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724 章 帝國軍事變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724 章 帝國軍事變革

“陛下,最後一點,便是後勤機制的建立與完善!”毛奇完全不知道自己說的話會得罪了左宗棠和馮雲山,他完全沒考慮這些東西,只是實話實說地想說出自己的想法而已:“陛下,這兩個月微臣任職總參謀部作戰處以來,想查閱一些相關資料,結果發現基本沒有資料可查。無奈,只能詢問了一些同僚,從他們的嘴裡,微臣得出結論:帝國討虜軍對後勤這塊,基本還停留在有糧便能打仗的階段!”

“這十分可笑!要知道,後勤不僅僅是發動戰爭的一切工具和安排,而且還是擬定戰略戰術計劃的一切工具和安排!後勤保障制度的建設與完善,直接關係著軍隊動員與集結的速度,從而決定作戰的勝利。兵員的補充、彈藥的供給、糧食的供應,集結和運兵的速度,武器的配備與運輸,都是後方的總參謀軍官和前線指揮官不可迴避的問題。”

“在微臣看來,打仗就是打後勤。帝國一旦像普魯士一樣實行普遍兵役制,軍隊人數便會急劇增加,而帝國幅員遼闊,這樣便會造成補給困難,讓國家的財政也陷入困境,甚至還會影響其他國內生產。因此,平時的常備軍就算擴兵,也不能影響到百姓種地,而一旦戰爭發生,便要馬上集結軍隊,迅速趕往戰場,以最快的速度第一時間徹底擊敗敵人。只有最短時間擊敗敵人,才是最為節省的做法,這才是要發展後勤機制的關鍵。”毛奇侃侃而談,他似模似樣地朝馮雲山一拱手,取來一張白紙,用個木炭在白紙上信手一畫,沒多久,便是一副中華帝國的疆域圖呈現在眾人眼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陛下,帝國應該要大力發展經濟,提高工業化程序。這其中,修建鐵路,形成全國範圍內的鐵路網,便是最好的快速輸送兵力的途徑。因此,微臣建議,在總參謀部中要有個機構專門負責鐵路的修建與規劃。有了鐵路,兵力、大型火炮等物資彈藥可以迅速運往戰場,不需要囤積大批物資到前線去,而且軍隊透過鐵路趕赴戰場,可大大節省體力,馬上投入戰場,還可以及時增援與撤離。因此,總參謀部要將鐵路的軍事化應用,形成制度,比如新建一個鐵道處。而最後的,也是後勤中最重要的一點,陛下,微臣認為便是新式武器的研發與使用。這其中,帝國從普魯士引進的德萊賽M1841針發槍非常不錯,但若是再加以改進,讓射程更遠,射速更快,則更為合適。還有帝國克虜伯鋼鐵公司生產的克虜伯後膛大炮,想不到這遙遠的東方——對不起,臣沒貶低帝國的意思——臣只是替普魯士悲哀,這克虜伯先生是普魯士的國寶,居然被陛下給請了過來,普魯士國王會為此後悔的。還有,微臣還沒在帝國發現電報這種神奇的通訊工具,實在是太糟糕了,傳遞訊息與下達命令還得靠快馬來進行,實在是致命的。陛下,一定要儘快發展電報,這太重要了。普魯士的電報早在十多年前便開始投入使用,前幾年更是將電報業務擴充套件到整個王國。帝國在這方面,落後太多,必須要建立起來。”

“……”

隨著毛奇的一番講解,將帝國與普魯士的一番對比後,討虜軍的不足完完整整地呈現在馮雲山和左宗棠兩人面前。此刻,左宗棠鬱悶地看著侃侃而談的毛奇,他不明白,這洋人的小小腦袋中怎麼裝了那麼多稀奇古怪的東西,至於那電報,他完全不明白是什麼,可皇帝一副點頭認可的樣子,讓他明白,那確實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不過,他還是有些不服氣,這洋人東岸目前為止,只是誇誇其談而已。

馮雲山可顧不得左宗棠的想法,毛奇的一番話,讓他意識到自己建立的總參謀部還只是一個簡單模仿的機構,並沒有真正發揮總參作用。而帝國的軍事制度,也必須加以改革才行。於是,他直接對左宗棠道:“左愛卿,你是總參謀長,但對於總參謀部的改革方面,還是以毛奇將軍為主,你主要協助他處理各方面的關係,方向上把關便成。至於如何改革,便都交給毛奇將軍吧。”

左宗棠雖有些不願,但皇帝既然如此交代,他也只能服從命令,他倒要看看,這洋人到底能給總參謀部帶來怎樣的變化!

幾天後,皇帝馮雲山正式下詔,宣佈在全國各地進行擴兵,正式頒佈《中華帝國兵役章程》。在章程中,並沒有全部效仿普魯士的徵兵制度,而是規定,帝國實行義務兵與志願兵相結合、常備軍與預備役以及地方民兵相結合的兵役制度。

只要是中華帝國的子民,不分漢苗、職業、出身和教育程度,都有義務依照章程服兵役。帝國的武裝力量,由野戰的討虜軍和預備役部隊、地方守備的後備役部隊,以及地方民兵組成。

緊接著,新成立的國防部,透過地方政府,特別是各地鄉鎮公所,便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了廣泛宣傳,號召青壯參軍入伍,服兵役。

而與此同時,總參謀部也進行了一輪改革,所有藏參謀部的副處長以下人員,全部免職,參加由副總參謀長毛奇開設的軍事參謀強化培訓班的培訓課程,經過二個月的培訓後再予以考試,根據成績合格程度,再予以安排職位。

這天一早,左宗棠和總參謀部的眾多將士便早早來到總參謀部裡的作為培訓場地的部堂大殿,聽取毛奇的講課。

“誰來回答,一個400人的步兵營,假設配置有400杆德萊賽M1841針發槍,但只有350名經過作戰訓練的士兵,站成三列式作戰陣型,戰線至少要布開多長?攻擊火力的頻率又是多少?假如對面衝鋒過來一千的手持長矛馬刀的騎兵四面圍攻,平原地形上,又以怎樣的陣型抵擋?”毛奇透過旁邊的一名從南洋公司剛趕到的通事翻譯,首先問道。

眾人面面相覷,無人回答。誰也沒想過這些細節問題,行軍作戰,靠的是勇敢和優勢兵力,這些有什麼關係?左宗棠見堂下冷場,便親自回答道:“毛將軍,一個步兵營,按你說的350名戰士,排成三列作戰,應該是每列117人左右,按兩個人並排一米多點的距離,戰線布開,應該是70米的長度。開火的頻率嗎,還真不大清楚,左某好像記得德萊賽M1841針發槍一分鐘能射擊四發子彈,算起來,一共是350杆火槍,一分鐘內便能開火1400發子彈。至於以前馬刀手砍殺過來,還能什麼陣型,自然圍成一個圓圈抵擋。”

毛奇聽完通事翻譯完左宗棠的話,搖搖頭道:“左參謀長所答,歲入盡然,但勉強算過關。但其中有很多錯誤。首先,遇到戰場的實際情況,再決定一什麼樣的陣型,這樣才最為實用。攻擊火力的頻率,也是要按照敵人的數量多寡程度,來進行調整…….”

“……再者,行軍作戰,作戰路線和天氣情況不掌握怎麼行?這些都是一個軍事參謀該有的素質才行……”不知不覺,毛奇的一番講授,讓整個總參謀部的眾人,都聽得如痴如醉。他們沒想到,作為一名參謀,竟然有如此多的地方要掌握學習。

“以上是一名軍事參謀。而作為一名軍事指揮官,有一點很重要,這便是:“少下命令,多做指示!”毛奇說完軍事參謀的要點,又講起基層指揮官的要求來:“就是要少下達內容具體、約束力強的命令,多下達任務明確、內容簡潔的指示,同時,還要鼓勵下級在無法接受道命令的時候,要積極主動,以免錯失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