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甲午之華夏新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英國和美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英國和美國

“華夏好像忘了伊朗戰爭中大英帝國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而到現在,他們居然在不通知我國,不徵求我方意見的情況下悍然和德國人接觸,這是背叛!這是對協約國集團的挑釁!我們必須聯絡美國和法國,重新定位和華夏直接的關係,並且對已經展開的合作重新評估!”當張伯倫確信華夏已經和同盟國展開接觸後,他憤怒的咆哮聲響徹唐寧街10號首相官邸。雖然從情報上看是“伊朗政府”和德國人進行談判,但是大家都清楚,這不過是掩人耳目而已!

當然英國人似乎忘了,幫助伊朗其實也是保證了英屬印度的安全,而且他們更忘了,這場戰爭的後半段,尤其是大規模陸軍決戰的時候都是華夏一個國家挑大樑!要論人員和裝備損失以及損耗的金錢來說的話,英美兩國加一起也不如華夏!而他們更是忘了,早在德國人發動季風行動之前,英國人就準備撤軍而且回絕了華夏作為盟友提出的計劃。既然你都做了初一了,那麼華夏做了十五自然無可厚非。徐傑對英國政府的極端利己主義可是深惡痛絕的!

不過英國人的隨後接下來的舉動還是讓華夏,甚至讓德國人吃了一小驚!如果說歷史上戰後的英國是一個在大多數場合只能動動嘴皮子,偶爾找兩個魚腩動動手的國家的話。(比如說英法以三國為蘇伊士運河和埃及開戰,再比如說號稱大英帝國特遣艦隊最後的餘輝的馬島海戰。)那麼在戰前的英國依然是一隻好鬥的沃克鬥犬!而且行動之大膽也是讓人敬佩的,無論是對敵人和還是對盟友都是這樣!在這種英國人認為德國已經被華夏打軟。力量消耗巨大的時候,一心想在伊朗東南部建立一條安全隔離帶的英國政府怎麼可能不行動呢?

華夏沒有在和談的時候通知英國。英國人在採取行動的時候自然也不會知會華夏。正如張伯倫所言,英國人的利益只能用英國人的戰刀來維護!於是乎一批英軍和印度本地部隊打著伊朗東南部游擊隊的名號慢慢的透過兩國之間的邊境開始向伊朗內部滲透。英國人決定動用武力在伊朗南部製造一個中立地區,至少也要將其變成一塊游擊區!

你還別說,開始的時候,英國人倉促集中起來的部隊確實給“正在度假”的德國空軍和海軍的地面部隊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要說特種作戰英國人在戰中表現可謂是搶眼。無論是橫行在北非沙漠中的魔鬼部隊還是僅僅十幾個人就炸掉了納粹在挪威的重水工廠,這些表現都可以用精彩來形容。而這個位面英國人進一步發揚光大,乘坐著越野車甚至是駱駝的英國遊騎兵和他們的印度僕從軍襲擊德軍哨所,攻擊運輸車隊,刺殺德國軍官和偽軍頭目,甚至還打算學意大利人使用微型潛艇進攻停泊在伊朗南部的德國海軍戰艦。

在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一艘英國微型潛艇穿過了霍爾木茲海峽海峽,進入了阿巴斯港外圍海域,然後在佈滿了沉船和防雷網的海底找出了一條通路,帶隊的傑斯少尉將潛望鏡的十字套環準準的鎖定了其中一個巨大的身影上,在仔細對照了手中的戰艦圖冊後,他估計這艘隱藏在深水泊位的大型船舶應該是奧匈帝國的愛琴海號航空巡洋艦,大喜過望的傑斯少尉果斷的將船首的三個魚雷管瞄準了這個目標,然後在100米的距離上發射了三發5mm魚雷!

傑斯緊張的看著手中的秒錶,在魚雷入水之後的那一刻起他就開始計算魚雷命中目標的時間!在約1分鐘後。伴隨著一連串的巨響,遠處那艘戰艦瞬間被炸成了三段!傑斯透過望遠鏡看見了它高高抬起的船首和船尾,傑斯就十分清楚,這傢伙死定了!於是顧不得欣賞自己的戰果。傑斯立馬決定撤離戰場,他自認為知道自己做出了多大的事情,要是不跑的話可就真的完了!

結果誰知忙中出錯。在快要離開阿巴斯港的時候,螺旋槳突然被魚網纏住。於是這艘排水量幾十噸的小型潛艇立即成了死魚,隨後被聞訊而來的德國海軍官兵逮了個正著!“該死的英國佬!你毀了我們兩個月的配給!”當傑斯剛剛從潛艇中出來之後。一名德國海軍士兵二話不說上去就是一槍托,這一槍托打的傑斯有些莫名其妙,自己打沉的不是一艘戰艦嗎?和配給有什麼關係?

而隨後,傑斯少尉終於知道了自己打沉的目標是什麼了,那根本不是奧匈帝國海軍的戰艦,而是一艘剛剛從本土駛來準備給德國人帶來補給的運輸船,這艘上萬噸的運輸船上裝載的是從德國本土送來的餅乾、香腸、香菸、各種糖果和藥品。如果說打沉的是一艘奧匈戰艦的話,和普通德國水兵直接還真沒什麼關係,但是伴隨著這艘運輸船的沉沒,在未來兩個月中德國海軍祝伊朗部隊的配給標準可是下降了數個檔次,這艘船沉的太快了,以至於連強行擱淺都做不到,所有的美味和藥品全餵魚了!這一情況讓英國人和德國人都感到難以接受!(英國人為了錯失目標而悔恨,而德國人則為自己的肚子而哀嚎不已。)

不過這件事情最終還是觸動了德國海軍敏感的神經,因為殲滅了伊朗艦隊而成為德國公海艦隊印度洋分艦隊司令的盧克納爾伯爵剛剛到中東,還沒來及新官上任三把火呢,英國人就把他的後勤給燒了!這nm不就是打臉嗎?當後勤官員陰著臉向盧克納爾伯爵彙報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德國海軍的配給標準將減半,甚至為了保證基本的消耗必須從當地籌措時,伯爵先生發誓要給英國人點顏色瞧瞧!於是在從巴士拉和法奧調來大量的海軍陸戰隊後,以德國海軍為主。以陸軍為輔,偽軍搖旗吶喊的清剿行動開始在伊朗東南部地區展開。

德國海軍表示雖然陸戰不是自己的本質工作。但是依靠裝備和軍隊數量優勢碾壓一下同樣在客場作戰的英國人還是沒啥問題的。這場被德軍內部戲稱為“為了肚子而戰”的戰役整整持續了周時間,在空中的bf109和ju90。地面的各種裝甲車和迫擊炮的打擊下,英國人倉促組織起來的游擊隊被步步為營的德軍打的支離破碎,而張伯倫的計劃也隨著軍事上的慘敗而告終!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再不濟,我們在伊朗東南部的行動也會給華夏和德國人的談判添堵吧?”在收到前線潰敗的情報後,張伯倫曾經這樣安慰自己。而實際上無論是德國還是華夏都沒有對英國人的行動予以太多的關注,大家都忙著在談判桌上討價還價呢,哪還有功夫管英國人什麼事?英國佬來找事,直接打回去就好了。大家該幹嘛幹嘛去!德國人甚至沒有在談判桌上談英國人的襲擊事件,而華夏反而表示了這是英國人的個人行為和華夏絕對沒關係。

與英國人的上躥下跳和不理智的行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政府對於伊朗局勢沒有發表太多的看法。他們非常安靜,就像伊朗事件和他們並不相關一樣,按照美國和華夏的約定,美國駐伊朗軍隊開始大量透過中東和華夏撤離。裝備被折換成美元然後由華夏接收,而人員則透過運輸機和鐵路、船舶返回美國。因為直到停戰前,美國政府依然給華夏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比如說後勤運輸和裝備修理。華夏對美國還算客氣,至少在外交上告知美國人華夏準備選擇一個合適的時候結束伊朗戰爭,並且禮貌性的詢問了美國人的意見。雖然象徵意義大過實際意義。但是畢竟讓美國人很有面子不是?

當然,沉默不代表沒有作為,相反,美國在這個堪稱雄才大略的羅斯福領導下正在透過伊朗戰爭的得失重新評估美國面對的國際形勢和軍隊狀況。這次伊朗戰爭涵蓋了包括海軍、空軍以及陸軍全方面的對抗。這對於美國人來說有很大的參考價值,羅斯福是政治家,軍事的事情交給將軍們處理。它現在需要重新定位一下各大國的在協約國體系內的價值。

“華夏確實很強大,他們具備在中東和南亞阻擋德軍西進的能力。而且他們的胃口極大,華夏很早就開始佈局。他們試圖在協約國內部搞一個小團體,一個以華夏為核心的團體,這一點在他們的這幾年來的動作中就可以看出。首先他們在義大利戰爭中向義大利海軍政府表明了十足的善意,而以第谷為首的義大利流亡政府高層對於華夏的善意予以了積極的回應。他們獲得了意大利人的好感。”

“而在伊朗戰爭中華夏的流血和犧牲又讓伊朗人感恩戴德,雖然伊朗失去南部地區不可避免,但是伊朗王室依然為華夏能夠保住他們在伊朗北部的統治而感激涕零。我們先前和英國人制定的計劃已經毫無意義,伊朗現政府無法推翻,我們想新建一個新政權進而將伊朗納入到我們的實力範圍中的計劃失敗了,更重要的是,伊朗的民間力量更傾向於華夏,這讓我們預備計劃中的顛覆行動面對重重困難。”沒錯,美國人同樣有自己的小算盤,甚至於他們比英國人要求的還多!只不過羅斯福比張伯倫更聰明,他從來不把這些想法擺到桌面上,而且在知道是不可為的時候會主動退卻,這種靈活機動的策略反而讓美國人在外交上更加主動!不過好在徐傑對於美國人的防範心也是很重的。這次,美國人沒成功!

“這些都不是重點,相對於伊朗和義大利,橫跨亞歐大陸的俄國政府表現出來的親華態度讓我們更加擔心,雖然歐洲的壓路機已經隨著1戰的結束而從歷史上徹底消失,在華夏和同盟國的軍刀下,俄國已經徹底淪為了一個二流國家,但是只要條件允許,現在的俄國依然將成為一個超越奧匈和義大利,甚至是法國的強國,俄國對於未來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局勢至關重要,而這個重要的國家此時更希望和華夏接近,而且在這場戰爭中俄國人已經站到了華夏一邊,他們派遣了大量的部隊並且發揮了比較重要的作用,這是讓我最不安的事情。”當羅斯福說出這番話後,旁邊的記錄員打算把這段話寫上去,但是隨後被羅斯福制止。“這種可能導致和華夏不愉快後果的話語還是停留在橢圓形辦公室中吧,我不希望今天在座的諸位在外面說出這樣的話。”

羅斯福很矛盾,一方面他十分清楚在未來的那場決戰中協約國必須依賴華夏的力量來取得勝利,而另外一方面,為了讓美國獲得最大的戰爭紅利以及讓一美國為主導的西方世界在未來的競爭中佔據優勢地位,他們必須壓制華夏,明面上的手段自然要少,但是暗地裡則可以用無所不用其極來形容。甚至於在另外一次會議中羅斯福曾向軍界的大佬們詢問:“如果沒有華夏,我們能否戰勝德國”這種問題。也曾經向自己的幕僚詢問:“如果沒有華夏,合眾國將付出多大代價才能打敗德國。”這些話語表現出來了羅斯福對於華夏的態度。

不過隨後的事情讓羅斯福有些想不到的是,在美國軍界和英國軍界進行一番探討和研究之後,兩國軍界高層認為在未來的對抗中美英法三國足夠在歐洲遏制住對手的地面攻勢,而空軍和海軍將佔有一定優勢。而這個結論讓羅斯福感到即震驚又高興,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豈不是意味著從此之後,華夏在協約國內部中的地位會有所降低?雖然羅斯福對這個論斷有些將信將疑,但是他還是示意軍方可以按照這個論斷制定一個計劃,而讓他始料未及的是,在英國人的推動下,這個計劃居然成了戰初期美英法三國的軍事方略!

感謝書友zhouyu1976、我想死你的打賞~~~,以及書友linar、路西法魯、ahds、龍兒奧奇、上官擠骨的月票支援~~。(未完待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