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之漢威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八章袁公教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五十八章袁公教子

袁樞的話確實讓袁可立有些皺眉,說實話自己的兒子十分孝順,而且頭腦中頗有一些想法,哪點都好就是他的性子有些思前顧後,要知道多想多慮不等同思前顧後,這種性子卻是袁樞的弱點。

也就是看到自己兒子這種性子,才讓袁可立下定決心,不讓他繼續為官執政,反而是拉回家中,希望自己能在有生之年改改他的秉性。

“樞兒,為父知道你做事喜歡往長遠了看,但是要知道有的事情要多想,有的事情想多了反而讓自己疲累,就拿這件事情來說,那國公世子乃是你的救命恩人,做人要知恩圖報的,依照你的性子更是無法摒棄此點,故此這件事情其實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你註定要去南京府幫予那嶽忠的,為父說的可對?”

“父親說的不錯。”袁樞點點頭道。

“可是你思前顧後,這又是何故?為父的身體你是知道的,這些年還算健朗,你不要多慮,而且為父倒是有興趣,與你一同去那南直隸走一趟,為父倒是對那海事學院大感興趣,而且為父也有意看看這嶽忠,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父親一路勞頓,恐身體吃不消,父親還是在家才好。”袁樞急忙開口道。

“呵呵,為父自己的身體自己知道的,糊弄外人還算過得去,要是家裡人也是這樣認為,看來為父做的還是滿周全的,你放心為父不是擔心你做不好,我兒雖不是曠世奇才,但是單單一個海事學院,還是可以擔當得起的,只不過為父真心想要看看,那嶽忠的本性如何?”

“父親難道這嶽忠心口不一?”袁樞皺眉道。

“不,單單從現在看來,此子可謂治世之能臣,可是你莫忘了這是形容誰的?”

“曹操,父親說這嶽忠有不臣之心?”袁樞只覺得脖頸子直冒冷汗,父親這話要是傳出去,恐怕嶽忠半生算完了,定會遭到文官抵制。

“縱觀曹操一生,也是以武為本,當初可謂經世之才,後來戰亂四起,曹阿瞞揭竿而起,成就一時霸業,後應了許邵那句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至於怎樣點評曹阿瞞,可謂世間眾說紛紜,為父卻覺得沒什麼不好,曹阿瞞雖然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卻是自己沒有稱帝,兢兢克克為天下百姓謀福。”

“父親說的大善,但是畢竟曹操沒有還政於漢,天下學者對其之舉,大有不忠不義之言。”袁樞趕緊開口道。

“哈哈,可笑之極啊,文人總會找一些冠冕堂皇之言,樞兒不可學此之意,要不為父定不饒你,忠君也要看什麼樣的君,如果是昏君暴君你還忠於他,那不是與他一起禍害天下蒼生,那才成了遺臭萬年的奸臣?”

“啊,孩兒明白了。”袁樞被袁可立這一說,倒是有些明白了,急忙點頭應是。

“至於為父不願出山為官,也是看清當今聖上的為人,當今聖上乃是王爺出身,於信王之時為父就有所瞭解,當時魏忠賢把持朝政,信王每日裝瘋賣傻,乃是韜光養晦之策,信王心中知曉,在京城沒有他的出路,只等流放外地成了一方藩王,才有自由之身,此點可以看出信王,為人十分聰慧的,這點我兒當要謹記,當今聖上不是好欺予之人。”

“孩兒謹記。”袁樞急忙點頭道,但是卻有些疑惑自己父親之言。

“如果當今聖上聰慧,為父本該出山相輔的,可是聖上性子多疑,縱觀兩年之間,當今聖上看似信任朝中大臣,其實不然皇上對他們依然有所保留,只有一人除外,也是大有緣故的。”

“父親說的可是嶽忠?”袁樞並不怎麼瞭解嶽忠,故此也是疑惑的問道。

“對,就是嶽忠嶽衛明,所有人以為我不出門侍奉呂祖,那麼就不會關注朝政,其實為父每時每刻不在留心於朝廷,故此對於這嶽忠也是有些瞭解,嶽忠因為護駕有功有從龍之功,皇上對他才十分信任,可是因為他的身份,為父並不怎麼看好與他。”

“可是錦衣衛指揮使的緣故?”袁樞開口道。

“嗯,皇上登基最大的阻礙,就是魏忠賢一黨,而錦衣衛當初就是魏黨手中刀柄,故此皇上登基斷斷不會再啟用錦衣衛,甚至對其會有所節制,故此為父當初也沒重視此人,可是接下來卻是為父看走了眼,也是嶽忠此人十分聰慧,如果不是此子的年齡,為父或許會認為他,是一位歷經官場多年的老狐狸,深識為官之道。”

說到這裡袁可立也是搖搖頭,顯然自己也是沒料到此舉。

“此子為錦衣衛之初,大家都看到此子張揚,說他囂張跋扈也是有的,可是就是這樣的舉動,確實讓皇上放下心來,在之後他初掌錦衣衛改制之後,卻是韜光養晦,一下子淡出所有人的視線,更是對文武百官理都不理,根本失去錦衣衛設立的本初之意。”

“原本所有人都以為他這是馬放南山,居功自保享受功勞的時候,可是此子卻是讓所有人為之動目,去了所有人都不願意去陝西之地,從陝西一事之後,為父才開始正視此子,可以說此子不善於練兵。”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父親,世人皆傳嶽忠文武全才,為何單單父親這樣看待?”袁樞此時開口道。

“或許為父還是不太瞭解與他,但是為父卻認為他會練兵,不如說他有識人之明。觀盧象升、洪承疇兩人的提拔,使得他放手陝西之兵事,何騰蛟、孫傳庭更是可以肯定此點,要知道這四人為父也不是瞭解,可是嶽忠卻是慧眼識珠,一下子肯定了四人,為父認為嶽忠治軍,皆在他有用人唯賢的識人之能。”

袁樞聽到這裡,倒是沒有說什麼,但是卻知道父親說的沒錯,要不是四人陝西不會這麼快就平復的,當然也少不了蜀兵的參與。

“陝西他兼併所有土地,成為一布政司皆是皇莊,就連那兩位王爺他都沒放過,這點為父看出他手段十分厲害,再有後面他求徐公出山,可見他考慮長遠,當今大明可為一方大員,只有徐公的身份地位,再加上徐公的開明思想,才可繼承他的所作所為,不會有太大的改動,故此為父說他眼光毒辣所慮甚遠。”

袁樞此時一臉驚訝,還真是從自己父親嘴中,第一次聽過他這麼贊言一個人的,這倒是讓他十分吃驚了。

“因為福王之故,嶽忠被調離陝西,去那南直隸從官,可是此子依然沒有一絲抱怨,反而蟄伏南直隸,開始尋花問柳,所有人都以為他只是避風頭,或者已經氣餒之故,但是皇上命他開埠建市,組建衛海之軍,不久就有琉球朝貢一事。”

說到這裡袁可立微微嘆氣,顯然是想起琉球的事情了,袁樞急忙開口道:“父親那年也是因為海上狂風,不能支援琉球並不是父親之錯,乃是蒼天弄人罷了。”

“嗯,話雖如此,但為父心中還是引之憾事,要知道琉球可是那倭奴佔領之地,倭奴之國本就不是好予之人,琉球國力弱於倭奴數倍有餘,定是那倭奴自願還政琉球,那麼這其中嶽忠又做了什麼?這才是為父疑惑的事?”

“這就是父親要去南直隸之故?”袁樞有些疑惑的問道。

“只此一事還不會讓為父出門的,話說到這裡為父對你說說這嶽忠,可以肯定此子識人之明,眼光長遠、深識韜晦之道,那麼再從其他方面開看,此子不愛財這是公認的,此子不愛權這是所有人都知曉的,要不然不可能自願脫離朝中去那陝西了,你說這樣的人不可怕麼?”

袁碩聽到這裡,也是明白為什麼父親,一開始就言語曹操的緣故了,如果細算下來,這嶽忠為人可是相當可怕的,不得不讓袁樞猜疑這嶽忠在圖謀什麼?

“父親,你這樣說來,這嶽忠倒是十分可怕,是不是父親多慮了?”袁樞開口遲疑的道。

“為父也希望多慮了,現在天子雖然多疑,但是乃是一位明君,如是昏君之徒,父親也不會這般緊張此子了,若是那樣父親還真希望他,成為許邵後半句話,但是恰恰相反此時父親到希望,他能成為前半句話,好好輔佐皇上,畢竟現在滿朝文武,只有嶽忠深識皇上寵信。”

“那父親這次去是想細細觀看嶽忠?”

“對,如果他真是一心忠於皇上,那麼為父願意與他亦師亦友,把為父這麼多年的經驗,皆是傳授與他。”

袁可立又一次讓自己兒子震驚了,急忙開口對自己父親道:“父親不可啊,這嶽忠畢竟武官出身,要是父親收他為徒,不是失了身份?”

“迂腐,就是因為文官對武官的偏見,才使得當今大明兵事頹廢之故,豈不知太平之時,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乃是一時之需,文官總以為壓制了武將,那麼就會國泰民安,縱然施展胸中之報復,這乃是大錯特錯,要知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兵者不能有一絲怠慢,如果一旦面臨戰事,那就如同今日大明,無將可用無兵可調。”

“孩兒錯了,當會謹記父親教誨。”袁樞見到父親大怒,急忙開口認錯道。

“哼,莫說武官,就是販夫走卒也有可取之處,樞兒你以後莫要小視任何之行,要知道行行出狀元的道理,三人行必有吾師焉,孔聖的道理難道你忘了麼?”

“孩兒知錯了。”這句話袁樞說的什麼真誠,心中此時倒是有些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