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時代的中華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519章 工業扶持的轉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19章 工業扶持的轉變

華夏之前對輕工業的扶持被內閣命名為引導性扶持,也被稱為保護性扶持。

初期主要考慮的是在滿足民生的情況下,扶持一批民營企業和外國企業在商品上競爭,降低華夏國內商品價格避免被外資商品哄抬物價從而讓民眾生活壓力增大,同時避免大量買入產品造成的貨幣大量外流,造成銀根緊縮的情況。

不論是限定各郡/市和各縣的工業規模和工業型別,還是之後給外國資本使絆子,都是出於保護民營企業進行的。

最為重要的是華夏當時對工業化的發展和工業化之後的利潤知曉的人不多,很多人即便知道了也沒有膽子冒著風險去投資。

而華夏限制規模和限制行業,造成的現象就是只要獲得批准開辦工廠,只要自己的產品做好了就能賺錢。

因為工廠數量和工廠規模限制就是一種變相的市場保護,基本上都是一個縣市在統計分析了當地的需求之後才對規模和型別進行確定。

以一個縣為例子,有什麼資源?能開什麼工廠?市場需求多少?本縣的工業要按照市場需求給一個規模和數量的限制。

如今華夏已經建國十一年,鄉村夜校掃盲,講解致富技巧,義務教育更是教育出了第一批青少年。

民智初開,工業發展又是一片藍海,華夏太多小有家資的人想要參與工業化建立工廠獲得利益了。

之前等同於保護一樣的工業扶持在這樣的情況下已經不再適用。

因為到了1908年之後,華夏國內就掀起了一股不好的風氣,大量的民間知名人士不考慮實際情況指責官方不作為甚至徇私,指出大量地方企業都和這個官那個幹部有關係,完全是進行壟斷性質了。

對此韋珣罕見的沒有阻止,他對這樣針對實際情況進行的反對聲音是並不懼怕且有些欣喜的。

在他看來,只要言論不是帶有負面的如宗教迷信、破壞團結、政治鬥爭的反對聲音,都沒有必要阻止。

民間的意見不僅是及時矯正政策錯誤的最好渠道,也是一根驅使華夏進步的馬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所以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華夏將要進行的就是第二次工業扶持。

即放寬工廠數量和規模的限制,從引導性質的工業扶持轉為競爭性的工業扶持。

在這個二期工業扶持檔案中,不僅要滿足民眾的生活所需,還要尊重市場規則,讓同一種商品不再是一家獨大。

競爭對於商業來說,大都是良性的發展。

不論是生產技術還是產品質量、產品效能和外形,都將會因為競爭而懼怕被市場淘汰從而改進這些東西。

競爭就是進步,如果已經在市場上佔有一定份額且有穩定、固定的銷售渠道、原料渠道、物流體系以及客戶的情況下,之前扶持的工廠如果不能抵擋這一波競爭性工業扶持帶來的衝擊,那麼韋珣覺得他們就是活該破產。

比起後來者,先行者總要有不少的優勢,如果這都不行,指望他們未來和列強的商品在國內和過往競爭那根本不用指望了。

華夏的輕工業或者說民營工業,如今就像是一隻初初長成的鷹隼,作為它們母親的華夏工業部需要做的就是將其推下懸崖,生死就要靠他們自己,而不是為他們提供庇護。

就在華夏國內資本為放寬工業生產限制,改變工業扶持思路而準備大展拳腳的時候,德奧的聯軍在進入利沃夫之後,和沙俄正式交戰。

和華夏大戰兩次,沙俄的軍隊早已對塹壕戰陣地戰頗有心得。

而和華夏關係可以說是表面鐵哥們的德國和德國的兄弟奧匈帝國,都從華夏透過軍事觀察團和軍事交流獲得了塹壕戰、陣地戰的一手資料。

在開戰後的波蘭地區,不論是俄軍還是德軍,都是在瘋狂的挖掘塹壕加固工事。

兩邊都沒有急著交戰,一條條塹壕、交通壕、遲滯壕,一道道鐵絲網,一顆顆地雷,者幾乎都是目前無意對對方發起攻擊的體系。

沙俄知道自己的任務是拖延德奧的大軍主力,德奧夜知道目前在波蘭地區北部和中午只能進行防禦作戰。

匈牙利單挑羅馬尼亞久攻不下之後,終於還是和奧地利這個“好兄弟”求援,希望他幫忙打一架。

手心手背都是肉,弗朗茨看著都是自己王國的兩個國家,處於大局考慮,還是出手幫助了。雖然他對匈牙利議會總是在帝國的政令上表現得“有利就支援,有害就反對”很是惱火。

攻入雅西,然後切斷比薩拉比亞地區的交通,讓奧斯曼海軍協助封鎖沿海,一舉殲滅在羅馬尼亞的七十五協約國軍隊(沙俄三十五萬,開戰後撤離部分)。

這是一個巨大的餃子,而且沙俄哪怕是對比薩拉比亞地區有不少駐軍,但並不妨礙奧匈帝國用牙口好好的咀嚼一番然後吞下。

首先動手的是從利沃夫北上盧茨克的南線集團軍。四十萬人兵分兩路,一路進攻盧茨克,一路向扎莫希奇前進,打算尋找有利地形切斷盧茨克的北面援軍,順帶著為武庫夫的德奧聯軍進攻做牽制。

比薩拉比亞一旦被奧軍佔領,那麼沙俄損失三十五萬軍隊還是小敗,可如果分兵在比薩拉比亞地區和奧軍對抗,無疑會削弱南線的防禦(沙俄將利沃夫-基輔南被的戰場分為南線和北線)。

進攻盧茨克的德軍南線集團軍絕對不會放過這個大好機會,絕對會向基輔方向發起進攻。

為了保住摩爾多瓦以東的工業區和產糧區、為了保住摩爾多瓦以東的經濟,沙俄無恥的將羅馬尼亞拋棄了。

沙俄在波蘭地區加起來僅有一百五十萬人,加上在羅馬尼亞戰場的三十五萬,芬蘭戰場的四十八萬,俄軍兩百三十多萬軍隊就這樣被佈置了出去。

哪怕是再加上莫斯科周邊還有十五萬的部隊,各地還有正在整訓的部隊,俄軍的總兵力不到三百萬。

(創作不易,書友們請到塔讀小說網閱讀本書,塔讀免費閱讀的,算是對作者的支援吧,你的支援是作者碼字的動力,書友Q群552866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