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獵殺乾隆盛世最新章節列表 > 乾隆年的臺海風雲 第八章 延平王、天地會與施侯大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乾隆年的臺海風雲 第八章 延平王、天地會與施侯大租

“反清復明?” 陸炎心裡又是翻起一筆糊塗賬。他覺得還是直截了當的問比較好:“那咱們,也是天地會的人咯?”

“天地會?我們才不是那幫成不了事的傢伙。” 蔡昌永鄙夷地否定了陸炎的猜測。他繼續說道:“陳永華雖創辦天地會,輔佐延平王父子多年,頗有功勞,可到頭來卻也一事無成。”

陸炎聽到此處,大腦開始迅速地調取曾經看過的書籍資料。

鄭成功以臺灣為基地,派出骨幹力量,以反清復明為旗號,在福建民間秘密結社,從事反抗滿清的地下活動。

這個地下社團,就是天地會,而領頭的人物,便是蔡昌永所說的陳永華。他在歷史傳說裡,還有另一個名字 —— 陳近南。

然而,這些故人往事,都是康熙朝的事情了。清廷收復臺灣已百年有餘,怎麼這裡還有人追思延平王和隆武帝?

蔡昌永似乎是看出了陸炎的疑惑,也似乎是適應了他的“失憶”,接著講了下去:“當年延平王故去,次子鄭克塽承襲爵位,政事卻被其叔鄭聰把持,諸事均聽命於馮錫範、劉國軒這兩個狗賊。當時澎湖失陷於施琅這個漢奸,馮錫範和劉國軒這兩個狗賊便攛掇鄭克塽降清!”

說到最後,蔡昌永愈發激動,伸手一拍桌案,把陸炎和小武都嚇了一跳。

蔡昌永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中,也不理睬陸炎和小武的反應,自顧自的說了下去:“陸大哥和我的先祖,都是一路追隨國姓爺,從福建打到臺灣的,先是趕跑了荷蘭人,又紮根此地多年。當年鄭克塽降清,我等祖先不願降清為官,便遠走深山,落草為寇,卻仍世世代代以反清復明為己任!”

陸炎聽到這裡,總算是把這個寨子裡奇奇怪怪的事情弄明白了。隆武帝朱聿鍵是朱元璋二十三子唐王朱檉的子孫,當時北方半壁江山已失,他在鄭芝龍等人的擁戴下於福建稱帝。此人雖有復國之心,怎奈時局傾覆,非兩三人的意願能左右。

而寨子裡的人,都是當年追隨隆武帝或鄭成功的部下的後代,這寨子裡的一百把鳥槍,便是當時儲存下來的火器了。而鄭克塽、馮錫範,這些自己在《鹿鼎記》裡看到過的人物,今天居然又從一個古人嘴裡聽到他們的故事,讓陸炎真有一種如夢似幻的感覺。

陸炎暗自感慨,這一百年來,足足能延續四五代人。像蔡昌永這樣的人物,居然還能以“反清復明”為自己的志向,當真是難能可貴。

哎不對,那二當家呢?他是什麼來歷?

陸炎將自己的疑問又說了出來。蔡昌永又嘆了一口氣道:“當年我們輾轉八卦山、彰化、鹿港之間,陸大哥幾次想帶我們渡海回內地,都沒能成功。當時清廷追逼的緊,我們便想法子聯絡上天地會。這林勇,當時便是天地會一名香主。後來我們出人,他們出錢,搶了生番一塊獵地,便建了這座寨子。”

既然提到了二當家,蔡昌永馬上將話題又轉入了眼下的情勢:“本來你一直是個紈絝子弟,咱們寨子裡陸大哥原來的手下,都暗自感慨復國無望了。如今大王你恢復了男兒血性,當真是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好不過。只是今晚與黃總管爭執一事,恐怕不那麼好善後啊。”

陸炎點點頭,承認今晚的舉止有些魯莽了。

“也怪我這幾年吊兒郎當、不務正業。給蔡叔你賠罪了。” 陸炎一本正經地說道:“那黃總管為何能如此囂張?林勇又如何將寨中大小事務悉數交予他來管理?”

“其實,今天你不來找我,我也要來找你。” 蔡昌永答非所問。

“蔡叔你的意思是?”

“你近期的舉動,實際上早就引起了林勇的注意。你若是想要收回寨中大權,可不能再這麼優哉遊哉地閒逛了。”

“那我接下去該怎麼做?”

“有兩種做法,一個文鬥,一個武鬥的。看你想要哪種?”

“這兩種做法有何區別?”

“文鬥穩妥,武鬥迅速。”

“這是優點,有什麼缺點呢?”

“文的慢,武的有後患。”

“沒有文武兼得的方法?”

“沒有。”

“那我選武鬥,快些才好。你跟我講講該怎麼做吧?”

陸炎不假思索的選擇了一個方案。這倒讓蔡昌永頗有些意外。以他對這個小大王的個性瞭解,以為他會選擇速度雖然慢但更為穩妥的方案。但他細一想,這大王的性子已經變化如此之大,這個選擇倒也符合他現在的樣子。

“你不需要聽下武鬥有什麼後患,再做決定嗎?”

“如果一定不可行,蔡叔你也不會讓我選擇了。不過我聽聽也好。”

“這山寨的錢糧收集,看似是由陳宏義來負責。我想這也是你最先找上他的原因。”

“蔡叔你剛才說‘看似’?那實際情況呢?”

“林勇的真正財源,是彰化縣的一個地主,黃普青。他是黃普和的哥哥,也是林勇的小舅子。”

“這與後患有何關係?”

“黃普青的祖上,是施琅所率福建水師的將領。你聽說過‘施侯大租’嗎?”

“不瞭解,是跟施琅有關嗎?”

“當年施琅攻佔臺灣,收走了此地莊園五六十處,剩下的就分給了自己的部下。他人在京城,卻每年能從臺灣收走萬石穀物和大幾千兩的銀子。其他部下,如黃普青、黃普和的祖上,每年也能有千餘兩銀子的進項。”

陸炎一聽,原來這施琅這麼積極賣命地幫助康熙收復臺灣,果然才不是為了什麼民族大義、國家統一。最後是為了自己撈到如此多的好處。

蔡昌永繼續講道:“臺灣墾殖從荷蘭人開始,本就時間不長,地貧民窮。這些錢在內地看來不算什麼,但對臺灣老百姓來說,可是極重的負擔。”

陸炎繼續問道:“這黃普青、黃普和兄弟,是施琅部下的後代,那與咱們可是世仇啊?怎麼咱們寨子卻又與他們惹上瓜葛?”

“老大王在的時候,為了弟兄的生計,不得已與天地會合作,讓林勇做了這二當家。只是後來才知道,林勇與黃家還有這層關係,那時候也晚了,你爹也只能聽之任之。”

“看來這天地會的人,也不都是盡心盡力反清復明的。那蔡叔你所說的後患,就是指我們推翻了林勇,那這個財源馬上就會斷掉?”

“對。養活山寨裡兩三百號人,錢糧物資的籌備,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也許不跟林勇撕破臉,反而轉圜餘地更大些。” 蔡昌永說到此處,頓了頓,希望陸炎能再思考一下。

“所以我剛才說,好聽完我講的,再做決定。”

陸炎沉默了。自己在乾隆末年的造反生涯,要先從奪回山寨領導權開始。然而這一個小小的山寨,卻蘊含著這麼多錯綜複雜的關係。

這些的人的志向,都是要反清,但是自己並不想復什麼明。將來勢必會有衝突。

這蔡昌永雖說看上去尊重自己,給了兩個方案選擇,卻又明顯偏向了穩妥的“文”的方案。

然而,自己必須趕在林爽文發動起義之前,拿回山寨的控制權,才能避免這些仆街打草驚蛇。時間夠嗎?

陸炎直接開口問:“蔡叔,那你說這‘文’的方法慢,到底要多長時間呢?”

“三個月吧,快的話兩個月也行。”

陸炎低頭盤算著時間。太緊迫了。

就在這時,外面傳來一陣敲門聲。陸炎打開門,看到是一個林勇的隨從。

“大王,二當家讓我傳話。明天巳時,在前堂商議事情,請大王也去。” 這個隨從不卑不亢地說著,往屋內一探視,發現蔡昌永也在:“哦?蔡頭領也在那?那正好,省的我再跑一趟。你明天也一陣參加啊。”

陸炎心裡一沉:“我二叔有說什麼事情嗎?”

隨從搖搖頭,表示自己不知道。陸炎說了聲知道了,便打發走了隨從。接著掩上門,轉頭看向蔡昌永,顯然是不知道該如何應對。蔡昌永臉色平淡,不急不慢地說著:“應該就是今天你打了黃普和的事情。沒事,別擔心,明天我在。你是大王,雖然實權不在手上,但是面子還是給的。最多就是安撫黃總管兩句。”

陸炎忽然想起,他當初找蔡昌永來的目的,是為了遵守給泉州人的承諾,找一些兄弟去跟漳州人打群架的。

他為難的把這個事情跟蔡昌永說了。明天如果寨子裡的主要頭領都要參會商議,那陸炎、陳宏義都沒法跟著泉州人打群架了。這要是泉州人發現自己失約,後面的麻煩可多著呢。

蔡昌永手一擺,安慰陸炎道:“沒事,不就是六十個弟兄嘛。我這邊撥給你,你讓陳宏義的弟兄帶他們一起去好了。械鬥這點事,他們泉州人、漳州人天天搞,也不會搞出什麼大事的。既然咱們選定了‘文鬥’的方法,那就先給林勇個面子,明天都去聽聽他說些什麼。”

陸炎聽罷,心中一陣不爽:“嗯?你就替我最後選定了這個‘文鬥’方案了?”

然而他現在還有求於蔡昌永。尤其是他手上還捏著八十多號弟兄,如果將來換成武鬥,這些人可是自己的基本盤。

暫時也不好拂了他的面子。

此時,陸炎手上無兵無錢,毫無資本,也只能暫時委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