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時代的中華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518章 米努辛斯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18章 米努辛斯克

兩害相較取其輕,這個道理沙俄高層不會不知道。

華夏獲得米努辛斯克不過是輕傷擦破點皮,而德國和奧匈集結的大軍卻是會讓沙俄大半領土淪陷。

因為在俄屬波蘭之後就是莫斯科和基輔、庫爾斯克,這些地方是沙俄的經濟、人口、工業的中心,如果這些地方被敵人佔領,他們哪怕能重新奪回,經濟代價和傷亡也是一個令人恐懼的數字。

華夏就是明知道沙俄會迫於局勢退縮,明目張膽的開挖公路、鐵路,英法抗議均被華夏以“和沙俄並未達成任何停火協議,沙俄對華夏的侵略必須得到應有的懲罰”堵了回去。

要換做以往,英法絕對會對華夏宣戰,可僅僅是德奧意三國就足夠讓他們喝一壺了,再讓華夏捲入戰爭且成為自己的敵對,他們將要付出的代價會更大。

因為華夏可以隨時威脅到東南亞、澳洲、印度,只要華夏捲入戰爭,他們在遠東為來對付這頭體型龐大的“惡龍”,最少也要百萬軍隊。

並且百萬軍隊還比一定能完全防住華夏的攻勢。

華夏對沙俄騎兵和步兵的偵察見怪不怪,甚至都不想去追擊。

在沙俄遠東多佈置五十萬人防禦還是在自家的殖民地佈置百萬大軍防禦,英法不會不知道其中的優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西伯利亞漫長且惡劣的交通情況,讓協約國認為只要守住鐵路,那麼哪怕華夏突然發起偷襲,也能拖住華夏的工事。

畢竟現在戰爭最為重要的不是兵員的素質,而是補給,補給決定了一支軍隊基本的戰鬥力,兵員素質只會讓這個戰鬥力得以在基礎上獲得提升。

還有一個原因說來更是可笑,英法當初強買華夏商船、運輸船上的物資,完全就是為了阻止華夏向德國、奧匈、意呆利提供補給。

可強買下來的東西總不能放著不用吧,只能發放給正在整編的部隊,正好大量的民用工廠沒有轉為軍用工廠,產能本就不夠。

真的用了之後,士兵除了不滿意華夏生產的槍支不能和自己的槍支通用子彈,會增大補給難度,其他的都沒有什麼誇讚也沒有挑剔的地方。而對於傲慢的英國人來說,不挑剔就是華夏的產品算是良好的了。

所以英法依舊希望華夏將大量的物資運往歐洲,然後他們直接購買。

畢竟和華夏的商品比起來,白頭鷹的商品哪怕是打折成本價出售,和華夏的比起來依舊會高出三成左右。

英法不會因為華夏對位於亞爾斯克那面的米努辛斯克下手而向華夏宣戰,這讓韋珣頗有一種蛟龍入海的感覺。

之前英法日俄等國入同華夏一柄柄利劍指向華夏,稍有異動就可能會面臨這些利劍的攻擊。

那感覺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如今日本只敢宣戰,然後和華夏一樣瘋狂的向歐洲出售軍火和軍用物資,想要讓日本傻乎乎的向華夏發起進攻,那難度真的是太大了。

沒看到華夏的太平洋艦隊的偵察驅逐艦在那霸個海參崴兩地時不時出動一下嗎?

隔岸觀虎鬥的白頭鷹更不會在這個時候和華夏開戰,單挑華夏他們真的一點底氣都沒有,說不定還給了華夏攻打菲律賓的藉口。

華夏已經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牽制,沙俄在米努辛斯克不得不吃這個啞巴虧。

一點點的修路,一點點的推進部隊駐紮地,俄軍在八月25號的時候全面退出了米努辛斯克周邊,退到了葉尼塞河對岸。

沙俄勢力退出米努辛斯克,華夏的唐努省甚至沒有發起進攻就得以收復。

在收復了唐努省之後,華夏官方就高調的宣傳了兵不血刃收復唐努烏梁海地區的戰果。

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是兵家對戰爭最高的評價,而如今華夏藉助世界局勢真的就此達成,不僅收回了唐努烏梁海,還讓華夏多了米努辛斯克周邊的平原地帶。

從亞爾斯克米和努辛斯克中間的山脈丘陵到東薩彥嶺,北面屬於堅昆省,南部則是華夏在佔領葉尼塞和以東之後第一個官方宣佈建立的省份。

之所以說是官方宣佈的第一個省份,主要是因為之前佔領的伊爾庫茨克和更北方的地區,都不是華夏在古代固有的法理領土,只能放出訊息。

現在華夏卻根本沒有這個顧及,什麼從西漢時期華夏就已經打到了這裡,什麼唐朝建立都護府。

窮則擱置爭議,達則自古以來。

這算是華夏關於領土問題的外交政策核心思想。

就像是華夏國內從天津到滬市、武漢、兩廣,華夏都有不少依舊處於英法手中的租界。

華夏一直都是表示擱置爭議,大家有事情有意見坐下來好好談。

而對被日本侵略的琉球、對被沙俄侵略的外東北,華夏的態度就是自古以來。

兩大陣營開戰之後,華夏獲得的第一個利益不是完成韋珣全據葉尼塞河以東領土的戰略任務,也不是偽紗計劃和軍火貿易的利潤。

真正獲得的第一個利益是華夏半年來因為兩大陣營臨近開戰,大量的工廠轉為優先供應軍方甚至改變生產線。

英、法、德三個華夏民用商品進口的主要國家在半年來出口華夏的份額不到之前的四成,並且這個資料還在不斷的下降。

出口產品數量的下降意味著市場佔有率飛速下降,與之相對的是華夏的民營輕工廠產能增加百分之七十,華夏商品市場佔有率增加到了六成。

而藉此機會,華夏全國各省、各郡/市、各縣都在不斷申請增加轄區內的工廠數量。

而華夏各省以及燕京(中殃)方面,也將之前限制各地的輕工業規模開放。

華夏工廠生產的商品會越來越多,華夏的國家稅收就會相應的增加,華夏國民獲得生活用品的價格也會因為市場競爭而逐漸降低。

更為重要的是華夏高層需要為不久之後華夏的參戰做準備,這個準備不是軍事方面,而是民生方面。

(創作不易,書友們請到塔讀小說網閱讀本書,塔讀免費閱讀的,算是對作者的支援吧,你的支援是作者碼字的動力,書友Q群552866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