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時代的中華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371章 視察北方戰區-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71章 視察北方戰區-下

在開戰的初期,雙方的情況不複雜的時候,總參謀的作戰計劃可以得到完整的施行並且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動。

但戰爭的局勢瞬息之間就會變化,隨著部隊的持續作戰,很難再進行精確的部署。

在當天晚上,韋珣就收到了一大本作戰計劃。

僅從內容來看,各種利弊的分析,以及後續作戰計劃,韋珣都看出來即便他不來視察,這份報告也會送到燕京的。

雖然按照北方戰區的計劃,戰爭結束可能還要拖延幾個月,但更為穩妥。

在簽署同意的批紅之後,韋珣讓何應欽交給了郭松齡等人。

如今是六月17日,距離北方戰區的冬季還有四個半月,韋珣給的命令是在十一月十日之前,將戰線推進到葉尼塞河,逼迫沙俄承認失敗。

對於這個命令,郭松齡、吳佩孚、鄧仲元三人都表示可以完成這個任務。

北方戰場一時半會兒沒法結束,但局勢依舊對復興軍有利。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最難突破的東卡谷地、斯柳江卡、庫爾圖克都已經拿下。在沙俄軍隊損失了大量的火炮、機槍之後,戰鬥力絕對會大幅度下降。

雖然伊爾庫茨克的俄軍依舊有自保的實力,但復興軍已經開始派出騎兵到安加拉周邊以及勒拿河、瀚海沿岸驅趕沙俄的平民。

這些平民將會被驅趕到伊爾庫茨克位於安加拉河東岸的城區,那裡雖然沒有被復興軍包圍,但龐大的人口肯定會讓失去補給的伊爾庫茨克在三個月之後陷入缺糧的情況。

依照北方戰區的預計,在八月之後,伊爾庫茨克將會聚集超過一百五十萬的平民。

只要將俄軍的百萬援軍擋在安加爾斯克,那麼勝利只會是時間問題。

之後韋珣視察了戰地醫院,條件雖然不如處於後方的庫爾圖克好,但至少在飲食和衛生方面都參照了後方醫院。

陣地上的士兵情緒也還算穩定,北方戰區傷亡了近三分之一的士兵,但剩下的士兵都沒有怯戰的情況。

不過也有部分心理承受力差的士兵,將近四千人,目前大都被轉移到了東北地區。

僅剩的一千多人,韋珣去看了一番,並未對他們苛責,甚至沒有發表什麼慷慨激昂的演說鼓動他們重新拿起武器。

這些士兵大都是得了戰場綜合症,有的人對擊殺俄軍內心愧疚以至於坐立不安,精神方面出了問題,有的人是殺人過多,已經成為極為激進的嗜殺狂人;還有一些則是因為關係極好的隊友在眼前犧牲,整個人崩潰了。

人無完人,不斷的戰爭見到了各種各樣的情況,難免會有一些內心脆弱的人對自己的所作所為產生了懷疑。

國防部也只能將他們好好的輔導,然後安排退役。

不過這些人退役之後,為了不讓他們對民間產生消極影響,從事的工作大都安排到了工人崗位,或者安排到了交警等職位。

前線陣地的伙食不能說好,只能說是普通。

兩個饅頭是最基本的口糧,菜品也多以普通的白菜、豆腐、土豆、粉條為主,每隔三天或者是水果罐頭,或者是肉類罐頭,或者是醃肉、香腸。

可能比起在家中的伙食差上一點,但味道還是不錯的。

服裝上面也換成了單薄的夏季作訓服,要知道對面的俄軍還穿著冬天的裝備呢。

雖然條件艱苦,但韋珣卻充滿了欣慰。

不過在視察之後,他卻開始考慮是不是要在各大戰區安排士兵養殖牲畜、種植蔬菜。

尤其是見到不少得了戰爭綜合症的士兵,他覺得有必要在各個軍區成立生產建設兵團。

這樣不僅能很好的安置心理出了問題的士兵,還可以為各大戰區提供生活補給物資。

要知道目前國內是肉制品限購,包括韋珣每週都只能分到二兩肉類。

大量的肉類蛋類都調集到了前線,或者是進入工廠做成罐頭。

如果成立生產建設兵團,讓士兵們在入伍之後可以有另外一種選擇,可以優先排除部分心理承受能力低的士兵。

“敬之,你記一下。”

韋珣想到這裡,對旁邊站著的何應欽說道,何應欽趕緊拿出資料夾記錄。

“一、各軍區應充分考慮所在區域的物產問題,考慮士兵之情緒,考慮在激烈的作戰之後部分士兵的思想問題。加強思想建設工作,加強心理輔導。”

“二、各軍區在戰爭結束之後,要因地制宜,根據實際情況分出部分後勤人員發展家禽、牲畜養殖,蔬菜種植,以此減少對後方的補給依賴。”

“就這兩條,發給國防部徐部長。”

何應欽寫完韋珣的話之後,拿給韋珣看了一下,韋珣簽字、用了私人印章之後才走出去。

前線韋珣沒法視察太多地方,只能匆匆看了看,確定士兵沒有因為一些人的貪婪出現物資上的短缺。

對於軍隊這支維持國家穩定,保證國家安全的力量,韋珣是極為看重的。

現在華夏迸發出一種勃勃的生機,每個人對未來生活都充滿了希望,加上皇室在軍中的眼線,國防部在軍中的內勤人員,監察人員,想要在軍事物資上動腦筋,那就是作死行為。

因為依照軍事刑法規定,盜賣、貪弊、剋扣、以次充好等行為只要被發現,那都是死刑以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當韋珣從北方戰區返回,郭松齡、鄧仲元、吳佩孚等人都不由得長出一口氣。

一國皇帝親臨前線,雖然可以極大的提振士氣,但其中潛在的危險也是極大的。

誰也不能保證會不會剛好有一枚炮彈落在周圍,韋珣如今離開,他們的擔憂自然減少。

“陛下風采依舊,乃國之大幸。”郭松齡看著遠去的火車,沒來由的說了這麼一句。

吳佩孚也說道:“歷代開國皇帝都年不惑,如今陛下不過三十有二,國之大幸。”

“吾等亦是風華正茂啊。”

鄧仲元的話讓兩人哈哈大笑,國家逐漸走向繁榮強盛,面對敵人又不斷的獲得勝利,加上如今世界局勢風起雲湧,正式他們這樣的軍人大好的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