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877章 鐵路建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877章 鐵路建設

“陛下,眾位大人,要說對朝廷最為有利的,還是民用工業和廠礦的發展!”曾觀瀾接著說起民用工業來,他有意朝工務部部長曾玉珩看了一眼,開始通報民用工業的成就來:“陛下早在帝國建立之前,便已經在兩廣、湘南等地籌建工業和廠礦,而後又是攻略到哪裡,便將廠礦設立到哪裡。特別是桂陽的鉛鋅礦、鐵礦銅礦和硫磺礦,還有韶州府的大型鐵礦和煤礦,雲南的銅礦和錫礦以及金銀伴生礦,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和開採。而帝國成立之後,特別是在第一個五年計劃實施以來,全國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根據要求,全國的原內地18省的一半以上的州府,都設立水泥廠、五金廠、磷肥廠、面粉廠、印刷廠、中藥廠、火柴廠、肥皂廠、製糖廠、油料廠、服裝廠、酒廠、造紙廠、木柴家具廠、煤磚廠等關係生產和生活的民生工廠,這還只是財稅部撥款讓地方官府設立的,經過審批有些地方鄉紳和商賈也開始效仿,紛紛興辦工廠,有些州府甚至還不止一兩家。尤其是服裝廠,火柴廠,五金廠之類的日常用量大的廠子,比如蘇州府就有十餘家。而沿海一帶興起了數十上百家茶磚廠、繅絲廠,還有一些雜貨行、貿易行等,興廠經商的氛圍已經濃厚了起來。同時,各地省、府乃至縣的醫藥局、郵政局和供銷社都建立了起來,而發展最早的湖廣、兩廣和江南等地,甚至連電報局也基本都興建了起來。”

曾觀瀾一邊稟報,一邊翻起了手中的資料來,各部報的資料太多,他哪裡還記得住,只能挑些重點稟報。

馮雲山對此也有瞭解,他前次出行,在廣州府和福州府各處已經看到了各地情形,的確大變了樣。對於這些關係民生的工廠,他倒不怕發展不起來,只要朝廷和地方官府的政策推動,加上百姓有這方面的需求,自然會順其自然發展下去。這中間,第一點是百姓能有餘錢,在吃飽飯的同時才能有其他的消遣,有這個能力花錢去嘗試其他的生活需求,否則,像前些年一年,大部分的百姓都是窮哈哈的,總不可能餓著肚子去添置好衣服、買報紙、買酒喝吧?而這第二點,便是有資本去投資這個工廠,並能盈利。

朝廷已經連續出臺了幾年的政策,比如興辦實業工廠的,就以廠房和機器作為抵押,官辦的那幾家銀行提供低息貸款,官府為了鼓勵眾商賈開辦工廠,還鋪路搭橋幫助聯絡貨源和出貨銷路,甚至直接提供補貼來支援。因此,沒幾年功夫,各地開始大規模出現興辦工廠的熱潮,尤其是南方一帶,因為財富較多,從土地開始轉化為資本。尤其是中華帝國原先出臺的土地政策,讓很多大戶地主鄉紳紛紛拋售土地,交給地方官府收納,再由地方官府出租給無地少地的百姓,不但讓部分無地的百姓都有土地種,還讓一些人從鄉下的大戶地主變成城鎮裡的商賈和工廠主。經過幾個典型的樹立,其他的地主們看見開工廠比種地更能賺錢,而且更能討好地方官府,獲得名聲和榮譽,便紛紛有樣學樣,開設工廠,於是乎,地方的一些小廠紛紛建立起來。甚至在某些地方,如蘇州府,絲絹廠、紡織廠、肥皂廠、大米廠等這些初級加工小廠和作坊數不勝數,竟然有點泛濫成災的趨勢。幸好江蘇巡撫李鴻章及時動用官府的力量干預,將三分之一的工廠遷移到鄰近的常州府、鎮江府等地,又開始從嚴審批,才遏制工廠氾濫的勢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曾觀瀾繼續介紹:“陛下,鐵路和官道的交通方面,微臣恐怕講得不清楚,還請讓程大人來稟報。”

馮雲山知道這是曾觀瀾讓新任交通部副部長的程恆生有機會站出來,便欣然點頭同意下來。他也知道曾觀瀾倒不是說假話,新成立的交通部下轄鐵道司、官道司、水運司和電報郵驛司,遠比後世的交通部管得更多,不是專業人士,還真的難以講解。何況馮雲山對交通也高度重視,很想知道如今發展得如何了。

程恆生連忙出列,略有激動地奏報:“啟奏陛下,還有眾位大人,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全國的交通發展日新月異,尤為壯觀。最重要的自然是鐵路。按照第一個五年計劃,陛下敲定鐵道司出面修建四條鐵路,截止本月為止,情況如下:第一條的南北大動脈粵直鐵路,原本在五年計劃提出前的廣東段便已修建大半,到太聖五年初,長江以北的北京至開封、開封至漢口,長江以南的韶州至桂陽、桂陽至武昌這四段鐵路全部修建完成。當初像湘江、漢江這些大江無法架設橋樑的難題,經過兩年多的嘗試,難關終於攻克了,我們鐵路司聯合美國洋專家,採用尼亞加拉大瀑布的馬路和鐵路兩用橋方案,採用鍛鐵索和加筋梁的吊橋,以及水泥鋼筋拱跨橋混合式樣的方式,用躉船和千斤頂提升就位,終於建成了上百座大小橋樑。唯一的難點在於橫跨長江的漢口至武昌段,因為長江江面太寬,加上水量很大,一時間難以合攏。還是多虧陛下提醒,去年我們在長江上設定了由三艘巨型平底木船拼成的浮船,船上鋪設了近百米的鐵軌,讓火車能從岸上開到浮船上,將火車運過長江。如今一切試驗都已完成,正準備下個月便正式投入使用,屆時,整個粵直鐵路便可全部貫通通車,從此以後,大江變為通途。”

“而作為第二條鐵路的蘇直鐵路,也如同粵直鐵路一樣,南部的聖京到上海段已經通車,北部的江浦到北京也已經在太聖五年也已經通車,只剩下聖京長江大橋還在修建,導致整條蘇直鐵路南北兩段無法貫通。因為江面過於寬闊,江水也很深,加上起重機械無法托起數千噸的橋樑,幾年內我們還真沒有好的辦法,無法建起如此跨度的橋樑。如今我們鐵道司已經放棄了建造橋樑的想法,跟武昌一樣,修建一艘巨型浮船,讓火車駛上浮船,再用船將火車運過長江。”

“第三條鐵路是上海至寧波的蘇浙鐵路,早在太聖五年下半年便已通車。第四條作為東西方向的大動脈的贛閩鐵路以及延長段,已經完成所有鐵路的施工。並且,因為提早完成,進一步擴建,將贛閩鐵路擴充為鄂贛閩鐵路,如今從德興銅礦區經景德鎮,經過饒州府到南昌,可以直接抵達福州。而從南昌又延長至九江府,並且目前抓緊在修九江至武昌段鐵路,等今年底,應該可以建成,到時從武昌,不但可以透過長江水運抵達福州,還可以直接透過鐵路抵達福州城了。”

“除此四條由鐵路司直接承擔修建的主要鐵路之外,從太聖五年開始,還有多條鐵路也陸續開建。比如雲南境內的東川銅礦區至永定營、昭通銅礦區至金沙江等多條運礦鐵路已經修建完成,開始部分通車。北京至張家口、北京至天津、桂林至永州等鐵路也開始修建。另外各省今年陸續提報的一些修建鐵路計劃,這個月鐵道司便準備進行批覆。”

聽到這裡,馮雲山臉色充滿喜色。鐵路是近代工業革命的推進器,除了蒸汽機帶動紡織工業之外,鐵路便是最為顯著的推動近代工業發展的命脈了。大力發展鐵路,對整個國家促進良多。馮雲山早就想好了,就算借債,也要優先大力建造鐵路,這也是他為何不惜耗費巨資,多條鐵路同時開建的原因。如今看來,成績喜人,將後世滿清末期十多年都未建成的鐵路里程,在短短四五年就全部建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