天起來。平日裡藩王無旨不得相互交往,能夠這樣無所顧忌地聊天的機會可不多。一開始還是閒聊,可是聊著聊著,話題便漸漸集中到幾個額外受到關照的親王身上。

關注率最高的自然是寧王朱權。在爵位繼承制度改革之後,唯有寧王之爵方可承嗣順延至下三代——朱棣從來不曾明令禁止談論建文遺孤的事情,但是在宗室們看來,談論此事肯定是犯忌諱的。因此,一字並肩王世襲罔替的事實便被他們有意無意地忽略了。

除了王爵承嗣順延至下三代之外,朱權還有一件事情也深受眾親王的忌妒:除親王歲祿之外,朱權還擁有蘇州府的商業稅承包權!靖難之役中同樣有功的谷王朱穗獲得了長沙的商業稅承包權,朱棣的嫡親弟弟朱肅前不久也獲得了開封的商業稅承包權,但是就商業繁榮的程度而言,長沙和開封自然遠遠不如蘇州。

蘇州屬於京畿之內,因此寧王的轉封過程非常迅速。朱權就藩蘇州至今已經四個多月了,僅這四個月的商業稅收將近兩萬貫。這兩萬貫當中,其中八成上繳國庫,一成作為收稅的成本,一成歸寧王所得。但事實上,蘇州區區四個月收稅的成本哪裡需要兩千貫?因此很多宗室估測,朱權將來每年從蘇州商業稅的承包權中獲利不會少於一萬貫!

關注率屈居第二的是周王朱肅。朱肅除恢復了王爵之外,並增歲粟五千石——歷史資料中有說並增歲粟兩萬石的,也有說並加年俸五千石的,顯然朱棣多少有些小家子氣,因為他只給這個嫡親的弟弟增加了五千石。當然,雖說只增歲慄五千石,但由於人性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所以未增歲祿的眾親王們依然很忌妒朱肅。

和朱權一樣,朱肅受忌妒的地方也不止一項。開封的商業稅承包權且不說,身為皇族的朱肅竟然還獲得了一等子爵爵位。

事情是這樣的,青年時期朱肅就對醫藥很有興趣,認為醫藥可以救死扶傷。延年益壽。他先是組織一些學者編撰《保生餘錄》方書兩卷。隨後有一段時間被流放到雲南,使他對民間的疾苦瞭解增多。看到當地居民生活環境不好,得病的人很多,缺醫少藥的情況非常嚴重,朱肅以待罪之身組織手下的良醫李佰等編寫了方便實用的《袖珍方》一書。《袖珍方》全書四卷,000多方,其中有些還是周王府自己創造的。這部著作編著嚴謹,“因疾授方,對方以授藥”。總結歷代醫家用方經驗,“條方類別,詳切明備”,便於應用。《袖珍方》僅在明代就被翻刻了十餘次,可見受醫家重視的程度。

按原來的歷史,朱肅回到開封以後就組織了一個歌舞團到京師,獻上九章之歌和八佾之舞用以歌頌朱棣。第二年九月來京師朝見朱棣,又獻上傳說中的瑞獸騶虞。因此從本質上說,朱肅很熱衷於拍朱棣的馬屁。今年朱棣召開獻寶大會,這時朱肅已經來不及組織歌舞團,更不可能捕獲到所謂的瑞獸騶虞,但他捨不得放棄這個機會,於是便將《保生餘錄》和《袖珍方》獻了上去。

獻寶大會評選的原則是“能夠促進國家富強,增加百姓收入或是改善百姓生活的任何技術、工具甚至是動植物”。《保生餘錄》和《袖珍方》符合條件,但這兩本書編輯者的身份過於敏感,該不該賞賜以及如何賞賜便成了一個大難題。負責獻寶大會的大臣不敢做決定,於是奏明皇上等待聖裁。

朱棣的批示是:朕之臣民不分貴賤均應按功獎賞。周王所編輯的《保生餘錄》和《袖珍方》能活人無數,功在社稷,特加賞一等子爵爵位。其餘參加編輯者名單由周王上報,各有賞賜。

禮部的給事中聽說了此事後,第二天便在早朝上公開對此提出異議:“皇族與民爭爵似有不妥。”

朱棣的回答很簡單:“有功不賞,有過罰乎?若周王當街殺汝,朕不按大明律處罰,而僅僅斥之,可否?”

聽皇帝這麼一說,原本持反對意見的人便緊緊地閉上了嘴。可以想象,皇上的這段話必然會傳出去。如果周王因為沒能獲得一等子爵的爵位進而洩憤殺人,卻只被皇上不鹹不淡地訓斥幾句,那可太不划算。最糟的是,這樣死了還會遺臭萬年——“導致藩王暴虐的始作俑者”,這種名聲好聽嗎?

下朝後,朱棣又私下裡給周王寫了一封信:弟獻《保生餘錄》和《袖珍方》之事朕已知之,此舉功在社稷,特加賞一等子爵爵位。弟擁有親王爵位以及一等子爵爵位,其親王爵位為貴,一等子爵爵位為輕。然親王爵位乃承皇考之福澤,一等子爵爵位卻為弟親手所掙,此爵當為弟贏得賢王之名。據聞弟擬將編輯《救荒本草》與《普濟方》,待兩書完成之後,一等伯爵爵位及太廟配享均為弟虛位以待。

這種喜事朱肅自然犯不著藏著掖著,因此當宗室們紛紛詢問時,他便興高采烈地一一解答。正說得起勁,卻聽見大門處的宦官高聲唱道:“皇上駕到!”

不一會兒,朱棣進了大堂,然後走到正座前一撩袍坐下。見朱高熾老老實實地站在身側,朱棣便衝著黃儼吩咐道:“給太子設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待朱高熾坐下後,朱棣對宗室們說道:“朕進來時聽見這裡鬧哄哄的,你們在聊些什麼?”

“鬧哄哄”這個詞無論如何算不上褒義,之前正聊得起勁的宗室們慌得伏地便叩頭,唯有朱肅叩完頭後便抬起頭靦著臉笑道:“剛才臣弟正在給各位弟弟介紹自己獲得一等子爵的經驗,請皇上恕臣弟失儀之罪。”

朱棣微微一笑。“剛才朕又不在這裡,何來失儀之說?五弟給弟弟們介紹一下經驗也好,朕是巴不得弟弟們當中多出幾個賢王的。”

在一片嘖嘖稱羨中,朱肅樂得是眉開眼笑。

而朱權的心裡卻泛起一股莫名的妒意,酸酸的。他從小就最受朱元璋喜愛,當今皇上能夠登上皇位也是他出力最大——不能平分天下也認了,如今賢王的稱號居然給了朱肅,叫他情以何堪?

朱權的表情變化雖然很細微,但對於兩世為人的朱棣而言,朱權的那點子心思卻是一目瞭然的。

後世學者對朱權的評價是:明朝的道教學者、戲曲理論家、劇作家、琴學大師、琴曲作家和演奏家。事實上,朱權還在心理醫學、茶道等方面也頗有研究。應當說,朱權對中華文明的貢獻並不遜於朱肅。但無論是朱權在靖難之役前所寫的和歷史、政治相關的《通鑑博論》、《漢唐秘史》、《隋唐得失論》等書籍還是之後所寫的《活人心法》、《乾坤生意》、《救命索》、《壽域神方》、《臞仙修身秘訣》、《茶譜》、《太和正音譜》,對國民生計都沒有什麼直接、顯著的影響。

朱權親制的“中和”琴,是歷史上有所記載的曠世寶琴飛瀑連珠,被稱為明代第一琴。1977年美國向宇宙發射的尋找外星人的宇宙飛船,就選有用中國古琴曲《流水》製成的金唱片,演奏用琴就是這張飛瀑連珠。在朱棣看來,朱權的這項成就可以說是中國人的驕傲。然而即便朱權提前製出“中和”琴並以此參加獻寶大會,若按獻寶大會的評審標準,朱權仍然不大可能獲得較高的爵位——畢竟,儘管“中和”琴有著很高的藝術價值,卻對國計民生卻沒有什麼明顯的幫助。

想了想,朱棣向朱權溫言說道:“十七弟,你在靖難之役功勞之大足以配享太廟,自然也稱得上是賢王。”

朱權聽了,想到自己的王爵可以承嗣順延至下三代,而且五哥還必須完成了《救荒本草》與《普濟方》之後才有資格配享太廟,算起來還是比五哥更受重視,於是心中大慰。

見解開了朱權的心結,朱棣便開始說正事兒。

“朕這次召眾位宗室入京,其實是有事向諸位宣佈。先前朕改世襲罔替為減等繼承,其中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吧?從道理上講,若是世襲罔替,將來時間長了宗室多了,朝廷就會無力支付宗室的年祿,因此被拖垮。聖人言: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皇帝也有窮親戚,但五服之內卻也多少受些照顧。從情份上講,這也足夠了。”

底下“聖上英明”、“確實如此”、“曉得了”亂哄哄的一片應答聲。

朱棣微笑著點點頭。

“不過呢,五服之後即便是遠親了,但畢竟也是天家骨肉,斷沒有叫他們受窮的道理。”

這時底下眾宗室卻是一片集體失聲,因為,他們實在弄不明白皇上究竟想說什麼。改世襲罔替為減等繼承是皇上的旨意,如今又說什麼斷沒有讓天家骨肉受窮的道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