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0章 天地會之爭(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0章 天地會之爭(四)

感謝斛跋睿壱大大打賞。

…………

不過,雖然三人關係變得親密,但黃鼎鳳和李文彩兩人始終未主動提出認朱洪英為首領。而且,黃鼎鳳的手下眾人,還有李文彩等人,隱隱約約地勸朱洪英加入他們。

接下來幾次,朱洪英玩笑似的提起,不如三人結拜為兄弟,他年齡最大,便是大哥。沒想到,二人竟不接話。至此,朱洪英終於下定狠心,決定尋找機會,除掉二人,直接接管他們的手下。

第三天晚上,臨出兵前,他終於等到機會。黃李二人都為壯人,保持著壯鄉人民的淳樸,非常豪爽。朱洪英邀請二人一道喝酒,二人也不思索,便答應下來。

當晚,三人喝到正酣時,他藉口有機密軍情要商議,將三人的手下全部趕了出去。

此時的李文彩因為酒量小,已是不大省人事,而黃鼎鳳因年紀輕,雖也喝得很多,但仍保持一份清醒。

當黃鼎鳳出去上茅房解手時,朱洪英趁機拔出貼身匕首,一刀扎中李文彩心窩,同時捂住李文彩嘴巴避免喊叫驚動外面。可憐這位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反清起義軍首領,就這樣慘死在朱洪英的刀下。要是馮雲山知道,肯定會暗自責怪自己這只蝴蝶翅膀,煽動了黃鼎鳳這股微風,將原本還要埋頭發展兩年的李文彩和朱洪英都鬧了出來,才會導致這樣的事情發生。

黃鼎鳳雖然喝了不少酒,但從小鼻子就特靈,他還未進門,便聞到一股血腥味,再加上夜風一吹,酒意一下便醒了。他悄悄地將門外朱洪英的一名公義堂手下喚來,讓他進去看看。這麼弟兄才一推門,便被等候在門旁的朱洪英一刀刺中心窩,慘叫一聲便成了可憐的替死鬼。

朱洪英一見殺錯了人,再推門一看,外面才是他的目標黃鼎鳳,忙持刀上前追殺,但為時已晚,太平聖軍的幾名兄弟作為黃鼎鳳的衛兵,一直在門外守候,見此情景,拔刀便衝了過來黃鼎鳳本身武藝亦是不弱。朱洪英忙叫手下保護住自己,一轉眼,黃鼎鳳已不見人影,又見李文彩的手下也持刀殺了過來,知道事不可為,只能趕緊喚起公義堂的弟兄,準備逃走。

不料,黃鼎鳳已經喚人將他們團團圍住,又將剛才朱洪英謀害李文彩和自己的事情,告訴公義堂眾人和李文彩的手下。同時,黃鼎鳳又透露自己乃是太平聖王派來的聖軍將士,同時告訴大家,太平聖軍已經攻打廣西,佔領了桂林、柳州等地,自己準備帶領弟兄們一起投奔太平聖軍,希望他們也一道跟隨聖王殺清妖。

李文彩的手下失了頭領,自然願意跟隨黃鼎鳳。而大部分的公義堂兄弟見自己的堂主如此卑鄙,暗算兄弟,再加上被黃鼎鳳手下團團圍住,紛紛表示不願再跟隨朱洪英。他們見識過太平聖軍的厲害,見如今又有機會加入太平聖軍,連忙表示願意跟隨黃三首領一道加入聖軍。

朱洪英沒想到這黃鼎鳳居然還是太平聖軍的人。繞來繞去的,從南寧城外開始,到靈山,再到這橫州,他碰到的竟然都是和太平聖軍有瓜葛的人。想不到,這太平聖兵居然已經不知不覺中,勢力滲透得如此厲害,幾乎已經將整個廣西納入囊中。

不過,此時的朱洪英來不及想別的。他趁著黃鼎鳳在招納李文彩手下和公義堂兄弟的機會,帶著公義堂中願意跟隨他的二百餘名死忠分子,紛紛跳入鬱江遊至對岸,甩掉背後追兵,往西南方向逃去。

…………

五六天後,在南寧府新寧州的隴羅圩,一支近千人的反清義軍來到此地,駐紮下來。

領導這支反清義軍的便是歷史上小有名氣的吳凌雲,他因身高腰長,人稱“長腰四”。以釀酒為掩護,秘密聯絡各路反清志士,鋤強扶弱,劫富濟貧。歷史上,吳凌雲在太平府反清宣佈稱王,自號“延陵王”,建立地方政權“延陵國”,不過最終兵敗身亡。

眼下,吳凌雲率領這支義軍,還在四處流竄遊蕩著。吳凌雲本在新寧州州城不遠,聽聞隴羅圩是東南邊一處最大的圩集,附近有幾個大的鄉紳土豪,且地處偏遠,離新寧州城足有八十餘裡,離臨近的左州州城也有六十餘裡,便想來劫富濟貧。

這時,一支渾身衣衫襤褸,行色匆匆地百餘人的隊伍,衝進了隴羅圩。正是從橫州逃竄出來的朱洪英和緊隨他的公義堂弟兄。跳入鬱江,淹死不少弟兄,又一路逃竄,失散一些,最後跑到這西南二三百裡外的偏遠之地,只剩下百餘人,朱洪英不由大悔,早知道就不要去打那黃李二人的主意,好歹自己也有上千的手下,到哪裡不能打下一個新地盤。

朱洪英沒想到這麼個偏僻之地,居然還有反清義軍,還有上千人數,又是嫉妒又是憤恨。經過最近的幾次打擊,原本沉穩的他,如今變得浮躁狠厲起來。不過,看到如此偏僻地方都有義軍,如此多的反清勢力,決心造反的心卻更堅定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朱洪英直接光棍地找到吳凌雲,表示率兄弟們要加入他的義軍,以他為尊。這回,朱洪英決定不再貿然行動,而是慢慢地找準機會,當然,最好是讓吳凌雲在和清軍作戰中戰死,他再出面為之報仇,趁機收納一幹手下,這樣再理想不過了。

吳凌雲還不知道這朱洪英打著他的鬼主意,他見又多一百多名弟兄,自然十分高興,便命這新入夥的弟兄仍然由朱洪英統領。

朱洪英將南寧府周圍的形勢跟吳凌雲一說,本來想提供訊息討好下,順便讓吳凌雲提防一下南寧那邊的太平聖軍。沒想到,吳凌雲他們一直在偏僻鄉下轉悠,不知道外面形勢。一聽南寧府被太平聖軍佔領,當即大喜,便欲率義軍前去投靠。

朱洪英大急,連忙阻止,告訴吳凌雲,這南寧府的太平聖軍要求所有加入的兄弟都必須信那所謂的聖教,還看不起天地會和本地鄉民,不投也罷。

吳凌雲不由猶豫起來。

朱洪英忙又接著勸吳凌雲,說太平府清軍兵力薄弱,又無援軍,正是行大事的好機會。而且太平府跟安南接壤,若是遇到強敵,可以隨時撤到安南境內,萬無一失。

吳凌雲禁不住勸,一聽覺得朱洪英所說有理,便決定率義軍向太平府進軍。

只是,他沒想到,這樣一個決定,最終這支義軍竟會在安南發展壯大起來,只不過不是他率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