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鎮國永樂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7章 輿論戰爭開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87章 輿論戰爭開啟

真的是非常因崔斯汀,沒想到一向潔身自好、高山流水的黃寺卿居然對錦衣衛這種政府中的敗類機構也有興趣,還想趁著權力真空染指幾分。

這還是一個讀書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應該做的麼?誒,看來這個公務員的圈子還真是一個大染缸,將這裡面的所有人都染成了權力的奴隸。人還真是一種悲哀的生物啊!

感嘆完了人生哲學,該擼起袖子上的還是要擼起袖子上,儘快解決目前的社會輿論導向的問題。

不過這件事倒是給徐欽提了一個醒,要說這應天城中的權貴,和他談得上有矛盾的恐怕就只有前右都御史曹銘和這位太常寺卿了。而莫說是曹銘已經塵歸塵土歸土,就算是還在那個位子上,人家大概也不會用這種手段來搞風搞雨,畢竟兩人的矛盾並沒有多少利益的成分在裡面,更多的是一種意氣之爭。

不過這位黃寺卿就不同了。兩人之間看似是理念不同導致的紛爭,但徐欽很清楚,這位黃先生其實是怕自己搶班奪權,奪去了他在“未來皇帝”身邊第一紅人的位置。講真,他這個擔心其實非常的準確,只不過還是嚴重低估了徐大少的套路之深。

而且從這件事的性質來看,搞輿論戰爭,一向也是黃先生這一類人的慣用手段。相比於傻不拉幾的丘八們,讀書人在玩弄字眼和帶節奏這些事情上自然是要高明不止一籌。然而,他徐欽徐小公爺是個普通的丘八麼?

很快,徐欽派出去調查情況的人就回來稟報了。

這件事其實很好查,錦衣衛本就在城中的地痞流氓,或者說下層人士當中有絕對權威,隨便找一批這些人來問問,基本情況就摸清楚了。

這些有關於徐大少的謠言,其實嚴格來說也不算是謠言,基本上都是有事實根據的。比如說他和地方衛所鬧矛盾,人家指名道姓說了是和海寧衛,這也算是真實事實。不過鬧矛盾的原因,卻從馮勝之死的遷怒,變成了徐欽仗勢欺人以至於地方衛所忍無可忍,甚至傳著傳著,什麼徐欽勒索衛所錢財,甚至強搶衛所軍官妻女的事情都有鼻子有眼的。

另外最具代表性的還有炸民宅和杭州知府小姐兩件事,大致的情況也差不多,在一個基本事實的框架中,稍微改動了那麼一丟丟,甚至原始訊息不需要改動太多,只要達到把方向帶偏的目的就好,反正這些訊息在傳播的過程中,睿智的人民群眾絕對會自動添油加醋的。

而根據調查的結果顯示,這一系列的謠言出處都指向一個地方:國子監。這個結果也並不超出徐欽的預料,或者說完全就在預期之內。且不說黃先生曾在國子監長期任職,關系網非常深厚,而且這國子監的一眾書生教授,在之前也和自己產生過矛盾。

這樣一來,事情的起因大致就瞭解得差不多了。沒什麼值得特別注意的的地方,不過就是一群腐儒閒得蛋疼自找麻煩而已。

對此徐欽心中也早有定計,兵法有云: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大概的意思就是正面要狠狠地懟踏馬的,然後還要用力戳他穀道!

恰好這件事的正面對剛部分,其實徐欽是佔據了絕對優勢的。至少帝國從皇帝到下面相關的官員,大致都清楚實際是怎麼一回事,可以說是站在徐欽這邊的,只不過以他們的身份和地位,對這種小道消息實在是沒多大的興趣去關心罷了。至少是在事不關己,又還沒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他們這些腐朽的封建統治階級是不屑於出面向泥腿子們解釋什麼的。

現在徐欽的破局的關鍵,就只是要怎麼把這個優勢發揮出來。

參考後世的傳媒運作方式,徐欽馬上就想到了辦法。帝國發生了什麼熱點訊息,帝國中央通訊社自然是要出面穩定局勢,並表達高層態度的。而現在也不是沒有這種類似的機構,通政使司衙門就相當於現在的帝國中央通訊社。

甚至單從表面上來說,他們的職權相比於後世的類似機構還要大很多,大概還要加上中央信訪局的全部和中央辦公廳的部分職務。不過很遺憾的是,在這個輿論導向受到極度輕視,法制程序也不太健全的年代,通訊社和信訪局的職權可以說完全就是擺設。

通訊社的職責也就是編輯印刷邸報,將朝中的一些重要事項和政策通報於各級政府機構。而信訪局則更是個笑話了,雖說朱元璋鼓勵所謂的“民告官”,但大家又不是傻嗶,這泥腿子和朝廷的高階公務員公開打擂臺,人家有一萬零一種方式玩死你。而且就算是真有什麼殺父之仇奪妻之恨什麼的,一定要懟一波,那去找錦衣衛或者都察院都要直接得多,誰會真的來通政司才是真的傻吊。

所以最終,通政司衙門聽起來高大上,然而實際上卻是個幫中央和地方傳達正式資訊的通道而已。

現在徐欽要找他們,根本就容不得他們拒絕。並且徐欽還不打算就這樣簡簡單單的找通政司來幫自己寫宣傳文案,更要走高層路線,順便再狠狠地噁心一下黃寺卿。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徐欽直接去了東宮一趟。

作為皇太孫的妹夫,徐大少目前至少看起來還肯定是圍繞在朱允炆身邊的最耀眼新星,肯定是堅決支援皇太孫的領導方針的朝廷重臣。

有這層私人關系在裡面,徐欽回京之後去拜見一下朱允炆,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子敬吶!你說你,這次去浙江辦皇差,下面那麼多人不使喚,非要以身犯險!害得本宮也是擔心了好久呀!”

朱允炆見徐欽這麼快就來拜見,心裡也是非常高興的,這說明他對於自己這個儲君的支援立場還是很堅定的。而且朱允炆雖不是什麼溜得飛起的老油條,不過最基本的籠絡人心也還是懂,所以他在見到徐欽之後,最核心的話題就是表面埋怨,實際上表示自己對他人身安全的憂慮。

“臣奉旨辦事,自然要竭盡所能,此身既已許國,又何懼馬革裹屍呢?”唱高調也是徐欽最擅長的領域,況且這次來見朱允炆最終的目的就是讓朱允炆和他一起唱高調。

“若是朝中人人都如子敬這般捨生忘死,我大明無憂矣!”

“殿下謬讚,臣愧不敢當。”

“哈哈哈哈,子敬你都愧不敢當了,百官怕都只有辭官告老一途了!”

“陛下與殿下,均是仁德無雙,臣子敢不效死?”

兩人又互相吹捧了一番,可謂是賓主盡歡。等徐欽見氣氛差不多了,這才慢慢開始說起正事。

“殿下,臣此次赴浙江查辦逆賊大案,實際上還查出來一些東西。”

“哦?未曾報於皇祖父?”

“是,殿下,因為此事和殿下好像有些許關係,臣這才暗中壓了下來。今天特意來拜見殿下,也是想從殿下這裡得到一點準信,這才好暗中準備準備對策。”

“何事?”

聽徐欽這麼一說,朱允炆的臉色實際上已經變得有些忐忑了,很明顯就是心裡有鬼,只能說這位儲君殿下還是圖樣。不過現在徐欽手上已經沒有任何有力的證據,不可能再考慮直接扳倒他的問題,現在將此事提出來,也不過是拐著彎的驅使朱允炆幫自己出頭。

“殿下,臣無意之間查到,這吸血教和殿下這邊,好像是認識的?”

“這,這怎麼可能?”

“殿下勿慮,殿下派人協助他們辦理鹽引的事目前僅有臣一人知曉。”

“誒,此事真無太多內情,那位老人家,曾和先父有一絲教授武藝的香火情,這派人求到本宮名下,本宮實在推脫不了,這才…”

“臣明白,所以臣這才暗中壓下了這件事。而且殿下還不知道吧?”

“知道什麼?”此時朱允炆被徐欽點到這件事上面了,眼神飄得實在有些厲害。

“臣離開杭州之前,吸血教杭州分壇走水了,燒死了幾十上百人!”

“啊?!竟有此事?!”這一段的演技倒還算是過得去,想來他們在謀劃的時候,已經專門有過針對性的訓練了,畢竟這是天大的事,萬一走漏半點風聲都不得了。

“真的,那位韋前輩也葬身火海,實在是不幸至極。誒!”

“怎麼會這樣呢?”說著朱允炆竟硬是擠出來兩滴眼淚,這個演技就稍微顯得有點浮誇了。

“事後浙江按察使司和杭州府,乃至我們錦衣衛都對此做過調查,應該是無意之間走水,加上又是夜間,他們的宅院又高門大院的,人逃不出來,這才死傷頗多。”

這個案件定性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大家對這件事後面可能牽涉到的問題都隱隱有些不妙的感覺。而徐欽則是考慮到完全沒有絕對證據的情況下,自己也不可能為了噁心一下朱允炆就暴露自己的身份。所以大家心照不宣地將此事定性為一場意外。

“那還,還真是不幸…”眼睛被自己揉得通紅的皇太孫殿下聽到這個定性,果斷地就收起了假哭。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過…”

“不過什麼?!”

“不過此事現在已經在應天城內風傳,有些別有用心之人,謠傳是臣欺壓百姓,百姓被逼無奈才舉家**;甚至還有人說,是臣收了其他商幫的好處,這才縱容其他和吸血教爭搶地盤的商幫殺人行兇!”

還真得感謝那些造謠的人不放過徐欽在浙江經歷的每一件大事,這個詭異的吸血教滅門案,自然是不可多得的好題材。不過這也恰好掐中了朱允炆的軟肋,所以徐欽這次來,就是要用這件事引誘他去說動朱元璋,允許按照他的方式,動用公權處理城內謠言的問題。

“竟有這等事?這幫人可真是大膽刁民!”

“是呀,真是一群刁民!”

這一句對話,可謂各有深意,無論是兩人口中的刁民,還是大膽和刁的內容,以及可能引起的後果都不盡相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