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1章 佔領梧州(求支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1章 佔領梧州(求支援!)

感謝書友斛跋睿壱、第一近衛坦克旅、前方有坑請慎入、Robot9527、馬化騰五位大大的打賞!謝謝!

~~~~~

就在李開芳、黃鼎鳳他們攻城掠地,節節勝利的時候,馮雲山率領一萬五千聖兵沿桂江一線,一路攻佔永安州、昭平縣,沿途清軍望風而逃,鄉民爭相來投,很快聖兵隊伍便達到二萬人。

而林鳳祥這邊,他派先鋒譚紹光等二千餘聖兵留在陽山待命,自己親率四千聖兵進攻梧州府城,準備搶佔西江上游之地利,為攻佔廣州城做準備。

不料進入梧州城郊,卻發現梧州四面皆水,乃是一座被潯江和桂江環繞匯聚成西江的水城,城牆厚實寬大,易守難攻。

梧州城共五處城門,西面連通陸地的城門已經被梧州知府鄭瑞麒下令用磚牆封死。另四處城門均面朝江面,離江面只有百餘步不到,無法派大軍衝鋒攻城,只能用船隻運兵再登陸。

剛到梧州城外的林鳳祥,顧不上讓聖兵們休整,便徵用四周沿江的數艘大型木帆船,親率聖兵駕船想靠岸攻城,但船隻剛一停靠岸邊,便被城樓上的三千斤火炮擊中,連梧州城牆都未碰著,便死傷幾十名兄弟。林鳳祥大驚,連忙率聖兵撤走,退回江對岸,隔江紮營。

他派出探子仔細打聽了一番,才得知,梧州城牆上有四門三千斤的火炮守衛著。據說是兩廣總督徐廣縉從廣州帶來,特地僱幾百民壯抬拉,將大炮安裝在城樓上,對付從江面來攻梧州城的賊匪。運兵的船隻根本無法靠近。

無法靠近,就沒辦法來攻城了。隔江的話,太平聖軍的火炮還沒能打那麼遠的,而且估計還未靠近,便被城樓上的那四門巨炮給轟沒了。

正當林鳳祥頭痛的時候,沿桂江順江而下的馮雲山趕至梧州城外。

馮雲山一聽梧州城如此難以攻打,這才想起歷史上,兩廣一帶的反清波山艇軍,幾次攻打梧州城皆未成功。原來,一是靠梧州城的天然地理位置,還有一點便是梧州城內火器犀利,四面城樓居然各有一門射程達幾里遠的三千斤巨炮,波山艇軍能正面攻下梧州城才怪呢。

馮雲山命令太平聖軍假裝撤圍而去,順江前往廣東地界,實則往東兩天便再返回梧州。

同時,馮雲山命十餘名細作,帶了剩下的二十餘罐比較濃的鹽*酸,假扮成送給城中酒樓送酒,塞了幾錢銀子,便順利進了城。

到了晚上,細作只花費幾兩銀子的代價,便順利混上城樓。三名細作在委外把總的陪同下,來看看這處立下大功,屢次擊敗賊兵的神威大將軍巨炮。又是幾兩銀子使出,再加上兩壇米酒和早準備好的下酒菜,細作非要讓委外把總將守衛炮臺的炮兵和幾名巡城兵一起,喝酒吃菜。委外把總無奈,看在銀子的份上,加上酒蟲上頭,便將早就嘴饞得不行的炮臺守衛叫了下來,一起在藏兵洞中吃喝起來。

另兩名細作趁機將混上城樓的五大罐鹽*酸全部倒入炮管之中,然後裝做若如其事,繼續和委外千總喝酒打屁,直到半夜方散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其他三處城門上的三千斤神威大將軍火炮同樣嚐到喝鹽*酸的滋味。

第二天,梧州協統領,副將崔大同帶人巡查城頭,照例檢查神威大將軍時,突發發現這門巨型火炮的原本手指厚的鑄鐵炮管,居然有諸多小洞,而且炮管大部分已經薄如紙板,大驚!正欲尋人來問,忽見對面河岸的太平聖軍已經駕船開始衝了過來。

原來,馮雲山知道梧州城樓的四門巨炮是鐵製火炮後,立馬響起自己軍中還剩餘的少量濃鹽*酸,便馬上想到一個主意。於是,可憐的神威大將軍炮管,經過一個晚上的與鹽酸的反應,變成了猶如漁網般模樣。

當天下午下了點小雨,趁雨讓城樓的火槍點火困難之際,林鳳祥率領萬餘太平聖兵,駕駛數艘大型木帆船,再次登陸梧州城外的岸邊。這次,梧州城樓上的清軍眼巴巴地看著太平聖軍穩穩當當地停船靠岸,一隊隊聖兵下船包圍了梧州城。

梧州城內清軍全部是梧州協副將崔大同統領,梧州協轄左、右2營。其中,左營為城守營,右營為水師。但前陣子,右營水師的戰船全被兩廣一帶的波山艇軍損毀,因此全被留在城內充當步兵守城。

整個梧州城內也就只有綠營兵八百人不到,再加上團練二千餘人,守衛著幾里長的四面城牆,每面城牆也就只分得五六百人,一段城牆分下來,也就只有百許人。在潮水般的聖兵攻擊面前,失去火炮和火槍優勢的清兵便迅速崩潰!

梧州協副將崔大同見梧州城是守不住了,便十分光棍地率手下清兵將梧州知府鄭瑞麒扣押起來,然後開啟城門投降了。

崔大同可以說是太平聖軍自建立以來第一個主動投降的清軍高級將領,馮雲山自然是要將之捧為典型。值得一提的是,馮雲山沒想到這名叫鄭瑞麒的梧州知府,居然還是大名鼎鼎民族英雄林則徐的兒女親家,不過,馮雲山對於這種死忠滿清的糟老頭、酸秀才並沒什麼好感,直接讓人押下去,跟其他一併被俘虜的清軍關在一起。

至此,梧州城被太平聖軍攻克,通往廣東的最為重要的水路已經開啟。

這時,馮雲山收到軍報,羅大綱、陳玉成一部,已經率聖兵沿北江南下,攻佔了英德和清遠城,譚紹光率二千聖軍也抵達清遠,他們都在等待自己這西路聖軍一道,再一道圍攻廣州城。同時,他們派出細作四處聯絡會黨,打探訊息。

馮雲山不由著急起來。要儘快趕至廣州城,自然是水路出發,順西江而下最為理想。但目前二萬餘名聖軍,沒有足夠的船隻。無奈,馮雲山便讓林鳳祥等人率聖兵在梧州城四周四處尋找船隻。

恰好此時,投降過來的崔大同提供一條訊息,兩廣一帶的艇軍頭領梁培友,率領一支艇軍,便在梧州城的西江下游附近。他與梁培友的艇軍戰鬥多年,已經十分清楚對方行蹤了。

馮雲山大喜,忙命人手持自己親筆邀請信,邀請梁培友率領艇軍加入太平聖國,共聚大事。目的便是借用艇軍的船隻運輸能力,將太平聖軍儘快運送到廣州城外,集中優勢兵力,一舉奪下廣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