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華夏鼎世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八章 五虎上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八章 五虎上將

楊修是無論如何都想不到,自己竟然因為一個雞肋,而導致最終的猝然離世。曹操早就用一切可以的方法,來告訴楊修,和楊修這類的人了,千萬不要在虎口上拔牙,因為老虎只要疼了起來,就會不知不覺的動手,這一次對楊修動手,是因為漢中之戰結束後,曹操已經無力讓自己這把老驥伏櫪,還能志在千里的老馬,再有輝煌了。因為曹操知道,自己這次的失敗,孫權會動,連關羽這個曾經的好戰友,也會動。可沒想到,關羽的一動,那可真是驚天動地了!

關羽在周倉面前,表明了一切意思後,也就預示著曹操此次的失敗,終歸是要有代價的,而這個代價到底如何,連關羽本人都不知道。

曹軍大營裡,楊修本可以做出最後的掙扎的。按照楊修的性格,此時也應該做出最後的掙扎,想盡一切的辦法,來給自己謀一個可以的理由。但恰恰是這一次,楊修竟然躺平了,連知道訊息後,千里迢迢從鄴城一路疾馳而來的司馬懿,楊修竟然也不想見。

“德祖,是我啊,仲達。”司馬懿在得到楊修訊息後,用最快的時間而來了。這也是此次出征人數過多,就算是要撤,也不能一口氣的撤出去,要逐漸的撤退,還要在漢中留下今後可以反擊的可能。

“我知道,你來做什麼?能做什麼?”楊修被關在一處安靜的地方,周邊沒有鐵柵欄,畢竟這個地方有人犯了死罪,那就是直接殺了,楊修比較特殊,且當下曹操還把握不準,到底是不是要殺掉,所以就這麼等著。

“能做什麼?能救你。”司馬懿一路慌神,剛到軍營連曹操都沒見過,就怕等見過曹操後,楊修已經是一具屍體了。而楊修聽後的反應,也讓司馬懿重新了認識了楊修:“沒人能救我,只有我自己可以。但是啊,已經失去了能力,今後就如同斷臂的蜜蜂一樣,只能嗡嗡的叫喚,也沒辦法做出別的事情,給咱留個好路吧,你啊,沒以前低調了。”

一句你沒以前低調了,可真是怕了司馬懿的想法,這一路太過倉促,竟然失去了往日的低調。楊修能看得出來,那麼曹操自然也可以,自己多年來的隱忍,從內心深處的那個想法啊,是不是已經別人看透了?

“那就這麼看著你死?我司馬懿沒幾個朋友的,你楊修算一個,早就讓你低調一些,動用軍事的事情你都敢做,今後什麼事情不敢坐?”司馬懿也是不理解,這楊修聰明到了極點,怎麼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別說楊修了,就是此時已經是魏世子的曹丕,或者那當年的曹昂,做了當下楊修的事情,也絕對沒有生還的可能,要說幾次大事惹怒了曹操也就罷了,就這麼一件事,篩子都知道不能做的,楊修卻做了。

楊修聽著司馬懿說自己竟然是他的朋友,也算是臨死前的一種寄託了,看著司馬懿的樣子,也好了許多了:“有你老兄弟這句話,咱就算是下地獄,也心甘情願了。”

這裡沒有圍欄,但守衛的將士正在告訴著司馬懿,沒有界限的地方,比有界限的地方,還要可怕。司馬懿已經有了預感,那便是這一次漢軍之戰的結束,是很多人的生命節點,楊修只是其中之一,至於有沒有自己在,司馬懿是無法確定的。

“德祖,你未必會有事,你...先好好呆著。”司馬懿在回去的路上,想的了很多事情。比如自己這些年靠近曹丕,可謂是有利有弊。利好的地方在於,現在看來,曹丕確實是最適合成為繼承人的。但萬一曹操最後變了心,要知道曹操此時雖然是所謂的王,但確實真正可以實行帝國權力的人,就是無冕之皇帝。帝王之心,想來捉摸不透,連楊修這般聰慧之人,都在曹操的性情上吃了大虧了,若是換成了曹植當皇帝,自己這些曹丕的黨羽,那可是一個都活不了

就這樣,司馬懿不知不覺中,已經來到了曹操的中軍中。這裡已經有將士在陸陸續續的搬離,撤出那些防禦的東西。司馬懿內心感嘆,覺得這世界就是這般無奈,足足幾年的準備,出征時的豪邁,是一點都沒有了。

“仲達,你來了?”夏侯惇因為楊修的事情,被曹操破天荒的大罵了一頓,這幾日的撤離工作雖然還是交給了管後勤的夏侯惇身上,可夏侯惇卻一點沒有高興起來,畢竟幾十萬人的撤退,該留多少人,留在哪裡,哪裡是自己一個人可以的?

不過現在既然司馬懿出現,夏侯惇自然是不會放棄這次機會的:“來來來,這裡正好有機會在,你可要努力了。”

“將軍,有什麼事情需要儘管開口,仲達這次來,就是來幫您的。”對於夏侯家的人,司馬懿是真的不敢得罪,因為這些年別人看不出來,或是以為楊修是有那個看人能力的。可只有荀彧賈詡這樣的老狐狸才知道,最能捕獲人心的人,哪裡會是他楊修,就是這個低調到所有人都知道,可有無法拿到證據的司馬懿。

根據司馬懿這些年的觀察,在曹操地下做事的家族中,夏侯家族是個例外,是個很難傾倒的存在。而且無論是夏侯惇還是已故的夏侯淵,都是曹操手上最為重視的人之一,這是除了曹家之外的厲害家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更重要的是,這些年的觀察,司馬懿敏銳的發現,夏侯家族裡,有一個夏侯霸的出現,這是由不得司馬懿不重視的。在司馬懿看來,夏侯家族就是如同當年的呂家一樣,圍繞在劉家人的身邊,自己輔佐了曹丕這麼多年,知道曹丕肯定不會是劉盈那樣的人,那麼也就不可能有呂氏保持朝政的事情上,落在夏侯家的手裡。所以這個奪權之人,成了保護之人,夏侯霸在,自己的一切事情,都會被人拿捏著。

所以對於這些不能得罪的人,司馬懿就確定不得罪裡,反正都要一起好好的做事,至少也得自己,見到夏侯霸,真真切切的交往過後,才能有新的認識。

“行行行,就看你的了。”夏侯惇在司馬懿的耳邊說著話語,司馬懿的表情是愈發的難看了:“這個時候做出這樣的事情來,豈不是要我死?”

“仲達說這樣的話,咱跟你一起去。”夏侯惇這時候指望不上別人,就只能指望道司馬懿這個,曹操老早就讓曹家人和夏侯家人一起重視的人了。

當夏侯惇拉著司馬懿去找曹操的時候,正好是關羽有所戰意的時候,此時的荊州之事,已經不是一兩個人可以阻擋得了。在關羽看來,天下的事情,就要從荊州開始,畢竟諸葛亮在荊州的那些日子,隆中對裡的三分天下局勢已然明了,那麼漢中之戰有了定數後,荊州也應該出發了。

在建安二十三年的時候,荊州就已經開始有了亂的跡象了,那時候曹仁身為徵南將軍,和徵西將軍夏侯淵一樣,都是封疆大吏一般。而且和西邊不同,曹操最終的目的是下的江南之地,那麼這個徵南將軍的重要性,是超過徵西將軍的。

這就是三分天下後,帝國人才的分化問題了,要是一個統一的帝國,所有的人才都為朝廷所用,那麼這個世代的漢世,可謂是整個漢世中,數一數二的厲害。而曹操陣營裡得以主帥的人,也無非是幾個人而已,曹仁和關羽一樣,是難得的水軍將領,駐守荊州的事情交給曹仁,也算是無奈之舉。

關羽和曹仁是老相識了,在曹營的時候就能看得出來,曹仁的優點和缺點,那便是對待下屬,是說不出來的不好。曹仁是認為,人要活的尊重,那就要有功績,對於那些有軍功的將士,那自然是沒有問題的,好得不能再好,但對於那些沒有軍功的將士,曹仁可不管你什麼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說辭,一句話,就是看不起你。

這點關羽從底層出身,是真的明白底層人的心酸,亂軍之中,哪裡有什麼功勞和苦勞,只要確定此人不是逃兵,只要確定此人是盡心盡力了,那麼就應該得到尊重。所以曹仁的手下已經陸陸續續有人要造反了,關羽一直都在盯著,要在關鍵時候,對曹仁下手。

起因馬上就來,由於曹仁長期以來的壓制,導致曹仁手下的幾個名將軍,例如太醫令吉本,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陸續的謀反,做出了時機行動。曹仁反應極快,還未等這些人有所聯絡,就紛紛的人頭落地。

曹仁誤以為這是普通的內亂而已,畢竟各個地方都一樣,沒有那麼多的麻煩變化,只是關羽明白,曹操如此氣勢恢宏的時候,選拔出來的荊州將領,都是厲害且忠心的人物,這些人都反了,那麼荊州的百姓,又是如何?

想來也簡單,荊州的百姓自然是活不起了,曹仁在荊州,就是把荊州當成了斂財的地方,就等著漢中打贏後,益州順勢拿下,那麼好曹操一同出兵,這荊州全景,豈不是到手就來?

想到這裡,曹仁就更加放肆了,這些行為不僅讓漢中之戰失敗後的曹操,派來的於禁和龐德聯軍感覺不可思議,甚至讓諸葛亮,也在思緒著,是不是這些行為,就是曹仁故意為之,引自己出征的?

主動進攻,這在現世裡說,是只有曹操陣營能做的出來,孫權竭盡全力,也不過十萬人而已,所以打完了漢中之戰,還需要調理生息的時候,最好還是別鬧事。

書信從諸葛亮的手裡寫了下來,從漢中傳來,直接到了關羽的手上,上面的內容就是勸關羽,儘量不要在這個時候做事情。關羽看著書信上的內容,很像一把撕碎了,可轉念一想,這可是諸葛亮的手筆,諸葛亮有多厲害,關羽是最清楚的。

“周倉,拿筆來。”關羽讀春秋之人,都是對於歷史有過研究的,想了想諸葛亮的想法後,便在回信上,有了不同於他人的理解。

書信上的內容是這樣的,意思是亂世之中,沒有人敢說做的事情就是對的,就比如這漢中之戰,曹操不管在排兵佈陣,還是各種計謀上,都沒有什麼過多失誤上,所以即便是輸了,那也是天意。書信上難得表揚了人,便是諸葛亮,說諸葛亮就是天曲星下凡,但也要考慮到,別人是不是也是神仙。

這封書信看似潦草,但卻表明了一個態度,那便是不管是誰,只要是站在地上的人,就有成功,也有失敗的可能。所以任何事情,都不能一下子研究很久,這個時間看來更是不能太長了,要抓住機會。

書信給傳了回去後,諸葛亮犯了難,這典型就是要告訴自己,漢中之戰己方獲勝,是不能等待的。諸葛亮把訊息給了劉備的時候,正是大軍班師回朝,往成都走的時候,劉備深知這關羽有立功心切的想法,也怕關羽在關鍵時候做出亂七八糟的事情來,搞得眾人無法收場,壞了大事。

“軍師,得想個辦法,若是不找個由頭,估計雲長就要主動進攻了。”劉備這次的漢中之戰雖然贏了,但綜合實力的差距,至少幾年之內不能主動進攻曹操。

“由頭...大王,既然您已經是漢中王了,那這些兄弟,是不是也要封賞一下?”諸葛亮一提這事情,劉備立馬有了反應:“原來如此,看樣子軍師早有準備了。”

這一次漢中之戰,幾乎所有的將軍都立下了赫赫戰功,那麼憑藉著這些戰功,劉備在自立漢中王后,就幾乎是有了這片地界的所有權力,諸葛亮要給這些立有戰功的人封賞,那麼這些浴血奮戰的將士們,就會成為劉備手上,那軍隊不會反叛的親信。

但對於如何封賞,劉備和諸葛亮生怕這段時間有所麻煩,便二人一同給關羽寫信,算是下的命令,不能讓關羽主動進攻!

封賞,對於所有的有志之士來說,那都是至高的榮譽。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些事情換做是別人,也絕對不會覺得不正常。連同趙雲在內的人們,都在盯著劉備和諸葛亮已經放出風的說辭,都在看著自己這般努力玩命的結果,到底是什麼。

沿途中,劉備和諸葛亮所在的這個馬車裡,是外人不得靠近的,趙雲和馬超在刺殺曹操的任務中,屬於沒有完成,所以二人都不敢太靠近馬車,這就讓守衛的陳到,聽到了內容中的所有。

“軍師,咱畢竟是劉氏之人,這封賞的官位,也理應用漢世的官位。”劉備想的明白,自己這個漢中王是自封的,那麼遠在洛陽的天子劉協,或是會有別的想法。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劉備提出來之後,本以為諸葛亮會極度贊同,可諸葛亮卻這般回道:“主公,你有沒有想過,若是完全用漢世的官位,這就等於在當下的朝廷裡,又有一個小朝廷了?”

曹賊換成劉賊,這是劉備最擔心的事情,畢竟曹操的魏王,還是劉協親自封的,自己這個漢中王,多少有些低落:“那...該怎麼辦?”

“亮認為,大體要不出格,大王也說了,確實要依照漢世的官位來做,但也要有自己的特點。比如...人家曹操有五子良將,咱們這邊,也要想一個相應的對策。”諸葛亮是有所深思,原因有這些。

關羽和張飛,必然是有所官位的人,還得是最高的兩個。那麼這即便是實至名歸,也絕對會讓包括荊州派系的人,也有所反感的。那麼其他的一些人裡,荊州必然要有一個,諸葛亮想讓黃忠來,畢竟殺了韓玄的魏延,至少在諸葛亮這裡,是有些反感的。那麼如果要對應曹魏的五子良將的話,就必然要在選兩個人,益州諸葛亮認為給多少也無法,而且給益州名額,益州之人就等於有了主心骨,這不是一個好辦法。而且益州能夠有和關羽張飛戰力相同,也有功名的人,是沒有的。

涼州雖然在曹操的手上,但涼州的王,永遠是馬超,這就等於說馬超的勇猛,是可以入得這五個人中。另外貴族延續出來的世代,可以理解為必須要的,那麼馬超這個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是一定有一席之位。

而最後一個,想來想去,諸葛亮也要給趙雲。因為從漢世的將軍官位裡可以看出,這前後左右四個將軍,已經有了定數,那麼趙雲這個從少年就幾乎可以說跟著劉備混跡江湖的人,到頭來一點都沒有,這豈不是讓趙雲寒心?讓這個世代的底層之人寒心?

諸葛亮是很欣賞曹操那敢於和士族鬥爭的戰法,只是有了劉備了,也就不能和曹操眉來眼去:“大王,您說呢?”

“讓我想想,好好的想想。”在這一路返程的路上,陳到幾乎是聽到了所有的事情。對比其他人,陳到是沒覺得什麼,但唯獨對趙雲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官位,陳到是有些不痛快的。自己能夠成為劉備的護衛隊長,全屏趙雲的傾力相助,可趙雲在劉備的心裡,竟然只是一個保鏢心態。

到了成都的時候,諸葛亮還是為趙雲爭取,見陳到滿臉愁容,也就明白了在這個事情上,陳到和自己是一路的。

“陳到,你這一路上估計是聽了個全面,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諸葛亮問陳到的時候,劉備也在看著陳到:“也對,陳到你也說說看。”

陳到長呼了一口氣,開口說道:“大王,軍師,別人不說,但子龍將軍,必須在五分之一。”

“為何?”劉備不明白,連趙雲都不在乎那些所謂的榮耀和官位,這些人難道就真的不瞭解趙雲?

“大王,子龍將軍,或許是沒有什麼想法的,但子龍將軍之外的人,就比如咱陳到,這個和子龍將軍一樣從底層拔起來的人,就會覺得不公平了。”陳到提到了所有人,讓劉備為之一振,自己身邊的局對核心,是關羽和張飛,荊州人黃忠,涼州人馬超,都是為了安撫當地人的。益州之人要壓制,不能給絕對高位,但卻忽略了一個道理,這龐大的庶民百姓心中,也未必最尊敬的事自己,趙雲的德行和能力,都要有所提倡。

“知道了。”劉備是皺著眉頭,從歡呼雀躍中,入得成都城裡的。

在劉備認為,前後左右將軍都有人的情況下,如何在安排趙雲?一旦四個將軍都有了定數後,那就等於要讓這幾個人,分別駐守相應的地盤了。那麼現在看來,就有說不出來的麻煩了,畢竟陳到雖然是護衛隊長,但只有趙雲站在自己身邊的時候,劉備才覺得安全。

於是乎,劉備找了趙雲來,詢問趙雲想要什麼官位,甚至還提出了前後左右四大將軍來。這是一種試探,劉備開口後,趙雲堅決反對,甚至還說好了前後左右四個將軍最好是誰,因為這麼安排,會有什麼好事一樣。

這其實都是諸葛亮的意思,趙雲把諸葛亮的意思說完後,劉備感動的都要哭了。於是劉備在心疼趙雲的同時,召喚了諸葛亮而來,把趙雲的意思說完後,想知道諸葛亮有什麼辦法:“軍師,子龍的事情,就拜託您了。”

諸葛亮早就想好了辦法,四大將軍不能變,因為變了就等於脫離了漢世,撞死個人的官位也應該穩定下來,要不然今後的事情,還要麻煩。為此諸葛亮想了另一個辦法,那便是名號:“主公,雲長乃何等將軍?”

“虎將也!”劉備說完後,諸葛亮繼續問道:“益德呢?”

“也是虎將。”劉備再次說完後,諸葛亮還在問:“那漢升,孟起,以及...子龍呢?”

諸葛亮一口氣提出了三個人,劉備微微一笑,知道了其中的原由:“此五人者,皆乃虎將也!”

如此之後,以蜀地的五虎上將,便逐漸的走到了世人的面前,是戰力和名聲,也穩壓曹魏的五子良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