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大明當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38章 進行商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8章 進行商議

而對於土著最迫切的學校,暫定是三座,舊城一座,東南,西南農業區各一座,都是大校舍,九月之前舊城將建成一所滿足兩千人入學,農業區的兩座則在明年九月之前完成。

“將新城圖紙搬入通政院,細節可進行商議,三月底之前不再更改。”

朱允熥畫下最後一筆,看著眼前三米乘六米的新圖圖紙,吩咐道。

“是!”

李增枝揮了揮手,四位武丁小心的將畫架舉了起來,搬離書房。

“瓊洲的氣候還適合嗎?”

李漆不在身邊,長時間跟著自己也就李增枝之人,別看李增枝年幼可行事已頗具章法。

“還行,就是這天氣感覺不對!”看著自己身上單衣,李增枝笑道,“要是在南京的話,應該還會加上幾件!”

“沒錯,這衣服是不舒服!”

朱允熥點了點頭,“別站著了,陪我喝茶!”

繪畫不知年,有三位頂級文人為自己奔走,在歷時一個月後勘探後,這半個月朱允熥都貓在屋子裡搞新城圖紙。

算算時間,元宵也已經過了。

就是不知道耕地開墾多少,雖然瓊洲的氣候播種期也長,但終究是最頭等的大事。

“茶水就不喝了,剛才見大王認真所以沒有回報,兩炷香之前解淪先生傳來訊息,大王讓試製的水泥已經出了第三批,其中有三份效果非常好,砸之有金鐵之感。”李增枝彙報道。

“真的?”

朱允熥猛地站了起來。

“東西就在外面。”李增枝說道。

“走,去試試!”

第一批的工匠,朱允熥也不會讓他們閒著,製作水泥這種大殺器的任務自然交代了下去,不僅如此還命工匠加緊製作曲轅犁和鋤頭。

磨刀不如勘察工,前面在開荒,後面的資源更是需要跟上。

南下的路上,朱允熥考慮到很多,但在耕牛上真的沒辦法,就算要求老朱也弄不出來多少,暫時只能依靠人力。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拿錘子來!”

看著院子內放著水泥成品,朱允熥搓了搓手,忍不住親手測試。

“大王!”

李增枝將鐵錘遞給朱允熥。

哐哐哐……

幾錘子下去,水泥塊外殼爆裂,但整體的堅實程度亦是讓朱允熥感到手疼。

“不錯,用此修路已經足夠了,傳令下去,凡參與製作水泥的工匠,每人獎勵口糧百斤,魚獲二十斤,鹽一斤,絲綢一身!”

目前瓊洲最沒用就是銀子,各類物資才是關鍵。

“是!”

“同時,命解淪專職水泥之事,與舊城修建工坊,調配人員,大量生產水泥,另外凡之前參與水泥的人員,往後按乙級待遇下放所需。”

瓊洲主要資源來自外界,為朱允熥信用所抵,本身商業氛圍不足,至少在一兩年都會受到物資的約束。

加上錢糧無用。

朱允熥乾脆效仿建配給制度,視勞動強度,工作重要性定甲,乙,丙,丁,四級配給,同時設立多個大食堂滿足吃喝。

四等級中,甲級最高,每月稻米百斤,魚獲三十斤,鹽油各五斤,這些在大食堂之外額外,憑證支取可以開開小灶,朱允熥身邊的人都是此類。

乙級,每月稻米五十斤,魚獲二十斤,鹽油各兩斤,多給予技術性的人才,足夠閣皂山的道長,匠中大匠打打牙祭。

丙級,每月稻米三十斤,魚獲十斤,鹽油各一斤,給予跟隨朱允熥轉移的工匠,滿足他們給家人補充營養的需求。

丁級,魚獲二十斤,給予正在長身體的孩子。

至於土著和移民中賣了體力,吃大食堂就可以,按照對大食堂的安排,朱允熥的要求是米飯吃飽,兩素一葷,鹽油給足,一日兩餐都有監管。

但就算這樣,還是有些支撐不住,吃的太多了,只能加緊運輸稻米,而少運輸人力。

受限於運力,一味的輸入瓊洲真的很難承受怎麼多張嘴。

好在他是將土著利用起來,不然春耕之前能開多少荒地,誰都無法保證。

“是!”

“走,快晚飯了,出去轉轉,挑一食堂看看情況。”

朱允熥看了一眼天色。

他是寧可人吃魚獲,少吃稻米,畢竟魚獲組織起人手有的是,可稻米則要從中原運輸,故而朱允熥對大食堂盯得很緊。

“等等,讓大家把衣服換了,令牌拿丙級的,別讓人看出不對的地方!”

出發之前,朱允熥看了一眼身旁人的衣服吩咐道。

他是設立了大食堂和配給制,依靠令牌就可以大食堂內吃飯,但朱允熥也清楚令牌有等級,自然待遇也有等級。

飯堂阿姨抖一抖,飯菜落盤的質量自然就會減低。

他要看真實的情況,就這一身出去吃到的怕不全都是魚肉。

“人數呢?”

“把張老先生喊過來,人數就咱們三,對了,你再找個機靈的!”

“那我先去換衣服。”李增枝回覆道。

……

“小子,你找我嗎?”

或許是為了做工方便,或許是別的原因,如今張定邊早已不是僧袍,而是一身短打在身,比過去更顯精壯,根本看不出其真實的年齡。

“陪我出去走走!”

朱允熥笑道。

“也罷,你小子做事有章法,這些日我也看到了,我相信日後胥民投到你麾下也會有好日子!”張定邊摸了一把光頭笑道。

來到瓊洲一個月,張定邊怎麼可能感受不到瓊洲的變化。

怎麼說呢!

原先的瓊洲和中原沒什麼區別,百姓顯得死氣沉沉的,但這一個月,張定邊卻猛地發現,這裡的人不知為什麼活了起來。

朱允熥調集了很多人,但這些被調集人,非但沒有中原百姓服勞役時的怨氣,更多像是為自己做事。

看似沒差別,實則大了去了!

尤其是那什麼大食堂,哪朝哪代這麼幹過,米飯充足,魚肉噴香,鹽油放足,偶爾還有葷湯,吃的簡直叫一個做孽。

若非如此,張定邊也懶得被朱允熥驅使。

“放心,胥民來了也一樣,咱瓊海的日子會越來越好。”朱允熥笑道。

“若是能再來點酒就好了,每月五斤不痛快!”

“你這個大和尚當得真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