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時代的中華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506章 《軍人》期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06章 《軍人》期刊

南北邊疆的極端天氣是華夏廣袤國土的體現,也讓韋珣想到後世的那句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本是作家蘇心一首短詩詩名,原意不過是感慨少年不知父母艱辛。

可詩的內容少有人知,反而是詩名被援引到軍人的付出和犧牲庇護了國家的安寧。

華夏的軍人地位目前因為豐厚的撫卹和各方面的優待政策顯著改善。

從當初的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到如今的主動應徵,從父母拒絕到如今的支援,可以說華夏的宣傳部做了極大的貢獻。

而臨近1912年年關這個黃金十年年尾,韋珣下令宣傳部和新聞出版署建設一個新的期刊。

華夏之前的官方期刊有《華夏工商》、《華夏經濟》、《國防》、《科技與未來》、《華夏日報》、《復興週刊》以及僅對幹部和軍人的《復興報》。

這些相當於後世的中殃電視臺頻道的報紙是華夏官方宣傳報紙,也是目前僅有的官方宣傳途徑。

而韋珣要求開辦的期刊則是面對軍人和民眾。這份被命名為《軍人》的期刊韋珣是冀以厚望的。

不僅可以用期刊對士兵的士氣進行鼓舞,宣傳華夏的軍事要事,還能向國民展現華夏的軍人風采。

同時,期刊還將以“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為核心宣傳思想,進一步提升軍人社會地位讓民眾知道他們安寧康泰的生活是一個個士兵的付出。

第一期期刊韋珣為了提升影響力,讓期刊將主編貼上自己的名字。

而期刊上的軍人風采一欄,更是韋珣親自一一挑選的。

從西北的戈壁到高原、從茫茫的雲中、東蒙草原到北方諸省的雪原密林,從西南的山地到熱帶叢林以及南洋島嶼,一張張華夏邊防戰士姿態不一的風采將會在期刊中的號外展現。

1913年一月1日,期刊正式釋出。

因為是皇室無償發行的期刊,每年每個月發行一次,所以第一期早已運輸到各省的期刊正式發放之後,期刊號外比起期刊的內容更引人注目。

川省甘孜一個鄉村,當騎著馬匹的郵政員敲響三下鐘聲,早已等待的民眾就圍了上來。

他們多數是藏民,也有漢民和其他民族。

但無一例外,每月的1號是他們最為期待的日子,因為1號是他們獲知前線服役的親人消息傳遞的日子。

隨著一個個信封被送到民眾手中,幾個識字的村裡人開始幫助不識字的民眾朗讀信件。

這些信件的大都是講述自己在軍隊中過得很好,或者說訓練很苦,但部隊伙食好,亦或者一些趣事。

等到親人的信件大都朗讀完畢,知悉親人在軍中的情況之後,眾人開始相互說著孩子在軍隊中的表現。

郵政員則高聲說這次他帶來了新的期刊,第一期是華夏皇帝擔任主編,這個訊息一傳出,所有人都停下交談。郵政員也開始一一發放期刊。

當期刊拿在手中之後,他們僅從上面的文字大都分辨不出內容,唯獨是號外精裝的號外讓他們格外認真的看著。

因為這個號外有二指厚,全是一張張照片,幾乎可以說是寫真集了。

因為他們身居高原環境,有識字的在目錄上很快找到高原類的邊防戰士。

以往他們只知道子女或者親人在邊疆戍邊,不知道具體的情況,現在卻能眼見為實了。

高原篇開始就是雪山上的哨站和哨兵,層巒疊嶂的山峰有著厚厚的積雪,一個個臉色起了高原反應的士兵讓人看得心疼。

很快一個驚呼響起,原來是一個他們熟識的年輕人的照片讓他們認了出來。

照片上的士兵臉上多處皸裂,泛著高原反應的蘋果紅,一張滿是凍瘡的手掌拉著槍帶,另一只手則標準的敬著軍禮。

戴著厚實軍帽的士兵在脖間是一雙皮手套和一雙棉手套,攜行的手榴彈、子彈以及腰帶。

這是他們第一次見到相熟的人在高原上的樣子,紅暈、凍瘡他們已經見怪不怪。

隨著第二張照片的出現,很多人都發出感嘆。

原來是那個士兵的幾張生活照展現讓他們驚歎。原本他們以為十分苦寒的戍邊生活卻極為豐富,宿舍內的文化學習和象棋等娛樂活動,巡邏時以班為單位的行軍行軍佇列,牽著巡邏犬或者騎著耗牛的騎行照片。

這些都讓他們對戍邊生活發生感嘆,覺得和在家中沒有太大的區別。

因為地域的不同,各地關注的地方也不一樣,沿海的關注海島邊防戰士,北方的關注雪原密林,西南的關注叢林。

但無一例外,這一次的期刊在傳閱之後真的讓所有看完期刊的人感慨不已。

不同於以往報紙上黑白勉強看清的影印照片,彩色且專業的照片讓所有人都看到了軍人的辛苦和日常生活。

韋珣在收到國內的情報組織提供的資訊收集之後,長長的松了一口氣。

《軍人》期刊的發行不僅是為了展現軍人的風采和艱辛,提升軍人地位,更是韋珣為接下來華夏參戰之後管理輿論,提升國民對戰爭支援的利器。

現在只是展現和平時期的戍邊,在未來卻是要展現士兵進攻和防禦,行軍,生活等各方面的照片。

華夏人向來是重視感情的,尤其是軍人期刊開篇簡短卻發人深省的那句: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不僅是讓人沉默,也讓大部分人明白了和平的生活是一個個軍人的付出。

民間的反應讓韋珣對於戰爭更有信心,哪怕是目前保加利亞已經失守多瑙河北岸的所有據點。

從十二月沙俄將援救羅馬尼亞的兵力增加到四十五萬,所有人都知道保加利亞目前是沒有反擊的機會了。

奧斯曼和保加利亞在梅吉迪亞聚集十幾萬的軍隊,牢牢的擋住了沙俄的主力,多瑙河也讓沙俄和羅馬尼亞幾次渡河攻勢被擊退。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眼下保加利亞全攻四百八十萬人口,如今動員兵力三十五萬,奧斯曼聯合作戰的軍隊也到了二十五萬。

面對八十二萬(羅馬尼亞37萬,其中十五萬在和奧匈帝國的邊境線)的沙俄和羅馬尼亞聯軍,想來暫時守住不成問題。

(創作不易,書友們請到塔讀小說網閱讀本書,塔讀免費閱讀的,算是對作者的支援吧,你的支援是作者碼字的動力,書友Q群552866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