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開局流放:帶著農科院和老爹穿越去墾荒最新章節列表 > 143 得罪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43 得罪人

興辦義學這事很快就傳播開來。

這幾日施粥的時候,負責施粥的眾人廣而告之,倒是讓整個河套府無人不知。

百姓們雖然不曾讀過什麼書也不認識幾個字,但有件事卻格外清楚——

讀書需要花錢,而且耗資不菲。

去學堂唸書你不得給先生束脩之資?

不得買筆墨紙硯?

讀書意味著少了一個勞動力,本該承擔的活誰來幹?

要知道能讀書的可不止孩子,君不見皓首蒼顏的讀書人何其多。

可現在是義學,不需要自個兒準備筆墨紙硯。

而且教書的可不是什麼秀才老童生,而是貨真價實的探花郎,是兩榜進士!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更重要的是,這還有知府段大人作保。

中秋節前,唐探花妙計退敵保河套府百姓安危。

段知府更是兩袖清風的父母官。

誰會不信呢?

“聽說報名的有好幾百人,只怕到時候那知府衙門旁的書院都不夠用的。”

好幾百人。

褚建文皺了下眉頭,“唐安淮想做什麼,造反嗎?”

梁師爺笑了笑,“倒也不是造反,只是讀書人的毛病犯了,聽說之前唐探花是在國子監做官,想來是那為人師表的癮上來了。”

褚建文難得用對詞語,“好為人師!”

梁師爺笑了笑,“這事倒也不止是為人師表這麼簡單的事。”

褚建文意識到不對勁,“什麼意思?”

“師者,傳道受業者,有教化萬民之本領。唐安淮在國子監多年,又是昔年帝王欽點的探花郎,真才實學自是不假,他若是悉心教導,指不定還真能教出幾個在科舉一途中有所成的人才俊傑。”

褚建文冷笑一聲,“不過幾個讀書人罷了,怕他作甚。”

“將軍這話不能這麼說,幾個讀書人自然不需要擔心,可若這讀書人多了呢?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到時候也是一樁麻煩事。”

唐安淮文能提筆金榜題名,武能上馬退敵戰功赫赫。

這麼一個人,不可不防啊。

褚建文聽到這話冷笑一聲,“照你這麼說,唐安淮倒是本將軍的大敵?”

並非唐安淮是你的大敵,只是你一貫將他視之為心腹大患而已。

梁師爺當然知道該如何捋順這位將軍的毛,“唐安淮到底是罪臣,朝廷那邊並沒有封賞,顯然聖上並不打算寬恕其人,只不過他這次開堂授課將軍還是需要防範一二。”

能夠做到將軍,褚建文並非碌碌無為之輩,“那你的意思是……”

“將軍不能由他這般隨心所欲,如果運氣好的話,唐安淮只需要十來年就能教出一批學生,這些人在科舉仕途上有所建業。雖說時間尚且久遠,但將軍不可不防。”

褚建文呵呵一笑,“那我該怎麼防,找個理由把他殺了?”

當初他倒是這麼做過,但直接被唐家那小丫頭識破,沒能奏效。

現在再找機會弄死唐安淮?他有這個機會嗎?

“倒也不必這麼麻煩,將軍其實不妨換個思路。”

梁師爺摸了摸自己的兩撇小鬍子,“唐探花現在開辦義學,他又是兩榜進士,這麼廣招學子,豈不是搶了其他學堂的生意?”

教人讀書固然有幾分理想在,但更多的還是一門生意。

那些老夫子就靠這個養家餬口,你現在搶了他的飯碗,能成?

褚建文聞言兩眼發光,“你的意思是……讓這些人去找他的麻煩?”

“大人,河套府幾十萬人口之眾,然而讀書之輩並不多,科舉上能考取功名的更是少之又少,當今聖上開科取士已經三次,卻不曾有一河套子弟高中進士。這些開堂授課的老夫子沒什麼才學,可唐安淮不然……”

這人鐵定會把那些讀書人招過去,學生一旦流失……

唐安淮固然是得到了這些讀書人的心,卻是得罪了這些老夫子。

這些老夫子教書育人不見得有什麼本領,但你把人的飯碗搶了……

人家不找你拼命才怪。

這些老夫子年紀大了碰不得。

可不好招惹。

褚建文聽得兩眼放光,“好啊,你這主意不錯。”

讓唐安淮頭疼去。

他坐山觀虎鬥便是。

“你去安排下,找幾個老夫子鬧上一鬧。”

梁師爺頷首,“這事倒是不著急,且先讓他那義學熱鬧兩天再說也不遲。”

褚建文有時候搞不懂這梁師爺在想什麼,但這事他也辦不好,索性全權交給梁師爺去處理。

“如此,就辛苦師爺了。”

梁師爺笑了笑,“梁某應該的。”

戰場殺敵自己不如褚建文,但論其他手段,自己倒是還有一些本領在身。

……

這義學是由官府主導,學堂設在知府衙門不遠處的廢舊學堂裡,幾間寬敞的大房子,只因為當初一幹學子在那裡因為賭錢紅了眼,死傷將近十餘人,這學堂就成了眾人避之不及的地方。

據說夜半時分還會聽到那骰子作響。

這般鬼屋,便是無家可歸者都不敢來這邊借宿,以至於就這麼荒廢下來。

唐安淮尋找段知府商談義學之事,段知府便是提出將這裡作為學堂。

一來眾人陽氣旺盛能壓一壓那森然鬼魅之氣,二來唐安淮浩然正氣,也不怕那死去十餘年的幾個學子。

唐安淮倒是無所謂,尤其是看到那學堂寬敞,能容納上百人不在話下,就更是喜歡。

打掃一番後就是在那裡製作黑板,又是用石灰石弄成粉筆,準備教學工具。

“這倒是新奇。”

王三郎還是第一次見到粉筆,“唐兄果然是奇思妙想。”

“這不算什麼,都是白字黑字,其實就是能夠黑白分明看得清楚。這要是黑紙白字也是一樣。這筆就是結合樹枝和石灰塊而制,倒也不算什麼大智慧。”

唐詩的輕描淡寫讓王三郎忍不住笑了起來,“不算大智慧,可是尋常人卻不見得有這般想法,能夠將這奇思妙想結合到教書育人之中,如果推廣開來可以省下筆墨紙硯費用,對於讀書人來說,可是天大的好事。”

唐詩聽到這話並沒有多開心,反倒是神色間略見凝重。

王三郎也意識到一件事,“這麼一來,只怕會得罪一些筆墨書商。”

他說中了唐詩的心思,但小姑娘很快就釋然,“也沒什麼,蝨子多了不怕癢,反正得罪的人多了去了,也不怕這一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