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長樂公主對我攤牌了最新章節列表 > 56、太原王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6、太原王氏

又是一日朝會。

李世民破格召見了玄奘,但以禁邊為由,拒絕了玄奘西行求法的要求。

玄奘失望而去。

李世民知道他不會甘心留在長安,此舉的目的就是迫使他去見羅太歲,看看這兩人之間到底存在什麼連系。

當然,他的“小間諜”早已就位……李麗質現在以聽故事為由,幾乎天天都前往羅府“報道”。

她和長孫衝的婚事算是黃了,這還不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李世民有時候都在懷疑,這拒婚的理由會不會就是羅太歲幫忙出的主意。

好小子,原以為算計的是五姓七宗,沒想到連他這個大唐天子都一起入了套。

李世民又好氣又好笑。

算了!

小長樂的婚事,就暫且擱一邊吧。

等兩年再說。

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好消息。

大理寺少卿胡演上奏,表示在與刑部的通力合作之下,所有罪犯都已收押在監。

當然,也包括那少部分拒不到案的世家子弟。

司農寺卿緊隨其後,先是通報關中糧價已經跌破鬥米五十文。

大唐開國後,還從未有如此低的糧價。

關中百姓為之振奮,奔走相告,都對朝廷一系列賑災的舉措稱頌不已。

然後,司農寺卿又奏道,有一批二十萬石的糧食入庫,捐獻者是……

太原王氏!

聽到這訊息滿朝皆驚。

太原王氏也是五姓七宗之一,所以不難理解滿朝文武會有這種反應。

他們紛紛猜測,曾經緊緊抱團,敢於和朝廷相抗衡的五姓七宗,也終於不是鐵板一塊了嗎?

對五姓七宗比較瞭解的房玄齡道出了其中的原由。

原來五姓七宗主要是以山東四姓為主,分別是崔、盧、李、鄭。

崔氏分為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

而這裡的李氏僅僅是指趙郡李氏。

但在排定四姓之時,隴西李氏攜太原王氏加入,才有後來的五姓七宗之說。

但到了唐初,太原王氏漸漸式微。

清河崔氏與隴西李氏、範陽盧氏世為婚姻,趙郡李氏則與博陵崔氏世代聯姻,太原王氏反而被邊緣化。

為了重拾舊日的輝煌,太原王氏才有捐糧之舉。

一方面賺取民間的聲望,另一方面也是示好大唐皇室,以求獲得更好的資源。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好!”李世民當場拍案叫好。

果真如羅太歲那孩子所說,一旦五姓七宗之中有人沉不住氣,主動參與“慈善”,那麼競爭就此拉開序幕。

五姓七宗的分化就此開始。

於是李世民當場書下“太原王氏,捐獻糧食二十萬石”,命人貼上紅榜。

接下來,就看其他世族的反應了。

隨著朝會的繼續,李世民將《百家姓》交於高士廉,命其一起處理。

雕版印刷則放給工部去實施。

當然,還有一系列的人事調動。

包括檢校民部尚書戴胄兼任檢校侍中。

刑部尚書兼檢校中書令李靖暫領兵部尚書。

吏部侍郎劉林甫暫代杜如晦處理吏部事務。

但仍由杜如晦坐鎮吏部,免其值守政事堂之責。

……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說完這句,羅太歲捏著快要冒煙的嗓子到處找水喝。

這都是作得什麼孽!

自從那天講了簡化版的《西遊記》之後,李家丫頭就天天吵著要聽故事。

羅太歲不從,她就以那天羅太歲背誦《百家姓》沒有將李氏排在第一位為由,要挾羅太歲!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羅太歲發誓,他真的很想給她講一講《金瓶梅》……

但想想《百家姓》的那套雕版印刷模板已經被裴行儉上交朝廷。

希望那些官老爺只注意雕版印刷的本身,而不是《百家姓》吧。

所以現在一定要穩住李家丫頭,千萬不要放出一點風聲,以免召來橫禍,連累裴行儉。

其實《西遊記》他不熟。

但幸好這個時代的人聽都沒聽過,所以他可以自由發揮。

“快說啊!那猴子被逐出斜月三星洞,後來怎麼了?”李麗質催促道。

正聽得入神,這羅大頭竟然搞斷章,是可忍,孰不可忍?

“小姑奶奶,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羅太歲苦不堪言,“不吃飽了,哪有力氣給你講故事啊!”

“什麼鐵什麼鋼?”李麗質從沒聽人這麼說過。

羅太歲正愁怎麼跟她解釋,這時羅府大門被叩響。

一個清冷的身影出現在那裡。

“你來了。”

羅太歲咧嘴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