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洪武生存指南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4章:過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94章:過了

兩個女子一起懷孕,終究是家事。

朱塬知道老朱這裡不是問題,與自家祖上談過,還主動提及,讓青娘和留白兩個進宮拜會一下皇后娘娘。

老朱也同意下來。

朱塬清楚,皇后肯定對此比老朱更有芥蒂,但,正是如此,該有的禮數才一點都不能缺。

第二天一大早,被自家小男人面授機宜一番的青娘和留白就忐忐忑忑地去往宮中,朱塬今天沒有再跟著,而是來到北邊的金陵大學。

今天不是上課。

新一期的《大明月刊》已經開始刻印,不過,臨時又要加上明州那邊‘岱衢大捷’的事情,朱塬就打算親自盯一盯,以及,同時跟進一下某個全新‘集團’的組建。

大明出版集團。

只聽名字,顧名思義,以出版為主,不過,其中卻是包括圖書和期刊,將來還可能涵蓋報紙。

另外,這家出版集團的成立,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配合這一期《大明月刊》上,即將頒行天下的‘大明期刊管理規定’,主要是禁止民間擅自出版報紙雜志類期刊。

圖書還是照舊。

來到《大明月刊》編輯部,宋廉已經抵達,另外,陶安也在,兩人正在討論的恰好是剛剛完成的‘岱衢大捷’文章。

不過,朱塬能夠想像,陶安過來,應該還有另外原因。

關於《金陵學刊》。

與老朱討論後,陶安被任命為《金陵學刊》的主編。

朱塬依舊是總編。

說起來,這本刊物是面向金陵這邊的所有大學,把主編位置給陶安,難免顯得偏頗,不過,現實卻是,並沒有引起太大的爭議。

關鍵是陶安資歷足夠。

曾經的正三品翰林學士,不僅有主政地方的經驗,進入中樞後,還參與過朝廷諸多法令的制定,再說這次轉任金陵大學校長,相比國立大學的許純仁,即使都是正三品,陶安也足夠俯視。

從正四品國子監祭酒順勢提升到正三品的許純仁,只能算撿了一個便宜。

大家施禮過,來到這邊公廨一張方桌旁坐下,朱塬拿著那篇剛剛宋廉和許純仁一起又潤色了一遍的‘岱衢大捷’文章翻閱,一遍聽陶安開啟話題:“平章,此次這……‘大明期刊管理辦法’,只怕會引起非議?”

涉及傳媒的管理,朱塬可以在老朱面前暢所欲言,面對其他人,即使陶安足夠務實,宋廉也頗為圓融,卻終究不能亂說,只是搖頭:“任何法令都是會引起非議的,過往幾期《大明月刊》在朝堂和民間的反響,兩位都是親眼看到,因此也就能發現,這種型別的雜誌,太容易蠱惑人心,朝廷必須防備居心叵測之人可能的動作,而且,朝廷只是限制期刊,民間想出書,還是可以自己去出,這還是很寬鬆的。”

朱塬說過,陶安一時沉默,宋廉也沒有搭話。

陶安不是沒有想到更多,而是突然記起,好像……與眼前的少年平章爭論事情,朝堂已經公認了,辨不過。

更何況,陶安也不是那種固執己見的人。

若是讓錢唐來,還差不多。

錢唐就能說服這位少年平章每個月給諸學子們上三次課,相處也有些時間,陶安能夠想像錢唐是如何辦到的。

因為錢唐足夠純粹。

或者,說得不那麼文雅一些,油鹽不進!

錢唐若是堅持了一個想法,少年平章再能分辯,也很難把對方說服。

不過,陶安倒也知道,雖然錢唐說服了朱塬開課,但,代價是……給族人寫了一封信,希望錢氏獻出那錢鏐鐵券,作為籌劃中的博物館珍藏。

想著這些,陶安不再多說,轉了話題道:“再一個,平章,下官覺得,這《金陵學刊》,該是嚴肅一些,諸如廣告這種……還是不要了罷?”

陶安在朱塬來之前也看過這一期的十版廣告樣張,大部分都是上一期的廣告,每一頁的製作,從紙張到細節,都堪稱精美,讓人甚至都有些愛不釋手。不過,陶安依舊覺得,即使能帶來不錯的收益,這種為了錢財‘廣而告之’的事情,還是不怎麼體面。

“這個不急,你們看著把控,”朱塬笑著點頭:“反正,《金陵學刊》和《營海月刊》,暫時都只會印兩萬冊。”

之前敲定了加印的方案,上月過度之後,這個月,《大明月刊》的印刷量將正式提升到每月10萬冊,其中兩萬冊精裝,八萬冊簡裝。

相比起來,《金陵學刊》和《營海月刊》,暫時都只是剛剛起步,朱塬也就只給兩萬冊的預算。

兩萬冊,大概是一副凋版的印刷量。

還是一半精裝一半簡裝。

相對來說,雖然無法和《大明月刊》比擬,但,其實也並不少。至於發行,計劃還是一半免費分發,一半投放市場。

另外,《營海月刊》的主編,同樣也已經確定,是劉璉。

不同於《大明月刊》和《金陵學刊》都會在金陵這邊刻印發行,《營海月刊》的籌劃將會放在明州,不過,因為有朱塬這個總編在金陵這邊把關,每月的刊發就要多一層步驟,先將樣刊傳送過來,經過朱塬的稽核,或許還要給老朱看看,才能送回明州付梓。

這邊說著,朱塬也看完了關於‘岱衢大捷’的文章。

文章本身沒問題,不過,朱塬卻覺得,少了點什麼,思慮回想了片刻,才記起,問兩人道:“我記得……倭寇之亂,從前朝就已經開始?”

宋廉疑惑。

陶安倒是點頭:“下官倒是看過一些記載,較早的……前朝武宗二年,就有記載,‘倭人焚掠慶元,官軍不能敵’,剛剛登基的武宗欲要有所作為,還嚴厲處置了一些個地方官員,要求嚴管海防,可惜並無成效,之後許多年裡,倭寇都時常騷擾我中土沿海。”

慶元,就是現在的明州。

朱塬好奇:“前朝武宗,大概多少年前?”

陶安道:“距今……或有一甲子了吧。”

宋廉這時搭了話:“下官參與修撰《元史》,近日梳理,恰好記得,武宗元年,距離我朝開國,恰好是一甲子時間,若如此算來……也是巧,武宗二年,倭人焚掠慶陽,官軍不能敵,到了又是這一甲子後的洪武二年,那有八成倭人參與的三千餘定西軍,卻是被我朝海軍一戰全殲,卻也是天道輪迴。”

朱塬聽完,立刻道:“這個好,這篇文章……關於前朝倭寇侵襲的記載,找一找,儘快加進去,同時,也要特別強調一下這一甲子的輪迴,彰顯我朝國威。”

宋廉點頭答應。

這邊說過話,敲定了關於‘岱衢大捷’文章的修改方案,宋廉在這邊重新動筆,朱塬與陶安一起來到隔壁,檢視一直在擴大的印書作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大都先後的幾批匠戶到來之後,目前,印書作坊內的工匠人數已經破千,達到一千三百餘人。

朱塬還是覺得不夠。

計劃接下來兩三年,把印書作坊的工匠人數提升到三千級別。

畢竟不只是各種雜誌,接下來,大明出版書籍的規模,也將遠超以往,三千人……朱塬都還覺得不是那麼足夠。

再就是,無論是《大明月刊》的編輯部,還是這印書作坊,都將歸入‘大明出版集團’旗下。

加塞的文章還在修改,這一期《大明月刊》的凋版已經在凋刻,稍後只需要把那篇文章加上。

朱塬一邊和陶安討論著《金陵學刊》的出版思路,一邊觀看各類書刊的凋版刻印,不知不覺,一上午的時間也就過去。

掏出懷錶檢視,十一點半,於是就和陶安告辭,返回湖上大宅。

到了家,青娘和留白兩女都還沒有返回,這讓朱塬很欣慰。

顯然,皇后娘娘再次留了她們在宮中用飯。

這是個很好的兆頭。

朱塬覺得,一向偏向自己的自家祖上應該在其中起到了遊說作用。更何況……朱塬這麼離經叛道,說起來不好聽,但,還是不會對皇后娘娘產生什麼威脅的。

三個嫡子啊。

就算萬一……

第一個不行,還有第二個,第二個不行,還有第三個。

理論上,怎麼可能會有意外?

雖然吧,曾經的現實,就是那麼造化弄人。

無論第一個,還是第二個,甚至第三個……都沒成。

甚至,雖然落到了嫡孫手中,才短短幾年,也還是被老四給搶走。

不得不說,老四在這方面,也是如有天助。

要不然,若是老二和老三……無論哪一個在,老四動作起來,都會顧慮匆匆。不過,又不過……若是老二和老三在,也不知道小小朱還怎麼削藩。

嗯。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朱塬這邊吃過午飯,青娘和留白,也帶著皇后娘娘的賞賜和滿心的歡喜從宮內回來。

果然是一起吃了飯。

詳細追問,還得知,馬氏對她們很是諄諄教導了一番。

大致是……

好好將養同時,要努力服侍自家大人,盡心打理平章內宅,讓朱塬沒有後顧之憂。

巴拉巴拉。

兩女都是知曉事理的,因此也明白,皇后娘娘肯多說她們幾句,比不說可要強了太多。

朱塬因此放下心來。

因為……皇后這一關,也算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