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時代的中華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370章 視察北方戰區-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70章 視察北方戰區-中

他們是華夏在建國之後大力發展的部隊醫護人員,尤其是醫生,雖然只會治療外傷,動個手術,但他們的技術在這個時代已經是及格的。

雖然條件簡陋,但韋珣敢肯定這個醫療條件已經是全世界最好的了。

除了衛生和伙食,醫院還開設有三個電影院、幾十個棋牌室和一個大型的閱讀室。

尤其是電影院,播放的電影韋珣看了十來分鐘,又看了一下播放的目錄,大為欣慰。

除了華夏復興影視公司製作的《先驅援臺》、《驅逐韃虜》、《匹夫》這三部軍方拍攝的電影之外,還有超過十小時的實際戰場上的錄影,更是安排了軍官對錄影中的局勢做出分析,告知傷員該做出什麼樣的反應。

不過韋珣欣慰的卻是電影院中播放的生活電影,不論是講述移民生活的《大移民》、《我的新家》、還是講述移民返鄉的《衣錦還鄉》、講述工人勞作的《工人》、講述農民日常的《民以食為天》都是積極向上充滿,對未來的期待的。

這些都是為了豐富士兵修養期間的生活,對於部分輕傷的識字士兵,醫院還專門組織他們給士兵們上課識字,平時國內的報紙也會哪來讀給士兵們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韋珣看了一下很滿意,士兵的情緒也是很好的。即便是截肢的,對於未來的生活也沒有失去希望。

等視察完後方醫院之後,才向北抵達謝列霍夫城南十公里的北方戰區指揮部。

“敬禮!”一下火車,司令部的警衛團的士兵就齊刷刷的敬禮。

郭松齡、鄧仲元、吳佩孚、夏威、陳幹以及其他軍級的軍官都在等待。

簡短的歡迎儀式結束之後,眾人來到了指揮部。

本來按照北方戰區的建議,是安排韋珣在庫爾圖克,然後他們這些軍隊領導人過來的。

這既是為了安全,也是擔心前線環境簡陋,但韋珣直接就拒絕了。

他視察北方戰區,為的就是看看北方戰區的士兵的待遇,看看士兵的情緒。

停在庫爾圖克,那還視察什麼?

等到了指揮部,韋珣坐上主位,看向郭松齡、鄧仲元和吳佩孚等人說道:“沿途朕看了一下,這瀚海以北,平坦廣袤,若是好好經營,少不得又是一個華北平原啊。”

“雖然只能耕種一季,比不上東北、華北,比之南洋、江浙、湖廣也差了不止”

“諸位將軍都是國家棟梁之才,還需繼續努力,為我華夏民族獲得生存之空間!”

“是!”

“茂宸、仲元、子玉,雖然燕京已經下達了第二階段作戰計劃,但你們親臨前線,肯定會比坐在參謀部的那些參謀對戰爭態勢更為清楚······”

“對於第二階段的戰爭計劃,你們心中可有不同的意見。”

韋珣說完之後,三人相互看了看,都沒有說話。

“嗯。茂宸、仲元、子玉,你們放心大膽的說?事關將士的生命,事關戰局的勝負,欲言又止的成何體統?”

吳佩孚先起身,對韋珣說道:“稟陛下,汽車機動步兵軍的汽車面對複雜情況的時候故障會顯著增加,持續作戰時抗打擊能力和維修難度都極大,尤其是在冬天,汽車因為寒冷的天氣根本無法啟動,”

“希望軍備部可以充分考慮北方戰區獨特的氣候條件,考慮前線的維修難度,儘量讓汽車維修便捷,最好是能想辦法解決冬季寒冷問題。”

“敬之,記下來,立即交給聯勤總部,讓他們針對軍用汽車重新設計,再通知工業部門手上的研發團隊,問問他們有沒有辦法解決冬季汽車的使用問題。”

說完這句話之後,韋珣問吳佩孚:“子玉,還有什麼想法,都說出來。”

“雖然目前根據總參謀部的調令,會集結北方戰區的騎兵,組成五個師的騎兵部隊。”

吳佩孚起身在面前的沙盤上,用指揮杆指著伊爾庫茨到亞爾斯克的鐵路沿線:“五個師的部隊根本無法阻止將近八萬人的哥薩克騎兵對鐵路沿線的破壞。”

“尤其是我們是在境外作戰,俄軍很有可能脫下軍裝隱藏在各個城市和鄉村之中,總會有辦法破壞補給線的。”

“所以我們北方戰區司令部認為,應該以安加爾斯克作為接下來進攻的重點。”

“同時包圍謝列霍夫,切斷伊爾庫茨克和安加爾斯克的聯絡,各個擊破。”

“將戰線放在安加爾斯克,引誘俄軍向我軍發起進攻,轉攻為守。”

“以俄軍之士兵戰力、火力、補給,我們有信心即便敵人的百元援軍抵達,也能從容應對。”

韋珣聽完之後,看向郭松齡和鄧仲元,兩人都是低頭,顯然是傾向於這個建議。

想了想,韋珣就明白為什麼會由吳佩孚來說這個事情了。郭松齡是北方戰區司令,為了維護總參謀部的顏面,也是表示北方戰區遵從燕京的命令,所以才沒有說話。

由吳佩孚來說這個事情,著點於補給線維護難度,這是最為妥善的建議方式。

“總參謀部的作戰方案,只是建議,更多的還是要尊重熟知前線優劣態勢的將領的意見。”

先是肯定了吳佩孚說的觀點,然後才說道:“既然你們認為將戰線放在安加爾斯克更有利,那就儘快拿出作戰方案。”

韋珣已經從當初只是紙上談兵變成如今深諳軍事的領袖,自然明白中樞對前線的建議更多的只是建議,除非是為了完成國家戰略佈局才會強行下令。

否則一個不慎,大好局面毀於一旦。

雖然他作為國家領袖,更加傾向於儘快結束戰爭,傾向在亞爾斯克決戰,但如今前線的實際情況和存在的風險不容許。

前線的將領能有自己的想法,在韋珣看來不是壞事。

這幾年總參謀部大權獨攬,韋珣成立國防部也是為了分權。在將部隊指揮權交給國防部之後,總參謀部真的就只是參謀部了。

一群燕京坐著的參謀,只是透過文字獲知前線資訊,制定的計劃肯定會考慮不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