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50章 6萬噸的年生鐵產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250章 6萬噸的年生鐵產量

直隸永平府灤州境內的灤河邊上,新建的直隸鐵廠1號鍊鐵高爐旁,中華帝國工務部部長曾玉珩、直隸巡撫譚廷襄、永平府知府洪觀以及直隸省工務廳廳長、直隸各地知府、縣長都齊聚在一起,共同見證這直隸新建的最大鐵廠的投產!

除了這些官員以外,還有工務部、工務廳以及各地工務局的官員和技術工程師,都來到高爐現場,觀看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曾玉珩作為工務部部長,雖然是從廣西大山之中的一名秀才出身,但如今經歷過聖國、帝國無數次鋼鐵廠的建立和開工之後,已經儼然成為一名專家,對於這高爐鍊鐵,已經摸清楚了門道。他早在幾年前,便認識到鋼鐵生產對於帝國工業體系的搭建有極大的意義,便專門組織普魯士和其他西洋國家的技術工程師編寫了高爐鍊鐵的教程和標準,雖然比較粗劣,但起碼有了一定的參考依據,對全國各地紛紛新建的鍊鐵廠有極大的指導意義。而且,因為這高爐鍊鐵是最為傳統的將鐵礦石煉製為鐵水的冶煉方式,不怕被國外或者其他勢力偷竊技術,幾乎人人都懂,而其中最為核心的不過是將以前的煤炭改為焦炭,將冷風為熱風鼓吹,但這些本身都是從西洋引進的技術,因此,這具體的教程上,編寫得清清楚楚,完全不怕流失出去。

此刻,開啟爐腔,隔得老遠,便是一片炙熱,透過觀察孔,譚廷襄獻寶似的領著曾玉珩等人,看高爐內的鐵水情況。

幾名穿著防護服、戴著防護帽的鍊鐵工匠,拿著長長的鋼釺在爐前不時撥動著鐵水,爐腔內一片通紅明亮,滾滾鐵水在裡面翻騰。

曾玉珩看了一眼,面前便是一陣炙熱撲來,他連忙避開,其他眾人也都紛紛學他一眼避開,沒任何防護,雖然相隔較遠,還是熱浪襲人得有些受不了。

不過,就這麼一會功夫,曾玉珩已經看清了爐內的大致情況。這座高爐大概有上百立方,應該日產量非常可觀,可偏偏這樣的高爐,還有2座,雖然小了一號,但這直隸鐵廠,短短時間能能快速地建三座高爐,也是非常了得。

想到這裡,曾玉珩朝身旁的譚廷襄道:“譚大人,這座高爐容積多少,設計的產量多少?”

譚廷襄看來對於鍊鐵還真有些瞭解,他作為一省巡撫,可不是只負責工業方面的事情,作為北方的大省,直隸人口眾多,農業、教育、交通等方面也都是重點,但此刻,譚廷襄沒有讓別人來解釋,而是親自回答:“回部堂大人,幸虧卑職提前做了功課,對於這直隸鐵廠還算瞭解。這是直隸鐵廠的1號高爐,也是最大的一座,另外還有2座高爐,都稍稍小一號。這1號高爐,容積為248立方米,設計的日產量為100噸鐵水。2號和3號高爐,容積都為180立方米,設計的日產量都是70噸鐵水。合計起來,整個3座高爐的設計日產量是240噸,年產量若是按照250天計算,也就是6萬噸的生鐵產量。”

聽到這裡,曾玉珩倒吸一口冷氣!當初工務部的工程師向工務部總部稟報說,直隸的灤州境內那座鐵廠條件優越,能建成北方最大的鍊鐵廠,繼而,隨著往後的繼續發展,在以此鐵廠的基礎上,還能發展成北方最大的鋼鐵工業基地,為北方的重鎮天津、以及帝國的四大船政局——登州船政局提供鋼鐵等原材料。

而這些,都還只是規劃而已。可沒想到,這譚廷襄隨手一建的為了奔些功勞政績的直隸鐵廠,竟然是如此規模。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譚大人以及各位直隸永平府的大人們,辛苦了!朝廷不會忘記你們為整個帝國的鋼鐵工業的發展所作出的努力!”曾玉珩不由動容勉勵幾句,這些漂亮的話,一下讓譚廷襄和其他所有的直隸官員,尤其是永平府知府洪觀和灤州州長裴應庚兩人面色潮紅,激動不已,而其他直隸各地的官員眼神羨慕,也是讓裴應庚以及工務部門一系的官員得意不已。

“曾大人,還是先出鐵水吧,驗證一下這一爐鐵水的大致產量。”譚廷襄提議道。

“對,對,先出鐵水,曾某已經迫不及待地想看到這直隸省的最為轟動的大事了!”曾玉珩讚歎道:“這是一座年產量達6萬噸的鐵廠!太好了,譚大人執行朝廷的決策如此得力,必定會得到陛下和朝廷的嘉獎!對了,我聽說這裡新勘探發現的鐵礦已經進行了開採,而且儲量很大對吧?”

譚廷襄有幾分得色,道:“是的曾大人。不瞞您說,我們直隸的礦產工業將會迎來大發展!光是煤礦和鐵礦,便發現多處,光是這灤州境內,便有不少的鐵礦和煤礦,這座直隸鐵廠之所以建在這裡,便是因為前段時間在這灤河旁邊新發現的唐家莊煤礦和距離這裡不遠的司家營鐵礦的緣故。

司家營鐵礦分南北礦區,根據貴部和直隸工務廳的探測人員勘探結果,保守估計,南區資源儲量為2億噸以上,北區鐵礦資源儲量為1.5億噸以上,這還是初步探測的結果,接下來,我們可能會組織直隸工務廳對這一帶,乃至整個永平府境內的疑似鐵礦地區,進一步詳細勘探,將會將儲量徹底探明!

而這北礦區中的研山鐵礦埋得很淺,就在表層,可以直接露天開採,品味又不低,因此前段時間我們便組織大批礦工進行了開採,形勢十分喜人!每天可開採60%左右的精鐵礦1100噸左右,開採的2個多月來,已經囤積了7萬噸精選過的鐵礦,預計年產同樣品質的精選鐵礦將超過30萬噸!

曾大人,今天這座高爐中冶煉的鐵礦石,都是由灤河上游的研山鐵礦開採囤積的鐵礦石中提供的,每天用專門運輸鐵礦石的貨船直流而下運到這直隸鐵廠的碼頭,再組織勞工和牲畜裝運到高爐之上,雖然有些費力,但相比較直隸其他的鍊鐵廠,還算運輸方便了。”

“儲量如此之大?”曾玉珩不禁動容!

在他工務部掌握的資料之中,整個帝國如今儲量最大的鐵礦不過是太平府的當塗縣境內一處名叫馬鞍山的大型鐵礦區,那還是工務部礦產司按照陛下的旨意在那一帶仔細勘察發現的一處大型鐵礦,儲量頗為驚人,達到了將近2億噸。不過,那還是一大片礦區,十來個礦場加起來的儲量,其中有些以如今的人工水平並不是太容易開採,為此,工務部還特意組織各地的機器廠開發研製專門用來採礦破土的以蒸汽機帶動的大型礦產機器,以便幫助開發礦產。

沒想到,這個北方的偏遠之地,鐵礦儲量驚人如此之大。

曾玉珩不禁看了一眼譚廷襄,見後者面無表情,不由暗自想道,照理說如此大的礦產儲量,肯定上報給自己和工務部知曉了,怎麼會已經開採了卻一直不報?莫非,這譚廷襄已經摸清了朝廷接下來的大動向,要大力發展鋼鐵產業,然後這才故意壓制著,只等陛下和內閣將鋼鐵發展計劃拋出來,再丟出來這個重磅炸彈,以此讓陛下和朝廷都震驚於他在直隸做出的工業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