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876章 國力的發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876章 國力的發展

這天,是帝國每月十五的大朝之日,馮雲山一臉威嚴肅穆地坐在朝堂龍椅上,準備接見大臣,傾聽眾臣子們的奏報。

由於提前向內閣打過招呼,各部的主官早早做好了充分準備,將各項要奏報給皇帝和朝堂各大臣的事情都熟知在心中。

雖然是大朝會,但在馮雲山數年來的堅持推行簡化朝禮努力之下,各項流程已經大為簡化,與當初的滿清和太平天國截然不同。但畢竟是大朝會,百官叩拜仍是難以避免。

等眾人行禮之後,馮雲山清清嗓子,朗聲道:“眾愛卿都平身吧!今日朝議之事,大家都知道,便是朕要瞭解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情況。實施這個發展計劃以來,全國各個領域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些朕也看見、聽說了,成績斐然,但有些地方還是拖了後腿。距離第一個五年計劃還有一年多點的時間,朕今天的這個朝會,便是要找出短板之處,補齊差距。何謂短板?朕原來跟眾位愛卿應該提起過,西洋的木桶理論。全國各行各業,各個地區,內閣各部,皆是等同於木桶的各塊木板,只要有一塊短小便會造成整個木桶的水從這裡流出,這正是朕所擔心的。曾愛卿,你是內閣副總理,便由你先大致說說吧。”

曾觀瀾接過皇帝的話,大聲啟奏:“第一個五年計劃,主要是以興辦軍事工業、發展銀行金融和鐵路交通、電報業務為基礎,朝廷和各地方官府以推行實業為中心,興辦廠礦和輕工業,輔助以配合交通建設、興辦教育、農田水利等一系列的措施,大力發展工業建設。的確,透過四年的大力發展,就像陛下所說的那樣,成績顯著。”

“針對八項主要發展任務,微臣向陛下和各位同僚簡要稟報一下:軍工方面,已經在廣州、福州、上海、登州設立了四大船政局,除此之外在日南省的峴港、廣東省的廣州和瓊州、福建省的臺灣、江蘇省的上海、浙江省的鎮海以及遼寧省的旅順等地都設了大中型軍艦製造維修廠,尤其是廣州和上海兩地,除去官府興辦的造船廠,商辦的造船廠也有超過十家。船舶工業已經興旺起來,目前最大的福州船政局,透過從法國幾大造船廠招募艦艇設計師,已有拿到鐵甲艦圖紙,已經開始生產我們帝國自己的戰列艦和鐵甲艦。另外,聖京、廣州、上海、武昌這4家機器製造總局已經陸續建成並投用,形成了朝廷的四大武器生產基地。除此之外,帝國克虜伯鋼鐵公司相比前幾年,不但線膛炮的製造能力擴大了數倍,還開始研發改進型的後裝線膛擊發槍,一共開發了夏普斯M1859型步槍、克虜伯P1858騎炮兵卡賓槍、克虜伯後膛擊針步槍和柯爾特式左輪擊發手槍等幾種先進的槍型。而聖京機器製造總局下屬的毛瑟兵工廠,毛瑟兄弟透過鑽研,對普魯士的德萊賽擊發槍的改造,改進旋轉式槍機,已經研發出毛瑟59式步槍的樣品,如今正在全力攻克陛下提出的定裝黑火藥金屬殼槍彈的難題,並且差不多可以製造樣品了,一旦將定裝金屬子彈研究出來投入生產,我中華帝國的步槍至少可以領先西洋列強10年!”

聽到這裡,馮雲山頻頻點頭,對於自己挖過來的克虜伯和毛瑟兄弟,如今開始比歷史上更早地將各自領域的發明搞了出來,他重重地舒了口氣。他是有些擔心的,怕換了個環境,他們不能再如歷史上一樣將克虜伯大炮和毛瑟步槍研發出來,好在馮雲山自己畢竟與機械有點點相關,也大致知道點克虜伯線膛炮和毛瑟步槍的結構竅門,稍加提點,再以大量的財力和人力支援之下,終於讓克虜伯和毛瑟兄弟兩人成功。

不過,馮雲山還是有點不大滿意,那便是定裝黑火藥金屬殼子彈製造得太慢了。看來帝國的機械加工水平,與西歐國家相比,還是有些欠缺,否則,金屬殼子彈早就製造出來了。不過,在馮雲山直接提點說使用銅之後,如今定裝黑火藥銅蛋殼已經有了眉目,要不了多久便能批量生產。

見皇帝望著自己,曾觀瀾繼續稟報道:“農業方面,更是有了根本的飛躍。首先是聖肥的投用,不管是南方的水稻番薯還是北方的麥子玉米棉花,產量都要提高三四成以上。其次,水稻方面,農業部引進爪哇、安南和瓊州三地的水稻一起育種,加上上次在婆羅洲俘虜的那名洋人是育種專家,培育的水稻品種比南方本地稻種要增收二成。當然,最關鍵的其實是興修的水利設施。這四年,朝廷一共投入上千萬聖元的資金,組織近億的勞力修建水庫池塘,開挖溝渠,建起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的水利設施,使得一成多的旱地變成水田,其餘的水田也因為有水澆灌更能抵抗天災了。另外,地方官府鼓勵百姓聯合結成合作社,共同抵禦災害和組織耕作,補貼農戶集資購買大型農具和耕牛,再加上新式農具的投放市場、低價出售給百姓,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最後,各地官府設立的農業所,推廣新式農耕方法,實施深耕、點耕,提前預防蟲害,防止農作物病害,這兩年讓各地農戶增收不少。農業部又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分為南北兩地編制了不同的農家歷,編寫通俗易懂的歌謠,推廣新技術,提醒百姓按季節做農活,也促進了農村的發展。全國的糧食產量一年比一年增長,去年比太聖二年已經增加了五成的糧食產量,國庫去年儲存的糧食還沒吃完,今年夏收又是個大豐收,稅糧和收儲的糧食都沒地方儲存了。”

曾觀瀾說到這裡稍稍停頓之後,又繼續道:“透過統計的資料可以對比下糧食的增收情況:還是太聖三年的前年,全國4.247億人口,土地10.15億畝,一共產小麥13.6億石,稻穀24.2億石,全部摺合稻穀約為4548億斤,算下來,每年畝產糧食達到365市斤,人均可以佔有糧食達到1043市斤;而去年,也就是太聖五年,全國4.45億人口,12.84億畝,一共產小麥18.8億石,稻穀37.2億石,全部摺合稻穀約為6760億斤,算下來,每年畝產糧食達到526市斤,人均可以佔有糧食達到1519市斤。也就是說,去年與之前相比,無論是畝產,還是人均佔有的糧食,分別提高了四五成。雖然不能說讓所有的百姓都能吃飽喝足,但比前些年的光景已經好上太多,大部分的百姓都不用像以前一樣,節衣縮食地,特別是青黃不接的時候,都家有餘糧,不用四處挖野菜充飢了。而像去年的湖北、直隸遇到的小旱災,遇災災民也沒有離鄉乞討或是賣兒賣女的情況發生,他們都有些餘糧,加上地方官府的賑災救濟,安然渡過災年。而其他的地方,特別是江南和嶺南一帶,鄉民前所未有的富足起來,幾乎家家都有餘糧出售,甚至導致今年的糧價下跌超過二成,也正因為如此農業部開始引導一些鄉農種植菸草、棉花等經濟類農作物。”

馮雲山和眾大臣紛紛點頭,從曾觀瀾透露的資訊中,特別是人均糧食和畝產的大幅提升,讓他們心中一下安穩下來。馮雲山更是暗自竊喜,不為別的,只為他身為皇帝,使得百姓安居樂業,有口飯吃,甚至比後世的軍閥戰亂和解放初期提前一步實現人均糧食佔有量的躍升,便是大功一件,足以讓他得意幾分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過,他知道這其中,一是這兩年光景好,沒有發生大的災害;二是磷肥的使用讓農作物大為增收,以及越南等地的開發和糧食產量計入統計數據中,讓資料好看起來。隨著人口的增長,糧食的壓力始終存在,自己還要繼續努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