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長樂公主對我攤牌了最新章節列表 > 57、崑山之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7、崑山之玉

“也就是說,和尚你見到了皇帝陛下,但卻被拒絕了。”

羅太歲把玄奘請進來,奉上一杯清茶。

歷史上的玄奘的確不被允許西行,後來在一些信徒的幫助下,非法偷渡了。

“正是。”

玄奘微微點頭。

李麗質也微微點頭。

這正是她和父皇的計劃,迫使玄奘和羅太歲見面,看看他們到底在搞什麼鬼。

“和尚,你認為你現在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羅太歲問道:“是因為鑽研佛法而產生了困惑,不能得到解決?還是拿不到通關文牒,無法西行?或者……

天竺路途遙遠,恐怕難以平安抵達?”

玄奘想了想,道:“應該是那心中無法解決的困惑,時常縈繞在心頭,令人難以入寐。”

要是沒有這些困惑,自然也就不必西行了。

羅太歲笑了笑道:“觸控不到真理固然令人沮喪,求取真經的道路也是千難萬難。

但在我看來,真正困難還是功成名就之後,該如何抉擇。

這點,和尚可曾想過?”

玄奘搖了搖頭。

連西行第一步都沒能跨出去,就想著功成名就之後如何如何……豈非好高騖遠?

“那我再問問和尚。”

羅太歲道:“可知二武滅佛之事?”

玄奘神色一凝,答道:“自然知道。”

自東漢年間,洛陽修建了第一所寺廟……白馬寺,佛教正式進入中土。

至今經歷了兩次法難。

一次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另一次則是北周武帝宇文邕。

這兩位帝王均下詔勒令僧侶還俗,毀滅佛寺和佛像,焚燒經典,差點陷佛教於萬劫不復之地。

“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

說李世民的話,讓李世民無話可說。

羅太歲顯然管不了那麼多了,目光炯炯的看著玄奘道:“若再來一次滅佛,和尚覺得還能撐下去嗎?”

“阿彌陀佛!”

玄奘不答,因為他沒把握。

再來一次浩劫的話,也許佛門就湮滅在歷史長河中了。

但羅太歲卻知道佛教的韌性,即使後世再經歷兩次滅佛,仍然屹立不倒。

“倘若和尚能成功取得真經,並回到大唐,定然會引起轟動。”他只是在闡述一個事實而已,“和尚的名望固然達到空前的高度,同時也將佛門推到了最危險的邊緣……”

危言聳聽!

這絕對是危言聳聽!

別說玄奘不敢苟同,就連李麗質都覺得羅太歲有些言過其實了。

畢竟父皇他明確表示過不會向佛教動手。

但……

這話自然不可說與玄奘知曉。

而且,她倒要看看羅太歲能說出什麼道理來。

另一邊。

玄奘自認也是辯才無礙,若是針對當下的處境,他還可以進行反駁。

但對方直接把時間向後大跨度拉拽,來到一個未知的時間段,令他始料未及。

這種跳躍性的思維,他跟不上。

“我這話絕非無的放矢。”

羅太歲自然不是隨便說說,而是結合後世對歷次滅佛的總結,做出了這種判斷。

“和尚,別的不說,我就先和你說說當前佛門的現實境況。”

“請講。”玄奘微微頷首。

羅太歲也不客氣,直截了當的說道:“眾所周知,大唐剛剛從戰亂中安定下來,正是大力恢復民生的時候。

朝廷需要更多的人口、足夠的田地,來保證自己的財政收入。

那財政收入從何而來?

稅收。”

“唔……”李麗質聽得連連點頭。

雖說稅收不是朝廷財政收入的全部,但卻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環。

“我們再來看看佛門。”羅太歲似笑非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這詩聽著意境唯美,但卻直接反應了佛門為了興建寺廟,佔用土地,大興土木,勞民傷財的事實!

佛門侵佔土地卻不事生產,不勞而獲,還不用交稅,這豈能利於朝廷治理民生?”

“這……是朝廷允許的,當今皇帝陛下也很擁護佛法。”玄奘微微皺眉。

“那私藏奴婢呢?吸納良民躲避賦稅呢?荒年四處放款,收取高額利息呢?”羅太歲毫不客氣的三連問,“這也是朝廷允許的嗎?”

玄奘沒了聲音。

關於這些,他作為一個普通僧人,不屑與其同流合汙,也沒有能力去改變。

羅太歲又繼續質問:“在佛門看來,世間是苦海,所謂的情愛、權利、錢財都是苦難的來源,要放棄塵世間的一切,才能若離苦海。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呵呵……

佛門如此規勸人們清心寡慾,緣何自己卻念念不忘?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

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是一種自我犧牲的大無畏精神,被他用在這裡,頓時變味了。

玄奘羞慚的垂下頭去,默默念道:“昆山之玉多於瓦礫,麗水生金豈無泥沙……”

“昆山之玉多於瓦礫,麗水生金豈無泥沙……”

羅太歲重複了一遍,笑了:“也難怪佛門中人良莠不齊。

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和尚可知多少手上沾滿血腥的大惡之徒藉著出家為名,躲避罪責?

佛門清淨地,竟成了藏汙納垢之所!

難道佛門意欲取代朝廷,成為衡量天下人的法尺嗎?”

“佛門自是……”玄奘無奈的說道:“不敢!”

“佛門不事生產,無需交稅,不服兵役,不服徭役……這其實都還說得過去。”

羅太歲直指問題的核心:“佛門最大的問題還是教化禁慾,要拋家棄子,還不允許生育!

簡直有悖人倫!

若天下人皆如此,百年之後,且不說還有沒有人信佛,可能連人都沒有了!

這樣,難道就是佛門想要的清淨?”

三個難道,問得玄奘啞口無言。

李麗質這時腦海裡冒出一個問題。

佛門這些問題父皇可能不知道嗎?

應該不能吧。

但為何還是對佛門禮遇有加?

“現在和尚可以再想想我一開始那個問題。”

羅太歲緩緩說道:“等到有一天,和尚功成名就歸來,萬民夾道相迎,佛門聲勢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你又該讓大唐皇帝陛下如何自處呢?”

玄奘聽了冷汗涔涔,背後漸漸被浸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