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光緒中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零一章 - 赫爾戈蘭灣的驕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零一章 - 赫爾戈蘭灣的驕傲

公海艦隊的母港所在,整個歐洲舉足輕重的軍港,在他派出的驅逐艦巡航艦隊遭到英國艦隊襲擊的第一刻就嗅到了戰爭的氣息,在臨近驅逐艦隊和一些輕型巡洋艦已經駛近出事海域提供火力支援的時候,後方的威廉港也很快利用無線電指揮命令附近海域的另外七艘輕巡洋艦儘快趕到交戰海域。從前線指揮官的報告看來,這次他們碰上了大魚,保守估計英國人的船只總數在三十艘以上。

這是數十年來歐洲最大規模的海戰了,艦隊司令部立即調動了就近的增援部隊,並且為了防備不測,泊在港內的各條大艦也已經開始了升火準備,只要條件允許,他們就將以最快的速度駛往出事海域,並擊沉一切挑釁的敵人,這是德意志的地盤。

蒂裡特准將的林仙號首當其衝,逮著他和他的林仙號身邊的四條友艦的,是德意志海軍從側翼馳援過來的七條巡洋艦編隊,美因茨號首先開炮,首發沒有命中,但隨後的科隆號和亞拉德斯號的炮彈準確的捕捉到這條獵物,林仙號等五條驅逐艦本來是以五對二,與德海軍先期馳援過來的斯德丁號和弗勞恩洛布號兩條巡洋艦,本來還算遊刃有餘,雖然被擊中了幾發炮彈,但都還沒有造成致命的傷害。

但是德軍的新生力量的先期到來讓戰局一下子扭轉了過來,眼見勢頭不妙,林仙號迅速向已經在途中的古德諾夫的巡洋艦編隊發出了求援信號。

一切都來不及了,在古德諾夫的巡洋艦編隊抵達之前,林仙號在數艘德巡洋艦的聯合打擊下,步了德國v117號的後塵,在一次劇烈的爆炸後結束了他短暫的服役生涯。

此時近八十艘的大小艦隻在海面上展開了捉對廝殺,德軍由於救援距離近和應急反應機制地完善,在戰鬥的開始時刻稍稍佔據了上風。他們的艦隻數量超出了對手不少,而在大艦數量上,更是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在沒有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參戰的情況下,輕型巡洋艦就已經是這次海戰目前的主角了。

而很不幸的是作為誘餌的蒂裡特准將,完成了他誘餌的使命,德國艦隊這條大魚吞沒了他,凌晨的北海刺骨的海水吞沒了他。在第一次海戰的初級階段,德國人就完成了擊斃一名准將的優異成績。

伴隨林仙號的沉沒,在海戰中也陸續有數條驅逐艦已經身受重傷,僅僅是因為運氣或者是海面上情勢太過混亂的緣故。月桂號,冒失號和拉特斯號驅逐艦逃過了被擊沉的命運,他們趁著混亂,安靜的逃離到了安全的海域,靜待著支援艦隊的抵達。

大戰既然已經拉開了序幕,那麼在家門口作戰地德國人就沒有理由有所保留下去,在這邊外圍由水雷和潛艇聯合封鎖著的封閉海域,德國人正在繼續調兵遣將,他們的目標就是將這批英國人全部留在這裡。

而正在內圍的士兵們不斷的將仇恨的炮火傾瀉到英國人的艦艇上的時間。正當威廉港的鉅艦們正在關注戰況之餘焦急的等待著第一個潮位來臨以使得他們能夠迅速出發趕往交戰海域的時候,在外圍擔負警戒任務的u序列潛艇部隊也發現了英國人的增援部隊,由莫爾少將指揮地戰列巡洋艦編隊正在往戰場趕來。潛艇官兵們在震撼和準備作戰的同時,將這五條大家夥的名字報回了港口:無敵號,紐西蘭號,獅號,瑪麗女王號和大公主號。

時間終於到了七時二十七分,德國人期待已久的潮位終於到來了,隨著歡快的汽笛聲。馮德坦恩號,毛奇號,戈本號,塞得利茲號。弗林格號和布呂歇爾號六艘戰列巡洋艦率先駛往交戰海域,而由於航速的原因,由拿騷號,韋斯特**號和萊茵蘭號組成的戰列艦編隊將在稍晚些時候抵達。

而此時英國人的五條戰巡已經抵達交戰海域,並且憑仗著不對稱的火力和噸位對海面上的德國驅逐艦和輕型巡洋艦編隊展開了絞殺。當然,海面上地德國人也已經得到了後方的訊息,他們現在的目的就只有一個,寧可自己喪身於此,也要將英國人的這批船隻留下。在海面上敵我交錯捉對廝殺的當口,他們並沒有太大的畏懼感和顧忌。

對方的戰略思想都在這一階段產生了變化。也正是這種變化促發了這場開戰以來最大規模地一場海戰。無論是作戰的哪一方,都希望先聲奪人,為將來的海上對決積累一個強者的心理優勢。

飄揚著藍底米字旗的大英帝國戰列巡洋艦編隊像鋒利的剪刀一樣,衝破了由u型潛艇的第一道防線,雖然潛艇發射的數枚魚雷中的一枚擊中了獅號的尾舷附近,但是他們還是毫無損傷的抵達了交戰海域,巨大的艦身和先聲奪人的巨炮轟鳴聲立即振奮了先前已經大大處於弱勢的英先遣艦隊。

隨著大艦的加入,一場一邊倒的海戰頃刻間讓英國人彌補了先前的弱勢,並在半小時內就擊沉了v127號驅逐艦,並致使三艘驅逐艦退出戰團。這使得英國人再次在這場海戰中將戰績超出,當前的擊沉比為2:1,而重傷對比則為3:3。

在德國的戰列巡洋艦編隊抵達之前,德國人又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但是他們的水兵終於等到了他們期盼已久的一刻,隨著濃霧的漸漸淡去,海面上的硝煙無發掩住遠方陸地的方向上,己方大艦的到來。

黑色的煙柱無法將船隻上飄揚的德意志鷹旗遮掩,以布呂歇爾號為首的六艘戰巡編隊抵達交戰海域,為了這一刻的到來,德國人已經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繼v127號沉沒之後,巡洋艦美因茨號首先被英國人士氣大振的小艦用魚雷和炮彈打的全艦起火,並艱難退出作戰海域,眼見火勢無法控制,船長諾坦恩被迫含淚下令全體棄艦。

比他更不幸的是巡洋艦科隆號和巡洋艦亞拉德涅號,英國人的獅號用他那13寸半的主炮先後將這兩隻排水量盡在三千噸以下的輕型巡洋艦撕裂。巨大地爆炸力將嘶號著的還沒有蒙主寵召的水兵們送上高空,又重重的落回水面。

與德國人相反,隨著德國大艦隊的到來,令剛剛士氣上升的英國水兵們陷入迷茫。而戰巡編隊的指揮官莫爾少將也不得不改變事前的作戰計劃,他本來是打算獲得一定戰果後就撤返回去的,以眼下這點實力在德國人的家門口耀武揚威,他還沒有這麼高估自己。

岔子就出在德國人一直堅持不懈地糾纏,儘管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但是他們的艦隻始終與已方的艦船糾纏在一起,這既給大艦的有效殺傷造成了麻煩。也使得英方整個作戰編隊無法有效的迅速撤返。儘管自己的戰巡編隊可以利用大艦快速的優勢離開,但是將身後近三十條還正在鏖戰的小船留在這裡,那簡直是犯罪,在戰場上拋棄戰友地,也許只有俄國人才能做的出來,而那個連年坎普夫在返回聖彼得堡後被軍事法庭判處極刑,也正是每一個軍人所唾棄的。

所以,在謹慎的掂量了雙方的實力對比後,莫爾少將以目前海面上軍銜最高的指揮官以及實際上的戰場指揮官的身份。向全艦隊發出了命令,全體小艦立即擺脫德方糾纏,做好返航準備,而他的戰列巡洋艦編隊則擔當起了殿後防衛地任務。

這道命令不啻為向整個艦隊宣佈,我們要失敗了。這讓驅逐艦編隊上的水兵們更加無力抵擋德國人近乎瘋狂的緊貼交戰戰術,隨著德國戰巡的加入,戰場形勢再次發生一波三折地轉變,而這次天平倒向的,是德國人那一邊。

布呂歇爾號的主炮口徑要比獅號的小上半寸。但是英國人也就獅號這一艘有著如此巨大口徑的主炮罷了,德國人要比他們多一艘戰巡,這也使得英國人這一點小小的優勢喪失殆盡。而德國指揮官舍爾海軍中將也命令他的戰巡編隊無視巡洋和驅逐艦編隊之間的戰鬥,而將他們的火力全部鎖定在戰團中央的英國戰巡編隊上。

魚雷和炮彈在海面上和海水中穿梭來去。煙塵和火藥燃燒地味道讓這片海域充滿了令人激動的氣氛,每一個德國人都忘記了死亡的危險,他們用最振奮的士氣將他們憋屈了半個上午的怨氣發洩出去。

作為對德國海軍造成傷害最大的獅號戰列巡洋艦,由於它的艦位恰好處在了已方最突前的位置,所以他也承受了最多地炮火照顧,布呂歇爾號和毛奇號兩艘照顧他一艘,加上先前潛艇給他留下的舊患,這使得獅號在新格局一開始時就落在了下風。

莫爾少將正在這條船上指揮著全域性,司令塔上被擊中的一枚炮彈引發的爆炸迫使他不得不調整他的指揮位,這也使得他意識到已方現在正處於極大的劣勢之中。在命令立即向基地求援後。他命令他的戰巡編隊開足馬力向敵大艦群衝過去,以保護身後正在艱難撤退中的艦群。

當然,他也是有策略的,他本想在抵達合適距離的時候,以一個極端危險的大轉彎將已方艦隊目前不利的戰位調整過來,以避免目前的僅有獅號和瑪麗女王號能夠發揮一側炮火的情況。

老辣的舍爾當然不會給他這個機會,發現敵艦隊的異動後,他立即命令六艘戰巡全部將火力集中到衝在最前面的獅號上來。放過瑪麗女王號和後面的三條艦隻,試圖首先重傷在佇列最前方的頭雁獅號,以此迫使後方的四條戰巡不得不減緩船速或者改變航向。而獅號爆炸引發的濃煙也會讓後方的四條戰巡陷於不利的觀察位上,可以說,舍爾的如意算盤打處好極了。

隨著大艦隊進入交戰,小艦隊們的拼刺刀也漸漸分出了勝負,在經過了一個多小時的鏖戰後,英德雙方又各損失了四艘和一艘驅逐艦,而德方佔優勢的巡洋艦編隊此刻充分發揮了對付驅逐艦的優勢,英國人沉沒的四艘驅逐艦中,有三艘是由已方的九條巡洋艦完成的。

另雙方各有兩條船被迫棄船,並先後引發大爆炸。海面上滿是炮彈濺起地浪花和殘留物,以及艱難的在波浪和波浪之間掙扎求生的水兵們。

赫爾戈蘭灣迎來了它歷史上見證過的最大規模的海戰,由於英方主力艦隊遠離此處,絕無可能及時的趕來,所以英國人放棄了繼續擴大此次海戰規模的權力。而德國人則完成了增兵,三艘戰列艦的趕到使得本來就已經扭轉了的局勢更加的朝向有利已方地一面發展。

獅號很快便意識到了已方的危險處境,在接連結結實實的挨了四發炮彈之後,有兩個艙室開始進水,而主甲板上也開始漸漸起火,莫爾開始命令他的官兵向友艦撤離。並命令調整艦位和迎角來掩護撤退行動。

基地給他的電報承認了此次行動的失敗,並且命令他立即儘可能多的挽回損失,撤離回國,為了保險起見,大艦隊已經開始出航迎接了,預計在下午四點左右抵達交戰海域。這對於莫爾來說,幾乎等於是叫他去死。

他必須做出調整,但是現實已經不容許他多想了,儘管大公主號和無敵號經過艱難的努力終於閃轉騰挪出一個開火的角度來。但是火力上地劣勢依然盡顯無遺,他的船到如今還沒有沉沒本身就已經是一個奇蹟,而他的艦隊已經沒有能力再繼續創造奇蹟了。

又挨了十幾發炮彈之後,獅號終於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如果不是幾個作戰參謀硬把莫爾少將架離的話,那麼當天的海戰將再次重新整理德國人在這一天剛剛創造的迫使英國海軍官階最高的指揮官陣亡記錄。上午十時三十九分,莫爾的戰列巡洋艦編隊放棄獅號,並適當地引爆了彈藥庫,以試圖利用這次爆炸來延緩德國人的追擊。

因為戰列艦艦隊加入戰團的緣故。英國人在這一個多小時裡又損失了一艘輕巡洋艦和兩艘驅逐艦,但是他們也利用這一段時間德國小艦隊的疲憊和鬆懈,終於從德國人地糾纏中脫身出來,並在海面上形成了鬆散叢集。根據莫爾少將先前的命令。他們正有計劃的退離戰場。

德國人的主要火力仍然集中在一陣陣爆炸中的獅號上,又經過了二十多分鍾的努力,他們終於擊沉了這條大排水量的鉅艦。而英國人也利用這點時間,稍稍逃離了屠宰場。

舍爾中將當然不會滿足,他正在指揮他士氣高昂的艦隊開足馬力追擊英國艦團,並將這種追擊行動繼續保持到了下午,零星的炮戰中,雙方又各有損失,直到下午快要十四點的時候舍爾接獲到偵察兵地報告,遠方出現大煙柱叢集的訊息。不甘心的舍爾考慮到已方投入到追擊行動中的艦隊只有戰列巡洋艦編隊。這才放棄了繼續追擊的行動。

當然,生性要強的舍爾中將還下令放飛了四條大飛艇,試圖打對方一個不備,儘管飛艇被擊落的教訓就在不久前,但是這一次顯然他們運氣很好,l9號飛艇順利的將炸彈扔到了倒黴地瑪麗女王號上,歸結原因也許他們的倒黴正是由於倒黴的莫爾將指揮艦搬移到這裡來的緣故。而根據飛艇飛官的回報,相信也炸死了不少人。這才讓已經殺氣騰騰的舍爾中將稍稍平息了下來。

當天下午五時二十一分。經勝利者姿態返回的舍爾編隊獲得了英雄一般的歡迎,公海艦隊司令英格諾爾海軍上將親自將舍爾中將迎接上岸,而德皇的嘉獎電也迅速的發到了威廉港,威廉二世親自簽署命令,舍爾晉海軍上將軍銜。這距離他1911年晉升中將才過去了一年多的時間,而更為令他感到驕傲的是,海軍部長提爾批次伯爵也將親自抵達威廉港,為德意志的英雄授銜,並頒發威廉二世欽賜的“赫爾戈蘭灣的驕傲”榮譽稱號。

在事後的盤點中,此次赫爾戈蘭灣海戰,德國以總計三條巡洋艦,四條驅逐艦沉沒,五條驅逐艦實際損失的代價,給英方造成了一條戰列巡洋艦獅號沉沒,兩艘輕型巡洋艦和六艘驅逐艦被擊沉,以及另外五艘驅逐艦實際損失的沉重打擊。

而德國人也付出了891人陣亡,403人被俘和157人受傷的人員損失。當然,這與英國人1630人陣亡,812人被俘和309人受傷相比,可以說是大獲全勝了。

舍爾中將固然應當受到表彰,而更應該受到表彰的,卻是那些小艦隊上英勇無畏的水兵和低階指揮官們,正是他們的勇敢和無所畏懼,使得已方的大艦隊獲得了這樣一個寶貴的機會。並且在交戰中的實際表現來看,德國人絲毫沒有表現出一個海軍後起國家在長期霸主國家面前的懦弱,相反,在單兵素質和作戰意志上,德國人更勝一籌,當然這有家門口作戰的因素在內,但是德國人嚴格的紀律性和服從精神也佔據了絕大多數的原因。

促使德皇如此欣喜若狂的原因除了這些獲勝的因素之外,很顯然的也有陸上戰爭打不開局面的原因,在陸上進展開始一帆風順勢如破竹之後陷入停頓,德皇也做了一系列的調整,並開始對小毛奇產生了一定程度的不滿之外,他頻頻的向海軍發出命令也表明他希望海軍能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對帝國的戰爭做出貢獻。

而這也許正是提爾批次伯爵要親臨威廉港的緣故了吧。

總之,在本次赫爾戈蘭灣海戰之後,德意志帝國的威望再次繼開戰之初的勢如破竹之後取得了突破,正如威廉二世陛下開戰前的預料那樣,在有了一支強大的海軍之後,歐洲再也沒有哪個國家膽敢不把他的話當一回事了。儘管目前對巴黎的圍攻還沒有顯露出成效,但是威廉有理由相信,只要他的海軍再做出一兩次突破,那麼局面將很快被開啟,而整個歐洲也將迅速的臣服在他的腳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高調獎勵海軍功臣,也許正是為了刺激他的陸軍將領們,他們也應當做出一些對得起帝國的貢獻來了。

的確,在威廉二世的地圖上,形勢已經一轉大巴黎攻防戰陷入僵局時的低迷,重新回到了一片大好的軌道上來,在東方,他從他的公主那裡得到了明確的訊息,並且迅速從戰場上看到了證明,中國人正在遠東開始了他們教訓俄國人的軍事行動,從北京的訊息渠道他能夠得到明確的資訊,最多到1913年下半年,中**隊將對俄國在遠東的門戶——葉卡捷琳娜堡形成攻擊姿態,屆時只要有需要,那麼俄國的崩潰將不是一件太難的事情。

而中國人也輾轉提出了兩個請求,一個是在1913年下半年中國進攻葉卡捷琳娜堡的時候,德國在東線應當投入三十到五十萬人,對俄國的西線展開攻擊。另一個請求是在中國決定在它的南部展開軍事行動之前,德國太平洋艦隊能夠確保安靜。

對於德國來說,第二個條件是沒有任何難度的,在歐洲大陸形成突破性局勢之前,亞洲的太平洋船隊動作幅度本來就不宜過大,這時候賣給中國人一個面子並不是一件太難決定的事情。

而第一個請求嘛,威廉二世還需要詳細考慮考慮,在東線漸漸平穩的時候,他很想聽聽東線那兩個表現卓越的指揮官的看法,畢竟他們相對來說比較熟悉俄國事務,特別是軍隊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