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大明當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524章 支柱產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24章 支柱產業

如今黎族開放,樂意拿出一些珍木來換取的資源與技術,可珍惜木材成長以十年為單位,這能成產業,但得利者終究是少數,而是週期太長!”

“那你覺得做藥材如何?”

看著遠處連綿起步森林,朱允熥想到一種方向。

珍惜樹木種植不現實,形成不了優勢支柱產業,但藥材能成嗎?

瓊海的氣候本就不錯。

後世海口中藥材種植規模雖無法和雲南,廣西兩省相比,可那也是相對的,就氣候水土,三七,天麻,茯苓都可種植,若能形成規模化,產業化,絕對是一條極佳的出路,甚至三四十年內不需擔心被其他地區衝擊。

若是抓住這三四十年的時間,打通上下游,形成一整套的產業鏈,那就厲害了!

技術這一塊,中原來的那幫道人已經做了不少,觀瀾湖附近更是開了數百畝的藥園。

“別說,這還真能搞一搞,目前藥材這一塊非常吃緊,每年藥材採買一塊就要花費近百萬兩,接下來消耗勢必會隨著人口增多而變多。

若劇變來臨,我們不能自產藥材,問題會更大!”

朱允熥不提藥材的人工種植,群道們也不會去嘗試,畢竟大範圍,規模化,科學化種植藥材,古來就沒什麼記錄,印象中的藥材全都來自野外。

因藥材源自野外,量少而金貴,導致就算是最便宜的一副藥方,吃一療程,也足以讓普通人家陷入錢財緊張的困境,若是常年生病,則是再好的家底也扛不住。

為了採買中原藥材,陸家,周家,陳家,富家,發動了大量關係,一年所獲也只是剛剛夠。

可若是自治區內能搞規模化藥材種植,那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試試?”

“我來和王十三娘溝通,然後再找王圭道長他們,要是能成,也就一兩年的時間,正好和我們預測的時間吻合!”

戰爭是最廢銀子的,大頭支出中的一塊就有傷藥,有可能的話,真沒人願意用石灰糊在傷口上。

有些話林天麓沒說,因為他知道朱允熥聽了不樂意。

相對於只顧自身的昏君,明君才是真的會花銷,其他暫時不好說,盡花錢這一項,朱允熥絕對碾壓歷朝君主。

論到花錢這一塊,朱允熥是真的能花,會花!

一個大食堂,解決了瓊海半數百姓,七成青壯的吃飯問題,也就是瓊海的風水好,農墾隊不斷開墾土地,海貨,養殖業逐漸起來,要是沒這些全部靠買賣,一天沒個千百兩白銀根本扛不住。

就算他二千兩,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那就是七十萬兩,這還是往少了算的。

配套醫療,衣帽,教育,這些最基礎的,瓊海財政上一年怎麼也要花掉兩百萬兩白銀。

更別說還有其他的政務消耗。

洪武二十九年的年報還沒出來,僅三季度彙總,過去九個月,瓊海上上下下財政支出累積已達六百七十四萬兩。

四季度還要算一場豐收節慶典消耗,全年財政花銷已經往一千萬兩衝刺。

瓊海支出的這一千萬兩,與中原稅收的一千萬兩,統計範圍,統計算法肯定不一樣,但再怎麼對比,這依舊一個讓人頭皮發麻,背脊生寒的數字。

更可怕的是,在這種一股腦往外花錢的情況下,瓊海的財政僅靠著海外貿易,酒水,蔗糖,肥皂,珍木兜售出現了天量結餘。

真結餘,非粉飾!

自敬業大航線開發出來後,天地之間的財富如同潮水一般湧入瓊海。

航線.asxs.瓊海,裝貨高度酒,蔗糖,珍木,一輪離岸計十萬兩貨品,沿海疆一路北上,與舟山靠岸,卸貨四成,空間轉換為絲綢,鐵鍋,到此成本已經回來。

繼續北上與威海附近停靠,卸貨三成,換成食鹽,粗布,至此盈利二三十萬兩。

再向北與黑水白水之間進入草原,等在這裡是北方遊牧民族,這一波沒錢不過是將貨物換成藥材,皮草,牛馬等高淨值的東西,除牛羊當場宰殺風乾成肉乾等待下次運回外,剩下的藥材,皮草全數運走。

南下回到舟山,自有商隊將珍貴藥材,高價皮草挑出來,當場換成白銀,健馬與藥材則經各路商賈商經陸路前往瓊海,到此船上空間全部換成,絲綢,瓷器,順洋而下前往南洋。

至此十萬貨品,已化作三四十萬白銀。

行南洋,絲綢,瓷器置換成淨值更高的香料與珠寶,剩餘空間裝入大航線中最不值錢穀物折返瓊海。

除去香料,珠寶,馬匹週轉要滯後一段時間,只需兩個月的時間,十萬至少變成五十萬,百分之四百的利潤就此到手。

甭管快慢,一年三輪都算穩的,結合中原佈局,僅敬業齋一方,年上交朱允熥內庫便可達三百萬兩。

更別說朱允熥,在瓊海參股的其他專案。

相對於白銀這種財富的化身,真讓瓊海頭大的是,白銀放在哪裡除開看的舒心外,卵用都沒有。

沒辦法,市場就在哪裡放著,自南宋末年開始,各地市場就處在一種被壓制狀態,沒機會開啟誰也不知道下面有多少暴利。

多方因素結合,瓊海想不發達都難!

只是錢多到一定程度,轉化不成其他東西也是沒用。

……

“草藥種植這一塊,自治區出地,出人,資金方面我們一家一半!”

林天麓等海商幹嘛各種投資,說到底還不是這些年賺麻了?

他們的錢留在手裡燙手,朱允熥內庫裡的白銀難道就不晃眼嗎?

好不容易想出一個坑錢的行業,朱允熥怎麼可能讓林天麓他們來承擔?

“……”

聞言,林天麓嘴角抽了抽,誰還不知道誰啊。

都是白銀惹的禍啊!

“這樣下去不行了,白銀冗餘太多,也就是我們壓著不放……”

跟著敬業齋搞出的航線走,各家家底每三四個月上浮一波,好夢化為噩夢,想象都覺得醉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白銀留著不過是死物,瓊海的盤子終究小了,為什麼要急匆匆上馬紙鈔,不就是怕白銀大規模衝入瓊海嗎。

真要嫌銀子燙手,等僮族與我們結盟了,你們去僮族的地盤花吧!”

韋橫已離開,走之前留了訊息,最多兩月就有回覆,成則韋橫帶著僮族所有古姓氏族登島結盟,不成韋橫就帶自己的盟友來瓊海。

廣西,後世因山多林密,天然阻隔而埋沒!

但那是中原的視角,可從瓊海角度出發,廣西的大山大河便是一道天然屏障,可阻斷無數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