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大明當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450章 死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50章 死亡

加上閏六月,四月底從山西出發,花費半年還沒進入瓊海看似很慢,但這是沒考慮到古代的交通情況,以及古代對於物資的調集能力。

人少一路暢通,人多就必須分批分流。

三衛人馬加上親屬,秦地移民超過三萬人。

路上的保障要是不足,是要死了很多人的,真要什麼都不考慮一味趕路,那不是移民而是死亡行軍。

“如今只希望外地的情況沒有怎麼糟!”

朱允熥看著窗外的人流,眼中掠過一份陰霾。

任何時代,面對天災人類的抵禦能力都太低。

本輪海口府損失非常大,就不完全的統計,海口府內至少有百套民房倒塌,三百多套房屋成為危房,三大棚戶區的情況亦是及爛,近千戶移民等待著安置。

其實想象也能理解,古代民居沒什麼地基,土胚混合茅草就可以搭建,頂多配合一點木材,這樣的房屋在朱允熥眼中純粹就是敷衍,對抗自然天災的能力更是為零。

沒有這場颶風,日後這些朱允熥也會推掉,將人口集中到新城。

如今倒了那些,自然不可能再按原先去建,誰讓就算建了也就那樣,下一輪還是有可能倒。

可不建,失房的百姓怎麼安排,危房怎麼處理,就這樣搬入新城嗎?

不說上輪分房之後,現今有多少房屋可以分配。

就算應急分配,本在第二輪有資格分房的百姓如何交代?

頭大!

一堆的麻煩!

各地各地的情況,東方的文化傳承中,法典所能約束永遠都是道德下限,但約束出位者,執掌公共權利的人,往往是道德的上限。

德不匹位,這可不是簡單的四個字。

樸素的觀念中,天災之後官府就應該拯濟,不惜成本的去做。

“常門!”

心中有了決定,朱允熥不再拖延回到辦公桌前。

“在!”

常門作為親隨,主要的工作還是確保朱允熥安全。

朱允熥一邊書寫,一邊吩咐道,“查清這上面的內容,一定要快!”

結果白紙,常門掃了一眼,當即將公文塞進兜裡,報出了一個數字,“三天,我至少需要三天的時間!”

“我給你五天,一定要把內容給我查清楚,查透徹,經得起任何形式的敲打!”朱允熥沉聲道。

有些事上朱允熥不想做抉擇,不想去破壞一定的秩序,可當責任在前,他必須暫時先犧牲一些人和一些事。

那種無力對抗天災的土胚房不能再建!

建了也是樣子貨,本次颶風之下房屋崩塌,房屋成為危房的百姓,全數搬入新城已修建好的小區之中。

有資格的,按照資格去走。

而暫時沒有獲得資格,則透過獲房成本的上升二成來實現,銀錢不足部分可辦理房貸,相關費用從每月月俸中扣除,過程中不計算利息。

怎麼做不是朱允熥死要錢,而是規矩就是這樣的,同時要堵死一些漏洞。

也不是朱允熥不想承擔責任,實在是大環境下,他救得了海口附近的百姓,他救不了所有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歸根究底,人還是要靠自身!

至於上升二成的獲房成本,將在原第二批名額中抽籤後抵扣,作為房屋延期抽籤的補償。

他不需要在這個過程中得錢,一切還是為了責任和規矩。

這樣或許會傳遞出朱允熥為人很冷,死扣規矩的印象,但總比人情味太濃,日後被有心人道德綁架來的好。

而讓常門去查,做實資料,其怕的就是某些人弄虛作假,房屋沒問題弄成危房,危房的直接弄倒。

這種可能情感上朱允熥不想去猜,可現實魔幻異常,只要此次賑災過程中一人起了這種心思,往後類似的麻煩就會多起來。

因此還是事先查清楚的好!

“哎!”

想到那些本該在十月抽籤的第二批百姓,朱允熥不由長嘆一口氣,“新房的建造當加快了,秦地的移民到了,就先增加這一塊的人手,爭取新年來臨之前,本該搬入新家的百姓都能搬進新家啊!”

房屋,是家的具象化。

土地,是華族的百姓心中的根。

這種現實存在的國情和思想,任誰都無法忽略與無視,加之朱允熥也是那種不想情誼欠下東西的人,只能先做這樣的總比,哪怕在其他事上做出一些讓步,也不能苦了一心對待自己的百姓。

秋收之後,本該是一年中最清閒,最舒服的日子。

為生活所及,勞累了大半年的多會讓自己休息兩天,可惜突如其來的颶風,徹底改變了今年的節奏。

內閣會議室內氣氛壓抑。

從各地趕回來的內閣成員,無不是臉色陰沉看著手中的彙總報告。

損失太大!

颶風的移動軌跡,是擦著瓊海東面的海域北上,最終在廣東登陸中原。

沿這條移動軌跡,亞龍灣,萬州,大五指峰,海口府,無不受到嚴重的災情。

各類訊息的彙總花了半個月的時間,救災也進行了半個月,在可預計的未來,為了收拾這場颶風帶來的破壞,瓊海至少需花費三四個月的時間。

最嚴重是海龍之道,出現了大量淤泥堆積,堵塞道路的情況,大量鋪設的馳道鐵軌不是被沖走,就是彎折,沒有半年的修繕根本無法保證連貫通行。

半年啊!

這要影響多少事?

“行了,都別多想了,這事誰也不願意看到,我們也無法控制,好的是我們三年的努力並沒有白費!”

看著沒人開口的現場,朱允熥沉聲道。

這話聽上去好似自我安慰,可實際情況就是這樣。

沒有三年大規模基礎設施推進,本輪的災害不可能只有這些,水泥鋼筋的運用,狠狠的提升瓊海面對颶風時的承受下限。

“是啊,雖不想承認,但經過對比,工部的營造是經得起考驗,之所以還會出現現在的情況。

是因為時間,推廣的範圍不足。

若是所有的道路,橋樑,房屋都以新的方式修築,就算颶風再來,也不會怎麼難看!

關鍵的核心,還是保持方向不變,大力將成功的案例,推廣到瓊海各地。

另外,這種直面颶風情況其實不多!”

黃子澄補充道。

沒有對比,沒有傷害!

受災的情況一樣,但災情卻完全不同,多的不提,就提海口府。

港區,新城是新建的。

港區有大型倉庫倒塌,卻沒傷到什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