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時代的中華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5章 同盟密約-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75章 同盟密約-完

“不必驚訝,三位先生應該知道我國和沙俄以及日本在東北進行的戰鬥。其中沙俄投入兵力五十萬,日本投入兵力二十萬,華夏投入兵力四十萬。”

“僅僅我們三個工業不發達的國家都動員了那麼多的軍隊,以英國和法國的強大工業實力,他們必定可以組織更多的軍隊。而以我軍在瀚海以及遼東戰場使用的塹壕戰,雙方很容易形成大規模兵力對峙狀態。”

“作為德國柏林軍事學院的學生,我很瞭解德國和奧匈帝國的作戰風格。因為沒有制海權和殖民地提供原料,德奧意即便工業強大也很容易陷入原材料短缺無法繼續生產武器彈藥的困境。”

“因為這個先決條件,你們會尋求儘快擊破敵人的辦法。”

“可是先生們,面對塹壕戰,你們有多少人力來填補呢?”

“這······”三人雖然只是外交人員,但是這方面還是有一些基礎素養的,尤其是他們對於去年長達一年半的戰爭十分的瞭解。

韋珣見他們被說動了,於是說道:“其實我更推薦在戰爭開始之後,我們採取守勢。依託塹壕進行防禦,這樣敵人向我們發起進攻的傷亡會十分巨大。尤其是在重機槍、鐵絲網等大規模裝備在前線,我們在瀚海甚至打出了一比三十的傷亡。”

“比起佔領敵人的幾個城市之後面對不知敵友的民眾,我們依靠嵌壕戰殺傷大量敵人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這乃是我國最偉大的軍事理論家孫武的思想,只有先將自己利於不敗之地,才能更穩妥的謀求戰爭的勝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想想吧三位,如果我們大量裝備機槍,在戰爭開始的前幾個月進行防禦,等他們打得精疲力竭再一舉反擊。以英國和法國的人口,他們面對巨大的傷亡必定會厭戰高漲的。”

克林德此時問道:“那我們如何保證後續的資源獲取呢?”

韋珣神秘的笑了笑:“我們不是還沒有參戰嗎?要知道我們是以密約的形式加入的。而我們華夏可以利用沒有加入戰爭的原因向你們提供補給。”

“如果英法敢阻攔,那麼華夏就會以阻撓華夏的正常貿易為藉口加入戰爭來威脅他們,到時候他們除非被逼無奈,否則不會輕易得罪華夏的。”

“等到時機成熟,我們華夏突然進攻印度殖民地和澳洲,以此逼迫英國退出戰爭,然後夾擊沙俄,在沙俄被擊敗之後,只有法國和日本,我們幾乎已經勝利了。”

“我們華夏有一句話,叫做明槍易躲暗箭難防。”韋珣走到牆壁上特意準備的歐亞地圖說道:“而我們華夏,就是那支暗箭,在開始的時候不出手,但是只要我們華夏出手,只要半年就可以逼迫英國和沙俄退出戰爭。”

“如果三位能說服國內,從現在開始囤積物資,按照我的作戰計劃來執行,我有超過百分之九十五的把握獲得這次戰爭的勝利。”

石瑛和李燮等人都驚呆了,校長不會是校長,一場談判硬生生被他弄成了總參謀部中經常出現的戰略分析。並且一上來就要改變聯盟的作戰思路。

“陛下不愧是建立新式陸軍理論的天才,我會稟告國內的。”克林德可不是軍事白痴,他出生在德國波茨坦,接受的是正統的軍事教育,自然知道韋珣的作戰方案可行性更高,勝利的機率更大,付出的傷亡也最小。

尤其是對於德奧意這樣人口不多的國家,如果在戰爭中傷亡過大,僅是撫卹和厭戰就夠他們頭疼不已。

並且對於擊敗法國和沙俄他們有足夠的信心,面對英國的龐大海軍,德國十分憂心。在沒有海軍優勢的情況下無法登入英國,想要逼迫英國人投降,韋珣的建議真的有極大的可行性,因為英國人太需要印度殖民地和奧洲殖民地了。

逼迫英國退出戰爭之後,僅存的沙俄會被德奧和華夏三面夾擊,如果再拉上沙俄的世仇奧斯曼,再支援沙俄西北的芬蘭大公國擺脫附庸,沙俄如何能抵擋住五國進攻?

等到英國和沙俄退出戰爭,三國在歐洲打敗一個法國基本沒有任何的難度,非洲殖民地唾手可得。

亞瑟·訥色恩和薩爾瓦戈·拉吉也在心中思考,半晌之後覺得卻是沒有什麼毛病可以挑,畢竟防守的優勢太大了。

見到眾人真的把自己的話聽進去之後,韋珣敲了敲桌面說道:“如果我們能拉攏奧斯曼帝國,支援芬蘭大公國,那麼這場戰爭我們沒有輸的可能。”

這場密談,在韋珣的揮斥方遒之間結束。

按照之前商談的條件,德國提供技術和幫忙華夏以成本價製造兩艘三萬五千噸級的超級戰列艦,意呆利和奧匈帝國提供兩千萬英鎊的無息貸款,雖然限定了這筆貸款只能用於購買德奧的工業裝置和訂購超級戰列艦。

並且在1903年,韋珣將會以皇帝的身份到歐洲進行國事訪問。

這次交流雖然明面上是華夏尋求國際承認的行動,實則會在同盟國高層秘密協商戰爭計劃。

短暫的密探結束的一週後,同盟國內部的高層也快速的對韋珣提出的大致方案做出分析。此時同盟國內部沒有完整的作戰計劃,韋珣的方案不僅可行性極高又能避免三國付出極大的代價。

這一次韋珣想要兩頭吃的想法完美的落實,並且依靠著華夏的特殊地理位置,獲得了大量的援助,還有韋珣最在意的參戰時間,因為戰略計劃可以拖到開戰的一年後。

憑著一年時間,華夏必然可以在軍備售賣上大大的彌補國內的財政不足。

現在的華夏被幾個大專案拖了大量的經濟,這也是韋珣幾年內不打算擴軍的原因。

巨大的財政赤字全靠著華夏銀行吸納的儲蓄來超發紙幣,然後以各種賦稅也只收紙幣。一旦投入的幾大專案不能在五年內回血,到時候華夏的發展必然會到一個瓶頸,沒有個十年八年緩不過來。

(修改錯誤充字數修改錯誤充字數修改錯誤充字數修改錯誤充字數修改錯誤充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