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時代的中華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506章 芬蘭在哭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06章 芬蘭在哭泣

芬蘭在哭泣,在是韋珣在1月十日半夜聽到的訊息。

僅僅五個字,韋珣就從芬蘭的外交官向華夏傳遞的訊息聽出了芬蘭的危機局勢。

同盟國要求芬蘭發動起義牽制沙俄,華夏是主要的聯絡人,雖然沒有出錢,但現在芬蘭面對俄軍大軍在科沃拉打了一個慘敗。

在上一次芬蘭人民發動起義的時候,也就是1904年,沙俄國內因為戰爭創傷,加大了對芬蘭地區的壓迫,起義之後芬蘭的軍官和軍事力量在失敗之後遭受慘痛損失。

而軍官和老兵大量被非法拘押以及殺害之後,芬蘭的起義軍隊也就在初期打了幾個還算不錯的勝仗。

最開始是沙俄在芬蘭的軍隊被襲擊迅速崩潰投降,坦佩雷、奧盧、郝爾辛基四個重要城市的俄軍治安部隊被復仇的芬蘭人民快速擊潰。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芬蘭就組織了十一萬的部隊。

可起義之後,德國未能及時的向芬蘭運輸武器彈藥,補給匱乏的芬蘭士兵在沙俄三十二萬軍隊進攻的過程中丟失了邊境防線。

這還只是沙俄第一批軍隊,之後又是十萬人發起進攻。

芬蘭的指揮官在為了擋住俄軍攻勢,在科沃拉集結了七萬多人,被俄軍二十六萬人日夜進攻,最後因為彈藥和士兵素質問題,被打得潰不成軍。

德國因為波羅的海不少地方開始結冰,補給運輸遭遇困難,結果坑了芬蘭。

在這樣的情況下,芬蘭人民想起了遠東的華夏。

華夏在芬蘭國內現在的身份可以說極為親近,那就是芬蘭人的女婿。

雖然這個女婿身份華夏這邊沒有官方宣佈,但也不斷的示好。

原因就是在上一次起義中,芬蘭起義失敗受到牽連的家庭大量女子被販賣到華夏,之後的數年更是屢有沙俄的軍官在缺錢花的時候於夜間帶人破開芬蘭人民的居所,幾個蒙面大漢用槍頂著,強行劫走婦女。

兩英鎊,這可是不小的財富,雖然最後分潤到他們手中只有一英鎊,但也可以維持一段時間的開銷。

外快讓沙俄政F不管不問,因為他們也分到了錢,宰割戰敗者更是傳統,還能增添稅收。

從最開始的小規模到了後面直接成為明目張膽的作案,芬蘭不到三百萬的人口在從1904年到1912年就有16萬年輕女子被劫掠販賣到華夏。

從十二三歲的小女孩到二十歲未嫁的姑娘,都是沙俄軍隊劫掠的物件。

要不是華夏要求只要黃花閨女或者未嫁的女子,可能已經嫁人的婦女也會成為目標。

這樣的情況讓芬蘭目前十二三歲就讓孩子結婚,可這樣的表面婚姻直接被沙俄不認可,不被法律(雖然也沒有多少法律)保護的女孩依舊是目標。

如今芬蘭在危急存亡的關頭,找到華夏希望看在一群女人的份上幫忙,韋珣真的不好拒絕。

因為為了拉攏芬蘭在以後牽制蘇聯,就像英美拉攏日本一樣,華夏在近年來不僅是從芬蘭進口人口,民間也宣傳華夏和芬蘭極有可能在遙遠的古代是同一人種。

在芬蘭,尤其是它的東部,你會驚奇地發現芬蘭人尤其是女性,頭髮都是直髮,臉型很平,有較低的額頭、嘴唇也很薄,並且下巴比較方。

如果把他們的金髮碧眼換成黑髮黑眼,那麼和中國長得非常相像,為什麼很多芬蘭人看起來像中國人呢。

後世有專家曾提取了芬蘭本地人口的樣本,與其他歐洲人的基因不同。

芬蘭人的基因是世界上,和我們華夏民族DNA最接近的民族,甚至還被稱為被稱作華夏芬蘭人種,所以從人類民族學的角度來說,芬蘭人是我們華夏族的表兄弟。

沒錯,由基因科學決定的表兄弟,並且就此一個,絕無他人。

也就是說華夏人和芬蘭人只是髮色和瞳色不一樣,五官大體上是沒有過於明顯的差異。

甚至在後世,有人戲稱芬蘭人為華夏-芬蘭人種。

當然,外表相似也僅是華夏和芬蘭套近乎拉關系的手段。

真正讓華夏和芬蘭關係靠攏的原因,是沙俄。

芬蘭人反抗沙俄的統治是有淵源的。

1808年的芬蘭戰爭,雖然這場戰爭叫做芬蘭戰爭,但實際上,這場戰爭跟芬蘭人一點關係都沒有,只是俄國人和瑞典人跑到了芬蘭打了一架,芬蘭人可以說是人家家裡坐,鍋從天上來。

兩國打完之後拍拍屁股就走了,而留給芬蘭的是村鎮被損毀、百姓死於戰亂、糧食被劫掠……。

芬蘭戰爭打完以後,瑞典輸掉了戰爭,被迫將芬蘭割讓給了俄羅斯,自此芬蘭又成為了俄羅斯的地盤。

原本芬蘭以為走了豺狼會迎來惡豹,但沒想,俄羅斯當時為了使芬蘭接受他們的統治,所以給予了芬蘭一系列自主權。

比如允許芬蘭建立自己的法律、發行自己的貨幣、崇拜自己的信仰,還能組建一定數量的軍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但俄國未曾想,它這一頓操作培養了芬蘭的國家意識,等到俄國想透過移民同化芬蘭這塊地盤時,芬蘭人的民族獨立意識開始反抗!

芬蘭起義之後喊出了一句非常有名的口號:我們不是瑞典人,更不會是俄羅斯人,讓我們成為芬蘭人!

現在芬蘭人被暴揍一頓,甚至極有可能遭受重大的創傷,這無疑是不利於未來和一戰牽制沙俄兵力的計劃。

怎麼幫助芬蘭度過這個危機,韋珣躺在搖椅上慢慢的放開思緒。

從華夏國內組建志願軍顯然是來不及了,韋珣當即想到的是隨著國內和德國貿易合作加大,勞動力派遣成為了常態。

因為德國人工成本高,而華夏急需各種嫻熟的工程,在建國之後就每年派遣兩三萬人到德國的工廠做工。

而之後德國的工廠見到華夏人勤懇勞作,成本又低,自發的在華夏招募的了不少工人。

不少年輕男子就眼饞德國的工人待遇,想著打工三五年就回家。

在華夏他們一年賺個五六十華元,存款可能只有二十華元。

而在德國他們卻可以每年得到三倍的收入,能存下五十華元以上(物價原因)。

(創作不易,書友們請到塔讀小說網閱讀本書,塔讀免費閱讀的,算是對作者的支援吧,你的支援是作者碼字的動力,書友Q群552866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