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3D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章 超級外掛的厲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章 超級外掛的厲害

李康若有所思地道:“響兒,你真的懂事了!怎的大病一場,還病出這許多變化來?”

李響呵呵笑道:“父親,孩兒這次大病,好像忘記了許多東西,但腦子裡面又多出了許多東西,也不知道是好是壞。不過,您這樣太過操勞肯定是不行滴!您是一個官,要知道凡事都親力親為肯定是不行的,現在您要做的就是合理的放權,不論是家裡還是窯上。諸葛亮就是最好的例子。您覺得呢?”

李康瞪大眼睛道:“哦,響兒,這話怎麼?”

李響認真道:“父親,諸葛亮是怎麼死的?很年輕就累死的吧!諸葛亮雖然有才能,但是他在用人方面還是不及劉備。諸葛亮晚年的時候,凡事親力親為,打二十軍棍以上的懲罰措施都要親自盯著,有時候他甚至自己親自上去打。一個官員這樣當,到最後肯定要累死。諸葛亮解釋他這種行為時,我不是不知道這樣做的弊端,但是因為先帝對我太好了,我接受了先帝託孤的重任,就不容許自己出差錯。”

李響嘆息一聲道:“其實是因為諸葛亮太心謹慎了,所以,他不能放手讓他人去做事,因為他唯恐別人做不好。他不相信別人,不能放手讓別人去做,手下的人就得不到鍛鍊和施展,自然很難出人才。因為就算有人才,你不給他機會,他也被埋沒了。所以劉備在的時候,蜀國有五虎上將。劉備死後,姜維北伐時,蜀之能征善戰的大將都已亡故,無人可用,只得讓原來在關公帳下做書記的廖化做先鋒。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局面,就是因為諸葛亮沒有去培養人才。為官者不懂授權的結果有兩個,一個是把自己累死,一個是把人才埋沒掉。累得要死,又沒有培養出人才,那就危險了。”

李康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臉上浮現出笑意:“響兒,你得沒錯!為父的確是錯了!唉,不那麼多了,明日到窯上去,只剩下五天的時間了,要是再燒不出來,有違皇命,為父這個官也是做不成了。”

李響信心滿滿地道:“父親,你就放心吧,孩兒相信咱們肯定能夠渡過難關的!”

父子兩人不再話,默默地吃完飯,李響要跟父親一起去洗碗,但李康怎麼會同意?兒子大病初愈,他什麼也不讓李響去。

李響只得躺回床上休息,這個時代的晚上,也沒有可玩的,一時間沒有了手機和網路,李響還真是有些不習慣!躺在床上一時半會也睡不著,李響便想到了明天去窯上的事情,他忽然想到,身體裡面這臺級3d印表機,會不會儲存有古代陶瓷燒造的一些資料呢?如果有的話,或許可以先看一看,瞭解一下。

就在李響意識一動的時候,級3d印表機又跑出來了,宋瓷的資料就呈現在他眼前。

官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窯有南北之分。據文獻記載,北宋末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間,在汴京官府設窯燒造青瓷,稱北宋官窯。宋室南遷杭州後,在浙江杭州鳳凰山下設窯,名修內司窯,也稱“內窯”。後又在今杭州市南郊的烏龜山別立新窯,即郊壇下官窯。以上統稱南宋官窯。官窯以燒製青釉瓷器著稱於世。主要器型有瓶、尊、洗、盤、碗,也有仿周、漢時期青銅器的鼎、爐、觚、彝等式樣,器物造型往往帶有雍容典雅的宮廷風格。其燒瓷原料的選用和釉色的調配也甚為講究,所用瓷土含鐵量極高,故胎骨顏色泛黑紫。器之口沿部位因釉垂流,在薄層釉下露出紫黑色,俗稱“紫口”;又底足露胎,故稱“鐵足”。宋代官窯瓷器不僅重視質地,且更追求瓷器的釉色之美。其厚釉的素瓷很少施加紋飾,主要以釉色為裝飾,常見天青、粉青、米黃、油灰等多種色澤。釉層普遍肥厚,釉面多有開片,這種開片與同期的哥窯有很大不同,一般來,官窯釉厚者開大塊冰裂紋,釉較薄者開片,哥窯則以細碎的魚子紋最為見長。

緊接著一副官窯瓷器的照片就出現在李眼腦海裡,那是一件官窯青釉弦紋瓶。

下面的資料寫著,高33.6cm,口徑9.9cm,足徑14.2cm。瓶洗口,長頸,圓腹,高圈足,圈足兩側各有一長方形扁孔可供穿帶。頸至腹部凸起7道弦紋。通體施青釉,釉層肥厚。器身佈滿大片紋,縱橫交錯。

此瓶仿漢代銅器式樣,線條簡潔雅緻,凸起的弦紋改變了造型的單調感,增強了器物的裝飾性。釉色給人以凝厚深沉的玉質美感,是宋代官窯瓷器的代表作品。

宋代官窯瓷器主要為素面,既無華美的雕飾,又無豔彩塗繪,最多使用凹凸直稜和絃紋為飾。釉面紋片粼粼,愈顯高潔古雅。釉色以粉青為主。釉面開片本因釉與胎的收縮率不一致,冷卻時形成一種釉裂胎不裂的現象,古代工匠巧妙地利用錯落有致的開片,順其自然,形成一種妙趣天成的裝飾釉。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宋代官窯、哥窯、汝窯青瓷表面。或稱“開片”、“龜裂”。

李響不禁感慨,這些官窯瓷器,或許就有自己父親李康督造出來的吧!它們真是精美無比的藝術品!

接著腦海裡又出現了一件南宋官窯青釉盞託,資料顯示高m。盞託斂口,弧形腹,托盤邊沿寬大,圈足外撇。內外施滿釉,釉色瑩潤,開有冰裂紋片。此盞託造型別緻,釉面晶瑩類玉,為清宮舊藏宋代官窯器,傳世極少,彌足珍貴。

盞託是由耳杯承盤展而來,始制於東晉,南北朝時已較流行,唐代隨著江南地區飲茶風俗的盛行,產量有所增加。五代末期,盞腹加深,託變高,美觀實用。宋代盞託式樣繁多,南北瓷窯無不燒製,託口較前顯著增高,頗具特色。

這不就是此次父親督造的一批青釉茶盞麼?為什麼的茶盞,燒造會出現問題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響前世是學無機非金屬材料的,其中就包含了陶瓷材料,當然後世所學的陶瓷材料,跟古代的瓷器還不太一樣,不過總的來,普通的陶瓷都是用粘土製作燒造出來的。

除了制器後幹燥率太快引起收縮過快,造成開裂外,燒製工藝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現在看來原料是一方面的原因,乾燥方面應該可以排除,那麼剩下的就是燒製工藝上的原因了。

一想到這裡,李響的腦海裡就再次出現了宋代瓷窯的結構圖,還附有明。

宋窯,修內司官窯復原圖。該窯水平長度48.9米,斜長約49.5米。分為火膛、窯室、窯門、排煙室等。

火膛,寬約1.64米,殘高o.21米。火門至火膛後壁相距1.1米。火膛前有八字形磚牆。

窯室,殘高o—o.5米之間。窯底鋪沙。火膛後壁為1.65米,中段約2米,近窯尾約1.8米。底部儲存大量匣缽、墊具。每行8—9個。

窯門,共11各窯門,皆開於北側,裡外大,外高內低,平面呈喇叭形,磚石砌成。門寬o.39—o.55米之間不等,門與門之間相距為2.5—3.75米之間。兩個窯門外,用磚石護牆相連成堆放坯件、柴薪的檯面。

沒想到級3d印表機果然夠強大,連這些資料都有!不過要找到原因,還得等到明天去窯上看了才知道!當然,李響知道要重新燒製成功,五天時間顯然不夠,大不了就騙一下父親,讓這臺級3d印表機,把這一批皇家定製的青瓷茶盞列印出來罷了,只不過這件事情肯定要隱秘,不能讓人現,到時候就得把窯上的看窯工支開!

就這麼辦!想到這裡,李響覺得自己很幸運,雖然不知道是怎麼穿越過來的,但自己穿越過來,就有一個好父親,家的溫暖仍然還在!更絕的是,自己身體裡還有一件級外掛!嗯,還有鄰家妹,王玉如也是一個很不錯的姑娘呀!想著想著,李響就進入了甜美的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