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974章 南卡羅來納州宣佈獨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974章 南卡羅來納州宣佈獨立

11月7日一早,南卡羅來納州州府哥倫比亞市的市政廳前便集聚著近百人,顯得格外的熱鬧。

盧子越和盧子閩兩兄弟,領著幾名手下,跟隨著奴隸主約翰*哈倫一道來到市政廳前。約翰*哈倫除了是哥倫比亞的大種植園主之外,他還有一個身份,那便是南卡羅來納州議會的議員。而今天,是南卡羅來納州州長威廉*吉斯特敲響了市政廳的警鐘,召集州議會所有的議員以及市政廳的政府官員商議大事。

和所有其他的議員一樣,約翰*哈倫早猜測到州長威廉*吉斯特敲響警鍾的原因。因為是生意夥伴,加上盧子越表示對這次集會很感興趣,約翰*哈倫帶著盧子越兩兄弟一道來到了市政廳。

果然,等大部分的議員趕到,站在市政廳門前的州長威廉*吉斯特直接說出了他敲警鍾召集大家的原因:“眾位南卡羅來納州的鄉親,告訴你們一個很不幸的訊息,正如我們一個月前便擔心的那樣,代表北方佬利益的共和黨人亞伯拉罕*林肯,已經當選美利堅合眾國的第16任總統。”

儘管眾人已經猜到多半是這個事情,但仍舊忍不住一陣驚呼。

“上帝啊,該死的共和黨人當選總統,肯定會逼迫我們廢除奴隸。我們的末日到了,不能就此罷休!”

“鄉親們,我們要奮起反抗這些該死的北方佬!他們妄圖扶持一個共和黨總統來毀掉我們如今幸福的生活,毀掉我們如今擁有的一切,決不能讓他們的陰謀得逞!”

“我們不要那些高昂的關稅,不要那些貿易保護!我們要自由市場,不要承擔北方佬引起的鉅額財政赤字!”

“吉斯特先生,您說怎麼辦吧!我們聽您的!”

“........”

州長威廉*吉斯特見群情激奮,對於自己營造的氛圍很是滿意。

他站在市政廳的大門口臺階上,朝圍著他面前的州議員和主要種植園主們道:“很好!既然大家信任我,我就為大家尋找一條出路!那就是我們南卡羅來納州,脫離美利堅聯邦合眾國!而林肯獲選,就是我們南卡羅來納州正式脫離聯邦的訊號。”

“共和黨人林肯是個典型的兩面派政客,誰強勢,誰對他有利,他便會聽誰的而去對付另外一方。兩年前,他在伊利諾斯州與斯蒂芬*道格拉斯競選參議員時,為了競選勝利,在芝加哥面對同情黑人的白人代表時發表演講,宣稱贊成白人黑人平等,團結一致。而在兩個月後的查爾斯頓,面對正常的民眾時,卻又宣告‘從來不贊成白種人和黑種人以任何方式獲得社會和政治上的平等;從來不贊成給黑人以投票權。黑人不得成為陪審員,不具備擔任公職的資格,不得與白種人通婚’等這樣的言論,兩邊討好。這就是個典型的牆頭草。因此,我們必須強勢起來回應他的當選。”

“大家或許不知道具體的得票細節!”吉斯特繼續透露道:“那位林肯雖然當選總統,不過,他的得票數量和得票率,都是美利堅聯邦成立以來最低的!甚至,我們南方的10個州中,他沒有得到一票的支援!也就是說,他完全是北方佬選出來的總統!”

他的這個宣言,更是引來眾人的驚呼和尖叫。

或許有些人還有點忐忑不安,因而驚呼。但更多的人們,卻是尖叫,他們是因為自己的家鄉,南卡羅來納州要脫離美利堅聯邦而激動興奮得尖叫,他們的反應,更多的是早有心理準備的。而吉斯特透露的細節,更讓他們覺得這個林肯不應該當選,起碼不是南方人的總統。讓他們覺得,自己完全有理由拒絕林肯成為總統,畢竟,南方十州沒有一票選過他!

州長威廉*吉斯特也有些激動,他繼續道:“早在一個月前,我便擔心這個共和黨人林肯當選總統,因而寫信給南方各州的州長,當然,除了那個德克薩斯州州長休斯頓那個老頑固之外。在信中,我已經跟他們說起,大家應該共商大計,考慮下林肯一旦當選,大家應該採取什麼行動。我明白地告訴他們,大選的結果一宣佈,我們南卡羅來納州就會召集各議員和其他民眾代表舉行特別大會。若是有其他南方州宣佈退出美利堅聯邦,我們南卡羅來納州一定緊隨其後。就算是其它南方州都決定還留在聯邦裡,我們南卡羅來納州也要單槍匹馬地從聯邦中獨立出來,自成一個共和國!”

“那些接到我信的州長們,和他們的議會商議過後,都給我回了信。阿拉巴馬州和密西西比州表示,他們雖不會單獨退出聯邦,但是只要我們南卡羅來納州獨立,願意跟在我們後面。而路易斯安那州和佐治亞州則聲稱,他們剛開始不會退出聯邦,但只要北方對南方採取行動,他們就會脫離聯邦。北卡羅來納州的州長和國會之間還沒決定是否脫離聯邦,仍舊在討論。因此,目前看來,只能由我們南卡羅來納州來領頭了。諸位,若是你們不反對的話,我準備以州長的名義,於下個月一個特殊的日子,也就是12月17日,72年前我們南卡羅來納州從大英帝國北美殖民地中獨立的這天,召開特別大會,將整個南卡羅來納州的各地代表都請來,讓大家來決定是否脫離美利堅聯邦。”

吉斯特還是慎重的。他雖然公開宣稱要讓南卡羅來納州脫離聯邦政府,但他清楚,即便他是州長,即便這些州議會的參議員們都贊成自己主張,但為了慎重起見,同時也為了能充分調動整個南卡羅來納州各地的種植園主貴族們的支援,他還是決定召開一個大範圍的特別大會,讓大家一道決定南卡羅來納州從聯邦獨立出來。他很有信心,大家都會這樣做。並且,透過這樣,能擴大南卡羅來納州和他個人的影響,讓整個南方其他各州都為之震動,效仿南卡羅來納州脫離聯邦。

集會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見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州長威廉*吉斯特很快便宣告集會結束。

盧子越和盧子閩在參議員約翰*哈倫的帶領下,來到州長威廉*吉斯特的家裡,正式拜訪了南卡羅來納州的最高管事人。

雙方進行了友好的密談,具體談論些什麼,外面的人不得而知,只是當天下午,州長威廉*吉斯特笑容滿面的將盧子越和盧子閩兩兄弟送了出來,還特意安排人員將盧子閩送上哥倫比亞市的火車站搭乘火車,前往弗吉尼亞州首府里士滿。

.........

而與此同時,華盛頓特區也有幾件大事引起了整個特區的轟動。

首先是從美利堅合眾國國會開始的。

國會是美國最高立法機關,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其中參議員由各州的州議會選出,每州 2 名,實行各州代表權平等原則,而眾議員人數按聯邦各州有選舉權的人口比例分配,由各州公民直接選舉產生,每州至少1名。

而在林肯被選為美國第16任總統的訊息一傳開,也就是11月7日一早,美國參議院和眾議院便驚奇地發現,來自南卡羅來納州僅有的2名聯邦參議員,還有3名來自南卡羅來納州的聯邦眾議員,竟然集體宣佈辭職。

副總統兼國會參議院議長約翰*卡貝爾*佈雷肯裡奇盡力挽留,但很明顯,這些來自南卡羅來納州的議員們沒有絲毫猶豫,堅決辭職,並開始準備返回南卡羅來納州。

幾天後,同樣是來自南卡羅來納州的聯邦最高大法官和一位聯邦稅務官員,也跟隨著他們那些國會議員老鄉們一樣,先後宣佈辭職。

一時間,整個華盛頓特區震動不已。

《華盛頓晚報》更是大幅篇章地在頭版顯眼位置發表評論:警惕南卡羅來納州的脫離聯邦行為!——多名國會議員及聯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聯邦稅務官同時辭職,他們均來自南卡羅來納州!

而紐約的發行量最大的《太陽報》、《紐約時報》和廉價報紙《論壇報》都紛紛發表文章,警告聯邦政府,嚴密注意南卡羅來納州的動向。

評論聲稱,南卡羅來納州的政治家們紛紛辭職回鄉,這就意味著他們已經在做某些準備——脫離美利堅聯邦的準備。

這些言論雖然在政壇和民眾之間引起了廣泛的轟動,但對於美國國會和總統辦公大樓內,卻絲毫沒有動靜。外界不禁對於總統和國會感覺非常奇怪。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直到一個月後的12月20日,一個驚人的訊息傳來:南卡羅來納州召集該州所有的州議會議員和各地代表,召開了退出聯邦的特別大會。經過現場參加集會的數百名代表們集體投票,全體代表一致同意了由大會委員會撰寫退出聯邦的決議案,南卡羅來納州決定終止1788年接受美國憲法的契約,跟聯邦之間的關係正式結束,宣佈退出聯邦。

這一訊息一爆出來,頓時掀起了悍然大波。

《太陽報》、《紐約時報》、《世界報》,《紐約新聞》和《華盛頓晚報》、《費城時報》等北方數十家報紙競相報道。

《太陽報》更是公開預言,這是標誌著南方獨立的開始。它報道稱,自從林肯獲選總統就意味著南卡羅來納州跟美國聯邦要一刀兩斷,而該州在華盛頓的國會議員和聯邦政府官員們的辭職,也佐證了南卡羅來納州的走向必定是脫離聯邦。

《世界報》更是預言,這不僅僅是南卡羅來納州一個州的退出聯邦,隨著事態的發展對於其他南方各州的影響,其他南方各州極有可能紛紛效仿,跟隨南卡羅來納州一道脫離聯邦。它一再警告,若是聯邦政府再不採取行動,整個南方便要從美利堅合眾國中都獨立出去了。

而與此同時,當天的南卡羅來納州發行量並不大的《哥倫比亞星報》卻公開宣稱,南卡羅來納州脫離美利堅聯邦符合美國法律,各州都有權和平退出聯邦,南卡羅來納州也不例外。

而一家新近創刊不久的《里士滿時報》也幫著《哥倫比亞星報》聲稱,美利堅聯邦合眾國之所以是聯邦制國家,就是保證了每個州的完整自由選擇權。無論是哪個州,只要那個州的絕大多數公民選擇脫離聯邦,都有權利從聯邦獨立出去。

《里士滿時報》甚至還引用了美利堅合眾國的憲法第9、10條修正案:

“本憲法對某些權利的列舉不得被解釋為否定或輕視人民保有的其他權利。”

“本憲法未授予合眾國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權力,分別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

報紙上評論的作者認為,“退出”這項權力既然未授予合眾國政府也從未禁止各州行使,自然屬於各州保留的權力。而美國憲法制定的初衷之一就是為了保障州權以及防止聯邦侵害州權。因此,南卡羅來納州有絕對的退出聯邦權利,他的獨立,完全合法。

而就在報紙展開南北的輿論戰的同時,現任總統詹姆斯*布坎南終於無法再保持沉默,在南卡羅來納州宣佈脫離聯邦的五天後,他鄭重地向國會建議,要求召開一次全國性的特別大會,讓南、北雙方各州協商解決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