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大明當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4章 考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章 考核

朱標的死影響及廣。

攝於老朱的存在,淮西勳貴近來安分的很。

過去看朱允炆的勢頭,所有勳貴全當看猴戲,可結果看著看著,發現這猴子要起飛啊!

一步慢步步慢,就算現在投資朱允熥也來不及了。

好在朱允熥自己尋了一條路。

雖說這條路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可總比沒路來的好,要知道現在老一輩還沒死光呢!

“允熥選擇瓊洲,處於四個考慮!”

朱允熥身體站直。

他很清楚,這是一場考核。

皇位爭奪賽中的站位問題,從來都不是請客吃飯,一著不慎會死很多人。

淮西勳貴選擇朱允熥,是因為他們天然的站在一起,但能否讓淮西勳貴下注,核心還在朱允熥自身。

若是不值三瓜兩棗也就夠了,若是值,改變家族策略未嘗不可。

都富貴了,不是過去的泥腿子,牽絆的事自然也就多了。

“說來聽聽!”

馮勝朝著藍玉看了一眼,藍玉帶著常升,常森站開,將對話的兩人圍在中間。

“第一,認知錯誤,隋唐時中原在東山之外,江南不如中原,嶺南更是荒蕪,但伴隨著江南,湖廣大開發,如今江南為富庶之地,嶺南也慢慢興起。

產生這樣的錯誤,是因為道路不通,資訊交流緩慢,文治不昌,朝野認知不足!

真實的瓊洲非朝野認知之瓊洲,水汽充足,土地肥沃,氣候特殊,若帶入中原的技術開放稻米可一年三熟!”

“一年三熟?確定?”

馮勝目光一凝,古代判斷一個地方是否富庶,最直接的辦法就看當地產糧。

畝產多少,總產多少,然後再看文治,至於商業根本沒這認知。

“唐時南方有附屬國交趾,具體文獻忘了,大致意思就是交趾國多懶漢,但稻米一年三熟,不需勞種,倉滿谷滿,過去的交趾就是現在的安南,安南的情況應該能查到,地理上安南和瓊洲相近,就如山西和山東,兩地條件就算有差也不會相差太多!”

“……”

馮勝沉默,有些時候沒去聯想很多事情會被自然的忽略,但如今被朱允熥怎麼一點念頭就多了,“南安的情況我會查,繼續!”

“第二,瓊洲偏僻,受到中原文化影響也少,吃不飽飯的人如果有人能讓他們吃飽吃好……”

朱允熥沒繼續說,但意思已經不言而喻。

“第三點!”

“同樣因為往來不便,朝堂難以察覺,我可以光明正大做很多事情!至於第四點,宋時海運貿易昌盛,做起來不會缺銀錢!”

說完朱允熥看向馮勝。

而此時馮勝亦是上下打量朱允熥,最終說道,“你膽子不小!”

“身在皇家,想要活下去,活好,膽子小了可不行!”

“禁海的事你怎麼解決?”

馮勝再次問道。

“禁海令,禁的江浙,福建,廣東諸城沿海,沒寫禁瓊洲啊!法無禁止即為可!而且我不可能一開始就操作,不是嗎?”朱允熥聳了聳肩。

“這幅光棍的摸樣,倒是讓老夫的喜歡,不過還是要忘掉這件事,事情我們可以幫你爭取,但如何封住文臣的口!”馮勝笑道。

文臣可比武將更不要臉。

為了利益,文臣親近朱允炆,但為了道義,他們不可能就這樣沒個說法就將朱允熥丟到瓊洲。

臉皮,還是臉皮!

可別小看嫡出的身份。

若朱允熥真就這樣去了瓊洲,後世史書該怎麼寫他們?

“很簡單,升格,瓊洲非藩鎮而為藩屬國,我可稱國王,往後與大明的關係為國與國之間,若是日後在遇到類似情況,可尋此辦理!”

嫡長制,被人維護的根本,就是因為它的存在維護了既得利益者。

若壞了嫡長制,牽連就大了,會讓很多人產生不該有的念頭。

可惜皇位的利益太大,朱允炆的母妃如今為太子正妃,哪怕所有人都知道,呂氏死後是無資格與太子朱標同穴,但事情總能遮下不是嗎?

屁股露了就露了,臉至少得遮了。

“想法很好,也能堵住文臣的嘴,但不夠讓人放心!”

“那再加一點,成藩屬王者,本身及子嗣永遠失去大明繼承權!”

“文官那邊夠了!”馮勝意味深長看著朱允熥。

有些不需要多說,成王敗寇不是一行條約能阻攔的,真要有水平,翻了整個天就是了。

“我不敢保證什麼的,但如果願意的話,一個人一萬兩外加百位工匠,我可承諾瓊洲國不滅,分支不散!當然這是一開始,日後瓊洲發展起來,條件會提升,如果發展不起來,到此一切結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深吸了兩口氣,馮勝時隔三十多年再次感受到什麼叫做氣魄。

當年的朱元璋一無所有,如今的朱允熥何嘗不是,可他們都有大氣魄。

有些時候,不成文字的承諾反而比寫下的白紙黑字更有效。

“我們可以幫你說服一些人,但也僅僅只是一些人,那位需要你自己說服!”馮勝沉聲說道。

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終究還是朱元璋的天下。

謀劃可以,但給不給最終還是要看朱元璋!

“我懂!”

朱允熥點了點頭,投資是拉到了,但這就像是公司沒註冊之前,投資是不會進來。

審批的人是朱元璋。

過不了老朱那一關,一切都是白費。

“宴會要開始了,先散了吧!”

說完,馮勝直接離開,跟著藍玉,常升,常森衝著朱允熥笑了笑,沒有多餘的交流直接離開。

走出竹林,混入零散的人群中,朱允熥很清楚做的越多錯的越多,商談還需要等待反饋,一切都不能急。

若是沒意外的話,自己還會有一助力,而這助力就是朱允炆!

朱允炆的上位是利益的結合,是因為他乾淨,身上的勢力標籤少,但同時也和朱允炆性格有關。

刻古復禮,守禮!

這樣的性格難成好君王,但卻可以成一好家長。

野史中有記載,朱元璋曾問朱允炆日後若有一日,他的藩王叔叔們造反,你怎麼做?

朱允炆的回答是首先以禮約束他們的行為,然後用感情感化他們,最後實在不行再兵戎相見。

真假暫且不論,朱允炆後來怎麼做也不去深究。

但有此記載,也足以反饋出朱元璋活著的時候,朱允炆對外表現如何!1

說其虛偽也罷,說其糯軟也可。

就目前從朱允炆的利益角度分析,朱允炆絕對是希望在朱元璋還活著的時候擺平朱允熥的,免得日後成這燙手山芋砸在自己手上。

……

“皇爺,時間差不多了!”

奉先殿內,守在朱元璋身邊太監低聲說道。

不同於大明後世皇帝身邊常設的隨身太監,朱元璋身邊的太監地位極低,一切行事必需謹慎不然下場難料。

“西苑什麼情況!”

放下手上的御筆,朱元璋朝著殿外說道。

“回稟陛下,勳貴已經到齊,各路大臣也慢慢匯聚,期間皇孫曾和宋國公談話,因有開國公,涼國公在場,未能探聽到什麼,但從談話看來,結束後三位國公都很滿意!”

“知道了,換衣服!”

朱元璋從御座上站了起來,直接朝著殿內走去,獨屬於帝王的袞服早已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