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霸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章 劉寅之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章 劉寅之死

曾鶯鶯曾經聽丈夫“劉秀”說過自己的身分,因此對丈夫是劉仲並不太感意外,但是對那林渺才是真正的劉秀卻感到極為意外。

舂陵劉家的長老會議自然無法瞞過曾鶯鶯,再怎麼說,她也是劉家的兒媳。

在曾鶯鶯的直覺中,舂陵劉家將有大事情發生,這是一個女性的直覺,不過,她從來都沒有在意這些。

不可否認,曾鶯鶯確實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曾經是燕子樓的臺柱,什麼樣的人物沒有見過?什麼樣的事情沒有聽說過?她也學會了遇事不驚,見怪不怪。

在這一點之上,李盈香雖也是大家閨秀,卻與曾鶯鶯相去甚遠。

舂陵劉家的人,都不能不說曾鶯鶯賢慧,在做人和處理事情上,總能夠讓人無話可說。在賢慧之上,更透著精明果敢的性情,有時候讓人覺得,曾鶯鶯如果是個男子,那她一定可以叱吒風雲。

曾鶯鶯本就是名滿天下的人物,但卻寄身舂陵劉家,並不曾張揚自己的個性,更不擺任何架子,這讓舂陵劉家的人感到慶幸。

劉家有這樣的夫人確實應該慶幸,所以,劉寅在入宛城見劉玄之前,便先回到舂陵來見這位弟媳。

劉寅回舂陵也就只是為此,其它的事情他在很早之前便已經安排好了。在他心中所剩的這最後一個未了心願,便是要見這位曾名動天下的弟媳。

曾鶯鶯的歌聲乃天下一絕,琴技與舞姿也都使天下男人為之傾倒,女子為其迷醉。

劉寅見曾鶯鶯,卻不是聆聽其歌聲的,也不是來聽她撫琴輕舞。

任何見到劉寅走入曾鶯鶯所居後廂的人都可以看出這一點

劉寅一入後廂,便以絕快的手法捏碎了小屏兒的咽喉。

小屏兒是曾鶯鶯一起自燕子樓帶來,親如姐妹的俏婢。

劉寅殺了小屏兒,沒有給小屏兒掙扎和慘叫的機會。

劉寅要殺一個丫頭,那個丫頭便註定要死,即使是劉寅要殺一個全無防範的高手,也是易如反掌,保證不會讓那人發出任何聲音。

江湖中人對劉寅的傳聞從來都不會懷疑,也不敢懷疑。

所以,劉寅一出手,小屏兒就死了,瞪大著眼睛,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似乎想說什麼,卻什麼都說不出來。

小屏兒死了,劉寅帶著微笑殺了她,她這一生最後說的一句話,便是回答劉寅的問話:“少夫人在後花園。”

曾鶯鶯在後花園!

小屏兒的屍體被劉寅的親衛拖走了,這一切像是從未發生過。

當然,這很出所有人意料之外,他們都不明白為什麼劉寅突然出手殺小屏兒,但他們不敢問。

劉寅從不喜歡人問多餘的話,如果可以說出來,他絕不會瞞在心裡,如果他不想說,任何想問原因的人都只會註定是個悽慘的。

劉寅是個軍人,更天生便是將才,做人跟治軍一樣嚴謹。因此,在他身邊的人一般都明白,什麼時候該問,什麼時候應該閉嘴。

劉寅沒說原因,他只是走向後花園。

劉家的後花園很大,有些像皇宮內院,畢竟,舂陵劉家乃漢室正統,而且更是富甲一方的大家族。

曾鶯鶯在後花園看幾名俏婢擲球,意態甚閒,在疏柳的殘影之下,微倚小亭上,有著無限的風姿,手中還握著一支白玉洞簫。

劉寅含笑而入,神情微有點倦意。

那群戲球的俏婢見劉寅走入,立刻停住遊戲,趕忙行禮。

劉寅在舂陵劉家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

在更始軍中,劉寅身為大司徒;在舂陵劉家,則是一族之長,一家之主!

每個劉家的人都尊敬劉寅,都敬仰劉寅的為人。

如果只是在劉家的本系之中選擇一個繼承天下者,那劉家的人定會選劉寅而不是劉玄。

劉寅並沒有承襲帝業,因為綠林軍並不是劉家的,儘管之中融合了劉家的許多力量,但劉寅卻沒有劉玄那般幸運,也許叫狡詐。

也許,劉寅的悲哀在於天時不濟,而成了帝業的失敗者,但沒人可以否認,劉寅的能力和威望。

劉寅的表情依然很和藹,儘管天生便具一股肅殺的霸氣,但並不讓人感到驚懼。

“老爺…”

曾鶯鶯也見到了劉寅的到來,不由得臉se微變,忙起身施禮。

“鶯鶯見過長兄!”

“鶯鶯不用多禮,我只是順道回家看看,在點小事要向你交代一下。”劉寅含笑道,說話間已經走入小亭之中。

曾鶯鶯垂首不敢與劉寅對視,道:“不知長兄有何事?還要勞親自大駕,讓下人傳一聲就行了。”

“呵,我們好像很少有機會在一起聊聊了,如果今日不親來,只怕往後便沒有機會了!”劉寅不由得嘆了口氣道。

“啊,究竟是出了什麼事?長兄竟如此悲觀!”曾鶯鶯大吃一驚,臉上頓顯示出驚疑不定的神se。

“聖上下旨傳詔我去見他。”劉寅又嘆了口氣道。

那些親衛很知趣地守在亭外稍遠之處,並不敢妨礙兩人談話。

“難道這有何不妥?”曾鶯鶯再驚。

“聖上忌我已不是一日兩日之事了,現在天下已是其囊中之物,飛鳥盡,良弓藏,這一點乃是天下至理…”

“可是兄長與聖上有血脈關係,血濃於水,再怎麼說也要念及兄弟之情呀!”曾鶯鶯打斷劉寅的話道。

“我真希望我與他不是兄弟,那樣他也不會這麼急著要對付我了!”劉寅嘆了口氣道。

“那長兄有何打算?”曾鶯鶯問道。

“生死對於我來說倒是無關緊要,只是我尚有幾個心願未了。因此,我才來找弟妹!”劉寅道。

“長兄還有何未了心願?”

“第一個便是二弟劉仲,你的好夫君!如果我出了什麼不測,只怕他會做出過激的事來!”劉寅道。

“大哥放心,我一定會好好幫夫君的。”

“第二個便是三弟劉秀,他現在人在梟城,尚未能回家拜祖,只怕他會做出什麼對不起劉家山河社稷的事!”劉寅又道。

“這個…我聽夫君說起過三弟的為人,其聰明過人,智慧更是少有敵手,雖寄身市井,卻通曉大義至理,應不會做出什麼壞事吧?”曾鶯鶯道。

“第三個擔心的便是你!”劉寅的話一說完,便在曾鶯鶯錯愕之際抓住了其握玉簫的右手,並緊扣脈門。

“長兄!”曾鶯鶯吃了一驚,不由得意外地低呼。

“第三個擔心的是一個潛在舂陵劉家的奸細,如果這個奸細不除,劉家只怕會沒有寧日了!”劉寅吸了口氣,冷冷地道。

“長兄懷疑我是奸細?”曾鶯鶯臉se慘白,卻有種說不出的哀婉傷感,那種神情,便是鐵石心腸之人見了也會黯然傷神,無法不為其感動。

“你不僅是奸細,還是天魔門的兩大聖女之一的陰月聖女!”劉寅卻不為所動,冷然而狠厲地道。

曾鶯鶯眼中閃過一絲恐懼的神彩,臉se更是蒼白。

“我不僅知道你是陰月聖女,更知道你正在向我施以‘天香魅法’,不過很遺憾的是,你遇上了我!所以,天魔門的媚功根本就一無是處!”劉寅傲然道。

“你是怎麼知道的?”曾鶯鶯很快平靜了下來,卻惑然問道。

“舂陵劉家的事情沒有任何一點可以瞞得過我!南陽每發生的一件事我也都了然於胸!”劉寅深深地吸了口氣,冷然道。

曾鶯鶯無語,但卻咬牙不說話。

“你把劉家所有事情都傳給了廖湛,廖湛又傳給劉玄,與你接頭的人有五個,一個是中年屠夫,在舂陵賣肉,你與他見過一次,小屏兒去過兩次,所以那屠夫只好先你而死了。有一個是賣糖葫蘆的老頭,你一共買了十次糖葫蘆,有五次你讓小屏兒給了他紙條,還有兩次以暗語傳訊,他卻給你帶來了三條命令!不過很遺憾的是,他是我的人,你所有的話他先跟我說了,再去告訴你師父秦盟。還有一個是乞丐婆,你們只接觸過一次,便是那次她討飯,你讓小屏兒施捨了二兩銀子,而秘密就在銀子之中,後來老太婆死了,銀子被搶了!”

“是你殺的?”曾鶯鶯的臉se無比慘白,這一刻她才知道劉寅有多可怕。

“這樣的人怎須我動手?”劉寅不屑地道。

“那還有兩個?”曾鶯鶯說話的聲音在顫抖。

“有一個是蝶谷三怪的老大怪童子,你與他接觸過兩次,可惜,當時我並沒能殺了他,不過,他仍沒有活到今天,我已讓人在陳留殺了他!最後一個則是廖湛,他是你天魔門十二聖之一,他活著,並不是因為他武功好,而是因為他是劉玄身邊的人,我暫時並不想殺他!”劉寅淡淡地道。

曾鶯鶯面如死灰,她知道自己一直都低估了劉寅,這個人要比想象得更可怕很多。

“可惜,你還有一個問題不清楚,這可以說是你們的一大敗筆,即廖湛是有著雙重身分的人!”劉寅淡淡一笑道。

“雙重身分?”曾鶯鶯訝然問道。

“他是你們天魔門十二聖使之一,但同時也是邪神門徒,所以,你們的訊息傳給了他,也等於送給了邪神!”劉寅道。

“他是邪神門徒?”曾鶯鶯吃了一驚,臉se數變問道。

“不錯,天魔門之中早就有邪神的人安插其中,你們不知道,但這一切都瞞不過我!其實你的身分並不只我一個人知道,二弟也很清楚!”劉寅又道。

“夫君也清楚?”曾鶯鶯再次吃了一驚。

“不錯,因為廖湛對他的忠誠比對天魔門更甚!”

“為什麼?”

“因為二弟便是邪神的親傳弟子,在八年前他就揹著我拜邪神為師。他以為我不知道,可是他也太小看我這做兄長的了,只不過他是我兄弟,所以我沒殺他,因為我知道他絕不會甘心受制於邪神,他所做的一切雖然絕,卻一直都只是為了超越我這個長兄,為了能復漢室山河,儘管他永遠都超越不了我,可我原諒了他,即使是現在他想我死!想讓劉玄殺我!我都不會怪他,但你卻不同!”說到這裡,劉寅露出殘酷的笑容。

“所以你要殺我?”曾鶯鶯覺得劉寅的心思深沉得有些可怕。

“不錯,我殺你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劉寅又道。

“什麼原因?”曾鶯鶯問道。

“不想你壞了二弟的大事!”劉寅道。

“壞他大事?”

“不錯,因為他想以另外一種身分出現,而他的真實身分則由劉嘉頂替,你是他的妻子,劉嘉如果和你同床共枕,必瞞不過你,所以為了不讓他的計劃穿綁,我必須代他出手殺了你!我知道他曾經愛過你,肯定下不了手!”劉寅笑了。

“他要以另一種身分出現?”曾鶯鶯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錯,他會以改頭換面術變成劉玄!然後,漢室的山河,就是我舂陵劉家的,而不是劉玄的,也更不會是天魔門的!”劉寅道。

“你怎會知道這一切?”曾鶯鶯面若死灰地問道。

“因為劉嘉在我和他之間選擇了我,而在他身邊的許多人也都是我的,邪神門徒之中也有我舂陵劉家的死士!”劉寅傲然笑了。

“你為什麼要對我說這些?”曾鶯鶯的心徹底地沉入了深淵。

“因為讓你死得明白,讓你死得甘心!”劉寅冷然道,頓了頓,旋即又道:“還有許多事是你根本就無法想到的!就比如為何我會明知去宛城會是死路一條,卻還要去!是嗎?”

“為什麼?”曾鶯鶯確有些好奇。

“因為我活著,便永遠無法讓天魔門與邪神門徒爭鬥起來,還有另外一支潛於暗處的邪宗!如果我死了,這三股力量就立刻會拼得你死我活,甚至是三敗俱傷!從而最終能使天下得以安穩!”劉寅悠然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你死了便可讓他們相互爭殺?”曾鶯鶯不信地道。

“沒有人比我更瞭解二弟的性格,他絕對是個很有才華和智慧的人,當他化身為劉玄之時,不僅是邪神的弟子,也便成了你們天魔門的護法,有廖湛為其打點,保證天魔門不會有任何覺察,那結果自然會藉此不斷地消耗你天魔門的人。他為了擺脫邪神,也必會借天魔門之手誅除那些礙手礙腳的人!”劉寅悠然笑道。

“你可以選擇不死的!”

“哼,如果我不死,二弟就永遠都無法實現他替身的計劃。天下間,惟有我才是他最敬懼的人,而你們天魔門與邪神的人都視我為眼中釘,我若不死,他們就不會存在大的矛盾,如此一來,我活著反而成了他們矛盾的緩衝!消滅天魔門、誅除邪神門徒和邪宗是我一生的心願之一,如果能讓這三股勢力得到抑制和清除,我死又有什麼不值得的?”

頓了頓,劉寅又道:“我從來都不覺得死亡有什麼可怕,自劉家山河改姓王的那一天起,我就不在為準備活著而忙碌,而是一直都在準備著死!”

劉寅淡笑望著曾鶯鶯,又道:“我知道你師尊秦盟乃是大秦遺孤,一生都以復秦為目的,所以,他才會刻意培養傀儡皇帝,直到某一天,他也像王莽一樣攝政天下,而你們不過只是他利用的工具罷了!”

曾鶯鶯還能說什麼?劉寅所知道的比她都要多,她只是猜測才得出的答案,而在劉寅的口中卻變成了事實,說得那麼肯定,卻又確是事實。

“你知道我做一切的目的,是為了誰嗎?”劉寅悠然一笑,又問道。

“誰?”

“三弟劉秀,也即是梟城的城主林渺!”劉寅吸了口氣道。

曾鶯鶯神情變得有些怪異,反問道:“難道你認為他比我夫君更有潛力?”

“不錯!二弟之錯,便錯在不該成為邪神的弟子,否則,我根本就不必去認三弟劉秀,也不會承認林渺便是我劉室之後,只要我不開口,其他的任何人單方面承認林渺的身分,都絕不會有人相信,惟有我這舂陵劉家之主才能夠為其正身!”劉寅有些無可奈何地道。

曾鶯鶯這才恍然,否則以劉仲的才華,劉寅絕不會棄而不助,問題是因為劉仲乃邪神弟子。

劉仲想劉寅死,而劉寅也安排了自己的後招,使劉仲得不到舂陵劉家之助,並讓其引得天魔門、邪神、邪宗三股強大勢力拼戰,而劉寅可能安排下了另外的後招,以助林渺在這之中揀得便宜。

江湖中皆傳,劉寅智深如海,高瞻遠矚,是繼武皇劉正之後劉家最可怕的人物,只聽劉寅這一席話,曾鶯鶯便知道江湖中的傳聞並沒有錯。

劉寅在江湖中並未做出太多的大事件,但是江湖中人卻能如此高看他,這說明,這一切並不是虛談。

劉寅突然笑了,笑得極為得意和詭異,也讓曾鶯鶯感到一陣陣心寒。

“你笑什麼?”曾鶯鶯的神se間懼意大露,突然之間,她竟覺得劉寅像是一個無所不知的人,一個無所不知的人又如何能夠戰勝?她最後一點信心也被劉寅的詭笑奪走。

劉寅吸了口氣道:“我笑陰月聖女還是中了我的計!”

曾鶯鶯頓時神se大變!

“哈哈,不過已經遲了,你的天香魅法已被破!因為你連最後一點信心也完全失去了!”劉寅冷笑道。

直到此時,曾鶯鶯哪還不明白?劉寅之所以與她說這些驚世駭俗的秘密,就是要奪其信心,徹底地破除她的媚功。

劉寅不是想讓曾鶯鶯死得明明白白,而是因為他根本就下不了手殺曾鶯鶯。

普天之下,沒有一個男人能在曾鶯鶯媚功未破之前捨得下手殺她,也不可能下得了手,劉寅也不例外!

儘管劉寅知道必須殺了曾鶯鶯,但是那並不等於就下得了手。

當年武皇劉正因殺無辜十數萬,而道心盡去,心存魔念,這才走火入魔。如果一個真正的高手很違心地去殺死一個無辜而且對自己深具影響的人,那他心中將永遠存在一個陰影,甚至使自己的心靈出現破綻,劉寅便不想這樣的事情發生。

天香魅法的媚功可謂是天下無雙,在不經意間便會影響人的意志,使人生出無限的親情或是雜念。

劉寅也不能例外,所以他便說出了許許多多讓曾鶯鶯駭然的話,以使其媚功損耗。

天香魅法的施法者,與其本身的自信和意念是分不開的,當曾鶯鶯信心徹底瓦解後,對劉寅生出無限懼意之時,那麼天香魅法則不攻自破。

曾鶯鶯發現這一點之時已經遲了,劉寅自不會給她第二次機會!

曾鶯鶯死了,劉寅的功力震斷了其七經八脈,於是生機俱絕而亡。

她死得很安詳,儀態依然絕美,劉寅並不想破壞那種得天獨厚的美麗,所以只以一種不破壞外表的方式殺了這位曾驚豔天下的美人。

劉寅輕輕地嘆了口氣,他的額角竟滲出了汗水,與天香魅法相抗的經歷,雖只是唇槍舌戰,但是卻與高手決鬥無異,一不小心,便反會被對方所制。

劉寅沒被制,他的功力較之曾鶯鶯深厚得多,這些年的苦修已使他擁有了讓人無法想象的意志力。

江湖人總喜歡認為崆峒派掌門松鶴才是正道第一高手,他們卻似乎忘了,劉寅乃是武皇劉正的親侄子,在武皇自江湖中消失之前便有二十歲了,也便是說,劉寅才是武皇劉正真正的傳人。

劉仲的武功雖也在江湖中轟動,但卻大多是由劉寅親自所授,外加遊學各地,遍訪名師所得,劉寅才是真正繼武皇劉正之後正道的第一高手!

只不過,劉寅是一個極懂得收斂的人,在江湖之中,他從不輕易展示自己的武功,是以,他的武功多不為外人所知,這也是江湖中人將松鶴排在劉寅之前的原因。

一個懂得如何隱藏自己的人是真正可怕的,而劉寅不僅懂得如何隱藏自己的實力,更懂得在沉默之中去發揮自己的所有力量。

他苦心經營了二十餘年,任何小視他的人都只會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都會付出沉重的代價。

遠處的丫頭並不知道曾鶯鶯死了,她們只見到劉寅和曾鶯鶯談得很投機,直到後來劉家人宣佈,曾鶯鶯暴病身亡之時,她們還以為只是在做夢。

劉仲收到曾鶯鶯暴病而亡的訊息及劉寅親自寫來的一封信時,他竟然哭了。

劉仲哭了,便在自己的帥帳之中,當著眾將士的面,毫不作偽地痛哭流涕。

眾將聽了都為之心酸,主帥在帥帳之中流淚,他們覺得劉仲是一個不作偽之人。

眾將知道是曾鶯鶯死了,於是每一個人都原諒了劉仲!更為曾鶯鶯感到慶幸,能得夫如此深情,此生也算是值得了。

不過,每個人的心中都不免多了幾分惆悵,自古皆是紅顏多薄命,曾鶯鶯也不例外。曾鶯鶯之死,並不只是劉仲一個人的損失,整個中原都不知道有多少王孫公子、江湖浪子為其落淚。

劉仲掉淚,眾將也相伴其哀然,不過,皆上前勸慰。

劉仲流淚良久,才止住,一聲長嘆。

所有人都以為劉仲在嘆曾鶯鶯,但只有劉仲心中才明白,他從來都不會為女人流淚,從來都不會!

劉仲流淚,是因為劉寅的信!

如果說這個世上只有一個他最尊敬的人,那這個人不是武皇劉正,而是長兄劉寅!

劉寅不僅僅是他長兄,更是兼半父之職,自小對他的關懷無微不至,其才華、其武學從來都是劉仲的榜樣。

也許正因為如此,他總覺得自己活在長兄的影子之中,永遠都無法超越。

劉仲這麼多年來的努力,便是為了有一天他能夠勝過長兄,成為武皇劉正之後劉家的第一人。儘管在許多時候他可以不顧犧牲一切,包括他長兄,但是沒有人能否認他對劉寅的尊敬和感激。

劉仲這一生,都深受劉寅的影響,在每一點細節之上,都似在模仿劉寅,這種情結,是外人絕無法明白的。

劉寅來信了,告訴劉仲,曾鶯鶯死了。江湖中人都以為曾鶯鶯暴病而亡,但劉仲卻知道絕不是這樣。

他可以肯定,曾鶯鶯是劉寅殺了,這讓劉仲並不意外,他已經想到了這一點,而劉寅的密涵之上也說明了。

劉仲不怪劉寅,他知道劉寅的性格,絕不會留下身後未完之事。

劉寅知道了曾鶯鶯的身分,那麼,曾鶯鶯遲早都會死。

劉仲也很明白,他絕不可能下得了手,那麼,劉寅代其出手才是最好的結果。但他也明白,劉寅一旦真的出手殺了曾鶯鶯,那麼,他便是已經決定了什麼。

劉仲知道長兄決定了什麼,所以,他才會流淚。

沒有人知道劉仲是為劉寅的決定而流淚,也許他再也沒有當眾為長兄流淚的機會了,所以,他毫不作偽。

劉寅在信中已經估計到了自己的命運,但也隱隱透露了一點關於劉仲和邪神的關係。

劉仲知道信中說到這裡便已經足夠了,因為他瞭解劉寅,寫到這份上,就說明劉寅完全知道了他與邪神的關係,但劉寅卻不是責怨他,而是叫他要好好利用這個身分和機會,為舂陵劉家爭氣。

劉寅確實沒有怪劉仲,而是勸劉仲不要顧忌什麼,放手而為方是大丈夫所為,這種理解讓劉仲感動。

他知道,自己永遠都無法超越長兄劉寅,永遠都不可能比劉寅更強,因為他發現自己對劉寅而言已經沒有任何秘密可言,但他對長兄的行事卻依然一知半解,不得要領,只自這一封信之上,劉仲便可看出自己的差距。

劉仲心中徒然有一種極重的失落感,就像是失去了久立於家門前的古樹,在經歷了無數風雨之後,視野突然開闊。雖然,是氣象一新的感覺,可是,在突然之間,彷彿失去了重心,少了憑藉,無方向感了。

劉寅便是那棵大樹,但很快,這棵大樹便會倒下,在劉仲的心中倒下,然後塌下一片天空。

劉仲調整了一下心情,對眾將的安慰只是笑了笑,彷彿倏然之間決定了一件事情,於是變得更堅定!

林渺依然在梟城,同一天,他收到了兩封信。

一封是小刀六寄入關內的,告之其與呼邪單于交好,將與匈奴做生意,並附有呼邪單于欲與梟城、信都交好的文書。

這確實是一件讓人振奮的事,便連林渺和任光都不得不佩服小刀六。

誰不知道呼邪單于最恨的便是漢人,但小刀六卻能與呼邪單于搭上關係,真不知還有什麼人是不能與小刀六發展生意關係的。

林渺還知道小刀六這次前往大漠,還收服了幾支馬賊,沿途更受到了許多小部的歡迎,便是在南匈奴之中,也是極受歡迎的客人。因為小刀六的飆風騎為呼邪單于打了一次大勝仗,更將天機弩的威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飆風騎的威名確實已響遍整個大漠,其作戰能力之強,幾讓呼邪單于驚羨不已。因此,小刀六便成了呼邪單于的貴賓,成了匈奴都要巴結的物件。

小刀六確實是春風得意,匈奴的各大部落的酋長競相交結,這也給他帶來了無限的商機。

匈奴人豪爽,如果認定了你,便是極誠懇,因此,在大漠,小刀六比在中原還要得心應手,是以,為耿況準備數千匹良馬根本就不是問題。

林渺還收到了劉寅的第二封信。

這封信來得好快,快得讓林渺的心情有些沉重。

直覺中,林渺感到他預測的事情將要發生,心中的陰影也越來越重。

劉寅沒說劉玄召他相見的事,而是說,如果他有什麼不測,那麼舂陵劉家便要靠林渺了,而且還說將琦琪等人託負給他。

這讓林渺有點意外,這信為什麼不是給他二哥劉仲,而是他呢?

另外一個問題,也同樣讓林渺無法釋懷,劉寅這是託孤嗎?舂陵劉家可不只有他這個自小生長在外還未曾認祖歸宗的野小子,至少,還有一直以劉秀之名存在的劉仲,就算是託孤也輪不到他。

“難道劉仲也會出事?”林渺心中想,於是他決定要去舂陵一趟。

無論劉寅和劉仲會發生什麼,他都必須去舂陵,因為他乃是真正的舂陵劉家的後人,更是名符其實的劉家老三劉秀。

林渺還知道,“光武”這個名字是武皇劉正給他取的,自小就對他寄予了厚望。

“光武”,顧名思義,便是要恢復漢武皇帝劉徹全盛之時的大漢王朝。

這是一個絕對有分量的名字,是以,劉仲用了這個名字十數年,卻不敢在最後佔有它,還得恢復自己的名字,就是因為劉秀之名乃是武皇劉正所取。

在劉家,沒有人敢冒犯武皇劉正,沒有人不尊重武皇劉正,也正因為武皇七破皇城,殺寒了王莽的膽,才使王莽雖得天下,卻不敢殺戮劉家之人。

沒有人會不明白,這是因為武皇劉正的存在。

因此,武皇劉正不只是武林的一個神話,更是漢室山河和劉室子孫的一個神話,即使是劉正信口取的一個名字,在劉室子孫之中,也絕不也有人隨便佔用和取同樣的名字,這是對武皇的一種尊敬。

林渺就是劉秀,字光武,這是他的榮幸,因為這是武皇劉正為他取的,沒有人敢隨意冒犯這個名字。

所以,林渺必須去舂陵,去認祖歸宗!

今日的林渺已不是昔日的林渺,動一發而牽全身,他已是十數萬軍民的最高統帥,每一個小小的錯漏都會影響到這十數萬人的生死。

林渺不是莽撞之徒!

也許在一年前,林渺還有點莽撞和任性,但一年後的今天,這一切卻是不可能再發生了,他已經不是未歷江湖的混混。

此刻,沒有人敢說林渺是混混,也許,在某些行為之上仍有點無賴的習氣,但那絕不是冒失,而是手段。

梟城也不是昔日的梟城,已經到了極盛之時,昔日的外城成了今日的內城,各路的商販都趕趟兒似的擠向梟城和信都。

這些商販大多都是來自中原,因為他們知道,梟城和信都都有絕對上乘的北方貨,更多的是來自漠外和長白山的寶貝,而這是在中原求之若渴的東西。

來這裡的有大商賈,有小商販,當然,也有許多是探子,還有大量來梟城這片樂土開荒的難民。

這使梟城和信都成了大漠與中原連線的樞扭,其經濟自然以無法估計的速度繁榮起來。

這讓五校軍眼紅,讓大槍義軍也眼紅,但是五校軍根本就不敢輕迎梟城之鋒芒,此刻梟城的銅馬軍可不是昔日的銅馬軍,其作戰力之強,讓王校心寒。

當然,並不只有梟城軍的力量,還有信都數萬大軍在虎視眈眈,任何想打梟城主意的人,便不得不考慮清楚,自己所要對付的是些什麼人。

梟城城主林渺,更是天下熾手可熱的人物,其擅戰更是天下聞名,以數千伏牛山的義軍擊潰王邑的十萬中軍,自百萬大軍的圍困之下解救出昆陽。

百餘年來,天下從未有比這更經典的戰役,除兩百年前一代天驕韓信用兵達到了如此境界之外,誰能有這般威勢?最多也只有西楚霸王項羽有過破釜沉舟的經典可以與之相比。因此,誰欲攻打梟城,還要問問,身邊有沒有像嚴尤那般名將。

王校雖妒,卻也並不是沒有撈到好處,至少,林渺與白善麟的作法,使五校軍也自梟城繁榮的生意網中獲取了不少的利益,這比以前要好多了。

馮逸飛多多少少還是有點感激林渺,而軍師段讓更力舉與梟城結盟,以期分享更多的好處。

當然,五當家黃憲卻反對段讓的提議,因為他認為梟城軍不可靠,若結盟,他日只怕會被林渺吃掉整個平臨城。

馮逸飛一時也沒主見,但至少,他不會與梟城為敵,也不想梟城變得冷清,這也關係到他平臨城的利益。

林渺心中自然很明白這一切,所以,他才敢在這種時候離開梟城而去舂陵。

再過一段時間就沒有這樣的機會了,現在王郎的勢力雖強,但北上的勢頭卻被馬適求的義軍頂在鉅鹿。

馬適求的義軍有梟城與信都的支援仍可以撐上一段時間,所以林渺也並不擔心南面的王郎。

東面乃是義兄任光的信都軍,更不用擔心,北面則有大哥吳漢在漁陽的兵力,和上谷的耿況。

耿況乃是耿純的兄長,所以,耿況只會與梟城和信都交好,自不會威脅到梟城的發展。

梟城處於西北王校,北面上谷,東面信都,南面鉅鹿之間,確實佔了地利、人和,加上天時,因此,正合林渺韜光養晦的策略。

這一點連林渺都感慶幸。

“大司徒!”馬武大步橫於劉寅身前,阻住劉寅步向禁宮的路。

“馬將軍為何擋我去路?”劉寅訝問。

“大司徒!”馬武神se有些古怪,卻不無忿然之se地欲言又止。

“將軍有何話不妨直說!”劉寅惑然。

“末將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馬武深深地吸了口氣道。

“但說無妨!”劉寅神se微變。

“大司徒本可以不用回來的!”馬武咬咬牙,似乎決定了什麼道。

劉寅神se微緩,頓時明白馬武的意思,心中禁不住有些感動。馬武確實是他比較欣賞的人之一,當日憑五千戰士死守淯陽月餘未失,這才能有綠林軍反敗為勝的戰機,此人確實是個了不起的將才。

“將軍的心意,劉寅知道,但有些事情並不只是個人的臆斷便可以決定的。做人,但求無愧天地,我為何不能回來?”劉寅說著,笑了笑又道:“以馬將軍之才,將來必是我大漢的樑柱,好好珍重!”

“大司徒!”馬武又叫了一聲。

劉寅心中暗歎,道:“我意已決,將軍請回吧!”

馬武的目光絲毫不移,堅定地對視著劉寅,半晌才深吸了口氣,懇然道:“大司徒是我馬武最敬佩的人,跟大司徒一起作戰的日子也是我馬武最痛快的日子!”

頓了頓,馬武又道:“世間知音難覓,末將希望大司徒能在見了聖上之後來與我共論兵法!”

劉寅望了馬武一眼,平靜地笑了笑道:“好,我記得將軍的約會!”

馬武一抱拳道:“我在府上設宴相候,大司徒珍重了!”

“珍重!”劉寅也還了一禮。

馬武迅速讓開路,劉寅頭也沒回地便向禁宮行去,卻聽得馬武的一聲嘆息自背後傳來,他不由得又暗歎了聲,心中湧起一陣莫名的悲哀。

“朕傳旨後,你要花這麼長的時間來見朕嗎?”劉玄冷冷地質問道。

“因聖上有意讓解一個夢,是故,我便順道去請教了一下一位先生,以為聖上解開此夢!”劉寅淡然道。

“哦,你倒有心了!”劉玄不置可否,卻笑了笑道。

“聖上之事我怎敢怠慢?”

“那你說朕那夢究竟是何意思呢?”劉玄又問。

“天狗食日,本為不吉之夢,但今年乃天煞年,君命衝太歲,此夢為聖上所做,卻是大吉之夢!”劉寅道。

“何解?”劉玄訝問。

“在這非常時期,天狗食日,則為奪天吞日之象,也為破舊立新,此為王莽氣數已盡,聖上之威將逼臨天宮,我大漢天下將復之兆!”劉寅道。

劉玄聽了,大喜,旋即又問道:“這‘日’又是指誰?”

“自然是王莽!”

“那這‘天狗’呢?”劉玄又問。

“聖上身邊的良臣勇將!”劉寅道。

“嗯,大司徒真是妙解,那我夢‘滿天大雪,全身發寒’又是何解?”劉玄繼續問道。

“雪為聖潔之物,滿天大雪必清天地濁氣,掩九州十地之髒亂,得天地一片清明,此也為破舊立新之兆。至於聖上感身寒,則是近來聖上操勞太多,或是心火微旺,應該傳太醫才是。”劉寅悠然道。

劉玄神se突然一冷,道:“大司徒真會說話,我召你回都,是有一個問題要請教!”

“聖上何說此話,‘請教’二字叫劉寅怎能承受?”劉寅忙道。

“哼,大司徒有一個真命天子的三弟,這‘請教’二字,怎就不能承受?”劉玄目射電芒道。

劉寅立時跪下,道:“聖上哪裡聽來的這些謠傳?臣確實有三弟流落在外,近日也確有意讓其認祖歸宗,但聖上所說的真命天子卻只屬謠傳!”

“是謠傳嗎?聽說他背上有我們劉室歷代先皇所擁有的火龍紋,難道他不是真命天子嗎?”劉玄冷冷地反問道。

“聖上是從哪裡聽來的?此事我根本就不知曉,因為我根本就未曾見過他,也不知道他是否有火龍紋,但若說擁有火龍紋便是真命天子,只是無稽之談!昔日高祖背有火龍紋,是因其斬白蛇,以武力征服天下,後歷代先皇不過是得以繼承而已,據史所載,大秦始皇也無火龍紋,而另具司馬遷的記載,昔日桂王劉建皇叔祖身具火龍紋而未得帝位!三叔劉正也身具火龍紋而未登帝位,這些足以證明,火龍紋並不是真命天子的象徵,而聖上才是眾望所歸!試想以聖上此刻之兵力和聲望,興復漢室山河指日可待,萬里山河舍聖上其誰?”劉寅不緊不慢地陳述道。

“哼,你當朕是三歲孩童嗎?你分明是在藉機造勢,另有所圖,當朕不知你之狼子野心嗎?”劉玄冷聲道。

“聖上明鑑,劉寅從未有此心!”劉寅肯定地道,卻無更多的解釋。

“如果你真無此心,那就證明給朕看看吧!”劉玄拍了拍掌。

一名太監以玉盤端出一個白玉酒壺。

劉寅的神se倏變,有些憤然地望著劉玄。

“大司徒如果真無此心,便喝下這壺酒!”劉玄冷然道。

劉寅的目光不由得環顧了一下四周,王鳳、王匡、朱鮪、廖湛、李軼、張卯、陳牧等十數名劉玄的親信,神情也都極為緊張。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在劉寅的身上,他們怎會不明白,劉寅若是不服的話,肯定將是雷霆一擊。

儘管王鳳、王匡、陳牧、朱鮪、張卯、李軼諸人無不是超卓高手,但卻沒有人敢肯定自己能夠承受劉寅的一擊。

劉寅一向是王鳳、王匡、王匡陳牧之輩最忌諱之人。

沒有人知道劉寅的武功可怕到什麼程度,但劉寅絕對是一個深不可測的高手。

劉玄也很緊張,他自然明白,劉寅幼時便一直跟隨武皇劉正,已經可算是武皇的親傳弟子,這麼多年來,只怕劉寅也不會比當年武皇劉正遜se多少。如果劉寅真的要反擊的話,必將讓他的生命經受考驗。

劉寅突地慘然一笑,蹙然道:“罷了!罷了!”伸手便抓起酒壺。

眾人的心神仍沒敢有半點鬆懈,他們不敢相信劉寅會如此輕易就範。

“我有一個請求還望聖上答應!”劉寅深深地吸了口氣道。

“說!”劉玄聲音變得微微緩和地道。

“任何事情都只由我一人承擔,與我的族人無關,還請聖上不要為難我的族人!”劉寅肅然道。

劉玄一怔,肅然道:“朕答應你的請求!”

“另外,臣若去了,請聖上准許讓我的族人將我安葬於舂陵!”劉寅又道。

“朕答應你,你放心去吧!”劉玄似乎也有點難過。

“好,有聖上這些話,我可以安心了!”劉寅慘然一笑,仰首將壺中之酒傾於腹中。

眾將頓時都閉上了眼,似乎也不忍再看如此場面,心中亦多了幾絲惻隱之心。

“請聖上多珍重,早日復我大漢山河…”劉寅說到這裡立刻捂住胸腹,大口喘息。

“大司徒,我必不會負你所望,你安心去吧!”劉玄此時心中也似極難過。

朱鮪暗暗嘆了口氣,他知道,劉寅喝下去的並不是酒,而是水銀,這比任何毒物都可怕。

對於一個真正的高手,毒酒是可完全被逼出的,但水銀卻不是能夠逼出體外的毒物。

也可以說,世上無葯可救。

劉寅痛得慘嚎一聲,伸掌向腹部猛擊一掌。

“哇…”地噴出一口鮮血,便倒地再無動靜。

劉玄不由得長嘆了一聲,向那太監打了個眼se。

太監忙伸手探了一下劉寅的鼻息,這才尖聲尖氣地道:“司徒大人已經氣絕身亡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劉玄的目光頓時變得有些空洞,但在他掃視殿中眾臣之時,眾臣也都垂下頭不敢與之對視,抑或是滿臉羞愧。

“給我厚葬大司徒,將其靈柩送回舂陵,今日大司徒暴病而亡,確實是我更始之大悲,下令全軍哀悼三日!”劉玄說完竟撫胸痛哭起來,神情間無一絲嬌作之情。

眾將也為之愕然。

劉寅暴病而亡,這是繼天下第一名妓曾鶯鶯暴病而亡後的又一個震驚天下的訊息。

劉寅的死比曾鶯鶯的死更具震撼力!

舂陵軍的首領,更始政權的大司徒,舂陵劉家的主人,昔年武林皇帝的親侄兒,更是大破宛城、大敗嚴尤等名將的三軍主帥,這樣的人就這般突然暴病而亡,自然會讓天下為之震驚。

更始政權,全軍上下為之哀悼三日,自皇宮以內的更始皇帝、皇后,皆吃齋三日,軍營之中,停戰三日。

南陽百姓也都主動為之戴孝,舂陵軍將士也皆為之戴孝。

劉寅的死,像神州大地之上響起一道巨大的霹靂!

有人歡快,有人悲蹙,也有人惋惜,而更多的人則是不敢相信。

事實終究是事實,沒有人可以改變事實或是否定事實。

劉仲聽到這個訊息時,他沒有哭,沒有任何悲傷的表情,平靜得便像是面對某人打翻了一杯開水。

劉仲的表情平靜得讓人以為他是冷血,或是沒有人性。

沒有人理解劉仲,他也不需要人理解,真正能理解劉仲的人,只有劉寅,但是劉寅卻死了。

劉仲整理好軍務,按詔停戰三天,舉軍皆哀,於是,他帶著幾名親信飛趕宛城。

劉仲並不是回舂陵看兄長的屍體,而是帶著三軍的帥印回宛城請罪!

劉仲有罪嗎?外人不知,或許也只有劉仲自己才明白。

有人明白就行,不可否認,劉仲是一個很有自知之明的人!

與此同時,王莽也聽到了劉寅暴病而亡的訊息,起初,他以為是假的,痛叱探子,但很快他便知道,這一切都是真的,於是他大笑了。

王莽大笑,直到眼淚都笑出來了,他好久都沒有這麼痛快地笑過了。

笑過之後,王莽並沒有就此罷休,更大咒劉寅的亡魂!他恨,對這個英年早逝的人恨之入骨。

如果不是劉寅,他的大軍怎會敗得如此之慘?如果不是劉寅,他豈會落得這幾乎眾叛親離的下場?所以面對劉寅的暴斃,他大笑了!

劉寅病亡的訊息很快傳到了東平國,樊祟大哭三聲,兩日未食,沉默五日未言,只把赤眉軍眾將給嚇壞了。

五日後,樊祟說的第一句話不是下令,而是仰天浩嘆:“伯升一去,天下何人知我?天下何人知我…?”

赤眉眾將皆為之黯然,他們絕未想到,這位與劉寅交情並不深厚的大龍頭,竟然對死去的劉寅如此重視,如此在乎。

樊祟自那日之後,變得有些沉鬱,甚至連鬥志都為之消減,不過赤眉軍依然能在東面橫行無忌。

樊祟的改變,也使赤眉軍充滿了變數,籠上了一層陰影。

劉寅的靈柩被運回了舂陵。

舂陵百姓二十裡相迎,舂陵劉家更是百里相迎。

滿城戴孝,泣聲一片,千里之外的劉家子孫皆趕赴舂陵奔喪。

劉寅之死,幾乎是劉家的一個大地震,整個都亂了套。

雖然並沒有太多的人知道劉寅是怎樣死的,但許多人心裡都很清楚,劉寅受詔進宮之後,便暴病而亡。

接回劉寅靈柩的是劉忠,這位劉家的老人表現得無比堅強,不曾落下一滴眼淚。

劉忠的平靜,讓送靈柩至舂陵的朱鮪有些不自然,是以他宣讀了劉玄的聖旨之後便匆匆返回了宛城,連多呆一日都不肯。

劉玄封劉琦琪為建平公主,更賜金萬兩,以示安撫,舂陵劉家之人皆得安撫,但卻沒有任何人多帶了半絲喜se。

朱鮪匆匆而來,匆匆而去,靈柩便擺在舂陵劉家的前庭大堂之中。

沒有人敢開棺,因為這是劉玄御賜的天棺,以最佳的沉香木為料,更以玉帛莽袍為蓋,以示尊榮。

舂陵劉家歷經數變,即使是舂陵百姓也人心惶惶起來。

江湖中眾說紛紜,有說劉寅是被劉玄賜毒酒而死,有說劉寅是被劉玄與眾高手聯手所殺,也有人說劉寅在數場大戰之中,本就身負重傷,在宛城舊傷復發而亡。

還有人說,劉寅練功走火入魔而死。

更有些人,劉寅是被重出江湖的殺手盟高手刺殺而死。

總之,關於劉寅的死有太多說法,各種猜測都有,每種可能都似乎有其道理,又都存在著局限性。

劉寅在軍中的威信之高,幾乎連劉玄都無法相比。因此,劉寅的死,對軍中的士氣難免會有很大的打擊,再加上各種謠傳,使得軍中將士們人心惶惶。

尤其以舂陵將士的情緒最為低落,這些人大多都是與劉寅共同舉事的親信將領。

鄧晨、鄧寬、李通諸將更是堅持要查明劉寅的死因,鬧得不可開交。

劉玄為此事感到大為光火,但舂陵將士在更始軍也佔著相當的實力,絕對不容忽視,一個處理不好,也許便會使更始軍四分五裂,步上昔日綠林軍後塵。

劉玄當然不敢對鄧晨諸將採取過激的態度,因為這並不是鄧晨幾人的事,便是下江兵系的王常也支援鄧晨。

在更始軍中有四大軍系,除劉玄的平林軍與王鳳的新市兵外,便是劉寅的舂陵兵與王常的下江兵。

這些將領手中皆握有大量的兵權,而且只要他們登高一呼,立刻便會讓下江兵與舂陵軍自更始大軍之中分裂出去,甚至是倒戈。因此,劉玄也不敢作出什麼稍有過分的決定,只能以懷柔手段安撫他們。

而在這個時候,劉仲卻離開前線來宛城向劉玄請罪。

劉仲的回返與其交出三軍主帥兵符的決定讓劉玄大為歡快和意外。

自前線私回本是大罪,但這是特殊情況,所以劉玄並未定罪,反而安撫劉仲。

“愛卿當節哀順變!”劉玄裝作一副心疼的樣子道。

“聖上請放心,臣知道該如何做!”劉仲肯定地道,頓了一下,又接道:“臣回宛城,是有一事要向聖上秘報!”

“哦,愛卿有何事要說呢?”劉玄訝然問道。

“臣經查實,內妻之死實是另有內情…”

劉玄的臉se為之一變,打斷劉仲的話問道:“就只有這些嗎?”

“是的,但卻有關於天魔門的諸項事宜!”劉仲又道。

“嗯,很好,看來你確下了一番功夫去查鶯鶯之事。不過,此事待退朝之後再商量,此乃劉家家內之事!”劉玄話鋒一轉道。

“臣遵命!”劉仲很知趣地退至一旁,神se間有股抹之不去的傷感。

眾將也都為之感到悲哀,先是愛妻身死,後不幾日便又是兄長身亡,這些事情一波接著一波,對劉仲的打擊也夠大的。

聞說曾鶯鶯死訊傳至之時,劉仲為之流淚,可見其夫妻感情確實極深,也難怪劉仲會去查訪曾鶯鶯之死。

因此,劉仲這般一說,眾將也便不太意外,但他們絕沒想到之中還有許多內情,即使是劉玄也不曾料到劉仲的心思。

劉仲卻似乎算計得很準,因此,他在心中暗暗松了口氣。

劉寅之死,武林各路人馬皆前來弔喪,平日裡,舂陵劉家的交遊極廣,且天下各地都有生意網,江湖之中許多門派也都與舂陵劉家有交情。因此,自然有很多人絡繹趕來。

劉寅雖然不似松鶴道長那般,身為正道身一高手,但其身死,比松鶴的死反而要更為讓人感興趣一些。

舂陵劉家也迅速傳帖天下各處,劉寅似乎早已料到今日之結果,因此早便安排好了後事。

劉忠所做的一切,都是依照劉寅的吩咐去辦的。

劉家的長老們對劉寅的吩咐,也向來是絕對遵從。因此,他們極為積極地作出了許多絕對重要的決定。

劉寅的屍體只停放了兩天,便下葬,因為這是夏天,七月的天氣正是酷熱難當之時,屍體容易發臭,因此便不再等許多客人就已下葬。

劉仲沒有趕回舂陵,但有訊息說劉仲滯留在宛城。

身為舂陵劉家老三的劉秀也沒有趕來,任誰也知道,要從梟城趕到舂陵,在接到訊息後,即使翅上翅膀飛過來也沒這麼快,是以所有人都不曾怪劉秀,同時也期待他快點回來。畢竟,這曾是舂陵劉家寄予厚望的老三。

舂陵劉家之人自然明白劉寅是如何死的,甚至明白這之中的因果,但是他們能說什麼?他們能做什麼?

南陽,是劉玄的地盤,劉玄是更始皇帝,是擁有數十萬大軍的更始天子。舂陵劉家雖勢力龐大,根系極深,卻絕無法抗拒更始政權的數十萬大軍!因此,舂陵除了全城充滿著悲se外,並無太多情緒高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