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穿越成為失落文明的監護AI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0章 歷史的車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80章 歷史的車輪

第280章 歷史的車輪

李文淵還記得,之前在“下三旋臂”發現的那座“變數終端”,其內部對自身“行星機械”的功能介紹得十分明確。

“毀滅兵器”是它,“旁觀者”是它,“創造主”也可以是它,一切都在於建造者的在其程式碼中的設定。

與現有的那座被改造的娛樂化“變數終端”不同,曾經“漩渦星系阿爾法”中或許就有這樣一座真正的“變數終端”,它的建造者為其設定的功能可能只是單純的“培養完美的文明”。

這個階段的“變數終端”基本不與外界交流,相關的建築也以被動性的居多,這也是尤特人發現的最早的“編年者”遺蹟階段。

然而後來的“變數終端”發生了某些變故,逐漸走向了與預設目的相反的道路。

而這個變故的來源……李文淵大致計算了一下時間,覺得是人類沒跑了。

過去人類來到了這片星河,發現這裡有一種新的人工智慧星球,然後“略微”修改了一下“變數終端”的程式,使得“變數終端”最後成為了“編年者”。

但是“編年者”最後的結局卻是極為突兀地神秘消亡了,連一點痕跡都沒有留下。

李文淵覺得,這多半和創造了“變數終端”的那個文明有關,而作為“編年者”歷史最後環節的“天行帝國”則很有可能只是個導火索。

也只有那個神秘文明才能如此輕鬆地就摧毀一個屹立於星河頂端的“巔峰文明”,因為那本就是他們的造物。

而這條隔絕星河的“天塹”,很可能也是那個文明所為。

“……如此強大的文明,為何要到處安置‘觀測終端’呢?甚至還搞出來了‘變數終端’這種莫名其妙的行星機械……‘編年者’的世界不是他們所希望見到的嗎?”

他的疑惑隨著發現的增多而越來越多,也愈發地肯定“天塹”對岸有他所需要的資訊。

無論是人類的,還是“編年者”的,還是“天行帝國”的,甚至是建造了“觀測終端”的神秘文明的,他都可以從那邊找到答桉。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跨越這兩萬光年的“天塹”了。

理論上說,無論是一光年的距離,還是一億光年的距離,躍遷引擎都是可以瞬間到達的。

它所用的原理是直接重構所處空間的時空連續性,從量子層面讓周圍直接“變成”目的地,從而達到瞬間移動。

所需的只有目的地空間各項指數的即時精確資料,和足以重構時空的龐大能量。

平常的時候哨兵陣列足以滿足躍遷引擎對座標的需求,就算不夠他也能透過“借用”其他文明的觀測站來確定座標。

但是這一次“天塹”隔絕的距離太過遙遠,當哨兵陣列盡力探測到天塹邊緣時掃描資料已經很不穩定,無法用來充當躍遷所需的座標,而能夠直接監視全星河的“觀測終端”又在天塹的對岸。

不過李文淵知道,就算不用躍遷,他也能找到過去的辦法。

“……那座被改造的“變數終端”很顯然並不是‘編年者’,它太‘新’了,更像是人類離開很長一段時間之後才出現在那裡的。

“真正的‘編年者’如果還有殘骸的話,多半就在天塹的對岸。”

“這邊這個‘變數終端’的改造相當可疑,基本上可以肯定是對岸的文明改造的,既然如此他們肯定有過來的手段……”

他也想過是不是那邊的文明掌握了“躍遷引擎”或是“虛境穿梭”類似的技術從而跨越天塹的,畢竟他們有著“觀測終端”的幫助,完全不用擔心座標的文明。

不過在多方面檢測之後,李文淵確定了那邊的文明並不能做到這些事。

首先是使用躍遷引擎必定會導致的現象——時空結構變得脆弱,並沒有在這片星河發現。

理論上說躍遷引擎使用得越多,時空結構就越脆弱,下次啟動就越容易,所需的能量也越少。

但是這片星河並沒有這種跡象,可能在“編年者”時代這裡都沒有使用過躍遷引擎,僅有的痕跡還是李文淵到來後形成的。

除此之外,這片星河的虛境比起“橢圓星系阿爾法”的來說要小了許多,甚至比銀河的虛境都要小上不少,但卻沒有任何的外力干擾痕跡,還處在極為原始的階段。

這代表著這裡的生物基本沒有誕生靈能潛質,或者只有個別極少數生物誕生了,對虛境的利用也淺嘗輒止,遠談不上利用虛境移動的地步。

李文淵倒是也想過用虛境進行移動,但他只是個“機器人”,本身就和虛境不相容。

平常突入虛境看看風景還可以,卻是沒辦法利用虛境進行“我覺得我到了”這種唯心的瞬間移動方法。

而在他麾下的義體天選之人還在研究這裡虛境和現實空間的對應關係,也暫時無法前往另一邊。

想來想去,他決定用比較穩妥的方法,那就是“上三旋臂”文明來到“下三旋臂”文明的手段。

而這個手段,他覺得以這片星河的整體文明程度來說,大機率就是“蟲洞航行”。就算不是,也當做排除法了。

於是他開始大量關注並驗證“下三旋臂”中的所有蟲洞,並不負期望地找到了目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那是一個就在“變數終端”附近的普通星系,有著平平無奇的星系型別,以及爛大街的荒蕪星球,看上去沒有任何值得關注的點。

但星系本身很普通,卻不代表星系裡的一切都普通。

李文淵還發現這裡,除了這個星系的附近存在一處蟲洞之外,就是這個地方還有著大量的超空間碎片。

這裡曾經似乎是一處“超空間節點”,眾多的超空間航道都從此處向外延伸,而他也找到了證據。

——一座漂浮在太空中、圍繞著某顆行星公轉的方尖紀念碑,合金材質的紀念碑表面用人類文字鐫刻著如下的話語:

【“漩渦星系阿爾法”星間通道工程紀念碑】

【紀念我們又為宇宙的基礎設施建設作出了一番貢獻】

【“我覺得這次至少能用到宇宙終結!”——工程部主任留】

“居然不是‘XX到此一遊’了?”李文淵感嘆了一句,確認這座方尖碑只是純粹的紀念性建築之後,他將目光放在了星系邊緣的另一個值得注意的事物上。

那是一顆蟲洞,看上去相當地穩定。

他事先對蟲洞內部進行了偵測,探測波在曲折地行過了一段距離之後,證實了這顆蟲洞通向的地方確實在“上三旋臂”。

他已經準備進去,看一看天塹對岸的究竟是怎樣一個星際社會。

然而在他沒有發現的地方,蟲洞所通往的出口附近,則有一群在瘋狂謀劃著怎麼將他“處理”掉的人。

“……那個文明發現通道了!該死的傢伙,他是怎麼做到這麼短的時間內從無星系和數蟲洞中篩選出目標的?”

“蟲洞附近的超空間碎片很多,那個文明或許是因為這個才察覺到,我早說不能把通道開在那種地方!”

“但是……不藉助那些能影響空間穩定性的超空間碎片的話,我們也沒辦法如此輕鬆地就開闢出這條通道……”

這些人七嘴八舌地爭論著,卻全都是來自“天行帝國”權貴,平常這些人有一個出現都會引起帝國公民的震動,然而此刻他們卻在為了達成目的而醜態百出。

“……不管了!趕緊把通道摧毀!大不了以後不欣賞那些‘野獸’的掙扎了,先把這邊的秘密保住再說。”

某人的提議引來了多數人的贊同,然而正當他們準備實施這個計劃時,卻有人突然出聲問道:

“你們誰知道怎麼摧毀蟲洞通道?”

這句話就像秋風吹過,一瞬間讓在場的所有人全部冷場。

“……沒記錯的話,上一次因為某人喝茶一不小心讓資料庫短路燒壞了,我們遺失了大量的技術……”

“……”

這些人面面相覷,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

最後,其中一人才開口道:

“……別擔心,我們不是有那個‘萬能的寶庫’嗎?我們的一切都是從它那兒拿來的,想來這一次它也會‘毫不吝嗇’吧?”

於是,他們中的一些人,前去了那個被稱為“萬能寶庫”的地方,準備尋找毀滅蟲洞通道的方法。

而那裡,是一顆眼熟、卻十分破敗的機械星球。

——或者說,是人工智慧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