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長樂公主對我攤牌了最新章節列表 > 62、隴上江南–曲轅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62、隴上江南–曲轅犁

承恩殿。

李麗質託著小巧的下巴,怔怔的望向窗外。

“麗質?”長孫皇后輕輕走了進來。

她的小腹眼見越來越大了。

“母後。”李麗質過去替下扶著她的宮女。

“聽說你昨天把李將軍保護你的人都用陷阱困在羅府,你父皇為此還責怪了李將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長孫皇后有些費勁的坐到了李麗質之前的位置上。

李麗質則習慣性的趴在她膝上,嘗試著和還未出世的小寶寶交流。

“我才不需要別人保護。”聽到母後的話,她不屑的撇了撇小嘴。

“羅家那孩子也是不知輕重,竟陪你一起胡鬧。”長孫皇后埋怨了一句。

“他又不知道我的身份……”李麗質不滿的嘀咕了一句,“一人做事一人當,這件事都是我一人所為,與他人無關。”

長孫皇后不說話,露出瞭然於心的笑。

李麗質對此一無所覺,她用掌心輕觸長孫皇后鼓起的小腹,目光漸漸迷離。

昨天她想隨羅太歲一起遠赴玉門關,的確是太莽撞了。

幸好羅太歲頭腦清晰,三言兩語就將她勸了下來,然後又親自把她送回長安。

李麗質有些懊惱,都怪自己,害羅太歲飽受來回奔波之苦。

可是想想又覺得不甘心。

為什麼她就不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要知道她的姑姑平陽昭公主尚能帶兵征戰,為大唐打下半個關中,可謂巾幗不讓須眉。

而她,卻只能在長安城中有限的區域活動,如籠中之鳥,不敢奢望遼闊的天空。

“母後?”

“嗯?”

“您說,我有沒有帶兵打仗的天賦?”

“傻孩子。你父皇麾下猛將如雲,哪還需要你一個嬌滴滴的小公主上陣殺敵?

再說了,你父皇捨得嗎?”

“可是……”

“可是什麼?”

“沒什麼了……”

……

羅太歲和玄奘出大散關到達秦州,已經是五天之後。

由於這時候沒有世界地圖,玄奘西行選擇的路線,實際上是有漢以來商人們走了上千年的絲綢之路,是一條成熟的路線。

但羅太歲卻懂得一個道理。

兩點之間,直線最短。

經由吐蕃前往天竺才是最節省時間的方案。

不過因為以下幾個原因,他並沒有點破玄奘。

一是因為,玄奘選擇的路線是既定的歷史路線。

再者,系統任務要求將玄奘送到玉門關外,他又何必多生枝節?

最後還有一個原因。

那是一條還沒有被開發出來的路線,情況難以預料,羅太歲也沒什麼把握,自然沒必要冒險。

秦州,又稱隴上江南。

東以關山為屏,與八百裡秦川隔山相望。

南以秦嶺為託,與隴南連做一片。

西北地接黃土高原,遙望河西走廊。

孕育中華文明的兩條母親河,皆向這顆“隴上明珠”伸出了她們溫柔的臂彎……

其中長江流域的西漢水,自北向南縱穿天秦州南部,而黃河的最大支流渭河,則自西向東橫貫全境,突破關山天險流入秦川。

因此,秦州不僅無旱,更是多青山草木,多甘泉碧湖。

這樣得天獨厚的環境,農耕水平絲毫不遜於關中。

羅太歲和玄奘經過一條官道的時候,就見兩側的百姓正在緊張的農作,播種春小麥。

這時候耕種還是使用二牛抬槓的長直轅犁,看起來相當笨重,又不好控制。

饒是這樣,耕牛也不是每家每戶都養得起的。

更多的還是手拉犁,或者……就一柄鋤頭。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羅太歲突然想起這麼一句話,駐馬嘆道。

玄奘也停了下來。

從他這個角度只能看到羅太歲粗獷的側臉。

很難想象,這麼一個少年……一個四肢發達的少年會有如此悲天憫人的細膩情感。

他知道對方絕不是惺惺作態。

朱雀大門外的紅榜榜首那兩百五十六萬石糧食就是最好的證明。

“和尚,有一樁善事,不知道你們佛門有沒有興趣?”

玄奘就聽得羅太歲這麼問自己。

“何談興趣?小僧自當擇善而為之。”他低宣一聲佛號。

“那就好。”

羅太歲咧嘴笑道:“你看這些百姓,耕種如此辛勞。

我有一樣事物,可減輕他們的負擔,但需要有人支援……”

他的意思已經很明顯,是想和佛門合作。

因為他突然想到一種農具,可以有效提升耕種效率。

但要將其推廣開來,光靠羅太歲一個人是不行的。

這個時代,要說全國“連鎖”的機構,除了國家權力機器,就數各種宗教最具有影響力了。

這點倒是可以利用一下。

“何物?”

玄奘問道。

“一種犁具,叫做曲轅犁。”羅太歲不慌不忙的道:“是從長直轅犁的基礎上改進過來的,更輕便,更易操作,並且只需要一頭耕牛。”

“哦,竟然如此方便?”玄奘誦經唸佛之餘,也會親自下田耕種,自然知道百姓的不易。

若是有方法減輕他們的負擔,那真是功德一件。

“只是眼下沒有相應的材料,不然製作一副給你試試。”羅太歲一拍麒麟臂道。

玄奘想了想,道:“附近有座滲金寺,你我二人可以去看看那裡有沒有用的上的材料。”

“好。”

羅太歲心道這和尚終於上路子了。

於是玄奘在前引路,羅太歲緊隨其後,兩人朝著一座山峰不疾不徐的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