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互身最新章節列表 > 噩夢相隨 第七十二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噩夢相隨 第七十二章

“你知道那地方?”餘波臉上露出會意的微笑,笑嘻嘻的看著我,“別說外地人很少有知道老鈞州的,就連咱們本地人,新一代好多也不知道。不過,我老家就是那地方的,所以很清楚。當年築壩蓄水,鈞州城一夜間淹入水下,聽老人們說,很多家裡連飯桌上的碗筷都沒來得及收拾。那座古城遺址裡,完整儲存了七十年代初的生活狀態,如同一座水下歷史博物館。”

“這麼好的資源,又有歷史積澱,為何不開發出來,打造成旅遊景點?”

“開發?”他不滿的打了個哈哈,接著說,“要說搞旅遊,政府確實往裡面投了不少錢,專案也不少,可沒一項成。水下古城潛水觀光也不是沒提過,可上面一句話,古城遺址不得作為旅遊專案,就把路給堵死了。”

“所以,現在來潛水的,都是私下行為?”

“怎麼說呢,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我有個堂弟在碼頭工作,正好負責管理那些遊艇,有時會跟著出航。”

“那一定可以掙不少外快。”

“能租得起船的人,出手都很大方。不過,那些船也閒置了很久,只是最近幾個月,租船的人才多起來,一撥接著一撥。客人租了船,也不到處轉悠,泊在固定水域,一停就是兩三天。白天,那些人在甲板上看書,曬太陽,偶爾下水遊兩圈,晚上還會放著音樂,喝點酒。當他們泊在那裡的時候,船員會趁機駕著小艇回家,到客人需要移動的時候再回去。他們心裡清楚,這些人不會平白無故花錢來曬太陽,肯定是來偷偷潛水,只是不管。”

“拿人手軟嘛,”我笑了笑說,“都是些什麼人來租船?”

“上一撥顧客好像是從廣東那邊過來的,私底下相互都講粵語。前幾天又來了一批,也是租了艘船,停泊在龍山塔一帶水面。這幫人不多說話,我堂弟是看碼頭上停了幾輛陝西牌照的車,才確認他們是從西安來的。”

“西安來的?”

“是的,陝A的車。”

“有一輛墨綠色普拉多嗎?”

“不知道有沒有墨綠色普拉多,”餘波詫異的望著我,“你知道?”

“瞎猜的,我有個朋友,就好這口。”

“我可以幫你問問。”說到這裡,餘波又笑了,“我堂弟記性很好。”

“好啊,要不,你問問。”

他堂弟很快就回話過來了。他在電話裡說,碼頭上有我要找那輛車。他還給我們介紹了對方的情況,說一行有十來個人,前兩天到的,預計要在這邊待一個星期。他說這幫人很有錢,租了艘豪華遊艇,天天早出晚歸。

我聽見餘波在電話裡神秘的問,對方是不是來潛水的。

“看吧,我說了,就是來潛水的。”掛上電話後,他對我說。

“你們這兒,有出租潛具的地方嗎?”我問。

“兄弟也熱愛那項運動?”餘波看了看我,“那可危險。”

“我拿過PADI的AOW。”

“這個,我可不懂。”

“是國際通行的潛水運動執照。”

“你們玩得真講究。來咱們這兒不用執照,沒人查。你說的租潛具的地方咱們這兒可沒有,不過,我知道誰有那東西。”

“能租來用用嗎?”

“可以呀,沒問題。他也偷偷往外租。”

“明天可以嗎?”

“我幫你問問。”說著,餘波

又拿起電話開始撥打。

不一會兒,他告訴我,明天可以租。

“那些人肯定是去看古城。明天,我帶你去個地方,根本不用租船。那地方有條被淹掉的公路,順著下去就是古城。”

“好,明天你帶我去。”

*

當晚,聽說我突發興致,要去潛水,康小強並沒表現出很意外。

“想看古城?”他對我笑了笑。

“去嗎?”

“不,不去。我對舊房子,老古董並不真感興趣。”

“真的?”

“真的。我的好奇心已經得到滿足。對那些東西,再也沒興趣了。”

第二天,餘波仍讓我們搭他的車。他先把我們帶到前兩天去過的那家做漁業生產資料的店裡,找到那位朋友。那人已見過我們,也不見外,直接把我們帶到後院,開啟樓梯間一個隔出來的小屋,從裡面搬出一隻舊氧氣瓶,還有一套放在揹包裡的潛水服。“你用過這玩意?要不要給你講講?”他問。

“不用。我知道怎麼弄。”

我不想耽擱時間,交了押金,把東西搬上車,就跟他告辭了。

在車上,我檢查了他的裝備。東西沒什麼問題,潛水服還是新的,就是頭套稍有點塑膠味。四十分鍾後,到了一個小鎮上。在那裡,餘波的兩位同伴在等我們吃早飯。他倆開著另一輛車。我們在那裡吃當地特色酸漿面,加了肉,還加了滷蛋。餘波本來還想加點別的,但我們不要了。他們又多買了幾個煎餅和滷蛋帶上路,作為午餐。把我送去目的地後,餘波要帶康小強,跟兩位同伴去附近汊子釣魚,直到我給他電話,他再來接我。

餘波帶我去的地方,是一處尚未竣工,但已確定不會投入使用的碼頭。那地方位置很偏,路也不好走,中途有一段地勢很低。庫區水位最高的時候,據說那段路還會沒於水下。到了目的地,我看見那裡已建好停車場,還有棟小屋。所謂碼頭,其實就是長長的階梯。那段階梯從半坡到水邊,又一直伸入水裡。階梯建得很寬,很有氣魄。階梯兩側還建了花壇,不過,還沒種花。餘波說,他們在這裡釣過魚,但不如隔壁汊子好釣。

站在階梯頂端看出去,眼前水面開闊,碧波萬頃。餘波指給我看,說對面就是龍山塔。但我只看見山,沒見塔。“古城就在那下面。”他說。然後,他又帶著我們走下階梯,到了水邊。“看見水下那條路了嗎?水位低時,道路一段會露出水面,那時就能看得很清楚。”

“看見了,路坯儲存得很好。”我說。

“順著那條路,朝著龍山塔方向,不到兩公裡就是古城。”

“那裡大概有多深?有沒有人去過?”

“近期的水位,深度估計得有個三四十米,要注意安全。上半年來過一支水下考古隊,大概二十來個人,在這裡搞了一個多月。”

“經常有考古的來嗎?”

“不,前年有一次,時間不長。”

“是要準備開放了吧?”

“那不可能。對普通遊客,這方面控制很嚴。”

“我們以前在對岸釣過魚。”我指著對面山崖,對餘波說。

“對對對,我們在對面釣過魚。”康小強也發現了。

“那邊路好一些,容易走。能找到這地方的人很少。”餘波說,“一直沿著路走,記住龍山塔的方位。古城就在它對面。那山崖下就是滄浪

亭,遺蹟可能還看得見,不過距離太遠,要有船還行。沿著水下這條路,經過賽公橋,就能看見城牆。我老家就古城裡的,當年舉家搬出來時,我還沒出生呢。真的不需要我們留在這裡等您嗎?”

“不用。我不會有問題。你們都留在這裡,目標大,反而不好。”

“不用擔心他在水裡的安全,”康小強也說,“幾十米深的水,他其實都可以不用潛具。”

“哇,這麼厲害。那就好,可以玩個盡興。”餘波馬上說。

那兩位朋友站得遠遠的,聽到這裡,也一臉驚奇,其中一個說:“沿岸住戶全遷走了,這方圓一二十裡都沒人家,您就放心玩吧。”

“好的,要走的時候,我給你打電話。”我對餘波說。

“我們就在附近。”

“好,回頭見。”

他們開著車走了。我審視四周,感覺這裡雖然開闊,但人跡罕至。除了釣魚愛好者,也許真沒別的人能找到這地方來。

我把裝備拎到水邊,開始穿戴。

穿上腳蹼後,行走起來非常笨拙。我像在陸地上漫步的企鵝那樣搖擺著蹚進水裡,沿著水下那條道路往前,往深處走。水溫不冷不熱,體感適宜。後來逐漸進入深水區,有了足夠浮力,動作才靈便些。

*

關於均州古城,我瞭解一些。這座城以前是道教信徒朝拜武當的門戶,舟楫往來,商客雲集,也算是曾經繁華過的地方。真正令其顯赫的,是這座城裡建有武當道教最大一座宮殿,淨樂宮。

資料上說,淨樂宮(不知道為什麼又叫靜樂宮)是明成祖朱棣為自己建的行宮,嚴格依照當時的皇家宮殿格局建造,遵循中軸線對稱佈局設計,建築面積達12萬平米。因其規模龐大,故有“一座淨樂宮,半座均州城”的說法。

新淨樂宮建在丹江口市城區東郊孟家嶺,為了配套,門前那個水庫就被更名為淨樂湖了。那地方人氣始終不旺,原因很簡單,嶄新的宮殿建築從裡到外透著水泥砂漿味,經不起細看。所以我一直不相信老謝當初所言。他跟我們說,水下淨樂宮的一磚一瓦都沒剩下,全被用於了重建。雖說新淨樂宮是仿古建築,但首進大殿前東西兩側的馱碑贔屓卻是個例外,那倆可是真家夥。西面的贔屓馱御碑建於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東面的建於明永樂十六年(1418年)。贔屓是古代傳說中龍之九子之一,又名霸下,外形像龜,但嘴裡有大顆鋒利牙齒。那兩座馱著御碑的贔屓是從原淨樂宮搶救出來的,一隻贔屓加背上馱著的石碑就有164噸重,真不知當年是怎麼搬運出來的。

我有個直覺,老謝他們來這裡,主要目標肯定是水下淨樂宮。因為我在父親那本《神話生物的現實依據》上,看見有這麼一段記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有記載的古代宮殿建築設計中,贔屓石雕廣泛存在。現存最大的贔屓石雕發現於湖北省均縣淨樂宮,已於一九六零年被轉移安放至金崗水庫西坡。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在這次遷移中,互人的建築遺蹟被首次發現,並同時發現了這些遺蹟在歷史上被有意隱藏的證據。”

我從這段記錄中,大致讀出了兩個意思,其一,贔屓這種東西也在被懷疑真實存在過的神話生物之列;其二,在那次搶救遷移珍貴石雕構件的過程中,發現了一處秘密建築。他們認為,那個建築曾被人為隱藏。

那地方,一定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