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第572章 佔領天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72章 佔領天津

直隸總督桂良臉色慘白,他手腳發抖,啪地一聲,站了起來,搖搖晃晃地幾乎摔倒,旁邊的天津知府錢炘和以及倉場侍郎崇綸連忙上前扶住。

桂良猛咳幾聲,手指東面罵道:“保恆這混賬東西,吃了敗仗不說,還自行逃走,也不報信,真是該當滿門抄斬!如今天津城內兵力幾何?”

桂良發了頓脾氣,將戰敗的責任都推到保恆頭上,最後一句話卻是向天津知府錢炘和詢問的。

錢炘和連忙稟道:“稟部堂大人,天津城內只有天津城守二營七百人,再加上天津鎮本鎮標左右二營步卒八百餘人,一共一千五百清兵,還有城內的團練義勇以及漕運兵勇千餘人。天津城外,則已經調集了靜海營、務關營在城東郊駐守,約有一千人。再加上天津鎮藍總兵即將抵達的五百馬兵,還以部堂大人此次率領的二千精騎,總計馬步兵約五千餘人。”

“天津鎮其他的兵力,都離天津城較遠,就算較近的霸州營、舊州營等兵力要調來天津城,也需要兩天時間。”錢炘和明白桂良問兵力的用意,他剛一聽信使的信報,也是嚇得大驚,繼而便是想著要早點離開天津城。就天津的這點兵力和戰力,肯定守不住。

桂良又轉頭問信使:“直隸提督保恆一共領兵四千餘馬兵,慘敗而逃?那粵賊數萬兵力,折損幾何?”

信使垂下頭,有些猶豫地道:“小人也不大清楚。只聽藍總兵說,是提督大人率四千馬兵路遇一支乘坐馬車趕路的賊兵,只有一千二百餘人,按賊兵的軍營建制,應該是一個團的兵力。雙方開戰,最後因有另外兩個團的賊兵也即將趕到,軍門只得率領眾將士撤退。我軍折損上千兵力,賊兵僅百餘傷亡!”

“什麼!?你說什麼!?”桂良聞言,又是猛地劇烈咳嗽起來。他有些出離憤怒了!

直隸提督保恆難道是吃屎的嗎?四千馬兵,就算不是騎兵出身,那也是騎在馬上四千人啊,還是各個鎮的總兵率領的精銳,去衝殺一千二百餘人的步兵,竟然折損三分之一,上千人馬啊,而賊兵僅百餘傷亡?

這是什麼比例?他甚至懷疑,是不是提督保恆和總兵藍理他們為了掩蓋自己的愚蠢,故意將賊兵說的如此厲害!簡直難以想象啊,四千馬兵去衝殺一千多步卒,還會打成這個結果!

不過,從另一方面,桂良也有理由相信賊兵的精銳善戰,軍紀荒廢鬆弛的綠營兵,很難與之抗衡。

“部堂大人,小人不敢撒謊!”信使練練磕頭。

桂良揮揮手,心煩意亂地將信使趕走。

他其實不是懷疑信使撒謊,這等事情,小小信使不敢亂說,何況那藍理正往天津城趕來,很快便能問個清楚。他只是不敢相信,賊兵什麼時候戰力這麼強大,還是直隸的綠營兵真的廢弛到這種地步了?

不管怎麼樣,桂良已經知道了該如何選擇。

他當下便下令:“天津城西北的白河之上好像有個北倉,那裡儲存了送往京師的大量糧食,關係到皇上和京師百姓的吃食生計,可不能給粵賊搶了去。也罷,本督便親率親兵前往北倉一趟,轉移那裡的漕糧。”說完,也不等藍理到達天津,便直接點起本部督標精騎二千餘人,帶著天津知府錢炘和率領的二千城守營和團勇等,便欲離開天津府城。

剛準備出天津城門,結果碰上正好趕回城的天津鎮總兵藍理。

桂良問起,藍理詳細說起了事情的經過,桂良聽後沉默不語,半響之後,方才長嘆一聲:“我大清真的危矣!”當即,他下令徹底放棄天津城。

於是,半個時辰後,二千馬兵在前,近四千步卒在後,中間還有近百輛馬車,除了直隸總督桂良和天津知府錢炘和等人外,還有天津府一干官吏,眾人領著手下沿著白河岸邊官道,前往北倉而去。

三個時辰後,經過北倉,桂良下令藍理率領天津鎮總兵的兵力,四處蒐集民夫,將北倉漕糧能運多少便運走多少,其餘的,視情焚燬。

而他自己,則一方面派人打聽朝廷援兵情況,尤其是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行蹤情況,另一方面,則派人緊急往京城報信,說是粵賊出動賊兵七八萬之多,大沽口炮臺和天津府城已經全部被賊兵佔領,直隸本地綠營兵鎮守難以抵擋,清朝廷速速派援軍前來。

而天津城內的百姓,一見官兵都逃走了,紛紛傳言賊兵殺人不眨眼,紛紛逃離天津城,躲入天津城郊的鄉下。

……

甲九師是最早抵達天津城的。

甲九師張英團繳獲了三百餘匹戰馬,經過分選,有一百二十餘匹戰馬完好無傷,於是,便被甲九師的師部偵查營給要了去,原本偵查營只有六十餘匹馬,如今有了這一百二十餘匹,便有將近二百匹戰馬,總算是湊夠了全營四百名將士的一半。

有了戰馬的偵查營果然就不一樣了,很快便發現天津城的異狀,將訊息稟報距離天津城最近的張英以及另外兩個步兵團。張英聞報大喜,天津城的清兵竟然全部撤出天津城,逃走了?

他當即讓師部偵查營繼續稟報師長譚紹光,而他和另外兩個步兵團,立即急行軍趕往天津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半日後,三個步兵團經過一陣急行軍,抵達天津城外。

張英派人推開虛掩的城門,發現城內果真已經空蕩蕩的,只餘幾名乞丐和老弱行走在街道上,一見討虜軍闖進城門,驚慌失措,四處躲避。

等三個步兵團都進入天津城後,才發現整個天津城,已經十室九空了,整個天津城也空蕩蕩的,什麼都沒有,還有地方四處著火,卻是清兵撤走的時候,將拿不走的東西都一把火燒了,到現在還沒撲滅。

而天津城內官兵走後,沒了約束,混混和盜賊都開始出來作亂,四處搶奪糧食和財物,其實已經沒什麼財物了,不過是些大戶人家的傢俱之類的,大多是老弱病殘沒辦法逃走的百姓的口糧,也被流氓奪走。

見此,討虜軍的三個團長紛紛大怒!張英和另外兩名團長將天津分為三塊,各自管理一塊城區,一邊派討虜兵撲滅四下的火災,一邊組織巡邏隊,四處巡邏,發現有混混強盜便進行斬殺。

同時,討虜軍對城內的老弱病殘的百姓張貼通告,發放《聖王王府告滿清官紳書》,聲稱只要百姓擁護聖國,願做聖國子民,都會與聖國百姓等同對待,“盼爾率眾來投,往不咎親兄弟”!

於是,天津城內剩餘的兩三千百姓,紛紛開啟緊閉的門窗,走上街頭,聽人讀告示。張英等趁機組織討虜軍團部中的醫護班走上街頭,給百姓把脈抓藥,又在各路口開設宣講臺,宣講聖國的各種政策和對待百姓的好,宣講滿清和官吏的惡,並且,拿出從大戶人家的地窖中搜獲的糧食,分成小份分發給百姓,一時間,百姓紛紛稱道。

逃至城外鄉下的百姓,聽說城內賊兵非但不賊,隊伍紀律嚴明,不驚擾百姓,還將留下的百姓當成親人,一時間,都傳開了,便紛紛返回城內。

天津徹底安定下來,討虜軍不費吹灰之力,將天津牢牢佔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