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第330章 北伐軍被包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30章 北伐軍被包圍

秦日綱查知,而離青縣最近的,是西北方的大城縣。不過,探馬偵知,妖頭僧格林沁率領的三萬步騎大軍已經逼近大城地界。

對於這位大名鼎鼎的清妖猛將,秦日綱雖不懼怕,但能避開也不願意主動去招惹。於是,他選擇領兵進軍距離青縣正北方70餘里的靜海縣。

靜海城中百姓在太平軍攻來之前便得到訊息,能逃走的,立刻往北逃走到天津府城,那裡至少城牆高大,難以攻克。

而拖家帶口不能逃走的,都選擇了和靜海縣令一同殊死抵抗。特別是三百餘天津府的回民,竟然主動從各地州縣和天津府城中,手持武器,趕至靜海,找到靜海縣令,主動要求協助守城,抵抗長毛賊軍。

問其原因,一回民頭領解釋說,長毛賊軍是地獄來的魔鬼,罪惡滔天,竟然蔑視他們的真主,搗毀他們在深州、獻縣和滄州的三座清真寺,屠殺他們回民弟兄,焚燒他們的經書,因此,他們與長毛賊兵誓不兩立,恨不能剷除之。

靜海縣令大喜,招納眾回民一同守城。不過,靜海城中一共也只剩下二千餘人,如何能守得住?

經過兩次強行進攻,城頭守城的回民死傷大半,縣令也被太平軍一炮轟死。

九月中旬,北伐軍四萬人,輕鬆攻佔靜海縣城,補給了不少火藥和鳥銃,正準備繼續攻往天津府城,恰恰此時,一場連綿的大雨,將整個靜海縣境淹為一片澤國。

一片白茫茫的水面,讓不熟悉地形的探馬們全無方向。而這一耽擱,卻為滿清提供了圍困的時機。

原本,一直拖在後面的勝保率領的三萬清軍,日夜兼程趕了上來,分為兩營,駐紮在靜海西面和南面二十裡的子牙鎮和趙家灣一帶,擋住太平軍往西往南逃竄的道路。

而從保定府趕到霸州的僧格林沁,也命令手下各營統領率領健銳營、外火器營、兩翼前鋒營、八旗護軍營、巡捕五營以及菏南、直隸兩地的地方綠營兵等二萬三千步兵,趕至靜海西北面的楊村,紮下連環大營,阻擋住靜海通往京師的道路。

而僧格林沁自己,親率一萬八千騎兵,趕往東北面的當城、大南河等地,至此,清軍完成對靜海的包圍。除了通往東面的海邊之地外,其餘方向均被清軍連營包圍。

而此時的太平軍,卻因為靜海的這場大水,還矇在鼓裡,水勢退去,探馬才回報,整個北伐大軍,已經被清妖團團圍住。

秦日綱直接將幾名探馬全部處死,才稍微平息胸口的鬱悶。

他知道不能死守靜海縣城,但幾面被圍困,除了東南方向靠海邊荒無人煙的鹽鹼地,但往那邊撤退的話,沒有人煙怎麼補給?到了海邊一旦被圍困在鹽鹼灘塗上,更是死地,還不如不逃,先堅守待援,渡過寒冷的冬天再說。

但四萬大軍,不能困守靜海縣城,小城也容納不下那麼多人,還會被動挨打。於是,秦日綱下令,吉文元率左翼駐防北面的獨流鎮,加緊修築木城、塹壕等防禦工事;而朱錫錕率領右翼趕往西面的葉口莊,同樣修建防禦工事,分擔靜海縣城的壓力,他自己則鎮守縣城,三地聯合協防。

太平軍剛佈下防守工事沒多久,已經安頓好的清兵便發動了第一波攻勢。

僧格林沁親自督戰,健銳營、外火器營、兩翼前鋒營、八旗護軍營、巡捕五營近二萬人,步步緊逼獨流鎮,又命蒙古鐵騎封鎖靜海縣城與獨流鎮之間道路。

健銳營,是八旗兵中專門為攻城而設立的特殊兵種,相當於攻城部隊,共計三千餘人,多為雲梯兵,乃是清軍的精銳部隊,參與過多次鎮壓叛亂戰役,戰功累累。但自嘉慶以來,健銳營旗兵中,懶惰驕奢之風瀰漫,軍事訓練荒廢,已沒有以往八旗兵攻無不克的勇猛。但不管怎麼樣,依然是滿清最為精銳的部隊之一。

此刻,健銳營聽從僧格林沁的安排,埋伏在獨流鎮北側,只等戰事打起,便架設雲梯,進攻二人高的獨流鎮土牆。

外火器營有四千餘名八旗兵丁,鳥槍護軍二千五百多人,炮甲八百餘人,養育兵(預備隊)近千人,全營皆是鳥槍、子母炮以及火炮裝備,裝備在滿清來說最為精良不過,為滿清平準噶爾、定回部、掃金川、降緬甸、鎮安南、屏衛關隴,鞏固邊疆,立下赫赫戰功。

這次攻打靜海的太平軍,在僧格林沁的安排中,外火器營便是主力作戰部隊。

而兩翼前鋒營和八旗護軍營,一共近五千人,都是從八旗滿洲、蒙古兵中選擇勇武強悍者,組成的皇家禁衛軍。

前鋒營和護軍營原本一直保衛皇宮,輪流值守;遇咸豐外巡時,還要扈從隨駕護衛。沒想到,這次咸豐連這兩營都指派了出來,交給僧格林沁統一指揮,看來,太平軍的北伐,已經讓咸豐心驚膽戰,不得不將自己身邊最壓箱底的護衛營也派出,前來圍剿。

而巡捕五營全為綠營兵,原本編制為一萬一千人左右,但僧格林沁打心底看不上這些漢人組建的綠營兵,事實上這些人也卻是只能欺辱些京中的百姓而已,這次只抽了戰兵和馬兵七千人前來參與圍剿太平軍,守兵繼續在京城駐防。

僧格林沁不急於進攻,只是將獨流鎮的太平軍圍困起來,等勝保的一萬餘騎兵趕到獨流鎮再攻打。

這時,獨流鎮駐防的吉文元,率領左翼北伐軍共六千餘人,探知到自己被圍困,一面架好槍炮做好防守的準備,一面連續派出信使,緊急向右翼和靜海城求救。

可惜,獨流鎮已經被蒙古鐵騎封鎖,吉文元派出的求救信使剛出城沒多遠,便被蒙古騎兵追殺射殺。離靜海城十里路不到的獨流鎮,便成了飛地。

靜海城內的秦日綱卻從城外肆虐的蒙古騎兵中,推測出清兵的意圖:獨流鎮肯定被圍困了。

他派出探馬繞道往獨流鎮和葉口莊傳令,要求左右翼同時領兵向中間進攻,同時,他自己率二萬步兵,千餘騎兵,緩緩而行,出了城門,直攻城北外的蒙古鐵騎,向三向夾擊,正面擊潰敵軍。

指揮幾支蒙古騎兵的都是各部落王爺,傲慢無比,見太平軍大部分是步兵,便心存輕視,擺開八字形陣勢,直接以馬刀騎兵便向太平軍發起衝鋒。

久經血戰的秦日綱,讓廣西、糊南老兵列隊在最前面,依靠運糧車和火炮作為阻擋騎兵的障礙,手持藤盾和加長的長矛形成森嚴的矛林,蒙古騎兵一衝入運糧車邊上,戰馬不是被糧車絆倒撞上,便是被倒插在泥地裡的長矛戳中,紛紛栽倒在地。

而後面高速衝鋒的騎兵即以高超的騎術,在太平軍陣前三十步掠過,手持弓箭,剛剛射出,便聽見砰砰的槍聲,太平軍陣中,無數鳥槍和子母炮,紛紛開火,震天的聲音嚇得戰馬膽戰心驚,密集的槍子炮粒將陣前的騎兵擊中,兩柱香功夫,蒙古騎兵已損失數百人。

而蒙古兵射出的箭雨,也將太平軍射死射傷不少。

但指揮蒙古騎兵的幾個王爺卻是心疼不已,連忙鳴金將鐵騎撤回。(未完待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