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帝國將軍回憶錄最新章節列表 > 戰爭之外的往事 第170章 動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戰爭之外的往事 第170章 動盪

1月27日,北京。

這一天,在遙遠的山東,陳紐正親自狠抓批鬥孔府的工作。這一行動將在封建主義中國的歷史上產生劃時代的意義,也必然導致整個大明帝國的思想界出現驚天動地的晃動。但在有線電報尚未從登州鎮控制區延伸到大明的首善之地的時候,這則訊息還只停留在少數人的筆記本上。

總而言之,至少在內衛部隊的少尉排長馬潤同志回到北京時,孔府事件的訊息還在山東的電報系統裡傳送,沒有對現實世界產生任何影響。我們的馬排長當時也沒有任何要關心山東事變發展的心思,他此時只覺得整個北京的氣氛,和自己離開時已經全然不同了。

穿著一身老舊又臃腫的棉襖,戴著一頂同樣老舊又臃腫的皮帽子,馬潤雙手攏在袖子裡,跟在一群著急進城的商人隊伍裡,朝著位於北京南部的永定門慢吞吞地移動。

等走到甕城入口處時,馬潤才把手從袖子裡抽出來,將掛在馬鞍上的一塊石頭取下來,丟在甕城內的石堆上。他看著一群群進城的商人同樣往石堆上放石頭,不由得唾了一口,心想不知是哪個腦癱的官員出的主意,要求所有進城的人都必須帶一塊石頭進來,大約是準備用這些石頭來保衛京城吧。

一邊跟著商隊穿越長36米的甕城,馬潤一邊留心觀察著迎面走來的出城人員。這些人大多揹著一堆東西,一個個拖家帶口地往外跑,臉上全是焦急的神色,好似一夜之間忽然就確信後金兵會攻破帝國的首都了。幾個低著頭往外趕的男子被小塊的石頭絆倒,撞到了守城的兵丁,被士兵一把推倒在地,又是一片混亂。一時間道歉聲、求饒聲、孩子的哭喊聲、士兵的喝罵聲,不絕於耳,響成一片,弄得馬潤心裡也煩躁起來,恨不得長出翅膀直接飛回使館。

好不容易走過了擁擠的甕城,馬潤熟練地躲過搜身的兵丁,靠著一串銅錢避開對方的檢查。進城後,他擠出商隊,在同伴的接應下迅速淹沒在熙熙攘攘的人海里。

“怎麼樣?”他的同伴問他。

“糟糕透了,外面兵荒馬亂的,跟什麼一樣。”馬潤將帽子摘下,露出一頭已經變成一縷一縷的長髮,感覺這頂帽子被頭油汙染得需要用燒鹼處理一下。他跟著同伴在繁忙的京城內繞來繞去,感受著城中明顯緊張起來的空氣。“我這趟去了良鄉,那裡完全亂起來了,張鴻功那個蠢貨一仗沒打,自己就崩潰了。”

“啊?”

“就是那個山西鎮總兵張鴻功,他來這裡真是添亂。我還沒到良鄉,就聽說他的部隊譁變了。我派人分散去打探訊息,自己去了良鄉城下。好傢伙,一群山西佬在打家劫舍,到處都在搶糧食,好懸沒把我的馬給搶了。我看他們只要糧食不殺人,就沒管,留了些人在那裡繼續觀察,自己往回來了。”

“你把出城的人留良鄉了?”同伴一呆,“我說為什麼只有你一個人回來,誰讓你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自作主張了?那大使館怎麼辦?”

馬潤睜大眼睛,也是一臉呆地看著同伴,倒真像一匹呆馬了:“不是臺灣那邊又派來一個海軍陸戰隊排嗎?”

他的同伴氣得跺腳:“活該你他媽當三年排長屁都沒放一個,那些人是來...唉,跟你這呆驢也說不明白。總之你回去後立刻跟連長交代,把這事兒的意義說通透,明白嗎?”他有些恨鐵不成鋼地拍著馬潤的肩膀,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看樣子努力地把髒話咽下去了。

馬潤呆呆地“哦”了一聲,便不說話了。他的同伴也沒了心思去聽他的傻話,乾脆就悶聲帶著馬潤在城中轉了幾圈,然後走進一間澳宋控制下的餐館,換好衣服從後門出來,這才走進南海巷子。

進入使館後,馬潤便按照同伴的說法,徑直去找了歐陽進報告工作。

見到歐陽連長時,他正和江小白一起待在院子裡,只穿著件單衣,也不嫌冷。看到馬潤進來,那兩人便放下手中的啞鈴。江小白笑道:“你先忙,我去幹活了。”

歐陽進笑著拉住江小白:“不是涉密的事情,你要不留下來聽吧。等會兒還要報告給兩位武官,你之後也會知道的。”

於是江小白就留下來旁聽了兩人的對話。從馬潤馬少尉的介紹中,江小白得知了發生在良鄉的一場兵變。這場兵變的起因是,從山西千里馳援過來的張鴻功部山西鎮軍隊,來到北京後一直沒有確切的駐地。兵部一開始把山西兵派去通州,然後又改到昌平,最後又改派良鄉,最離譜的是這三條命令竟然是連續三天下達的。

看一眼地圖就知道,通州在北京正東,昌平在北京西北,良鄉在北京西南。兵部輕飄飄的命令下來,山西兵就圍著北京來了一圈逆時針方向的拉練。明國的規定又異常特別,外地軍隊到了本地,必須在駐紮的第二天才能領到糧食,抵達的當天,駐地單位是沒有供給糧食的責任的。

於是混亂的命令遇上了詭異的規定,山西鎮幾千人來京城這兒,糧食本就吃得差不多了。這下子直接餓著肚子搞繞城馬拉松,抵達良鄉後直接散夥,變成沿途搶掠的潰兵,導致總兵張鴻功和跟過來的山西巡撫耿如杞雙雙下獄。

不過把線索拉長,兵部的前任尚書王洽(注1)雖然應對亂局的本事差勁,但也不至於會看著地圖發出這種白痴的命令。深究起來,袁崇煥又要跟此搭上關係。概因王洽曾有意調候世祿和滿桂去支援薊州,但袁崇煥半路把人趕回來,說是關寧軍守薊州就夠用了。於是王洽只好把候世祿派去三河,把滿桂安置到通州,那麼原先預定要接管通州防線的山西鎮就被調去昌平。等山西鎮剛到昌平,被兵部從德州調回來的薊遼總督劉策率軍抵達北京,被安排到昌平,然後山西鎮又被迫轉調到良鄉,最終造成山西援軍由於三天沒飯吃而崩潰散夥。

聽完前因後果,江小白只能露出苦笑。他也不知該說什麼。反正時

局都惡劣到這種局面了,多一個在良鄉打家劫舍的山西鎮兵變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馬潤和歐陽進去向陸軍武官報告這件事,江小白則慢慢走出歐陽進的住所。他看著呈灰白色的天空,感受迎面撲來的冰冷的空氣,只感到老天爺都把北京的氣候調節到應景的一片肅殺。

江小白為時局感傷的心情很快就被擾亂。蘇禮禮小跑著過來請他過去,說是海軍武官要求他立刻參加會議。於是江小白心中一緊,跟著自己的實習生一路趕去大會議室。

當他抵達會議室的時候,房間裡已經坐滿了各位參贊、武官,還有坐在上首的顧大使本人。之前離開的歐陽進也在會議室裡,對江小白微微點頭。海軍武官坐在椅子上向江小白示意一下,他便趕忙壓低身子進入室內,坐在武官閣下身側。

又等了幾分鐘,顧大使見所有人都坐好了,便從椅子上站起來。他的秘書屹立在身後,將卷在杆子上的一副地圖拉下。江小白抬頭望去,這是一幅最新繪製出的北京保衛戰軍事圖——是的,後金發動的入口之戰,在不知不覺間就變成了大明朝的北京保衛戰。在過去的半個多月裡,後金一面分兵攻佔梁城所,奪取(或者叫取貨)了澳宋儲存在那裡的大量磚糧棉布,解決了後勤問題;另一面則由皇太極率領主力部隊絕不動搖地向北京衝來。

到了1月27日,後金入口的第18天,香河知縣任光裕、寶坻知縣史應聘被殺,玉田知縣楊初芳投降,這三座縣城已全部被後金奪取,成為其可靠後方。如今皇太極主力已越過通州,正在分兵向順義和黃村方向進攻,北京正式成為直面異族入侵的第一線。

皇帝和孫承宗苦心避免北京直接被兵的努力,終究宣告失敗。

現在通州已經完全喪失了保衛北京門戶的作用。負責通州防禦工作的是保定巡撫解傳經,他手頭上有從候世祿那裡扣下來的2000人,還有保定總督曹鳴雷(注2)所屬的1000人。這點兵力在守城中尚且捉襟見肘,要是想出來野戰,那就是自尋死路。

好消息是,新上任的兵部尚書孫承宗,至少是比王洽要知兵的。他在通州與北京的交通被切斷前發去命令,要求解傳經好好守城就行,不要有什麼救援北京的幻想。根據線報,孫承宗在這則命令中措辭相當嚴厲,反映出這位再過幾天就要年滿67歲的老人滿肚子的焦躁。

“我們要採取措施了。”大使的聲音響起,打斷了江小白的思路。他說,“現在執行戰時狀態,本使館所有人員,按照相關規定展開工作。”

“兩位武官,及所屬的軍事人員,今天晚上出席會議,明國新任兵部尚書孫承宗閣下將會來訪......”

注1:由於香河、寶坻一帶連續的失陷縣城,皇帝終於忍無可忍,將戰時表現拙劣的王洽解職並下獄。

注2:曹鳴雷本人正在薊州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