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大明當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525章 買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25章 買賣

“世人就沒有不愛錢的,可我們這是真的被嚇到了,正好藉此拉攏人心!”林天麓笑道,“就是不知道大王準備開放那些行業?”

朱允熥是瓊海無上的王。

朱允熥給的,才是林天麓他們能拿的,朱允熥不給,什麼都白搭。

別談什麼僥幸心理,不值得!

海外的暴利,各路海商們乘著中原動亂,偷偷摸摸的享受了兩百多年,本以為這是世上最好的買賣。

可看看敬業齋呢?

什麼叫推陳出新?什麼叫腐朽為神奇?

事情一樣,腦子不一樣,收益自然也不一樣。

僥幸心理所得的那些,真沒有跟著朱允熥混來的多。

人都是尊服強者,瓊海發生的一切就是眾人信服與朱允熥的依據。

“水運,道路,造船,這些都可以開放,要是這裡藥材種植能成功的話,你們也可以復制到廣西去!”

朱允熥淡淡的說道,廣西土司區域內,大明的影響薄弱的很,說白了就是無力,至少在解決北方蒙元殘餘勢力之前,大明沒時間南顧,不叛亂什麼都好說。

正是這種特殊情況,才有了永樂年間西南的問題。

中原太遠,瓊海太近,本就有堵門計劃,順著來就是。

真要能在劇變之前,修通了廣西連線湖南道路,瓊海上下怕不是能笑醒。

“做這些少不了水泥!”林天麓沉聲問道。

水泥了,一切的根本。

誰都懂,也正是因為懂得多,水泥的技術到現在還屬塵封狀態。

可開發廣西,沒了水泥效率就低了,從瓊海運過去,費時費力不說,成本它也扛不住啊。

但若是開放了,監管就會成問題。

“既然麻煩,那就解封好了,水泥作為基建之根本,我們能嚴控一時就屬賺到了,不可能永遠都捏在手上。

就當給你們七家的福利!”

朱允熥無所謂的笑道。

七家的福利?

那七家?

沈,林, 陳,周,張,陸,富……

作為最早上船,牢牢同朱允熥一起站在駕駛室內的七大商業家族,四年來不知賺了多少。

低賤的商賈身份,在瓊海沒了,自此抬頭做人。

偷偷摸摸的海外貿易合法,不再需要時刻孝敬對應官員,利潤全吃,商道通暢。

大富化為鉅富,被歷史上那些紅頂商人還要紅!

更可怕的是,有些話朱允熥沒說,可事關封爵的態度朱允熥卻表現的很明確,他們這些人與未來有望封爵。

自唐初‘武士彠’,依自身財富,抓住了李唐起兵的機會,成功封爵之後,至今七百多年歷史,再無商賈出身的人獲得封爵的資格。

如今有了,只要未來的路別走岔了,一個伯爵是穩的。

“大王,這恐怕……”

水泥用處,表現如何,已經不需要多說什麼。

說其為國之重器都不為過!

之前水泥的產出都嚴控,如今讓他們七家來掌握技術,過了!

非不敢,而不能也!

“是不敢要,還是不能要?”

朱允熥背靠在欄杆上,目光平靜的落在林天麓身上。

“是不能!”

“格局小了!”

一聲輕笑,朱允熥繼而開口,“話我已經說的很明白了,水泥製作工藝隱瞞得一時,難以隱瞞一世。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其作用非常明顯,各類營造都少不了水泥。

現在為國控,是因為瓊海內外皆被我們掌控,你們也沒心思在這上面。

可出了瓊海,情況就不一樣!

水泥工坊若是開啟,我們總的招工,不可能人手都從島內調集,而且水泥的製造工藝本身就沒什麼秘密。

看一眼學會的定然是在吹牛,可在工坊內耐心待上半年,技術也藏不住!

廣西一境,水路,山路混雜。

一個女人抓住男人的心,從胃入手就行。

一個國家想要抓住百信的心,也是要從胃下手,肚裡有食,心中不荒。

可糧從哪裡來?

地裡種出來嗎?

的確種的出,可種出來的糧食,屬於底層百姓嗎?

上層三免五減,鼓勵開荒,結果還不是老樣子,在一個又一個週期內不斷迴圈!

為什麼?”

朱允熥的目光看向林天麓。

“因為商業被壓制,土地產出的成為唯一,唯有土地才可以傳家傳世!”

“不錯。

這就是症結所在,商業不興,商賈低賤,商人貪婪,甭管是禮法還是道德,都在潛移默化的壓榨商業發展。

使得一切財富歸結於土地。

這種風氣在瓊海已有扭轉,但中原各地依舊。

無法徹底變革的情況下,只能從表入手,整理道路,打破地域屏障。

為了一條龍海直道,我們修建了多少水泥工坊?

要想整理廣西,我們又要修建多少工坊?”

“廣西的情況我不是很瞭解,但在不影響工程進度的前提下,大型水泥工坊至少三座,小型的二三十座!

怎麼大的量,不可能……”

林天麓略微臉黑,現實放在哪裡,誰也不敢打包票,工藝就不會外洩。

“所以啊,與其便宜了外人,不如便宜你們,畢竟日後還需要更多……”

目光北望,望向中原。

林天麓的格局在這一刻開啟,一條直道需配套七八座水泥工坊,廣西一半之地需配套二三十座水泥工坊,未來中原需要多少座,那絕對會是一個天文數字。

全部納入工部管理,不現實的!

“當然,技術下放是一回事,技術封鎖是另外一回事。

水泥的技術那些人不能擁有,老林你心裡應該清楚。

若是有心,你們可以和工部建立一個技術聯盟。

有些時候,買賣技術可比製作生產更能賺錢!”

朱允熥提點道,“一流的商人做技術,二流的商人做招牌,三流的商人做服務,四六的商人做價格!”

七家再強,也強的有限。

明初不是後世,道路這根商業血管都沒有徹底打通,在交通運輸受限的情況下,強大的中央皇權都要受限於的地方宗族,更別說商賈行商了,想要做出貨賣全國的商業集團,幾乎就是做夢。

等朱允熥撥亂反正,取下中原,再花個十幾年的時間,敬業齋或許能做到,但林天麓等七家可能性不大。

銷售的網絡覆蓋不下去,那就得多在技術專利上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