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6章 左宗棠的短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86章 左宗棠的短處

馬沙利和伯駕告辭離開後,馮雲山想起港島上還關押著的近二千被俘虜的陳開義軍,便讓人到關西請來嘉約翰,請他出面到港島,從英軍手裡將人購買,再運回寶安。

之所以這樣,馮雲山主要還是擔心英國人從中作梗,藉此要挾。這個時代,抓獲的俘虜,多半送至美洲或者是澳大利亞充當勞工奴隸,馮雲山不能見死不救,由美國人嘉約翰出面,最好不過。

嘉約翰為人比較善良,一聽那麼多人要被賣為奴隸,欣然同意幫忙。

這時,左宗棠前來求見。

他今天本在城外的長洲島上,考察建設一艘大型碼頭和造船廠的事情。聽說英國公使和美國專員前來,連忙趕回巡撫衙門,沒想到聖王三下兩下便已經跟洋人們完成了談判。

得知與英國人達成和解協議,左宗棠有點不解道:“聖王,為何不趁勝追擊,徹底擊敗英夷,收復港島,揚我華人威風?”

馮雲山不由啞然失笑,想不到這左宗棠還有憤青情節,不過,現在的左宗棠能力才華和謀略一切都好,就是眼界還無法跟歷史上的左宗棠相比,這也難怪,他還沒怎麼接觸洋人。

而後世的左宗棠,在經歷過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深受觸動,積極開展洋務運動,很早便著手在福州馬尾創辦了福州船政局和配套鐵廠,成為中國第一個新式造船廠。後又在甘肅任職期間,創辦了蘭州制造局、蘭州機器織呢局,創造中國第一個機器紡織廠。

看來,此時的左宗棠,平時跟隨自己,雖然接觸了洋人,但還不瞭解世界形勢,也不清楚英國人的實力。作為自己的智囊之一,這樣肯定不行。

馮雲山皺皺眉,道:“季高,有些情況你不清楚。雖這次聖軍能擊敗來犯的英夷軍隊,關鍵還是夷人的武器。虎門炮臺上的火炮,特別是重型海岸炮,大多都是清妖從襖門葡夷人那裡採購。”

“炮臺幾乎被英軍攻破,幸好林鳳祥率攜帶新式洋槍的聖兵趕到,才能擊敗英軍。除了將士們奮勇作戰外,靠的是還是洋人的武器。季高莫非忘了,前番陳開義軍攻上港島,數萬手持刀矛鳥銃的義軍,被千餘英兵擊潰,還被俘虜了二千餘人。”

“此次英軍的火槍還是老式火槍,殺傷射程不足半里,聽說其國內已經開始大規模更換新式火槍,射程已經超過一裡。”馮雲山解說起來,給左宗棠分析下世界形勢:“這只是英軍的火槍,而陸軍作戰,還有更厲害的火炮。季高,想想看。此次數千聖軍,只是擊敗一千名英軍便如此艱難,自己也付出了近千的傷亡,而整個英國有16萬這樣的陸軍,武器裝備更為先進。一旦聖軍與其對上,結果會如何?”

見左宗棠臉上難看,馮雲山繼續添點火:“這還只是陸軍,英夷最強大的還是海軍,戰力是其陸軍的幾倍。英夷的海軍才是最可怕的!”

左宗棠臉色有些發白,他終於意識到自己的想法過於一廂情願。也明白了馮雲山為何讓他去珠江中央的長洲島,考察建造碼頭和造船廠的事情。

看到左宗棠有些羞愧模樣,馮雲山緩緩道:“季高,吾等也不必過於氣餒。英夷雖然強大,但其重心仍是在歐洲。並且,終歸有一天,本王要讓這個世界,其他國家談到聖軍,談到漢人,就跟你我現在談到英夷一樣,也為之臉色一變,不敢冒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左宗棠聞言為之一振,捏捏拳頭,心生嚮往道:“多謝聖王提點!宗棠必全力追隨聖王,早日達成宏願!”

接著,左宗棠臉色恢復正常,帶點喜色道:“聖王,宗棠今日到那江中央的長洲島,發現那裡江面開闊,水深且平緩,島上朝南又處平緩的斜坡,與旁邊的河灣相連,確係一處興建造船廠的寶地。”

馮雲山點點頭,當然是寶地了,這是後世廣船集團的造船工廠所在地,可是經過一幫專家反覆論證過的。

“剩下便是邀請洋人來幫助建造,讓伍崇曜多聯絡一些洋人,季高你負責選擇吧,初期可以製造些木帆船,但不久將來,將會是全由鋼鐵組成鐵船的天下。”馮雲山又想起一事,“要建造船廠,必須要配套的鐵廠和木頭才行!季高,有兩個地方,你派人去查探一番,找出鐵礦和煤礦來,儘早建起大點的鋼鐵廠。”

說完,馮雲山找到地圖上,昨晚劃出的韶州府城南端和北端的後世大寶山鐵礦及曲仁煤礦,交給左宗棠。

馮雲山又提起,今天美國駐華專員馬沙利來面見自己,願意提供武器的事情。

左宗棠想了想,分析道:“聖王,美夷肯定不是真心要支援我等聖軍。其一可能就像他說的,有武器商人託他找買家,會給他好處。其二,能做到駐華專員,必定不是簡單之輩,定然目的不會如此簡單。聖王不是說這馬沙利上任許久,地方官員都不理會,他連國書都沒能遞交給滿清朝廷嗎?宗棠推測,極有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

“這個馬沙利對滿清有些怨恨,正好又有朋友要求他推銷武器,便趁勢私下出售給我聖軍。這樣一來,便會刺激滿清朝廷。若是滿清去找他,他不但順機可以遞交國書,還可以藉此要求滿清答應他的一些條件。若是滿清不去找他,他便可以繼續出售武器,賺取利潤,直到滿清找他為止。”

聽完左宗棠的推測,馮雲山不由鬱悶,他知道,事情很可能跟左宗棠推測的一樣,說到對人心的把握,馮雲山自認不如左宗棠。這樣一來,自己和聖軍,豈不是成為美國人用來刺激滿清的棋子?

顧不了那麼多了,只要能買到武器,先將聖兵的武器裝備好再說。至於美國人,日後再讓他意識到,不是誰都能拿來當棋子的!

左宗棠走後,馮雲山想起自己剛剛攻下道州時,還有空給聖兵卒長以上人員上了幾次課,到後來,便徹底耽擱下來。

而自己現在確實也沒那麼多時間,有心請洋人來講課,願意來的,又懂中文的還真不多。本來合信可以,可惜他回了歐洲。

馮雲山正思索著,親衛來報,哈巴安德領著幾個人前來求見。

卻原來是馮雲山前段時間請求合信,寫信邀請在上嗨英國倫敦會傳教士所創辦的墨海書館裡的李善蘭和徐壽、華蘅芳三人到廣州。

合信只是在信中提了下自己編譯《博物新編》,但沒想到,李善蘭和徐壽、華蘅芳三人竟然是西洋近代科學知識的強烈愛好者,對合信的《博物新編》裡面提到的許多數學、氣象學、物理學、化學等有濃烈興趣,直接便應邀而來。

李善蘭等人到診所找合信,合信卻為了幫馮雲山去普魯士請那位克虜伯過來,去了歐洲。可能合信早有交代,於是哈巴安德便將他們帶來見馮雲山!

為首的李善蘭,四十來歲,可能是出身於讀書世家,一副讀書人打扮。馮雲山卻聽說過他的大名,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數學家,一生讀書論道、不樂仕進。

而跟隨他後面的倆人,個高身瘦的卻是徐壽,幼年失父、家境清貧的生活,讓徐壽身材單薄,但一雙眼睛,卻神采奕奕;個矮體胖的是華蘅芳,出身商賈家庭,自由受其父影響,熟讀算經,他年紀最小,求學的心卻最切,合信的《博物新編》勾起他心癢難耐,便跟隨李善蘭和徐壽來到廣州。(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