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之漢威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七十一章重啟監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七十一章重啟監國

崇禎五年,後金天聰六年。

這一年崇禎過得不好,遼東祖大壽的投降,陝西四地的匪患勢大,南方的水災不斷,北方旱情更猛,一切的一切都讓崇禎感到身心疲憊。

雖然從未有人在心中升起,大明會不會滅亡的想法,但是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息,卻向人們撲面而來,老百姓對此無暇理會,可是那些權貴富豪,卻不能不升起旁的想法,暗中開始為子孫後代謀劃起來。

在這些人的暗中操作下,黃金更是缺少,米麵的價格日益上漲,百姓更是悽苦不堪,可是這一切的一切,崇禎自然不會知曉,就算他知曉的話,又能怎樣抉擇?

這個年過得不好,崇禎看了看外面的晴空,雖然這碧藍的天空,讓人們心中不由自主的放鬆,但是崇禎的心中卻放鬆不起來,反而心中如同壓著一塊巨石,讓他有些喘不過氣來。

正月十五已過,諺語之中有句話叫做:正月十五雪打燈。如果正月十五這晚能夠下一場大雪,預示著明年的莊稼,必定是一個豐收之年。

可是今年的十五莫說下雪,就算到了正月十八,也未曾見過一片雪花,沒有下雪這天氣自然奇寒無比,讓人們紛紛躲在家中取暖,甚至人們一出門,都能感覺渾身的汗毛炸立,陣陣的寒風襲來,只覺得渾身骨頭都如同劍刺刀割。

“皇上,還是回去吧,保重龍體要緊啊。”一旁的王承恩見到崇禎站了好久,不僅有些擔心的開口道。

“嗯,吉慶,可有那盧象升的訊息。”崇禎看了一眼王承恩,抬腳向殿內走去,突然想到嶽忠,崇禎感覺心中還好過些,情不自禁的對著王承恩問道。

“皇上,那盧象升才走一月有餘,又是繞路而走,恐怕也只是到了漠西,皇上莫要焦急,此次有英國公與葉指揮使一起前往,必定能見到安武公的,有他們兩個人代表皇上,安武公定能重返大明的。”

王承恩知道崇禎關心的不是盧象升,而是關心到底盧象升等人,能不能見到嶽忠,最主要的是嶽忠心中能不能釋懷,能夠隨著眾人重歸大明。

“哎,是朕心急了,吉慶,你與朕說說,最近可有什麼事情?”崇禎進入大殿之中,坐在御書房龍椅之上,看著滿桌的奏摺,心中沒有由來的一陣反感,反而不去理會奏摺,對著王承恩開口道。

“皇上,是問西北匪患,還是遼東邊事?”王承恩知道崇禎開口,只會問自己著臉件事情,要是問文官政務之事,怕是要問曹化淳了。

“西北吧。”崇禎沉思一下,對著王承恩開口道。

“皇上,西北戰事,以洪承疇為主,曹文韶輔之,而最近對於山西、河南剿匪,確實節節不利。”

王承恩說到這裡,不在開口說話,顯然是等著崇禎開口。

“怎麼回事?年前,朕還聽說山西戰事大利,怎麼到了年後?戰事反而不敵原先?哼,難道朕的賞賜,讓他們驕狂自大了麼?”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崇禎微微皺眉,對著王承恩開口道。

“皇上,老奴本不該參與政務,但是此話不得不說,請皇上贖罪。”王承恩跪倒在地開口道。

“起來吧,吉慶,你與朕何事不能說?哎,這些年你對朕忠心耿耿,朕亦是把你當做親信之人,若是你不能與朕說話,怕是沒有人與朕道盡實言了。”

“謝皇上洪恩。”王承恩心中一陣熱流湧過,對著崇禎感恩道。

“皇上,年前派響賞賜有功將士,這乃是皇上的恩澤,可是據兩廠人員暗報,不少官員暗中剋扣,導致皇上的賞賜,到了將士們的手中十不存一,這不免讓邊關將士心寒,怕是戰事不再用力。”

“什麼?吉慶,你說的可是實言?哼,好膽,既然朕的派響也敢剋扣,吉慶吧名單報上來,朕不介意開開殺戒。”

崇禎此時滿臉怒火,對著王承恩開口道。

“皇上,請恕老奴把話說完,原本老奴看到這封暗報,也是心中大驚失色,可是老奴怎麼也想不明白,這些官員怎有如此膽量,敢於冒犯龍威取之死路,經過一番暗查之後,所得結果著實讓老奴遲疑,也能體諒那些官員。”

“說。”崇禎一皺眉,不能理解王承恩為何如此開言,對著王承恩催促道。

“皇上,暗查的結果顯示,除了少數官員中飽私囊之外,大部分官員都用在賑災,自京城順山西一路,還有錢響被當地饑民搶掠,故此到了洪承疇的手中之後,這錢響也就十不存一了。”

“搶餉?難道那些饑民,不知道這是皇響麼?這可是殺頭的大罪,難道那些饑民,就敢於觸犯大不為之罪?”

“皇上,那些饑民固然可恨,但是人若是不知明日是死是活,哪怕殺人為食,都不見怪了,哪會再看重死不死的罪名。”

說到這裡,王承恩也是有些黯然落淚,如果不是這樣的情報,王承恩也沒想到天下間,災民的生活如此嚴重。

“哎,吉慶你說得對,可是百姓真到了如此地步?朕還是有些不敢相信啊。”

崇禎滿臉苦澀的說到,如果這事情是言官所言,或是地方官員上報,怕是崇禎以為這是地方上報,想要套取賑災糧餉而為。

可是這話是從王承恩的嘴中說出,要知道王承恩掌管的是西廠,那可是對他最忠誠的機構,如果西廠不能相信,怕是沒有人會讓他相信了。

從這裡也能看出,崇禎此時已經不相信文臣武將,可見那些官員做的多麼過分了。

“皇上,老奴覺得,賑災還是要賑災的,派響也還是要派的,但是地方官員橫加暴斂、貪汙賄賂、中飽私囊才是根本,這糧餉怕是到了他們的手中,災民反而不會受惠,當務之急還是想個辦法,派遣能夠辦實事的官員,主導這筆糧餉用於賑災。”

王承恩見到崇禎沉默,想了想還是開口道。

“如何制止?朕還有可信之人麼?朕總不能把你們幾個都派出去,一地一地的賑災,怕是到了那個時候,災民都要餓死了。”

崇禎搖首苦嘆,不過轉眼卻想到一事,不等王承恩開口說話,直接緩緩的開口道:“有了,朕可以重啟內臣監軍,為何不能重啟內臣監督那些文管,哼,當初內閣與朝中大臣們,紛紛開言說是內臣擾亂朝政,致使他們不能制政,現在看來乃是他們自己,想要聚攏手中的權利,朕不能如他們之願。”

“皇上,重啟內臣監國,真乃是大事,還請皇上三思啊。”

王承恩怎麼也沒想到崇禎,會來這麼一出,心中頓時驚悚無比,急忙開口勸阻道。雖然重啟內臣監國之事,對自己十分有利,但是王承恩不得不考慮大局,現在這個時候重啟內臣監視文臣,定會讓那些文武百官彷徨失措,一旦有些人圖謀不軌,肯定是要亂了套的。

“哼,三思?再猶豫的話,怕是朝廷成為他們的一言堂了,朕不能再如此猶豫了,朕即可下旨,重啟內臣監國之事,若是有人反對,也盡是黨派之人,怕是分奪了他們手中的權利罷了,此事莫要說了。”

崇禎五年二月初,大明朝廷再一次動盪,自太監監軍之後,再一次重啟太監監國之事,讓滿朝文武大臣皆是彷徨失措,可惜無論他們如何勸諫奏請,都被崇禎擋在門外。為了此事不少言官,進了錦衣衛大牢。

而東林黨更是對此大為不滿,畢竟當初內臣誤國的口號,就是他們提出的,崇禎這樣的舉動,無疑是對東林黨當初的決議給予否決,這讓東林黨覺的滿臉無光。

雖然東林黨因為周延儒、溫體仁等人的掣肘,導致朝廷勢力大不如從前,但是朝廷官員百分之六十的人,還是與東林黨藕斷絲連,因為崇禎這一舉措,不少官員黯然離去。

就連內閣也是大有變動,在周延儒上臺成為首輔之後,已經開始悄悄對內閣動手,何如寵、錢象坤等人的離去,也讓內閣空缺數位。

二月,周延儒晉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溫體仁晉少保、兼太子太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吳宗達晉少保、兼太子太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

周延儒的正式提幹,吳宗達的突然逆襲,溫體仁終於上位,讓滿朝文武終於啞口無言,不錯崇禎的意思很明確,他們自己心中自然也是明白。

崇禎這般的手段,就是在告訴所有人東林黨誤國,也是正式確定排除東林黨,不在重用東林黨學士。

而吳宗達的提拔,也是崇禎在平穩東林一系之心,也是在告訴多有東林黨人,只要你們老老實實的聽話,朕不會對你們追究,但是若是還像當初那樣,上蹦下竄公然反對朕,你們是自己離去,還是讓朕下手驅逐,你們自己想去吧。

如此一來朝廷不穩,地方官員更是驚惶,這使得在以後的時間裡,大明的政務一度處於癱瘓。