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天下馭龍記最新章節列表 > 世界上真的有龍嗎考證大慶掉龍傳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世界上真的有龍嗎考證大慶掉龍傳說

世界上真的有龍嗎?已故杜爾伯特人任殿元聲稱自己見過龍;上海人馬小星研究了大量資料,做了大量調查,越發堅信龍的存在,他說:“我們為什麼不換一種眼光,去重新認識那個已經被解釋了千百回的神龍之謎呢?”

考證大慶“掉龍”傳說

撰文/記者魏國棟2003年12月15日

從小就聽老年人講過“掉龍”、“救龍”的故事,記者從來都一笑了之,認為這些不過是民間以訛傳訛的閒話罷了。直到11月25日這天,杜爾伯特縣委宣傳部副部長任青春認真地對記者說:“我父親就見過真龍。”

任老回憶:我見到過真龍

1944年8月(具體哪一天記不清了),我父親任佰金領著我(任殿元,當時27歲)和漁民叢來順(43歲)、謝八(38歲)等駕船出江打魚。我們出江少則三五天,多則十幾天,和我們一同出江的還有4只船、10多個人。

這天早晨,我們的船隻行進到了牡丹江(為松花江某段的舊稱)南岸(當時這裡歸肇源縣管轄,位於肇源縣城偏西北15公里處),突然發現陳家圍子村後頭圍了許多人,估計要比陳家圍子全村人還要多4倍。我們將船靠了岸,向岸邊的一個人打聽,那人小聲地告訴我們:“黑龍江裡的黑龍落到沙灘上了!”一聽這訊息,我們既興奮又緊張,我父親說:“魚上不上網也不差這一會兒,走,看看去!”5只船上的10多個人就全上了岸,我們幾乎是跑著趕到的。

一看那場景,把我父親那樣的老“魚鷹子”都嚇呆了。但見一個黑色的巨型動物臥在沙灘上,它太大了!陳家圍子的人用柳條子在它身上搭了個棚子,算起來得有20多米長。它有10多米長,頭頸比身子細,頭像牛犢子腦袋那麼大,略呈方形,上寬下窄,頭上沒有杈角,只是在前額上長了一個扁鏟形狀的角,像牛角,短且直,根部粗約10釐米。臉形和畫上畫的龍差不多,長著七八根長鬚子,又粗又硬,還直抖動,嘴形特像鯰魚嘴,又扁又寬,嘴有30多釐米長,閉著,看不到它的牙和舌。它閉著雙眼,眼角圍了一團蒼蠅,它的眼皮一動,蒼蠅就“嗡”的一聲飛開了。它長著4個爪子,但看不準爪子有幾個趾,因為爪子深深地**了沙灘裡,小腿比小夥子的胳膊還粗。它的身子前半部分粗,由於是趴在地上,能看出接近大人腰那麼高,估計直徑得有1米多。後腿以後的部分是尾巴,比前身細,但很長,足有**米。整個形象就像個巨型4腳蛇(東北土話叫馬蛇子,即蜥蜴類動物)。它通身是鱗,脊背上的鱗是鐵青色的,足有冰盤那麼大,形狀和鯉魚鱗差不多。肚皮和爪子上的鱗是粉白色的,瞅著比脊背上的鱗鮮嫩,並且略小於脊背上的鱗。脊背上的鱗乾巴巴的,像曬乾的魚坯子(乾魚)。大群的蒼蠅在它身上飛來飛去,它不時地抖動身上的鱗,發出乾澀的“咔咔”聲,每響一次,蒼蠅就“嗡”的一聲飛起來;聲音一停,蒼蠅就又落了下去。它身上的腥味兒極大,相距幾百米遠就能聞到。它身下臥著的地方已經臥出了一條長溝,身邊的嫩雜草都被它踩倒了,可惜的是看不出腳印是什麼樣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陳家圍子只有20多戶人家,總共60多口人,而在場卻有300多人,原來,附近的任家亮子、瓦房子、尚臥子等好幾個村的人全來了。他們有挑桶的,有端盆的,都拿著盛水的工具,統統由陳家圍子偽村長陳慶指揮。陳慶不許大家管它叫“龍”,只能稱“水蟲”。聽陳慶講,昨天下午他還來過這裡,什麼也沒有,今天早晨就有人看到了這個“水蟲”,說明它是昨夜臥在這裡,今早被人發現的。陳慶組織陳家圍子人搭起了棚子,然後讓人挑水往“水蟲”身上澆,水一澆上去,“水蟲”身上的鱗就隨之一抖,人們就這樣一桶桶地往“水蟲”身上澆水。謝八說:“快看,它的脖子多像馬脖子!這傢伙肥啊,要是宰了吃肉該多好。”

看了一個多時辰,我父親說:“走吧,明天再來看。”就這樣,我們戀戀不捨地上了船。在船上大家還直議論,叢來順說:“如果這個‘水蟲’沒有尾巴的話,那它就是黑龍江裡的禿尾巴老李。”謝八說:“這一定是黑龍江裡的黑龍,你沒看它通身都是黑色的嗎?”大家連魚都沒打好。

當天下午下起了大雨,到夜晚變成了暴雨,整整下了一夜,時緩時急。第二天一早轉為牛毛細雨。我們5只船直奔陳家圍子村後,趕到那兒一看,心涼了!曾經趴臥“黑龍”的地方現在只剩一條深溝,沙子裡還留有濃烈的腥味兒。據當地人講,“水蟲”是半夜走的,怎麼走的,到哪兒去了,誰也不知道,因為下暴雨的夜晚不可能有人守候它。但我們清楚地看到,距它趴臥的沙溝東北處還有一條深溝,明顯能看出是它站立起來時弄成的,這說明它極可能是朝東北方向走的,怎麼走的,卻是個謎。會不會是像飛機那樣行進一段距離後鱗甲張開、騰空飛起來了呢?這只能是猜測。

再後來我們打魚到那裡時,聽當地人悄悄地講,日本人封鎖這訊息,不準人們到處亂講。以後就很少有人提起了,到如今已經40多年了,那動物到底是什麼東西,我們仍然不知道,但40多年前的情景仍歷歷在目,恍如昨天發生的一樣……

這段往事被刊登在上海人民出版社編輯出版的1989年12月《中外書摘》第3卷第4期的《人間奇事》專欄裡,題目為《我所看到的黑龍》,杜爾伯特對山奶牛場退休幹部任殿元口述,杜爾伯特博物館任青春整理。任殿元老人於1994年3月初辭世。《中外書摘》在刊登這篇文稿的同時,還發表了任青春寫給編輯部的一封信。編輯同志:

想寫這篇文章是我10年前的想法,因為我父親親眼看到了“龍”這件事對我震動極大,我總覺得應該把它記錄和整理出來,這將是一份極珍貴的資料。事情已經過去40多年了,許多當年的目擊者都去世了,如拙稿中的叢來順、謝八等都早已去世,就是我父親也已經73歲了。但他精神好,一點也不糊塗,講起這件事情就如同昨天發生過的一樣。

我不知道肇源縣志是否記載此事,但我相信陳家圍子附近還有與我父親一樣的目擊者存在。我這是第一次向報刊披露這件事,儘管我很早就聽我父親講這件事,但當時我也懷疑此事的真實性。1986年,我去肇源縣出差,住在縣委招待所對面的一家個體旅社內,夜晚同屋的一位老頭和我閒聊時講起了此事,其經過和我父親講的完全一樣。我問他是哪裡人,他答是陳家圍子的,當年77歲(可惜的是我忘問他叫什麼名字了),他也是目擊者之一,還親自挑水往黑龍身上澆過水。透過這件事我相信,我父親講的是事實。

任青春1989年5月17日

四次調查:這是事實嗎

這一切是真的嗎?為了證明這段經歷的可靠性,任青春提出了4個論據:一、自己第一次聽父親談及此事時,才六七歲,母親臉上那不耐煩的神情表明,此事早已是老生常談,如果不是真實事物強烈地刺激了老人,他不會把這個故事一講再講;二、父親是一個老黨員,為人誠實厚道,絕非信口開河之輩,他不信鬼不信神,思想開明,上個世紀40年代,他第一個帶領群眾拆廟砸神像,若不是親眼所見之事,父親斷不會反覆陳述;三、當年自己在肇源縣的小旅社中住宿,一老人談及同一起事件;四、任殿元老人在松花江南岸看到的那條身長10多米的黑龍“像一個大馬蛇子”,馬蛇子為蜥蜴的俗稱。令人驚訝的是,甲骨文中某些“龍”字的寫法,看上去酷似蜥蜴,新石器時代的一些彩陶紋飾也是如此形狀。如果不是親眼看到了“龍”,文化程度只有初小的任殿元,怎麼可能認識“龍”字的甲骨文字形?古籍中不止一次記載了古代的“墮龍”事件,其描述與父親所講的大同小異,父親又怎麼可能知道那些連專家、學者都未曾提起過的散佈在古籍中的關於“墮龍”的具體描述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