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第447章 準備擴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47章 準備擴軍

廣州,聖王府內。

馮雲山看著總參謀部副總參謀長左宗棠遞來的報告,嘆了口氣。

報告是向馮雲山反應,要求討虜軍擴軍的建議。

“季高,總參謀部是不是知道南洋公司和王府最近和洋人的貿易生意賺了些銀子,所以心急火燎地要幫本王花掉啊?”馮雲山戲謔道。

雖然才剛入夏,但廣州的生絲和茶葉生意已經火熱起來了。

單單這一個月,僅僅廣州一地,南洋公司將從兩廣、湖廣和茳西福鍵等地低價收購到的茶葉和生絲,高價出售給洋人,便淨賺白銀二百餘萬兩。

由於上嗨發生戰亂,而長江一帶被太平天國和滿清交戰的封鎖影響,上嗨一帶的貿易大受影響。而浙茳也是戰爭的陰雲密布,寧波府雖然還未發生戰亂,但整個浙茳都已被討虜軍包圍,行商運貨不便。

於是,來自歐洲的洋人,主要是美國人和普魯士人,其次是英國人、法國人和義大利及荷蘭人,便棄了上嗨和寧波一帶,蜂擁來廣州和廈門兩地爭奪貨源。其中廣州更是主要貿易之地。

而廣州廈門兩地的海關關稅也是隨之大規模增長,尤其是廣州,這半年不到,王府便獲得關稅超過百萬兩銀子。再加上廈門和福州兩地的茶葉和瓷器等關稅,王府財稅部副部長周勝坤笑得嘴都合不攏。

左宗棠知道聖王是在開玩笑,他搖搖頭道:“聖王,錢財乃是身外之物,軍隊才是一切的基礎。如今聖國的疆土越來越寬,中華討虜軍的兵力已經捉襟見肘。想要更多兵力全面進攻滿清,趁其兵力缺乏之際,一舉推翻滿清,聖國是時候要擴軍了。”

馮雲山點點頭,示意左宗棠繼續說下去。

“聖王,我們討虜軍目前的兵力情況是這樣:甲等師共10師,合計105000人,由於戰爭減員以及原本就沒滿編,按照滿編人數應該要達到115000人,尚缺編近萬人;乙等師共7師,合計74000人,超編四千人。合計甲乙師這野戰軍共179000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警備軍原本28個旅,後來陸續增加到32個,即甲(乙)一旅至甲(乙)四旅的常備機動部隊,甲(乙)九旅至甲(乙)二十旅這個常駐地方的警備部隊。一共168000人。”

“如今雖然各路戰線拉開,師級的野戰軍也不大夠用,幸好清妖戰鬥力低下,一戰擊潰,否則,若是碰到數萬人的攻城戰,兵員便顯得極為不夠了。聖王,最關鍵的是地方警備軍,已經嚴重不夠。按照滿清少兵的配置,都是一個州府,配置三四千人的兵力。而如今我聖國,所佔州府已經近百州府,可按照我聖國討虜軍的警備軍駐兵兵力配置,平均一個旅的兵力,要駐守三到四個州府,已經大大超出駐守的範圍。而且,甲等旅和乙等旅相差不大,只是人數區別,總參謀部分析認為,應予合兵,不分甲乙,直接以數字以及駐守地方來區分命名為好。”

馮雲山一聽,有了幾分興趣,按照左宗棠說的,這不正是後世的地方駐兵,叫某某軍區嗎?便道:“哦,季高舉例說說看。這個甲乙旅不分後,如何命名,以及如何分工為好?”

左宗棠見馮雲山問起,精神一振:“聖王,以廣東為例。韶州府因為礦產很多,又是交通要道,由甲十八旅駐守;而旁邊的連州和連山廳地處偏僻,僅有乙十五旅的二個團駐守。如此一來,不如整合一起。將甲十八旅、乙十五旅以及廣東境內的其他五個旅,合併為一個旅團,命名為廣東旅團,下轄第一旅,第二旅……第七旅。這樣方便調動,相互支援。”

馮雲山點點頭,這個主意還真的不錯,遂道:“很好!本王也認同這個意見。不過,這個旅團的叫法,本王不大喜歡,換個名稱,便叫軍區吧,意為這支軍隊的區域。”

“軍區?!”左宗棠嘴裡念道,“嗯,這個提法,確實比旅團的叫法高明很多。‘廣東軍區’,即意味著是駐守廣東的軍隊管轄區域。簡單直觀,一目瞭然,聖王果然高明!”

左宗棠閃過一絲狡黠,笑道:“既如此,聖王,莫如這樣:廣東省為最先佔領的,便為1號軍區,所有部隊,編號為101旅至107旅;廣西為第二個大部分都佔領的,編為201旅至206旅。不過,這樣,即使日後廣西要增加地方警備部隊,也不會影響其他軍區的軍隊編號,直接冠以207旅,210旅即可。”

“好你個季高,不知不覺,本王便中了你的圈套。也罷,本王便答應你擴軍的建議了。不過,這旅一級的地方警備部隊,每個省級軍區,原則上在7-8個左右,最多不可超過10個旅,每個旅都定編為包含三個主力步兵團和一個炮兵營、一個工兵營,加上直屬的警衛連和偵查連,合計編制五千人左右。”馮雲山笑著答應下來,不過,對每個省的地方駐守部隊也提出了人數限制,限定在四、五萬人以內,避免兵員太多,日後的兵餉負擔不起。

若是四處鐵路暢通,交通發達運兵快速了,其實也不用這麼多的駐兵了,只是,如今還不大可能。

“至於野戰部隊的甲等、乙等師,仍舊沿用下去。如今連甲等師的槍炮都還未能配齊,分為甲等乙等主戰部隊還是很有必要的。甲十師暫且不擴軍,先將乙等師再擴編3個師,組建乙八師、乙九師連個步兵師,將彭玉麟的那個內河水師擴編,組建為乙十師。這樣聖國便有甲乙五十、甲乙十師等4個水師了。”

“聖王英明!宗棠這就讓總參謀部發令組建。”左宗棠大喜。

“兵餉的事情,目前還不突出,但再過幾年,便會大規模需要銀兩了!你們總參謀部後勤處,還需要和財稅部好好謀劃下。還有武器問題,也要跟工務部以及兵工廠、機器廠以及克虜伯鋼鐵公司聯絡好,督促他們多生產些火器,供應部隊。當然,本王也會跟伍崇曜講,讓他多採購些洋人的槍炮。”馮雲山提醒左宗棠道,如今中華討虜軍的總參謀部,已經基本都交與左宗棠了,不過,偶爾還是要提醒一下。

火器問題,主要受限於產量,隨著時間的積累,將士們手中的新式火槍也會越來越普及。馮雲山主要擔心的還是兵餉。

儘管,在馮雲山的設計中,參照後世,中華討虜軍也分為義務兵和志願兵。而馮雲山以義務兵的名義,規定不予支付兵餉,但又在新入伍時,發放其家庭三兩白銀的補貼,家庭的田稅減半、田畝多分一人等政策,用以激勵家庭對參軍的支援。

而為了將來打算,保證百戰老兵的穩定,留住老兵,同時也為如今在役的義務新兵畫個餅,吸引他們:馮雲山規定在四年義務兵後,可以轉為志願兵,每月便至少可以享有一兩白銀的兵餉。

這樣一來,至少在這四年義務兵期間,王府都不用支付兵餉了。

這樣一年下來,至少可以節約近400萬兩的兵餉。這無疑是比滿清朝廷負擔要輕鬆得多。當然,不能跟太平天國比,他們不但軍隊沒有任何兵餉,連官員也不用俸祿。

不過,有了志願兵每月至少一兩的兵餉這個大畫餅,加上入伍時的3兩銀子安家費,討虜軍的將士都絲毫不覺得虧了,反而個個用命,其實不為別的,是為那一家人的田稅減免一半,還有那能多分一份田地的好處。

左宗棠和馮雲山聊起準備抓緊對浙茳用兵,儘快平定浙茳。

馮雲山又吩咐左宗棠牽頭總參謀部將地方守備旅的改編整合之事做好。

兩人商談了個多小時,左宗棠這才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